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医 馆 行 业 的 良 心 和 大 脑
目前的门诊量是50-70之间,农民占有60%,城镇居民占有40%。女性多于男性,病种比例大致如下:痹症占有20%,脾胃病占有20%,妇科病占有20%,小儿占有10%,皮肤占有10%,心脑、情志及其他杂病占了20% 。
青年中医杨向军,毕业后不久便回甘肃老家县城开诊所,一年后日诊人次便在30左右了,如今他已经开业5年,日诊人次介于50到70之间。
青年中医在老家县城开业,内外妇儿各类病人都有机会应诊,既能帮助医疗条件很差的老乡,自己也能获得更快的成长。
我初学医时,是父亲做的选择,因为中学荒嬉,高中无缘,报入省卫生学校药剂学专业学习,只当为糊口谋生之计也。后来,渐渐明白了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便孜孜汲汲为学业是图了。后来实习,有了南下羊城的机会,一年后回校毕业,聘入一家矿厂职工医院工作了三月,不知是怎样的命运安排让我再次选择了南下羊城,这一次到广州,便遇上这不解之缘——中医。这次到羊城后,糊口于药肆之坊,遇一同事“秋姐”喜读方书,无他好。余奇之,窥她书,名曰《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彭子益著,李可主校。略之首,乃述阳气之升浮降沉,春夏秋冬。窃思之,家乡窑洞井窖之冬暖夏凉,其理之在于此!遂心折服,端的由此而入中医之学了,此是己丑年秋月时事了。后随着李可老中医这一脉而后循刘力红老师《思考中医》因缘进而窥得钦安卢氏扶阳医学。如是自学半年后,春节回家,左邻右舍有疾苦试诊于我,大多腰痛肢麻头晕之症,我也率尔操瓢,遑论辨证论治,一阵照猫画虎,三付孟浪之剂,未思合法与否,竟然跃然纸上。也不知道有效否,权嘱一试。几日后,竟也大大减轻,个个有效,这一下给我的震撼比看李老医案还要大。让我增加了学习中医的信心和兴趣,这个“信”很重要。后来通过好心人的介绍,跟了一位民间明医周文仲先生(拜师经过曲折,略而不述)。恩师乃传统师承医家,早年襄师五年,后入军旅,医事未辍,勤学不怠。新世纪前巡回下乡多用经方,后居城市多研“活血化瘀法”以调“城市综合症”,师父医事大致如此。随着跟师两年的中医学习,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并每个春节假期的大胆实践(师父叫我杨大胆),我对中医的信愈加深刻,对中医之情可以说是刻骨铭心。这期间南怀瑾先生之著述对我影响最大,泛览南先生选集,可以说给了我文化自信。这使我有了些许学习中医所需基本传统文化,树立了“措诸民”的事业观,坚定了要学好中医,用好中医,为缺医少药的家乡服务的信念、愿力!如何从药学转行到医学呢?这个路如何走才能合法呢?于是了解到了原卫生部的52号令,具体了解后,才知实施困难。后了解到厚朴中医学堂有师承学习班,可高昂的学习费用让我望而止步。各处求方,落足于甘肃省中医学校,以往届高中毕业生资格报入甘肃省中医学校。学校三年学习,课余跟师门诊,提携嘉腋者党志川、杨扬老师。在学校时由杨扬老师指导发表了几篇实践总结在《中国中医药报》,寒暑假家中义务诊疗,使得理论行诸实践,获益匪浅,此乙未年之前事也。我事医以来,一直崇尚仲景钦安卢氏医学一脉,致力于仲景钦安卢氏医学的理论学习与临床运用。
我曾在14至15年间,在北京同仁堂北苑店实习一年余,主要目的是体察药材优劣,领略名家医方,以增识广见,方中偷艺。在这一年多的学习过程中,也曾有过留京之想,但回首再思,学医之初只为乡人多疾,缺医少药,拖延日久,酿成重病。目睹此情,问心何往?是故回望初心,毅然回家设诊。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创办德春堂中医诊所,自撰一联勉己:立身天和地,不思失与得。学医始就大胆的临床,但仅限于邻居亲戚,在假期又是短暂的,这样经历了五年,直到15年秋,学校毕业后才开始了全面连续性的诊疗。