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交流】乡村振兴战略下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探索
村级档案主要是指农村的党务、财务和村务档案等,这些档案记载了农村党组织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村级重点项目特别是“一事一议”项目、美丽乡村建设等各项工作的推进情况,是记录乡村振兴工作的原始信息。近年来,烟台市福山区聚力破解村级档案管理体系落后、归档不规范、实施配备不完善等问题,探索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新路径,成效明显。通过实地调研,笔者认为,加强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对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意义深远、势在必行。
规范化管理意义
实施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不断完善档案资源体系,增加村级事务管理的规范化与透明度,对于维护村民利益,守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1.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
加强村级档案建设,推动村级事务规范化,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有力举措和实践创新。可以进一步规范农村两委班子行为,特别是村级事务决策,保障基层权力透明运行,进一步激发农村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约束和管理,从而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关系,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
2.提升党对农村“小微权力”的监督力度
3.根治农村基层组织的“微腐败”
管理问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脱贫攻坚、换届选举、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以及重点项目形成的征地拆迁等各项决策部署在农村落地,农村档案出现的新问题日益显现,主要有3个方面:
2018年1月1日,由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制定的《村级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正式施行。《管理办法》虽有较好的普适性,但因农村工作任务繁杂,而且各地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中创新举措较多,难以针对各地实际进行明确规定,致使部分地区配套出台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而且由于长期缺乏体系建设,一些村镇存有应付了事的想法,缺乏制度意识、程序意识,造成档案的收集、保管、借阅等制度没有真正“上墙”“入脑”。福山区农业农村局提供资料显示,2018年,全区约有1/3的镇街在村级档案管理制度上存在制度漏洞,约一半乡村没有固定的档案管理人员。
一是档案数量较少。村居一级对归档范围尚不明晰,档案管理人员存档意识不强,部分村居收集保存下来的档案数量不多,许多工程建设、集中整治等方面的原始记录没有被及时保存,这种情况在两委班子不稳定的村居更为明显。
二是档案种类不丰富。部分基层地区档案收集范围狭窄,只注意收集上级下发的纸质档案,缺少地方性特色档案,档案不够丰富。2018年福山区多部门联合检查记录显示,村级层面对财务、党务、户籍、土地类档案相对比较重视,留存比较完整,美丽庭院、农厕改造、硬化道路“户户通”等工程项目类档案以及农村老房老树、民俗风情、人文景观、家谱族谱等地域文化类档案种类仍不够齐全。
三是归档质量不高。档案部门对档案管理工作有严格的要求,但是镇街基层的主管站所在档案收集、整理、归档过程中,未对农村档案归档进行详细分工,加之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使农村各条块产生的档案难以得到高质量地收集、整理、归档,已归档档案存在许多错误和疏漏,档案质量水平参差不齐。
良好的软硬件设施是档案室正常运转的必备条件,许多农村特别是无集体收入的村居,档案工作所需要的相关设备明显缺乏。一方面,硬件设施配备不足,主要包括档案室、档案架和档案盒、专用设备3个部分。受客观因素制约,基层村居难以建设专门的档案室,甚至档案盒、档案架等档案存放设备也基本缺失,档案保管所需的防火、防盗、防潮、防高温、防磁等安全保护设备更无从谈起。另一方面,软件配备不足。许多农村无档案电子化存储设备,加之档案管理人员技术能力不足,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难以推进,给群众的档案查阅和利用造成阻碍,导致档案利用率较低,不利于档案资源的后续开发和利用。
有效举措
加强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落实中心工作。烟台市福山区立足村级档案工作实际,通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扎实推进建章立制、全面探索“村档镇管”、创新打造“阳光平台”等措施,不断规范完善村级党务、村务、财务等各类档案,破解管理制约问题,建立起权责明确、程序严密、管理有序、监督到位的村级档案规范化体系。
1.建章立制,夯实规范运行之基
档案管理工作的主体责任在镇街,关键在镇街的执行力。福山区对村级档案进行逐一梳理,镇街按照站所负责的原则,将各项档案收集整理分解到具体站所,并明确相关责任人。镇街党政办负责理顺村级事务档案规范化管理事项流程,汇总村级档案相关制度文件,并提供软硬件和技术保障;财政经管站安排专人逐村进行清产核资,整理、厘清村级财务档案;民政所对村务公开档案重新进行梳理,进一步明确公开内容,并逐村整理低保、五保、残疾人等档案资料;组织办逐村整理党员档案、村干部档案和农村换届选举档案等党务档案,并负责档案云存储系统的调试和日常管理,上传相关档案资料,实现档案“上云”。为进一步规范村级档案管理,成立由区委组织部、财政局、民政局组成的联合检查组,每月以暗访形式,实地查看农村“三务”档案收集情况、镇街归档存储情况,并实行“红黑榜”制度,严格奖惩考核,推动工作落实。通过科学分工,解决了“怎么管”的问题。
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镇档案咨询室工作人员
解答来访群众问题
在档案保管方面,探索实行“村档镇管”模式,将各村档案统一收集到镇级归档管理。启动基层档案室建设提升行动,由区、镇两级出资,每个镇建设一处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的标准化档案室,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完善村级组织建设、财务管理等4大类36项档案资料,负责编制全引目录、案卷目录等工作,有效解决了镇村档案管理责任不清、存放杂乱、使用不规范等问题。以张格庄镇为例,该镇投资打造了60平方米的标准化档案室,用于存放27个村近20年的财务、党建、民政等业务档案,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
在档案电子化、网络化方面,聘请专业软件设计公司,打造村级档案管理“阳光平台”,主要包括阳光公示、阳光支付、阳光交易、阳光采购四大模块,所有村民均可登录网址查看本村事务运转情况。通过将所有村级事务线上审批,实现“三资”管理、支付采购和“三务”等档案全部公开、全程留痕、全面监督,进一步实现村级“网上”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在档案使用方面,打造村级事务咨询室,每天安排业务骨干轮流坐班,解答来访群众问题咨询、提供档案资料查询、引导办理各项业务。探索创新档案利用新方式,安装LED大屏和一体式触摸机,作为“档案上云”公示和群众查询公开内容的载体,常态化对农村各项档案资料主动进行公开公示,增加了档案使用效率和透明度,解决了开发利用的问题。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档案馆
文章来源:《中国档案》2021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