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成功也是一种失败,推恩令号称史上第一阳谋,却是西汉灭亡根源
推恩令,一直被大家所推崇,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第一阳谋。我上次分析了金刀计的成功和不足,网友们大呼过瘾,纷纷要求继续分析推恩令。我本来一直以为推恩令无懈可击。但仔细一研究,发现它问题大了。如果真的是史上第一阳谋,为啥后世君王没人效仿?为啥唐代皇帝们不用它对付藩镇割据?为啥明朝建文帝朱允炆不用它对付朱棣?别说这些晚辈,为啥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都不再用它?(注意后文我会详细解释上述每个例子不用它的理由)
号称古今第一阳谋的推恩令
因为它自身优缺点同样突出:它设计精巧,把握人心。但却有两个苛刻的前提条件,还有一个致命的副作用。当时设计者主父偃显然只考虑当下,没有考虑到久远。最后推恩令是成功了,但太成功本身就是一种失败。而推恩令的副作用,甚至导致了西汉王朝灭亡。不要说我危言耸听,看完全文就知言之有物。下面看我细细道来。
一、推恩令的前世今生
推恩令是主父偃提出的,专利归他无疑义,但它的分拆诸侯的思想早有根源,最早提出它的内容就是汉初萧何之后大汉最牛的人才——贾谊。这里吐槽一下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把贾谊和屈原并列作列传,我觉得把他和屈原并列其实低估了贾谊,屈原文学才能高绝但政治才能一般。贾谊不但有文学才能,更是不可多得的政治人才。他的很多建议后面默默被汉文帝、景帝、武帝等采用,影响甚至长达千年(我会单独写文详述)。我在读完他的《治安策》后已被他圈粉。还好汉书作者班固老先生和我意见一致,给了贾谊单独立传。
贾谊
贾谊在他的大作《治安策》中就已经提出了解决诸侯问题的方案“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什么是众建诸侯?就是利用各种手段,将诸侯数量增多,这样他们的力量少,野心也就少了。我知道大家不爱看古文,我也只引用他雄文中的一句:
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
贾谊什么意思呢?就是把齐、赵、楚三个大王国分成若干侯国,让齐王、赵王、楚王的子孙,全都依次受封先人的那份封地,一直到分尽为止。看懂了的都知道,这就是推恩令的前身啊。有目标,有方案,有后手,这是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啊。贾谊的大才令千年之后的我们都为之叹服!
汉初诸侯国封国
可惜,汉文帝看了之后十动然拒(网络用语: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汉文帝也有苦衷,一是前提条件不满足(你惹毛了人家后再打不过人家怎么收场?具体下章详述)。二是他是被宗室、功勋集团联合推上帝位的。在立足未稳,皇室或者说中央自身力量不强时,他需要依靠宗室压制功勋集团。所以他不会贸然动手。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这一建议,但没有触动诸侯王的根本。
例如他一方面拆齐国为齐、城阳、济北、济南、淄川、胶西、胶东七国,以已故的齐王刘肥的诸子为王。这样,齐国旧地虽仍在齐王刘肥诸子之手,但是每个王国的地域和力量都已缩小,而且难于一致行动;另一方面,他积极掺沙子,将自己儿子刘武封为梁王。这为后续七国之乱平定起了决定性作用。
汉文帝的努力结果
从这可以看出,削弱诸侯是一项从汉文帝开始,持续了三个皇帝的长期政策,而推恩令只是它的武帝阶段版本。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推恩令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都不具备推行成功的前提条件。
二、推恩令的苛刻的前提条件
