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梦敦煌 | 庚子年四次参访莫高窟札记
23窟:盛唐时期的洞窟,覆斗顶,西壁开一龛。甬道顶部存五代画降魔变。主室窟顶为莲花藻井井心,西披画弥勒经变,南披画观音普门品,北披画阿弥陀经变,东披画法华经变。窟室南北两壁壁画的主要题材是“法华经”。南壁为见宝塔品、观音普门品、化城喻品等,北壁画为序品、药草喻品、譬喻品等。
25窟:宋代洞窟,覆斗顶,西壁开一龛。主室窟顶为团龙卷瓣莲花井心,依次向外为联珠、回纹、团花、卷草边儿、垂幔。窟顶西、南、北三披画华严经变各三会,东披画弥勒经变。西壁开一盝顶帐形龛,内塑清代造像。龛外南侧画普贤变、北侧画文殊变。主室南壁画劳度叉斗圣变,北壁画维摩诘经变。
29窟:晚唐时代的洞窟,覆斗顶,西壁开一龛。主室窟顶藻井为西夏所绘团龙卷瓣莲花井心,回纹、卷草边饰铺于四披。窟内南北壁绘千佛,为西夏作品。
45窟:盛唐时期洞窟,经中唐、五代重修。窟为覆斗顶,西壁开一龛。前室顶中部有五代所绘千手观音变,南侧为密教观音,北侧为如意轮观音变。西壁门上绘五代毗沙门天王赴哪吒会。南壁残留五代经变画,北壁存五代华严经变。主室窟顶为团花井心。最为精彩的是西壁平顶敞口龛内所留唐代原装彩塑:结跏趺坐佛,阿难,迦叶,观音,大势至及南北天王各一身。龛顶绘见宝塔品,龛壁佛光两侧绘盛唐菩萨各一身。龛外南北侧分别为观音和地藏,均为中唐所绘。主室南壁为盛唐所绘观音经变,北壁绘盛唐观无量寿经变。此观经变是莫高窟非常精美的一铺。
55窟:宋代洞窟,西夏重修。窟为覆斗顶,中央设佛坛,坛上背屏连接窟顶。中央佛坛上为彩塑弥勒三会,现存依坐佛三身,菩萨三身,迦叶一身,力士两身。窟顶藻井为双龙卷瓣井心,垂幔铺于四披,周围环绕伎乐天。西披绘弥勒经边,南披画法华经变,北披绘华严经变,东披绘楞伽经变。窟顶四角绘有天王。主室南壁东起画弥勒经变、观无量寿经变、报恩经变(东侧议论品、西侧孝养品)、观音经变。下屏风十二扇,画贤愚经变诸品,1-9为梵天请法六事品,10-12摩诃萨锤以身施虎品。西壁画劳度叉斗圣变。下屏风十四扇,画贤愚经变诸品。南起1-2摩诃萨锤以身施虎品。3-7不明。8海神难问船人品。9恒伽达品。10-14不清楚。北壁西起绘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思益梵天问经变、药师经变、天请问经变。下部屏风亦绘贤愚经诸品。东壁门上画七佛一菩萨一化生二飞天。门南为金光明经变,北为密严经变。
57窟:号称美人窟。初唐时期的洞窟,覆斗顶,西壁开一龛。主室窟顶藻井为双龙莲花花井心,四周环绕飞天,四披画千佛。西壁内塑一跌坐佛、二弟子、四菩萨(存三)。主室南壁画千佛,中央为说法图。北壁亦画千佛,中央为说法图。东壁门上画千佛。们南北各画千佛,中央说法图。
61窟:莫高窟五代时期最经典的洞窟,曹氏家族的文殊堂,规模宏大的五台山图,可以遥望的佛光寺。此窟为覆斗顶,中央设佛坛,坛上有背屏连接窟顶。甬道南壁画炽盛光佛。北壁画助缘僧及诸星、天官、乐女等。甬道壁画为元代所作。主室中央佛坛上的彩塑尽失。窟顶藻井为团龙鹦鹉井心,垂幔铺于四披,四披上画十方诸佛。南壁西起画楞伽经变、弥勒经变、阿弥陀经变、法华经变、报恩经变。西壁绘五台山图。北壁西起画密严经变、天请问经变、药师经变、华严经变、思益梵天问经变。东壁画维摩诘经变:门上佛国品,门南文殊,下回鹘公主等供养人,门北维摩诘,下于阗公主及供养人。
