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确有专长报名通过率不足1%,省市两级审核标准差异为何如此之大?

点 标 题 下 蓝 字 关 注 中 医 馆 产 业 新 媒 体

第 253 

广东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报名及审核工作自2018年11月起至2019年1月30日结束,深圳市各区初审报名通过人数680,深圳市复审通过人数557人报广东省中医药局。2019年1月30日广东省中药局网站公示,深圳审核通过5人。通过率不足1%。

■ 医馆界  忍冬

近日,《医馆界》接到多方报料,对刚刚公布的广东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报名审核结果提出异议,《医馆界》将各方意见汇总如下:

一、材料要求不合理,与基层中医药发展现状不符

1、《中医药法》自2017年7月1日起实施,但各地卫计部门却把报名规定的实践时间限定在2017年1月1日之前,2017年1月-7月这大半年的实践不被认可,导致相当一部分确有专长人员失去报名资格。擅自规定实践时间的行为没有合理依据。

2、申报材料中附件3申报表要求有两名中级职称以上中医师推荐,而且需要与申报科目相同的专科医师,实际上大部分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都不认识相关科目的中医师,何况是中级以上的医师,更何况要求两位以上做推荐。中医从古到今都不存在严格的分科,即使是分科也应当按照中医标准而不是按照西医标准划分,问题在于推荐医师的职称和专科划分按照西医标准,而报考考生的科目划分则按照附件10的中医疾病名称与分类代码,这样导致大部分确有专长人员根本找不到对应专科的医师推荐。

《中医药法》第十五条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至少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并未要求必须是同专科中级以上的中医师。对推荐中医师不作专科限制,只要中级以上职称的或从业注册满五年以上的中医师应该均有推荐资格。

3、附件8要求所在地村委会、居委会或县级计生、中医药主管部门为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出具实践满五年以上的证明,但报考人员无法从法律上和任何一条地方法规上找得到村委会、居委会有这方面的职责或权力的依据,而且卫计委和中医药管理局在制定相关规定之前也并未与村委会、居委会等部门沟通好达成一致意见,所以实际上绝大多数县级卫生计生中医药主管部门、村委会、居委会都拒绝给报考人员开具相关证明,即使报考人员在当地已实际从事了多年的中医医术实践活动。

二、审核标准模糊、高于国家标准

多数考生被认定不具备考核资格的依据是《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广东省中医药局关于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的实施细则》第七条第(一)点:具有医术渊源……;和第十五条第(一)点:医术渊源的说明及相关证明材料……。医术渊源包括家传、跟师、自学等途径,大多数民间中医确有专长人员不可能有完整家传、跟师或自学的证明材料,即使有也是零散、不规范的,更多的只能让他们自己描述说明,或者患者、医师作推荐。如果仅凭材料“不齐全、不规范”而否定他们的考核资格,有违基层民间中医现状。

还有很多考生被否定的原因是:“申报材料有中医基础理论常识性错误”,这些“错误”的判断是由专家作出的还是由没有医师资格的学生或非专业人员作出的判断?判断错误的依据在哪里?

三、第三方电话调查方式不专业

广东省中医药局委托广州中医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为第三方审核调查机构,由该学院学生担任调查人员给报考人员和指导老师打电话核实相关基础信息。但普遍反映审核调查人员不专业、言语唐突,未能很好地表明身份和来意,有患者反映如审犯人般地盘问,甚至有推荐老师受到恐吓,并带有攻击性言语。

广东省中医药局委托的这些学生是否具备相关资质,是否具备中医药相关基础知识,是否能够对报名材料形成专家审核建议,报考人员不得而知。如果单凭打个电话就作为裁决依据,这样的裁决未免草率。

《医馆界》收到两位考生的反馈:一位考生有两个(回顾性病案)患者反馈审核员打电话给她们,但居然是问核实是否推荐?有没有签名?但受访者是5例回顾性病案的患者,并不是10名患者推荐人。主办方的审核者搞混了这两者的基本概念,造成受访患者也一头雾水。

另一位考生的经历更是吓出一身冷汗:他的其中一位患者接到审核的电话,调查中问患者服用了该考生开的中药后舒不舒服,如果不舒服可以所打电话投诉他。

还有位考生反馈,他的10名患者推荐人,没有一人收到电话审核。

这些体现出审核人员的不专业和出发点相左。

四、终审通过率折射出省市两级标准的巨大差异

广东省中医药局公示的复审名单显示,全省通过复审的共140人,但未公开全省通过市级卫计局上报到省中医药局的总报考人数,与之前举办过中医专长考核的省份相比,广东作为全国中医药强省,这一报考人数的过审比例显然较低。

深圳市各区初审报名通过人数680,全市复审通过人数557人报广东省中医药局。2019年1月30日广东省中药局网站公示,深圳审核通过5人,通过率不足1%。

通过市、区两级审核的报考人员在省局审核时被刷掉99%,是什么原因出现这么严重的偏差?省市两级的审核标准为何差距如此之大?

后记

在《医馆界》探访中,某区级医疗机构协会负责人说,”原以为报考人员到了省局会由更高级的专家进行把关审核,没想到只是由学生打打电话……“他认为报考公示时应同时公开审核第三方机构及资质信息,保障审核过程公开透明,让全社会共同监督审核的合法性、合理性。

也有位担任过某省中医专长的审核老师指出:医疗人员的资质审核是人命关天的事,必须严格把关!没有祖传、没有师承,哪来的确有专长?审核必须要稳!

还有不少人反映许多不法培训机构从中谋取暴利,无法过审导致大量考生要求退费甚至诉诸法律,令这一惠及民间中医的利好政策未立先乱。

《医馆界》认为,中医确有专长政策制定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中医的历史遗留问题,让民间中医高手能取得合法的行医资质。这个群体的存量还有多少?参与各方的出入点非常之大,青年人转行学中医算不算?其实,中医师承教育给青年人系统性学中医并考证提供了另一条通路。

这是中医发展史上第一次针对中医专长的正式考核,因为是第一年,确实会遇到很多问题,参与各方都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去对待。这也是学院派与民间中医第一次以考试师生的身份正式同台,双方对考核标准的界定难免有分歧,但落实政策的双方都应遵循《中医药法》的指导原则:

”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