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宝石的身世之谜就是这么被扒出来的!

旺财的很多客户宝宝都很好奇,看着好像都差不多的宝石,是如何确定她们是来自哪个国家哪个城市的哪个矿区的。

可能很多宝宝都知道宝石内部的内含物是判断一颗宝石产地的参考因素,但由于不同矿区出产的同一种宝石可能都会含有相同的内含物,所以这种方法只是辅助参考,而真正决定一颗宝石的出生地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下面旺财就参考Guild实验室的文章,以哥伦比亚祖母绿为例,带大家了解下。

首先,大家需要知道,哥伦比亚祖母绿生长的矿床属于沉积-交代型矿床,该类型矿床出产的祖母绿占全球祖母绿产量的28%(岩浆-交代作用型矿床占65%、变质-交代型矿床占7%)。

沿着哥伦比亚东科迪勒拉山脉两条边界,存在东西侧两条祖母绿矿带,分布着著名的木佐(Muzo)马里皮(Maripi)科斯丘兹(Coscuez)契沃尔(Chivor)高加拉(Gachalá)等大大小小的矿区。

由于相近的地理位置和相似的生长环境,鉴定一颗祖母绿是否来自哥伦比亚的木佐矿区极具难度。来自肉眼和经验的判断已经行不通了,这时就必须通过多种大型专业检测仪器来进行分析,并于收集的大量不同矿区的祖母绿样本进行对比,才能准确判断。

一般,一颗宝石的产地鉴定,是一套“全活”,包括且不仅限于以下“诊断”:

宝石学显微镜

红外吸收光谱(FTIR)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红外光谱(FTIR)

激光拉曼光谱(Raman)

X射线荧光光谱(EDXRF)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

 宝石学显微镜观察 

在宝石学显微镜的高倍放大下,我们可以一览祖母绿内部的气、液、固三相包体、各种矿物包体、可见色带及特殊的“油滴效应”

其中不同的包体可能常见于不同矿区出产的祖母绿内部,可以起到辅助鉴定的作用。

 红外吸收光谱(FTIR)检测 

红外吸收光谱(FTIR)在鉴定界有个外号:照妖镜。在它的“火眼金睛”下,各种人造、合成等非天然宝石就会现出真身。它是鉴定宝石种类的利器。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检测

这个长得像微波炉的仪器,可以分析宝石致色元素的种类、含量,并识别各种颜色的细微差异。不同产地宝石的致色元素含量和比例是有所不同的。

 EDXRF和LA-ICP-MS检测 

EDXRF和LA-ICP-MS可谓确定矿区的“大杀器”了。相对EDXRF,LA-ICP-MS对宝石化学元素的分析更加复杂和准确。

而宝石的化学元素组成反映了宝石成矿时的地质环境,包括流体的成分组成、寄主岩石的成分及成矿时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因此,不同的化学元素组合使判别产地成为可能。

而通过上面三角形的三元相图,可以看到不同矿区宝石化学元素的含量,通过与样本库宝石数据的对比,就可以确定宝石的产地,虽然这种方式亦不能保证100%的准确率,但通过不同权威机构的独立鉴定,如果产地判断一致,那准确率基本就趋于100%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收藏级或者拍卖级的宝石都配有多张顶级鉴定机构的证书。

 激光拉曼光谱(Raman)检测 

以祖母绿为例,通过激光拉曼光谱(Raman),可以锁定来自哥伦比亚主要矿区样品中不同的结构水(H₂O,HDO和D₂O)特征并进行区分。这样在研究了内部流体包裹体中CO₂密度的差异后,就可以与鉴定的祖母绿内部结构水进行比对,以来确定产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