推恩令之所以成功和不可复制,在于它拥有两个苛刻的前提条件。这两个条件如此苛刻,正是其他后人无法效仿的根本原因。
1、中央政府足够强大
推恩令是阳谋,阳谋就在于大家都知道你对我不怀好意,但是我只能接受。没人是傻子。它的最大受害者是诸侯本人和嫡子。如果在刚一推出时,诸侯们联合起来反对,这个推恩令是执行不下去的。那么诸侯为什么不反对老老实实接受?因为汉武帝时代,中央已经强大到了所有诸侯联合起来也无法打赢的程度。
汉朝从文帝起开始逐步削弱分化诸侯,传到武帝时,诸侯和当年比已经大不如前了。之前的诸侯什么情况?主父偃说得很清楚:
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
当年的诸侯,确实威胁到汉王朝
上面这张图可以很清楚看到:汉初诸侯占据全国人口65%,土地占据全国72%。诸侯还能自己开矿,发货币。与其说汉朝是中央的,不如说汉朝是老刘家的家族联合企业。这也是汉文帝不敢动手的原因,你惹毛了人家后你打不过人家怎么收场?这也是文、景、武三朝孜孜不倦的削弱诸侯的动因——中央政府干不过诸侯,诸侯们威胁到了王朝稳定。
文帝掺沙子,动手脚,到了景帝就是直接削藩了。然后就是大家熟悉的进程:能动手就尽量甭吵吵。一场七国之乱打下来,诸侯元气大伤。还是直接上地图
汉景帝七国之乱时诸侯分布图(叛乱七国用下划线标出)
我大概数了一下,景帝时有十六七个大诸侯国,七个大国叛乱,叛乱地区的土地和人口大概占所有诸侯一半以上。也就是和中央掌握的土地人口相差不大,只稍微弱一点的程度。这也解释了为啥七国之乱初期,七国能拉出三十多万军队,势如破竹。
但丢掉和平解决幻想后的汉景帝联合功勋集团,在周亚夫和梁王的带领下三个月平定叛乱,七国杀了六个王,只留一个楚王。其余六国身死而国除。这样,剩下的十个诸侯国其实只相当于过去的土地一半多,而中央政府多了六个王国的封地。此消彼长,中央已经占据全国60%~70%左右的土地和人口,剩下的诸侯王即使联合起来,也打不过中央政府了。宗室势力由此由盛而衰。
强弱易势,此消彼长
从上述的中央和诸侯实力演变过程可以清晰地发现,经过文景之治,到了汉武帝接班,中央和诸侯实力对比已经从最初的3:7变为7:3,这才是汉武帝敢于实施推恩令的底气。而汉武帝在位,雄才大略,中央力量继续强盛,而宗室力量经过七国之乱以及后续的持续削弱,才有了推恩令的前提条件一——所有诸侯国势力之和不敌中央政府。
这也完美解释了为啥晚唐皇帝不敢用这招,看看晚唐那凌乱的藩镇分布。你中央政府连河北三个藩镇联合起来都搞不赢怎么实施啊?推出推恩令最大可能是被藩镇当作笑话无人理会。
唐代中央无法控制藩镇
2、推恩令要求中央政府长期稳定
推恩令最大的缺点就是慢!要几代人才能把诸侯地分光,其中刚开始实施到第一代推恩完成时最危险,这个过程中要求中央政府一直政权稳定无波动。这是推恩令的另一大前置条件。为啥说主父偃幸运呢?他碰上了执政54年的汉武大帝。汉武帝执政第三年推出了推恩令。在他去世时,推恩令已经实施了51年,过去古人生孩子早,51年就是三代人了。他去世时诸侯已经分了至少2次到3次了。相当于实力是过去的1/4甚至1/8了。推恩令刚开始执行这一最危险的阶段已经过去了。试想一下,中央政府如果像西汉晚年时,国统三绝(下一章详细叙述)。天天换小皇帝,中央不稳,诸侯王都是宗室,哪怕实力不济了,也有异心干预皇权传承。皇室不稳,推恩令如何执行下去?
而为啥明朝建文帝朱允炆不用这个计策的原因就很明显了:他作为中央政府,具备绝对碾压优势,但朱允炆自身一点耐心都没有,继位就开始削藩,1398年继位,上台不到一年就干掉了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你说你一个晚辈你急啥?一年之内在五个举足轻重的藩王被废之后,燕王朱棣怎么还敢抱有幻想?
朱允炆,熬一熬可能更好
这里需要吐槽一句朱允炆:孔子有句话说的非常好: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可是皇帝的金科玉律。除非你上一任皇帝是倒行逆施,否则要等上三年,政权稳固,人心归附后才能大刀阔斧的实施自己的政策。为啥?因为你刚上任,没有任何威望,百姓听你的是因为你父亲(朱允炆这里是祖父)的血脉和威望,你改你父亲的政策,不就是自己削弱自己的威望吗?