基于五年的学习并实践积累,我开始了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三根指头的中医事业,刚开始,每天两三人,渐渐六七人,至冬月时,十几人,年后至八月份,日诊人次便超过30了。这样算来,未及一年,已到达了自己之前所期三年之果。回顾起来,我觉得有偶然性与必然性两个方面。偶然性是指,在此前五年多,每个假期义诊,在这一阶段,不乏有一些顽固疾病,比如尪痹、咳喘证,经过治疗都有了较明显的改善,所以这样的案例都会携带宣传作用。有一例尪痹患者,男,46岁,通渭人,病程20年,逐年加重,四末变形,不能任物。经过一年调理,渐渐好转,次年夏忙,可任农事,这样的病例便带来了很大影响,当然这样的影响是偶然性的。必然性呢?我经常这样认为,从学医一开始便循着经典之路而来,没有走岔路,从着直接有效的学习教材而入,得中医本源(指:《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个人观点)。这使我抓住了中医的血脉,渐渐浸润此中,任它濡润我的血脉,须臾未曾离也!著名扶阳医家卢铸之先生言“医必先明理路而后可言方药”,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我们有的放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坚信疗效是中医的生命力。加之有效患者的口口相传,门诊量的增长是必然性的。(这里说明一下:奉德非望病人多,惟愿天下少疾苦)目前的门诊量是50-70之间,农民占有60%,城镇居民占有40%。女性多于男性,病种比例大致如下:痹症占有20%,脾胃病占有20%,妇科病占有20%,小儿占有10%,皮肤占有10%,心脑、情志及其他杂病占了20%。上午大多是各乡村坐车赶上来的,中午又要赶回去。下午则多是城中居住或附近居住的。简便验廉是咱们中医的特点之一,疗效更是中医的生命力,这是大家众所公认的,一个中医诊所,群众能认可,前述疗效是主要的,其次是要廉价,老百姓要看得起,吃得起。所以在基层行医,是没有挂号费的,至于医事服务费那更不能收,仅可收点药费少点差价。我每周固定休息一天,工作是正常班,每天上午8-12.下午3--6点。晚上看书,回顾疑难病例。经典如《内经》《伤寒》《金匮》等,每日一篇,刘力红老师说经典好比主食,每日都需,永远都不会腻,诚如斯言。对于名家医话医案则不一而定,时而此,时而彼,虽如是,启发良多。每天做功课课(诵读经典、习字、导引)这是自19年5月入学三和书院后开始坚持。基本每月都会有一次同学同仁的聚会学习,这种是很好的,相互之间的启发学习是很有效的,诸如疑难病的会诊,交换诊疗思辨,在临床上很见效的。在基层行医,是很温暖的,患者都很朴实,我在县城行医,基本是在诊所,但也有不得已的患者要出诊,远的都有六七十公里,近则城中或城边。这种患者往往是危重患者,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家属也权当聊尽人事,但通过中医调理,有些患者也渐渐的好转起来,延长了生存期,提高了生命质量。也有的缓解了疾病痛苦,安然往生。有时候,会有人说“病人危重,你去参与,患者去世,影响行医声名”。但我却想,此乃医之本分,何计毁誉?此受李可老中医影响至心!再者,诊所行医,已不多见危重症,这也是患者信任我们,给我们的学习机会,所以我说患者是用生命在成全医者,我们又何德何能?!在事医之始,我就心慕先贤,立志对于孤寡贫困,僧侣出家之人,赠医施药,此乃我辈修德之行也。所幸一直坚持如初,在早期习医实践时也曾为一因病致贫患者赠金500,联系药店为她平价(不加差价)抓药。在创业事医以来,更加坚持此心此行,在此间,吾乡人亦有虽贫困不愿接受赠药,其言曰“不出钱的药是不治病的”,淳朴如斯!也有些老人,到年底时,凑些钱非要给我结账,都要我大费周章,才肯安受。还有每冬拿些腌菜,自家果子,诸如此类者多矣!虽经济允许者,我亦折算后同药费相抵,每每也说我照顾她们。对于此类,是受前贤医风,令人心钦!再者,医乃仁术,需以仁心涵之,养之!