大多数人将目标直指声名显赫的五台山图。其实余认为61窟五台山图下部的佛传壁画亦非常精彩。西壁下部屏风共计15幅佛传分别是击鼓报喜、九龙灌顶、阿斯陀占相、七日丧母、姨母养育、八岁就学、向师忍天学艺、游观农务、树下思维、造三时殿、角枝议婚、太子结婚、后宫娱乐、出游四门、决意出家。北壁下接续夜半逾城至均分舍利。
窃以为61窟是莫高窟开放的晚期普通洞窟最为精彩的一窟,绝不容错过。
148窟:李家窟。盛唐时代的洞窟,历经晚唐、西夏和清的重修,窟为拱形顶,西壁设涅槃佛坛,南北各开一龛。主室的窟顶为盛唐所绘的千佛,西壁佛坛上为彩塑释迦涅槃像一身,佛弟子、天人、各国王子,佛姨母、菩萨等举哀72人,为唐塑清修。涅槃像后绘制盛唐的涅槃经变,保存完整,规模盛大。此窟为唐大历十一年或稍前李大宾所建,敦煌遗书中称之为“李家窟”。
156窟:张议潮出行图。晚唐时期的洞窟,覆斗顶,西壁开龛。前室顶中绘有降魔变,南侧法华经变,北侧报恩经变。主室窟顶为花瓣莲花井心,卷草,垂幔铺于四披,西披弥勒经变,南披法华经变,北披华严经变,东披楞伽经变。西壁西起绘制思益梵天问经变、阿弥陀经变、金刚经经变,下绘张议潮出行图。北壁西起绘报恩经变、药师经变、天请问经变,下绘宋国夫人出行图。
其中最引我关注的除了张议潮出行图外,便是金刚经经变。据贺世哲先生统计,中唐时期《金刚经变》合计有13幅之多,晚唐则有4幅。它们分别位于中唐莫高窟第112、135、144、145、147、150、154、198、236、240、359、361和369窟,晚唐莫高窟第18、85、138和156窟。
158窟:涅槃窟。中唐时期的洞窟,长方形盝顶,西壁为涅槃佛坛,上置涅槃彩塑,长15米,后为壁龙天八部、梵释天人、弟子、菩萨及散花飞天等。坛下中间净土变一龛,龛外两侧绘有金刚力士、舍利弗入灭等。南壁彩塑一立佛,西侧画弟子举哀图。北壁塑依坐弥勒一身,西侧绘各国王子举哀图,上还有佛母闻耗。
217窟:盛唐时期的洞窟,经过晚唐、五代和清的重修,覆斗顶,西壁开龛。主室窟顶藻井画团花井心,卷草,垂幔铺于四披,四披绘制千佛。西壁龛内为跌坐佛一身,龛顶画释迦说法图。龛外南侧为大势至菩萨,北侧为观音菩萨。主室南壁画法华经变,中央为序品、下药王菩萨本事品、譬喻品等,东侧妙庄严王本事品、随喜功德品等,西侧为化城喻品。北壁为观无量寿经变,西侧未生怨、下未生怨、东十六观。此窟为阴家窟之一。
220窟:初唐时期的洞窟,中唐、晚唐、五代、宋、清重修,覆斗顶,西壁开龛。主室窟顶藻井井心宋代绘卷瓣莲花团龙,垂幔仅存东南北三披,底层露出初唐藻井图案和千佛,四披画十方赴会佛。西壁龛内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菩萨经过清代重修。主室南壁为初唐阿弥陀经变,北壁初唐画药师经变,上有贞观十六年的题记。此窟为翟家窟。
