明《石灰吟》今韵
明《石灰吟》今韵
一君木子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评析
这是小学生必背的一首古诗。
这首托物言志诗的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藉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注释
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诗歌体裁的一种形式。
千锤万凿:指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锤,锤打;
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
等闲,平常、轻松。
全不怕:一作‘全不惜’、一作‘浑不怕’、一作‘全不顾’。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是指人世间。
韵译
石灰石经千万次开凿锤打才出深山,
它把烈火的焚烧看作极其平常等闲。
即便是粉身碎骨了也全然毫不惧怕,
要誓死把其一身清白永留在人世间。
作者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官至兵部尚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于谦由永乐辛丑进士出身,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巡抚山西、河南。明英宗时期,得罪王振下狱,释放后起为兵部侍郎。土木堡之变后,继任兵部尚书,指挥明军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英宗复辟,于谦被诬下狱。明宪宗时,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
一天,于谦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于谦深有感触,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据说于谦时年十二岁。
(注:本人在编篇过程中参考了网络未著名文章,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急速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