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卡捷琳娜:假如我能活过两百岁,整个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
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
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
这句“豪言壮语”便是出自于叶卡捷琳娜大帝之口。在俄国历史上,只有两位皇帝获得了“大帝”的称号:一位是俄罗斯帝国的奠基人彼得一世,另一位就是闻名海内外的叶卡捷琳娜二世。
在她极富传奇魅力的34年执政期间(1762-1796年在位),她将俄国带入了一个辉煌而鼎盛的时期:两度大举陈兵土耳其,与丹麦结盟,拉拢英国,孤立瑞典,与普鲁士、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将克里米亚半岛和黑海沿岸纳入俄帝国版图,使俄国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欧洲最强国。以至于在巴黎,人们更喜欢用俄国的名称给店铺起名,俄国的某些风俗也成了法国贵族们乐意仿效的时尚,掀起了一阵“叶卡捷琳娜热”。
18世纪俄国版图
也难怪这位一世英名的女大帝在晚年面对自己一手缔造的帝国版图时,会不由自主地感慨时间太匆匆。人类历史上从来不乏出色的铁腕政治家,但是要论20世纪以前叱咤政坛的女帝王,还真是屈指可数,古埃及有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古中国有女皇帝武则天,而沙俄帝国则有这位女沙皇叶卡捷琳娜大帝。
叶卡捷琳娜大帝加冕画像
伟大人物的背后总有一段传奇人生,叶卡捷琳娜二世也不例外。如果说从没落贵族家的普通女儿到成为太子妃是命运选择了叶卡捷琳娜的话,那么,从濒临被废的皇后到成为震慑整个欧洲的女沙皇就是叶卡捷琳娜选择了命运。
人生的转折
始于一场政治联姻
传奇人物的背后总有一段悲惨的过去,不是凄惨的童年,就是备受压迫的生活。叶卡捷琳娜大帝的童年虽然不至于用“凄惨”来形容,但她也不是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公主。而且,这位俄国的女沙皇其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德国人,她出生在普鲁士什切青市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原名叫索菲娅·奥古斯特。她的父亲是普鲁士军队中的一位将军,后被封为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国公爵,在军队服役,兢兢业业,不太顾家;而她的母亲则生性刻薄挑剔,很难与人相处,又常年居住在巴黎,因此,索菲娅自幼就不受父母管束,经常跑到街上去找同龄的孩子们玩。
18世纪的普鲁士
然而,就在她13岁的那一年,遥远的俄罗斯发生了一件足以改变她人生的事件。索菲娅的远房表哥,荷尔施泰因王子卡尔·彼得·乌尔里希,也就是俄国彼得大帝的外孙,被选中成为俄罗斯皇位的继承人。而索菲娅则通过父亲的关系,最终被当时的俄罗斯女沙皇伊丽莎白选中为未来皇储的妻子。恐怕那时谁也不曾想到,这件事不止成为了索菲娅人生的转折点,也改变着20年后的欧洲格局。
卡尔·彼得·乌尔里希
皈依东正教
被迫面对不幸的婚姻
1744年2月9日,一路风餐露宿终于抵达莫斯科的索菲娅一家受到了伊丽莎白女皇的热情款待。然而,表面上彬彬有礼的皇储彼得却私下里向索菲娅公主坦白说,他对索菲娅没什么感情,他已经对伊丽莎白女皇的侍女情有独钟,迎娶索菲娅公主不过是执行伊丽莎白女皇的意志罢了。这场政治联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幸。
叶卡捷琳娜二世结婚前后的画像
藏于埃尔米塔什博物馆
索菲娅很快就明白了:她要是想在俄国站住脚,就必须要成为一个俄国人。为此她请求伊丽莎白女皇为她找来了最好的老师,苦学俄语和东正教礼仪。1744年6月28日,索菲娅公主正式皈依了东正教,改名为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1745年8月21日,俄罗斯宫廷为皇储彼得与叶卡捷琳娜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叶卡捷琳娜受封为大公夫人。
尽管迫于无奈而必须联姻的两人听话地举行了婚礼,但婚后五年的时光,二人一直是分居状态。叶卡捷琳娜整日幽处深宫,只好靠读书排遣寂寞。起初她漫无目的地读小说,后来无意中读到了伏尔泰的作品,自此开始对政治哲学类书籍感兴趣。她找来了厚厚的十卷本德国史,坚持每八天必须读完一卷,又通读了四卷本哲学史,还有大量的俄文书籍。一段时间以后,叶卡捷琳娜具备的知识深度,竟然让她读懂了孟德斯鸠艰深的《论法的精神》一书。