237窟:中唐时期的洞窟,经西夏和清重修,覆斗顶,西壁开龛。主室平面呈方形,正壁开一方形盝顶深龛,内设马蹄形佛床龛。四披为吐蕃时期敦煌壁画新出现的题材瑞像图,共计37幅,分中亚印度瑞像、西域瑞像和河西瑞像三类。窟顶为三兔莲花藻井,四披为千佛,四壁壁画均为经变画:西壁龛两侧为文殊变与普贤变;东壁为维摩诘经变;南壁自西向东为法华经变,观无量经变,弥勒经变;北壁自西向东为华严经变,药师经变及天请问经变;下部均为屏风画。
244窟:隋末唐初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洞窟。覆斗形顶殿堂窟,主室呈方形。四壁画许多说法图,在洞窟的东、南、北壁前塑有三组塑像,共计十一身,均保存了原貌。窟内壁画除甬道为五代、宋后期重画外,其余均为原作。
249窟:西魏时期的洞窟,覆斗顶,西壁开龛。主室窟顶藻井画斗四莲花井心,西披画阿修罗王,两侧风神、雷神、迦楼罗(朱雀)、人非人(乌获)等,南披画帝释天妃(西王母)御风车,下画地皇(十一头)、动物等,北披画帝释天(东王公)御车,下画天皇(十三头)、狩猎图等,东披中央画供养天人持莲华。摩尼宝珠,四周环绕飞天、朱雀、玄武、人皇(九头)等。西壁龛内有一依坐佛和菩萨两身,龛外南北侧胁侍菩萨各一身。南壁上画天宫伎乐,中央画说法图。北壁中央为说法图。
257窟:北魏时期的代表窟之一。窟形为中心塔柱窟。中心塔柱东向面为正面龛,龛内有一尊彩塑倚坐佛说法像,龛外有一力士天王塑像;中心塔柱南、北、西向面的构造基本相似,大致是:上层开有一阙形龛(西向面为圆券龛),内有菩萨塑像;下层则开有双树龛(西向面为圆券龛),内塑禅定佛像。
中心塔柱之上的窟顶部分,前部是人字披顶,后部是平綦顶。人字披椽间绘有持莲花供养天人,平棋顶绘有莲花童子、飞天与忍冬纹。窟内四壁壁画分为三层,上部边沿绘一长排天宫伎乐,中间大部分壁画绘千佛和佛经故事,底部绘一排药叉。南壁中段前部绘立佛,后部主要绘沙弥守戒因缘;西壁中段绘九色鹿王本生和须摩提女因缘;北壁中段前部绘说法图,后部画“须摩提女因缘”。此外还有弊狗因缘。
259窟:北魏时期的代表性洞窟之一。现存窟顶是前部的人字披,后部为平棋顶。西壁突出半塔,中镌一龛,内塑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南北两侧及半塔的转角处,各塑菩萨一身,塔西存留有浮雕供养菩萨。洞窟南北两壁分作上下两层。上层的阙形龛内塑造的是弥勒交脚像和思惟像。南北壁下层龛内塑佛说法像、倚坐像和禅定像。其中北壁东侧的禅定佛像是莫高窟塑像中的代表作之一。禅定佛头生肉髻,身上穿通肩袈裟,两眉细长,双眼略开,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似乎体味着参禅悟道后的满足和愉悦。
275窟:敦煌将其定位十六国时期的洞窟,号称北凉三窟,是莫高窟现存最早的洞窟之一。甬道接主室,主室纵长方形,盝顶。西壁塑交脚弥勒菩萨一身。南北壁上部各开两个阙形龛和一个双树龛,龛内分别塑交脚弥勒和思惟菩萨;塑像体魄强健,比例适度,神态自然,恬静超俗。西壁围绕塑像绘有胁侍菩萨和供养菩萨;南壁中部画太子出游四门,看到世间生老病死,决心出家修道等佛传故事,壁下部画供养菩萨及垂幔;北壁中部画佛本生故事,有毗楞竭梨王身钉千钉、虔阇尼婆梨王剜身燃千灯、尸毗王割肉贸鸽、月光王施头、快目王施眼等情节;