这样她们也是在帮助我,成全我立身为医之本!谈到为学益友,很感谢一路帮助我的同仁,有前辈,有同学,有同志,能互相帮助,那是中医让我们结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让我们聚到了一起,心底里都有着为中医传承落地的愿力。经常交流请益的有张国胜先生、魏润贤先生、杨杨老师、包芳芳大夫、张鹏飞师弟,王嘉祥、周利东、何占等同仁。在于疑难病例为我细研因机脉证,复诊乏效病例为我详推理法方药,在于偶聚酒馔之时,或一语而解惑,在饮茶谈论之际,或一言而启迪。相信同仁对于此等此类之受益亦有相同之感受,正应了那句歌词“一些漫不经心的说话,将我迷惑解开”。看前辈们学习中医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从内难仲景而入,由难而易;另一种是从汤头药性而入,从易到难。现在院校教育后,大都从教材而入。我的学习方法则和上述不同,首先是自学而喜,其次是实践立信,复次是由信起愿,及后是立命事医。学医从一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而入,缘此而涉略各家学说,先学医理,此一时可谓是纸上谈兵。后又跟师学习,师先以药性汤头为基,后以脉诀医案讲授,兼以临床带教,望闻问切,理法方药悉心教导,一舌一脉详述其征,一法一方示其龙脉;此时乃知理身如理国,用药如用兵。如此学习,医理证诸实践,很好的锻炼了我的中医学思维。后来又经过学校的系统学习,衷中参西,大大提升了医学素养。我们新时代的中医也要与时俱进,大可不必闭门造车,学习现代医学亦有助于中医学,只是思维战略之殊,看我们如何取舍了,在16年我进修于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裴正学教授门下,受益匪浅。成长路上,困难亦有亦无,无,是说可以周全克服的事,有,是指在医路上的瓶颈,一时难以突破的。我仅以临床运用中医理法方药上就纯粹而言,始终不尽己意,这个纯粹不指旁的什么,单指方药量而言。谚云“药过十二三,大夫必不沾,没读圣人书,何敢把脉参。”这是个事实,初涉方脉,广络原野,二三十味药,甚不如意。唐朝医家许胤宗云:“今人不能别脉,莫识病原,以情臆度,多安药味,譬之于猎,未知兔所,多发人马,空地遮围。冀一人获之,术亦疏矣。假令一药偶然当病,他药相制,气势不行,所以难瘥,谅由于此。”现在思来,我不正如此吗?许先生言此者,必痛心此等,同仁察之!后经临证察机,读经明理,同仁习讨之淬,由是稍转前述之状,心稍减愧矣!近年之方,每每6-13味之间。这一点,说的话轻描淡写,但实是历经三年之学习,四万余人次的临证思辨而得,期间之苦,唯自知矣!郑钦安先生云:“世之业斯道者,书要多读,理要细玩。人命生死在于反掌之间,此理不明,切切不可先主方药。糊口是小,获罪是大。苟能细心研究,自问无愧,方可言医。”是故每日诊毕,都会扪心自问无愧否?心安否?医路上成长的经验,《名老中医之路》中前辈大家为我们讲述了他们的成才之道,我受益无穷,推荐给所有的青年中医。作为一个青年中医,就末学生切身而言,首先得喜欢,青灯黄卷,喜欢才能熬的住。信是给我们的定心丸,信了就抱定中医不放松,朝夕于斯。愿是我们突破人生的不二法门,李嘉诚先生曾言“道力之限,要靠愿力突破”。最后借启功先生的诗与大家共勉!“入学初识门庭,毕业非同学成。涉世或始今日,立身却在生平”。杨向军:在基层行医,谈不上自己擅长那几种病,几乎是内皮(外)妇儿均有涉略,这也是中医学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之体现。再者从中医学本身的特点来说也不是说是针对疾病的,更重要的是在关照患病的人的阴阳生态。◎半夏:先学药后学医,您觉得这样成长的优势是什么?杨向军:在初学医时,因为有之前药学的基础,给我帮助很大,让我在本草,汤头上学习很快,很上手。但在后来的成长上并无优势可言,因为中医学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参天地化育,意万物本末之象思维。