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石松主任医师治疗失眠的用药及取穴规律研究
目的:数据挖掘顾石松主任医师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及针灸取穴规律,以深入分析其对失眠的辨证论治,总结学术思想,将之用于临床,提高疗效。方法:1.收集筛选出在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于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身科顾石松主任医师门诊,确诊为失眠症,并且治疗有效的80个病人合计304例处方。数据标准化后将资料录入WPS软件并建立数据库。2.统计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功效分类,得到结果制成图表并进行分析,以得到用药规律。将WPS中高频次药物表格导入IBM SPSS Statistics 24.0中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新的药物处方。3.统计针灸取穴的使用频次、体表分布部位、归经、特定穴分类,得到结果制成图表并进行分析,以得到取穴规律。将WPS中高频次腧穴表格导入IBM SPSS Statistics24.0中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新的腧穴处方。4.对得到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总结顾石松主任医师治疗失眠的思路及经验。结果:1.在门诊收集到80个病人的共计304个有效处方中,所涉及的药物共99味,总使用频次达4577次,其中,单味药使用频次在50次以上的药物有28味,按使用频次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
首乌藤、茯神、酸枣仁、磁石、甘草、干姜、制附子、砂仁、肉桂、补骨脂、吴茱萸、香附、白芍、桂枝、柴胡、川芎、升麻、牡蛎、龙骨、合欢皮、夏枯草、山楂、合欢花、黄柏、龟甲、茯苓、半夏、麦芽。
药物四气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是平性药,其次是温性药和寒性药,凉性药使用最少。从所涉及药物的五味来看,频次最高的是甘味药,其次为辛味药和苦味药。从药物的归经来看,归心经的药物使用频次最高,其次为脾经,肝经,肾经。使用的药物进行功效分类,使用频次前5位依次是:养心安神药,温里药,补虚药,重镇安神药,解表药。用药处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新的药物组合:
处方1.龙骨、牡蛎、升麻、川芎、合欢皮、合欢花、夏枯草、山楂、黄柏、龟甲、茯苓、半夏、麦芽;处方2.柴胡、白芍、桂枝、吴茱萸、香附、肉桂、补骨脂、砂仁;处方3.甘草、磁石、酸枣仁、茯神、首乌藤、干姜、制附子。
2.304个处方中所涉及的49个腧穴,使用频次最高的是神门穴,其次分别为安眠穴,百会穴,印堂穴,内关穴。腧穴体表分布情况来看,位于头面颈项部的腧穴使用频次最高,其次为上肢部和下肢部。从腧穴归经来看,所归经频次最高的是督脉,其次为奇穴,足太阴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以上位居前五位的腧穴使用总频次占62.11%。从腧穴特定穴分类上来看,位居前三的特定穴分别是:交会穴,原穴,八脉交会穴。将使用的腧穴处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
4个新的取穴处方:处方1.安眠、百会、印堂、神门、内关;处方2.申脉、命门、三阴交、合谷;处方3.涌泉、郄门、膻中、后溪、太阳;处方4.至阳、风池、中脘。结论:失眠的病因病机主要是阴阳失调,阳不入于阴;其病位主要在心,脾胃、肝、肾亦互相影响;病性为虚实夹杂。实证及虚证阴虚火旺者少,而阳虚者众,或兼有气滞、血瘀、痰湿。治则为调和阴阳,安神定志。故用药以平性药、温性药、寒性药居多,多用养心安神药,温里药,补虚药,重镇安神药以缓补阳气,养心安神。针灸取穴以督脉、奇穴、脾经、心包经和心经穴位最多,重在调神与阳气,兼以调理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