这也是为什么在她登基后能紧随西欧潮流实行“开明专制”政策,扭转国库空虚、国政松弛现状的原因。她还长期同伏尔泰、狄德罗等西欧启蒙思想家保持通信联系,并资助穷困的哲学家和艺术家。以至于在叶卡捷琳娜逝世后的整个18世纪俄国在科技和文化艺术领域取得的成就,都跟她在位时推行的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夺位登基
掌控自己的命运
这场不幸的婚姻让叶卡捷琳娜独居深宫五年之久,俄罗斯帝国仍然处于后继无人的状态,这令伊丽莎白女皇大为恼火。于是,女皇的侍卫长私下里提示叶卡捷琳娜,要她无论如何都要生下一个帝国继承人,不然她的地位会保不住。叶卡捷琳娜这才幡然醒悟,终于在1754年生下一名男孩,取名为保罗。
叶卡捷琳娜二世与丈夫及儿子
但是,母凭子贵的桥段并没有发生在她身上,她的处境反而更加艰难。因为整个宫廷上下都只围着孩子转,全然不顾刚刚生产完的叶卡捷琳娜,她一个人躺在产床上三个多小时,也无人照料,俄国皇室对待叶卡捷琳娜的态度就像是对待一架完成任务的报废机器,怎能不叫人寒心。
俄剧《叶卡捷琳娜二世》剧照
叶卡捷琳娜在日记里写道,她反复考虑,只看到了三条出路:一是继续当彼得的妻子,最后和彼得一起共存亡;二是逆来顺受,被彼得抓起来或者被废黜,送进修道院;三是主动采取行动,自己的命运,自己作主。于是,她开始寻求朝臣们的支持,与皇储彼得的关系也转为公开的敌对。
发动政变
到1761年12月25日,伊丽莎白女皇逝世,彼得继位后,二人的关系更是势同水火。叶卡捷琳娜在奥尔洛夫兄弟的支持下,暗中形成了一个数百人的军官集团,准备策动政变。但是,1762年6月底,一名参与策划政变的近卫军军官被捕,政变阴谋遭到暴露。6月28日,叶卡捷琳娜得到了伊丽莎白女皇在世时的宠臣拉祖莫夫斯基、沃尔康斯基公爵和帝师潘宁的支持,提前发动政变,推翻了彼得三世,登基称帝,成为俄罗斯帝国的第八位皇帝,也是帝国有史以来的第四位女皇,由此将俄罗斯推上了18世纪欧洲最强国的道路。
叶卡捷琳娜二世加冕礼
叶卡捷琳娜大帝的一生可谓是极富传奇色彩,历经18年的忍辱负重,她成功地把自己打造成俄罗斯的化身,通过一场宫廷政变夺取了皇位。更重要的是,在登基之后,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她对俄罗斯的贡献都是不可磨灭的。可以说,正是她将民主之光带到了俄国,为俄罗斯文化留下了一个“黄金时代”。
要想了解俄罗斯历史,就不可能避开叶卡捷琳娜大帝。如今,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许多宫殿、花园、博物馆都留有叶卡捷琳娜大帝的影子。这个暑假,不妨带着孩子,跟着探知游学一起到记录着这位传奇女帝卓越功绩的国家去感受18世纪的沙俄帝国吧~
埃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
叶卡捷琳娜大帝的私人博物馆
为了彰显权势,叶卡捷琳娜大帝不断大量收购、拥藏各类艺术品,甚至先后在历代沙皇的住所冬宫的侧翼建造了小埃尔米塔什和大埃尔米塔什来存放这些藏品。1922年十月革命以后,苏联成立了国立埃尔米塔什博物馆,并将冬宫作为该博物馆的一部分。如今,它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也见证了俄罗斯成为欧洲最强国的历史。
叶卡捷琳娜花园及琥珀宫殿
叶卡捷琳娜大帝的郊外行宫
叶卡捷琳娜宫殿,又叫做“皇村”,始建于1724年,是彼得大帝送给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的礼物,叶卡捷林娜大帝是它的第三任主人。在她统治期间,下令将原来呈几何形布局的花园改建成时髦的英国式园林。园内花坛色彩缤纷,布局精美,绿树成荫,湖水碧波荡漾。如果说夏宫是彼得大帝的意志体现,那么皇村则主要反映了叶卡捷林娜二世的理想和品味。
斯莫尔尼宫
叶卡捷琳娜大帝下令而建的贵族女子学校
斯莫尔尼宫最初是女子修道院,但从来没有使用过,因为刚建成就发生了主教自杀的不幸,按照东正教的说法这是非常不吉祥的事情,不能再继续作为修道院使用。叶卡捷琳娜大帝执政期间,将这里改建成欧洲最早的女子贵族学校。从此,斯莫尔尼宫就成为俄罗斯贵族女子接受良好教育的象征。
察里津诺庄园
叶卡捷琳娜大帝的“女皇村”
察里津诺庄园如今是莫斯科著名的宫廷建筑园区。当初,叶卡捷琳娜大帝买下了这个村庄,将之改名为“察里津诺村”(意即“女皇村”)。在1776年,为了纪念俄罗斯在第一次俄土战争中的胜利,叶卡捷琳娜二世下令按照著名建筑设计师巴伦诺夫的图纸开始修建皇宫建筑群。耗费多年建成后,女皇却突然不喜欢了,又下令按照著名设计师卡扎科夫的图纸在原址上修建大皇宫,直至女皇逝世都没能完工。如今的庄园,是按照过去的皇宫遗址照原样重建的,依旧气势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