此行莫高,专注看了275窟。回家后又重读经典文献,愈发觉得此窟北凉之说疑点颇大。1 、窟平面长方形。云冈一期未见,二期78始有。2 、窟顶仿木结构。见云冈二期78窟。3、主尊交脚菩萨。常见于云冈二期。4 、左右壁汉式建筑装饰,云冈二期较为常见。5 、已确证的169窟,北凉石塔,天梯山残迹的圆颜细目等特征,未见275窟中。仅有u形飞天等相似。因此,275窟内的彩塑可能晚于云冈一期。与二期大体相当,并深受来自都城平城的影响。所谓北凉三窟怕只是一厢情愿。
285窟:西魏时期的洞窟,经中唐、宋、西夏、元重修,覆斗顶,西壁开三龛,南北壁各有四个禅室。该窟开凿于西魏大统年间(主室北壁发愿文中存有西魏大统四年(538年)、五年(539年记年),是敦煌石窟中最早有确切开凿年代的洞窟。
主室为覆斗顶形窟,平面为方形。窟室中央现存一元代所建的方形坛台,南壁和北壁对称地各开凿4个小禅室。部分禅室内或门口还残留有元代所修小塔的部分塔身。
窟顶中心方井画华盖式藻井。四披绘中国传统神话诸神与佛教护法神形象,有摩尼宝珠、力士、飞天、雷公、乌获畏兽、伏羲、女娲等。四披下部一周绘有36身禅僧于山间、草庐中坐禅。山林间绘有各种野兽及捕猎场景。西壁中央凿一圆券形大龛,两侧各有一小龛。
主龛内为倚坐说法佛,小龛内各一身戴风帽禅僧塑像。龛外壁面上部画诸天外道形象,有日天、月天、诸星辰、摩醯首罗天、毗瑟纽天、鸠摩罗天、毗那夜迦天及供养菩萨等,下部画四天王、婆薮仙等,最下部龛沿画忍冬纹边饰南壁分上、中、下三段。上段通壁绘11身持乐器的伎乐飞天;中段通壁绘五百强盗因缘故事画,末尾处绘释迦、多宝“二佛并坐”;下段开四个小禅室,禅室间壁面自东向西绘有化跋提长者姊缘、度恶牛缘、沙弥守戒自杀缘和婆罗门施身闻偈故事画。
北壁分上、下二段。上段通壁绘有七铺说法图,每铺下方均有发愿文和男、女供养人。其中西起第二铺和第七铺说法图发愿文题留纪年还可读识。下段亦开有4个小禅室,与南壁小禅室相对应。东壁门上方绘有三身坐佛,门南、北侧各绘大型佛说法图一铺。甬道顶层残存中唐所绘趺坐菩萨一铺,南壁中唐画不空绢索观音经变一铺,北壁中唐画如意轮观音经变一铺。前室平面横长方形,窟顶为一面斜坡形,存宋画残痕。
292窟:随带洞窟,盛唐、五代、西夏和清重修,前部为人字披顶,后部平顶,有中心龛柱,柱南西北各向三面开一龛,东向面与南北壁各彩塑立佛。此窟立佛最为精彩,是隋代造像不可多得的精品。
296窟:北周时代的洞窟,五代、清重修,覆斗顶,西壁开龛。主室窟顶藻井为斗四莲花忍冬飞天井心,千佛,忍冬,垂幔铺于四披。四披绘故事画:西披龛楣以北至北披西段绘贤愚经经变微妙比丘尼品,北披东段画福田经变,西披龛楣以南至南披、东披绘贤愚经变善事太子本生。西壁龛内有一倚坐佛,二弟子,二菩萨为清代重修。主室南壁画千佛,下部有得眼林故事。北壁绘千佛,下有须阇提本生。
321窟:初唐时期的洞窟,五代、清重修。覆斗顶,西壁开龛。前室西壁绘地狱变。主室窟顶藻井为团花井心。西壁龛内为初唐彩塑坐佛一身,清代重修力士两身,清塑弟子菩萨各二身。主室南壁为宝雨经变,北壁为阿弥陀经变。
