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生活才是孩子迷恋手机的克星
【第99期】让孩子学会学习系列(64)
五彩生活才是孩子迷恋手机的克星
被手机奴役的孩子们
当下,在学校,在家里,大街上、公交车上……总能看见孩子们拿着手机,刷着朋友圈,孩子的耳朵里总是塞着耳机听歌,声音大的我都能跟着哼唱,抬起头来眼神总是呆滞……
手机是孩子们交往的一种方式
不可否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手机功能的多样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更加迷恋于它。对于自控能力尚差的青少年来说更有沦为手机“奴隶”的倾向。
但正如孩子坦言的那样,他们迷恋手机,也并非全是迷恋其本身,而更多是为了与同学交往。和过去的跳绳、跳皮筋、闲聚聊天一样,手机是孩子们交流、交往的一种工具和方式而已……
孩子们在手机上看视频,打游戏,不只是一个人独自在玩,更多是为了与同学交往、得到同学的认可,找到共同的话题,只是现在交往、聊天的地点变成了手机平台,时间变也了无时不能而已。
大人看到孩子机不离手,眼不离屏其实是一种表象,而没有看到孩子对与同学、他人社交的内心渴望。如果只是一味去堵,不让孩子接触手机,不给孩子刷屏机会,其办法并不高明,是去标不治本,无疑于抽刀断水。因为,在当下这个时代,手机已是人人必备的大众化工具,其价格的低廉,让大多数孩子的零花钱就能解决问题。家长的硬堵只能让孩子玩手机隐蔽化而已。
现实生活单调无聊是孩子迷恋手机的根源
孩子为什么迷恋手机这个冰冷的平面?他们说得明白,并不是玩手机,而是在于同学交往。或许我们大人纳闷,孩子们交往为什么不在现实生活里?为什么非得通过虚拟的手机?这个问题,对大人来说,实在是明知故问。
静心细想,凡是现在上学的孩子,那个不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除了吃饭和睡觉,整天被按在书本里,泡在题海里,手指磨起了茧,书包压弯了腰,小小的眼睛不再亮晶晶,都被厚厚的镜片所遮罩。为了成绩,学校里几乎取消了所有与“学习”无关的活动,甚至于有的教师连课间都要求坐在教室里不能动,上厕所要请假,在厕所的时间都给了限定;回到家里,家长虽然照顾得无微不至,但除了吃饭睡觉穿衣,除了督促检查作业,除了询问学习情况之外,几乎再没有了任何的交流……如此情况下,孩子就成了孤家寡人,有事诉说只能找手机——聊天;有不满情绪发泄只能找手机——刷微信;要想自己做主做点啥只能找手机——打游戏;要想看一眼外面精彩的世界当然也只能找手机——浏览……
与人交流是人正常生存的需要
与人交流、对话”是一个正常人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当一个人在现实世界里无人与其交流的时候,孩子当然只能转向手机的虚拟世界里寻找自己的“朋友”。因此,与其说孩子沉溺于手机,被手机所“控制”,莫若说孩子在通过手机寻找正常的生活。
谁都知道,虚拟世界的精彩来源于现实,在灵动的现实中自由活动,比在冰冷的屏幕上单纯用手指划动更令人兴奋、快乐和踏实……可是当下,孩子们被书本屏弊在孤寂的世界里,接触不到五彩的生活,失缺了与同学、朋友、他人直接交往的权力,心灵孤寂、求“贤”若渴的他们唯有转向手机,在冰冷的平板里寻找一点自我、尊严、快乐和友谊,这难道还不应该吗?
结语:唯有生活的“实体”才能驱逐手机的“虚拟”
我以为,要想把孩子从虚拟的手机世界里拯救出来,并非难事。对活泼好动的孩子来说,火热的现实比冰冷的虚拟更精彩、更具引力。瑰丽多姿的五彩世界,才是手机冷屏的终极克星。让孩子跃出书本,走出书屋,拥抱五彩世界,在富有弹性的绿地上奔跑,在开满鲜花的田野里跳跃,在真实的世界释放力量的自我;让孩子面对面地交流、无拘无束地玩耍,自由快乐地交往,享受真实生活的乐趣!唯有让孩子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超过了对虚拟手机世界的渴望,才会让孩子把手机当成一种通讯工具,恰当用之,让手机回归到在生活中的应有位置!
(敬请关注平湖一柱,精彩教子宝典更在下期……)
本文为平湖一柱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