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本是止痛良药,这样用对治疗鼻炎、缓解头痛也有效

宋代诗人苏轼曾经头痛、鼻塞,后来一和尚带来一包药材,让他煎汤服用,没想到直通鼻窍,使人感到一股清新之气,原来这药材是中药的止痛良药“白芷”。

中药 白芷

白芷,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白芷和杭白芷的根。产于河南长葛、禹县者习称“禹白芷”,产于河北安国者习称“祁白芷”,产于浙江、福建、四川等省,习称 “杭白芷”和“川白芷”。

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胃、大肠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的功效。

【主治】
1、感冒、流行性感冒属于风寒表证者;
2、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见有风寒表证、头痛者;
3、头痛、偏头痛、牙周病等见有表证者;
4、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性肌萎缩症、滑膜炎及肌腱滑膜炎、其他无菌性骨坏死、痛风性关节炎等属于风湿之邪阻滞经络者;
5、急性输卵管炎及卵巢炎、子宫炎症等属于阳明经湿邪下注者;

6、接触性皮肤炎及其他湿疹、痈及疖等见有表证者。

【使用禁忌】
1、中药配伍禁忌:恶旋覆花。

2、本品辛香温燥,阴虚血热者忌服。

白芷在耳鼻喉科疾病中的应用

白芷祛风、散寒、燥湿,升阳明之清气,而充养上窍,可以消除鼻渊之病因,为治本之药;又可通鼻窍,止疼痛,以改善鼻塞不通,浊涕不止,前额及眉眶痛之症状,又属治标之品。故为治鼻渊之要药。

1、治外感风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之证,常与防风、羌活、川芎等祛风散寒止痛药同用,如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2、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等症,属外感风寒者,可单用,即都梁丸(《百一选方》);或与防风、细辛、川芎等祛风止痛药同用,如川芎茶调散(《和剂局方》);属外感风热者,可配伍薄荷、菊花、蔓荆子等药。治疗风冷牙痛,可与细辛、全蝎、川芎等同用,如一捻金散(《御药院方》);治疗风热牙痛,可配伍石膏、荆芥穗等药,如风热散(《仙拈集》)。

3、治鼻渊,鼻塞不通,浊涕不止,前额疼痛,每与苍耳子、辛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同用,如苍耳子散(《济生方》)。

白芷止痛的常用验方
● 牙痛
取白芷100克,冰片2克,浸泡于75%的医用酒精中,加盖密封10天左右,用干棉球蘸药液置疼痛处,即可止痛。
● 跟骨骨刺
先洗净足部,取白芷散(由白芷、白芥子、川芎以3:1:1用量研末组成)适量,醋调成稠膏状,敷于患处,面积约1元硬币大小,外以伤湿止痛膏覆盖,3天换药一次,一般1~2天肿痛即可减轻。
● 胃痛
用白芷、黄芪、白及、甘草各等份,研细末,每次6克,每日两次,加蜂蜜两匙冲服。
● 痛经
用白芷、当归各15克,水煎服。每次月经前一周左右开始服用,至月经来潮停用。
● 慢性鼻窦炎
取白芷30克,苏梗30克,薄荷30克,苍耳子30克,辛荑30克,熏蒸,以鼻吸收热蒸汽治疗鼻窦炎,每天闻熏2~3次,每次20分钟,闻熏后避免立即受寒刺激。
● 慢性肠炎
取白芷、干姜各5克,葱头1个,与适量蜂蜜共捣为糊状敷贴脐部。痔疮患者可取白芷60克,紫草15克,苦参30克,滑石30克,黄柏30克,水煎熏洗,每日2次,每次40分钟左右。
白芷的药膳食疗推荐
1. 白芷川芎茶

材料:白芷3g,川芎3g,茶叶6g。

做法:先将白芷、川芎、茶叶共研为细末,白开水冲泡,当茶饮用,每日一次。

功效:祛风止痛。治疗鼻炎,鼻窦炎,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疼痛。
2.白芷薄荷酒

材料:白芷,薄荷各50g,白酒500ml。

做法:将前2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祛风通窍止痛。治疗感冒、鼻塞、头痛等症。
3.白芷参苓粥

原料:白芷10g,党参20g,白茯苓20g(捣碎),生姜10g,粳米100g。

做法:先将党参、茯苓、生姜、白芷浸泡30分钟后,水煎去渣取药汁,用药汁煮粳米,粥熟时服用。

功效:解表散寒,通鼻窍。适用于慢性鼻窦炎人群。
4.川芎白芷蜜饮

原料:川芎15g,白芷10g,细辛5g,苍耳子10g,蜂蜜30g。

做法:先将川芎、白芷、细辛、苍耳子分别拣杂,洗净,晾干或晒干,切碎后,同放入砂锅,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去渣,取滤汁放入容器,待其温热时,兑入蜂蜜,拌和均匀即成。早晚2次分服。

功效:行气通窍,活血止痛。适用于各类鼻炎、鼻窦炎的疼痛。
5.川芎白芷鱼头汤

原料:鲢鱼头1个,川芎、白芷各12g,红枣30g。

做法:川芎、白芷、红枣洗净,然后和洗净的鱼头一起放入炖盅中,加水炖约4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祛风止痛,行气活血。主治虚寒症的头痛、头晕等症。■
【来源:本文内容综合自中国中医药报、广东省中医院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