328窟:开凿于初唐时期的代表洞窟。此窟窟形平面为正方形,窟顶是覆斗形,中心绘交杵莲花藻井图案,四披绘棋格团花图案;西壁敞口龛内绘塑结合,表现佛、弟子、菩萨,龛顶绘弥勒说法图;南壁北壁及东壁上方均为净土变,东壁下方为西夏时期的八身供养菩萨。在莫高窟现存的两千多身彩塑中,各个时代保留的雕塑原作有一百四十余身,其余大都经过后代重绘或重塑。第328窟西壁佛龛内的群像,均为唐代原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90窟:隋代洞窟、五代、清重修,覆斗顶,西壁开龛。主室窟顶莲花井心,四披绘千佛。西壁龛内为隋塑倚坐菩萨,弟子二人无存,清修菩萨四身。 南壁上画伎乐飞天、坐佛;中画头戴化佛冠、手执杨柳枝的倚坐观音说法图,两侧画趺坐佛;下隋画穿高腰裙衫的女供养人,其下五代画供养人。 北壁上画天宫栏墙、飞天、坐佛;中画头戴化佛冠的菩萨说法图,两侧画趺坐佛;下隋画供养人,其下五代画男供养人。全窟大小说法图总计一百一十六铺,是莫高画说法图最多的洞窟。
407窟:三兔藻井。隋代窟,主室覆斗形顶,垂角幔帷铺于四披,窟顶绘三兔莲花飞天井心,象征天空的方井中央,绘四层八瓣大莲花,呈悬空状。窟顶四披绘制千佛。西壁开一内外双层方口佛龛,龛内隋代塑佛二身(其中一身为清代重修)、弟子一身、菩萨四身,菩萨为清代重修。内层龛顶画八飞天;龛壁画忍冬火焰佛光,两侧各画四弟子。外层龛顶画莲花化生摩尼珠龛楣、飞天四身,龛内西壁两侧画龛梁、龛柱,飞天及供养菩萨各一身,南、北壁画菩萨各二身。
此窟最精彩便是三兔藻井,画家巧妙地将每只兔子的二只耳朵中的一只重叠,看似三只兔子只有三只耳朵,但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每只兔子都有两只耳朵。三只耳朵组成等边三角形,表现了三兔活跃奔跑时的神态。莲心奔跑的兔子和莲心外飞翔的飞天、飘旋的天花方向一致,仿佛连静止的莲花也在旋转。
420窟:隋代洞窟、宋西夏重修,覆斗顶,西、南、北三壁各开一龛,为三壁三龛。主室藻井为莲花井心,四披分别绘制:西披法华经变、飞天,天宫栏墙。南披法华经变(譬喻品)、飞天、天宫栏墙。北披法华经变、飞天、天宫栏。东披法华经变(观音普门品)、飞天、天宫栏墙。
426窟:隋代洞窟,覆斗顶,西壁开龛。窟顶藻井为莲花井心,西披画飞天,南北披画三禅定佛,东披残存一角。西壁龛内有婆薮仙、鹿头梵志。南北壁为说法图,各存一角。
427窟:隋代洞窟,宋代重修。前部为人字披顶,后平顶,有中心柱。主室为巨型三组佛菩萨塑像;装饰四色金彩的千佛图像;前室的天王、力士像和带有宋代题记(乾德八年)的木构窟檐也值得一看。
428窟:北周时期的洞窟,前部为人字披顶,后部为平棋顶,有中心柱,柱四面开龛。前室顶有五代药师经变。西壁上影塑千佛,中南起画说法图、金刚宝塔(太子降生相)、说法图、涅槃变、释迦多宝等。南壁人字披下说法图,上为影塑,中东起说法图、卢舍那法界人中像、经行佛、跌坐佛说法图。北壁前部人字披下画说法图,上影塑千佛,中东起说法图、降魔变等。东壁门南绘萨埵太子舍身饲虎本生、梵志摘花坠亡缘、独角仙人本生。门北画须达拏太子本生。
莫高主要本生、因缘故事一览表:
主要参考资料如下,图片则主要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