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之(撼)憾

收到《中华遗产》杂志社寄来的11月刊和12月刊。该刊用两期整刊登出了一个专辑《最中国的颜色》。分为上下两辑,在上辑的卷首语中,主编黄秀芳写道:“世界之大,何处无色,何时无色。岂有一个民族不懂颜色?但唯有中国把政治,艺术,生活,宗教都上了颜色。中国人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用色观,即用红,黄,白,黑,青这五色来认识宇宙,规范社会,从而厘定出中国文化的整体架构,同周而复始的农业文明互为表里。中国的颜色就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胎记,中国文明的外衣。

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古代中国总是灰暗又略带些怀旧的淡黄,其实这是误解,从五彩斑斓的秦俑,到孔府家藏压箱底的明朝红;从彩色的十三陵石牌坊到云锦,宋锦,蜀锦,哪一个不是艳丽无比,光彩照人?

五色观在中国深入人心,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五彩缤纷均与此相关。可以说,五色在中国不仅是一种自然色,还是一种哲学色,文化色,政治色。

看完上辑,丰富的图片,翔实的资料让我刚到震撼,中国色彩自古以来就是丰富多彩,引领世界潮流。

整个下辑(12月刊)则是现代对植物染的传承和寻找部分,看得让人揪心。

曾经那么的辉煌,到了现代,根没了,悠久的传统文化就这样被我们自己抛弃。仅我熟悉的纺织品类染色来说,植物染几乎被大多数人陌生,蓝染,扎染,蜡染都是廉价的化学染色,层次分明的色彩没有了,传统技艺失传了,一个连根都丧失的民族,希望在哪?除了遗憾,还是遗憾。难道我们只能在博物馆才能看到那些曾经鲜亮的色彩么?

我悲愤,我要尽一己微薄之力来保留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不敢有半点松懈。。。。。。

这是我五年前的一篇旧文,我认为仍然有意义,于是转发到此。

图片来自《中华遗产》杂志2012年11、12期。这两期杂志分别采访了台湾学者曾启雄和我。

图片是用手机拍摄的杂志,不太清晰,仅向读者致歉!

黄荣华    丁酉年冬至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