只有等你稳定三年左右。群臣认可了你具备稳定大局的能力,才能逐步开展自己的施政。(此条不适用于太子时期就已经深负众望的皇帝,例如李世民)。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话说的就是施政一定要慎重。
三、推恩令不但找了托自身还有一隐藏杀招
推恩令的内容大家都耳熟能详,我这个人最大特点就是不爱骗字数,这里就不说了。不知道得读者看一下下面的图就一目了然了:
推恩令
推恩令本身设计确实精巧,整个环节考虑的很周全:他从诸侯内部入手。避免了诸侯对中央的抵触情绪。受益最大的是诸侯的庶子以及庶子们的母亲。而受损最大的是诸侯王和自己的嫡子。就其本质,是一次顶层和中层联合起来收割瓜分上层的蛋糕。顶层出政策,中层出力,配合的默契无间。为什么说是第一阳谋?就是明知道是坑你也得跳。
其中,一个隐藏杀招大家要注意:汉制:王国可以各王自己管理,不归中央管辖,而侯国就要听当地郡守管理了。而王国只要推恩一代就变成了侯国。听郡守管理,那土地就相当于归了中央。更别说后面一代代推恩了,只是让中央更加强大而已。
所有政策都要有人响应,没人响应很尴尬的。这种情况解决办法古今如一:汉武帝找了个托。
《汉书·武帝纪》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你看,不是我汉武帝强求啊,是梁王和城阳王自愿分给弟弟们城池,我推脱不过,只有答应了。虽然托的有点尴尬,但毕竟有了第一个开始。
所以,阳谋执行起来也不容易啊,要让诸侯乖乖上钩哪有那么容易?真以为皇帝一声令下大家踊跃执行?
四、过犹不及——推恩令的致命副作用
1、推恩令成效显著
‘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这是主父偃提出推恩令前的诸侯情况。意思是当时诸侯王占据几十上百城,据地千里。势力太大了。而他推恩令实施后,效果立竿见影。从汉武帝继位第三年开始实施,到汉武帝去世前,再无大诸侯国。“齐国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为王,王子支庶为侯,百有馀焉”。从几十座城分到几座城。
诸侯王地盘越分越小
这些越分越小的百十个诸侯国,小到什么程度呢?“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十里”。而整个国家范围内,“汉郡八九十”,也就是作为直属中央的郡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0%—90%,而且“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扼塞地利”,意思是这些郡总是穿插进诸侯国土之间,郡的土地与诸侯国的土地犬牙交错,使诸侯国不能连成片,并且郡县总是占据或扼守着有利地形。
汉武帝的措施大获成功。推恩令真的胜利了吗?不是的,任何真理都是在相对范围内才是真理,脱离了这个范围,真理就是谬误。
2、过犹不及,太成功也是一种失败
推恩令在西汉作为既定国策一直实行下去,以最著名的光武帝刘秀为例,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发生舂陵节侯买,买生郁林太守外,外生巨鹿都尉回,回生南顿令钦,钦生光武。
等到刘秀的县令老爹去世,年仅9岁的刘秀与兄妹便成了孤儿,生活无依,被远在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枣阳)的叔父刘良所抚养,成了普通的平民。
这就是推恩令最佳写照啊:从王到侯,从侯到太守,从太守到都尉,从都尉到县令,从县令到平民。
平民出身的汉光武帝刘秀
这就是推恩令的丰硕成果。但是,太成功也是一种失败。他们忘了老祖宗刘邦的初心啊。刘邦何尝不知道封诸侯国会影响中央集权,他为啥这么做?他是看到了秦始皇全部郡县制不搞分封的恶果——宗室无权,无法辅佐皇室!
五、汉朝的双轮驱动
1、宗室与外戚相互制衡
汉朝从建立之时,就是双轮驱动,一个轮子是宗室,一个轮子是外戚。二者相互制衡,皇帝居中平衡。只要一家独大,就会威胁到皇权。君不见吕后专权,外戚势大,最后是谁平定了诸吕?吕后一死,齐王马上起兵作乱。
吕后死后,齐王第一个起兵
齐王起兵的底气是啥?是他上百座城和几千里的土地啊。他知道不一定能当皇上,但他再不起兵,皇帝可能就不姓刘而改姓吕了。所以他在外起兵,吸引了诸吕的注意力。而长安,功勋集团周勃陈平和宗室朱虚侯刘章联合,取得了军权。一举平定了诸吕。这是一次宗室作为皇室羽翼捍卫皇权的典型案例。
相比周勃当年,明明已经夺取南北军军权,迎接汉文帝时想讨好新主子,偷着献个玉玺。直接被汉文帝顶回去:君王无私事。为啥周勃一点脾气没有就直接交了玉玺?内有朱虚侯,外有各路诸侯王,他实力不够不敢造次啊。
2、推恩令后外戚一家独大
而推恩令太成功了,将诸侯王权力削弱到连县令都不如的程度,这个轮子就废掉了,另一个轮子就很开心的一家独大了。在汉武帝时,皇权煊赫,无人敢撄其峰。到了昌邑王刘贺登基时,就已经显露出端倪。
霍光为什么敢悍然出手,废掉登基27天的刘贺?还不是欺负刘贺自己昌邑国实力不够(所谓的昌邑国只有一个山阳郡,所以进京只带了200多亲信),另外关外宗室已经势力大减,再没有当年齐王一样的实力诸侯起兵呼应了。否则一个或几个关外诸侯怒而起兵,霍光就会面临和当年诸吕一样的尴尬局面:派人平乱,担心人家心向大汉;自己去,长安没人坐镇容易被翻盘。
外戚一手遮天
那时汉武帝才死20年不到,诸侯们已经被削弱到只有几座城的地步了,拿什么捍卫皇权?而霍光在废掉刘贺后,又拥立了毫无根基的汉宣帝,要是他真想重振汉室,怎么不找个有封地的贤明王爷?还不是觉得像昌邑王这样有自己势力的王爷不好摆布。
还好汉宣帝虽然从小养于平民之家,但汉武大帝的血脉不是盖的。硬是韬光养晦等到霍光去世才尽诛霍家。如果霍光真想篡位,试问当时的汉宣帝能挡住吗?