所学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从一定意义上说反而影响了我的中医思维。杨向军:《大医精诚》已然为我们示明了为医之则,然,道理三岁就懂,七十岁还做不到的经常有之,这个自然需要我们知行合一,用心对待,推恕及人。记得跟师时,师父说“要把病人当亲人”。后来知道了恫疾在抱,师父所说正是如此。韩国电视剧《医道》中柳义泰所谓之心医就是我们毕生所要追求的了。“心医”就是真正懂得体恤和怜悯病患的大夫。所幸,事医以来,于患于己,问心无愧!师父也常说病人是医生的老师,是啊,患者是用生命在成全医生!我们的心,我们的爱应该全然的关照患者。◎ 半夏:您师傅叫您杨大胆,您认为青年中医尽早体验临床有多重要?杨向军:其实这是每个医学生必须要趟过去的坎,为什么说是坎呢?因为我们初涉临床,总会以书中所载那样对治疗满怀期望,这时的得效与否会很大的影响我们的“信”,正如药王他老人家所云“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初涉临床,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真就应了“妄主方药”之属了,但好在有师父指点,未至偾事。且胆大的结果是有效的,并且是较明显的,是故有了在临证的收获,对于学习无疑是莫大激励,收获了助人的喜悦,阳光会自然的播撒!所以我个人觉得尽早涉及临床会给我们实践检验真理的机会,理论证诸临床的途径。医谚云:“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不多王叔和,疑难杂症何其多”。这样相结合进而带来坚定的信念,让我们早一点树立正确的中医学观念。同气相求,中医必然不会让你失望,必然会给你回报以效!当然,这也有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所以不是每个人都会有早临床的机会,那么至少也要早点跟诊、抄方,这个传统的中医学习方法是直接有效的,也是一个中医成长当中值得拥有的阶段。◎半夏: 言谈中发现您的传统文化知识颇为深厚,您是如何做到的呢,您又是为什么这样做?杨向军:您这样讲怕谬赞了,让我惭愧的很,有哪里谈得上深厚。只不过对于传统文化倒是算得上铁粉。这要得益于我的家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家乡虽贫穷,但历来都以“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为堂训,在家乡更有着“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锄含云水笔含墨,耕罢梯田耕砚田”的通渭现象。所以受此影响,也就好而习之了。(上学时,独语文成绩尚可)又谚云“秀才学医,笼子里抓鸡”,这是激励我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观原因,要学好中医,破除学习中医时的障碍,就必须学习传统文化,这是绕不过去的。比如《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提到了理论渊源河图洛书,我便由此涉略了《周易》,进而接触孔孟庄老,太史公言。后来学习,受南怀瑾先生影响最大,我在上面也谈到过,南先生著述深入浅出,我辈读来既无奥涩之晦又多智趣之乐,少了枯燥乏味多了活泼隽永,让人大有醍醐灌顶之感。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史哲对于学习中医有很大帮助,古人大多以儒通医。再一个就是因为少时荒嬉,遂后来精勤,努力学习以补不足,又属愚钝之性,希冀勤能补拙!注:「每个青年中医适合的学习方法不一,文中的方法仅为参考,不可拘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