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儒家、道家等传统思想之间的关系?

记者丨何安安

孔子也有很木讷的一面

在提倡阅读经典的当下,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成为众人追捧的选择。正如古人说所言:“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认为,想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可不读《论语》。而《论语》背后的孔子形象,也随着时代的更迭而不断发生演变。

那么,孔子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康震的“漫谈传统文化”就从这位备受关注的儒家先贤讲起。在康震看来,孔子更多的应该被视为一位行动家,因为他并不怎么去书写自己的理论学说,也没有为自己写一本“孔子学说概论”之类的东西。孔子所作的更多其实是对典籍的修订,比如《春秋》《周易》《诗经》(《诗》)的等。

12月26日,语文出版社语文书店主办的“语文大讲堂”系列主题活动现场。图为首期开讲嘉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以“漫谈传统文化”为题进行分享。讲座由语文出版社总编辑魏运华主持。

成书于战国前期的《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而《论语》的编纂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原始的儒学其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里,康震以《论语》中的《乡党》篇为例,讲述了孔子的另一面。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康震指出,文化的繁衍和壮大是一件好事,但也有其不利的一面——远离了经典原本的初心。《论语》一书共有二十篇,《乡党》篇是其中的第十篇,其中可以看到很多原始的东西。孔子的初心是什么呢?

在《乡党》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孔子。“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这句话如何理解呢?讲的是孔子也有很木讷的一面。孔子在本乡,很温和恭敬,言语木讷的样子。但在宗庙朝廷上,却很善于言辞,只是比较谨慎而已。读到这里,人们会有一个疑问:孔子是当时数一数二的辩论家、演说家,怎么会不会说话呢?因为他回到了老家,回到了宗庙所在地。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孔子上朝,(国君还没来)同下大夫说话,温和而快乐;同上大夫说话,不卑不亢;国君来了,恭敬而稍有不安,但又仪态适中。这说明孔子把规矩摆得很清楚,他觉得应该强调规矩意识,在孔子看来,一个人没有规矩,长大就会随意逾越。

在《乡党》篇中,记载了孔子的容色言动、衣食住行。为什么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呢?这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贵族,而因为饮食的健康,本身是“礼”的一部分。康震强调,孔子对于“礼”的要求是一整套的。

康震在这里指出,要理解孔子的思想,必须要考虑到孔子的衣食住行、起居坐卧。如“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这里边说的正是孔子所倡导的中庸之道。

庄子的哲学变成了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康震提到,孔子的一辈子都在强调规则,认为规则要渗透到自己的内心,而只有通过行为表现,转化到外界才能够被别人所看到,才能够遵循和学习。所以,儒家思想的核心是规则。

但孔子是这样的,老庄却并非如此。康震用了三句话来总结孔子、老子和庄子的不同:孔子是教你向“前”走,老子是让你往“回”走,庄子是顾“自”走。老子和庄子并不是同一个年代的人。老子认为,社会越发展,人性的进化越慢,“当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把蛇放在旁边孩子并不会害怕,但如果你是成年人,看到蛇,看到老虎,就有了畏惧。”

老子认为人应是什么样的呢?人们又该如何保持最开始的状态呢?康震讲道,人类应该像婴儿一样,时刻保持赤子之心。老子认为,遵循天道的生活,才能长久,“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什么是天长地久?老子相信,自然运行的,才能够长久生存。康震表示,老子有一个基本观点,靠攫取、发展来过日子是不可能长久的,只有停滞甚至倒退过日子,反而能够长久。

在这里,康震指出,老子的学说,实际上是对孔子学说的一个非常好的补充,“就是说发展的时候要悠着点。”对兵法韬略研究甚深的毛泽东曾说:“《老子》是一部兵书”。为什么?因为老子是讲求示弱的。示弱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能够长久。

庄子则不一样。庄子的哲学是什么呢?康震说,庄子希望人们不要为当下所束缚,要在自我的世界里遨游,所以庄子的哲学最后变成了文学的源头,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老子提“上善若水”,非常隐晦地提醒大家如何去做人。而庄子写什么?写一些和现实无关的东西:“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是在说什么呢?康震进一步解释,这是说人应该做一个自由的人,听从内心的召唤,不要受社会和责任的限制,这就是庄子的思想。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康震认为,把孔子、老子和庄子放在一起,就是一个中国人。他说,很多人认为中国人很滑头,没有原则,其实不是。中国人也坚持原则,只是中国人的原则有点多,“中国人认为凡事都好商量,这其实是道家的思想。”康震以交通规则为例,“一停二看三通过”,里面就渗透着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思想,还有佛教思想。在这里,儒、道的思想是中国文化最核心的思想。什么叫传统文化?就是它渗透到民间,渗透到行为当中。

思想的后面是什么?要落实为盛世。在中国有文字历史的详细记载当中,大汉王朝是第一个盛世。什么是盛世呢?康震以大汉盛世为例,在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所作的《上林赋》中写道:“于是乎玄猨素雌,蜼玃飞鸓,蛭蜩蠼猱,獑胡豰蛫,栖息乎其间。长啸哀鸣,翩幡互经。夭蟜枝格,偃蹇杪颠。隃绝梁,腾殊榛,捷垂条,掉希间,牢落陆离,烂漫远迁。若此者数百千处。娱游往来,宫宿馆舍,庖厨不徙,后宫不移,百官备具。”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18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人,中国汉赋四大家,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被誉为赋圣、辞宗。

盛世有哪些衡量指标?“第一,物质上是否足够丰富?第二,受不受别人欺侮?第三,吃饭的人所吃的饭是不是一样多,是否比较均衡?”康震指出,在汉朝,基本解决了前两点。因此,《上林赋》的诞生,实际上是一个“炫富”的作品,而歌功颂德的基础,是当时国家确实比较强盛,而且还实现了思想的空前统一。这之后有盛唐气象,如李白与他的诗,就是盛唐气象典型的人格与艺术象征。

《康震讲诗仙李白》,康震著,中华书局2018年1月版。

在讲座的最后,康震做出总结: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理性的思想,有浪漫的文学,也有非常脚踏实地的治国理政手段,“这三者离开任何一个,都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

作者丨何安安

编辑丨张婷

校对丨陈荻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