3、国统三绝,外戚夺权
而时间又过去了几十年,汉室逐渐衰微。汉成帝无子,过继来的汉哀帝继位,荒淫无道,七年后再次早死(公元前1年)。皇族血脉衰弱,中央控制力减弱。而宗室此时距离汉武帝实施推恩令(公元前138年)已经过去了137年。按20年一代计算,已经被推恩了7代。最大的宗室也就跟刘秀老爹一样,相当于个县令而已,手下一座城就很牛了。拿什么去帮扶中央?
王莽篡汉
作为外戚的王莽没有了任何制约,立九岁的中山王刘兴之子汉平帝继位。试问如果此时宗室还有力量,岂能让他如此嚣张?汉书班固含恨写下了这一段话:
国统三绝,是故王莽知汉中外殚微,本末俱弱,亡所忌惮,生其奸心。因母后之权,假伊、周之称,颛作威福庙堂之上,不降价序而运天下。
这就是国统三绝(汉成帝、哀帝、平帝三位皇帝都没有后代)的故事。这是皇权衰微到了极致的体现啊。而不得不继续借重外戚的力量继续掌控朝廷。可没了制衡的外戚,就像一个饥渴的巨兽。无时无刻不在觊觎着皇权。
汉平帝死后(一说为王莽毒死)王莽再次立新皇帝时,本该作为羽翼辅佐皇室的诸侯们什么表现:争前恐后,磕头奉上印玺;有的歌颂王莽的美德,以求王莽赏识。诸侯王如果手头有一点力量怎么会如此卑躬屈膝?这难道不是推恩令的恶果吗?
宗室从狮子变成了狮子狗
诈谋既成,(王莽)遂据南面之尊,分遣五威之吏,驰传天下,班行符命。汉诸侯王厥角稽首,奉上玺韨,惟恐在后,或乃称美颂德,以求容媚,岂不哀哉。是以究其终始强弱之变,明监戒焉。
汉室此时面对外戚,唯一的底牌就是自身政权的合法性和皇室正统的名誉。而王政君提拔的王莽上台后,这一切都变了,王莽谦恭好礼,所作所为就是一个完美无瑕的君子。完全符合所有士人及百姓对君子、对圣君的一切期许和要求。
这样完美的君子人设,拥有巨大的权力的同时,还有巨大声望。汉室对他还有任何约束吗?加上推恩令让宗室势力消弱到一盘散沙,所以王莽轻易篡权,夺了大汉天下。堂堂大汉,威震二百年,却没有任何反抗悄无声息换了主人。九泉之下的汉武帝有知,还会这么推行推恩令吗?
六、推恩令的反思与补全
推恩令之所以出现如此恶果,归根结底是汉武帝和主父偃设计时,没有给推恩令设计一个截止阀:
对王室嫡系一脉,应该推恩到3~5城就不再继续。从而保留一定实力。宗室诸侯起到羽翼中央皇室的作用。
而深受推恩令之苦的汉室民间宗室刘秀,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重新光复汉室,哪里还敢再用推恩令?他宁肯用宗室 宦官的方式制衡外戚,也不再继续推恩削藩。而东汉灭亡时,尚有刘焉等汉朝宗室又在汉中苟延残喘几年,比西汉满朝堂叩拜新帝要好多了。
适可而止
总结一下:世上没有完美的计谋。推恩令之所以完美,是因为它完美的契合了当时的环境。但任何策略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超过这个范围,就要考虑其是否适用,哪怕这个策略是史上第一阳谋推恩令。这也是推恩令在后世再无用武之地的原因所在。
而从这个推恩令中我们现代人能够学到什么呢?我认为是适可而止,凡事过犹不及,能懂得适可而止,也是人生大智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