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数学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参考论文
电子书包作为一种典型的学习终端,具有资源丰富、交互多元、服务智化等特征,能为智慧课堂的构建提供有效支持。本文以《数学好玩——密铺》一课为例,分析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以及电子书包为该节课提供的支撑优势,以期为教师有效融合电子书包环境,促进智慧课堂构建,提供相关参考与借鉴。
● 《数学好玩——密铺》一课原有教学存在的问题
《数学好玩——密铺》旨在让学生理解平面图形密铺的含义,探索平面图形密铺的特点和本质,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测、验证和推理能力。[1]因此,该节课需要学生能够全情投入,充分探究,亲历数学思维发展,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该节课的实施却存在如下问题。
1.学生学习动机缺乏激活
教师对学习内容的呈现以将教材内容转换为PPT呈现为主,缺乏在对本班学生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再设计。学习方式的灌输式,知识呈现方式的枯燥性、结果性,以及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剥离性,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缺乏主动性、兴趣性、积极性。事实上,教学与生活中常见事物经常脱节,学生很难理解所学知识并应用到生活中。[2]
2.图形教具较为传统
传统教具采用纸质图形,虽然制作简便,但是耗费材料与时间。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准备各种纸质图形教具;课上,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任务进行图形密铺操作,教师还会将各种纸质图形剪成卡片贴在黑板上,将图形密铺过程展现给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同种类型的图形,所以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需要提前准备大量相同的纸质图形。
3.多样化探究实施困难
纸质图形教具的精确性、不易修改性、有限性都将影响探究的多样化,而因为是手工操作,所以同一图形规格未必统一,可能影响图形密铺的效果。制作完的纸质教具不能根据探究过程中的意愿进行任意形变,如果学生或教师要进行预期教具外的图形探索,则还需要耗费时间重新制作纸质教具,而部分形状的教具制作可能存在困难。
4.过程记录与学习分享不便捷
数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验证、分析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过程,在传统环境下,探究活动过程是无法进行过程性及结果性记录的。在针对学生个体,探究不同图形的密铺性质与规律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学习步骤与成果难以进行可视化保存,使得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回顾与反思。学生群体受到纸质教具限制,成果分享离不开操作台——书桌,往往只限于临近同学,无法实现更大范围的分享与对比。
5.学习评价无法及时有效
学习评价工具引导学习成果生成的价值与意义,但在常规教学中,教师并不能针对学生个体和小组进行及时评价。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有很多观点、做法和思路的萌生,但是教师分身乏术,不能同时观察多位学生的学习行为并进行及时地引导、干预,而学生也往往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把控不足,导致与很多有价值的假设、验证与推理失之交臂。
● 电子书包对《数学好玩——密铺》的支撑优势分析
1.为学习任务与情境创设提供丰富资源
有效的任务与情境设计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动机的维持。针对《数学好玩——密铺》这个主题,电子书包中包含的厨房地板、商场瓷砖、马路路面等图案,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相关事物,教师可以据此进行任务设计与情境创设,这有助于把数学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更好地内化学习内容并将其运用到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中。
2.为有效教学提供多样化交互方式
在电子书包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书包实现教师、学生以及资源之间的深度交互。[3]由于电子书包中包含丰富的数字化资源,所以学生可以对所选择的资源进行旋转、切割、翻转等交互,开展灵活探究。电子书包中的批注、圈画、资源共享等工具,可以方便师生之间的资源共享与成果共享。此外,它还可以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成果点评与观点交流提供支持。[4]电子书包中的提问、抢答、轮答、黑屏、白板、禁言等多样化的课堂组织功能,可以为教学活动与交互提供支持。例如,在《数学好玩——密铺》一课中,学生可以将自己完成的能够密铺的图形结果,共享到教师机器及其他小组,然后教师对其进行批注反馈及评价;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给某位学生或某组学生发送个性化资源。
3.为探究活动提供完整的过程支撑
数学思维的培养过程与探究学习密不可分。教师根据认知规律,设计出能够培养学生问题发现、构想、归纳的思维积累的任务,并通过电子书包发布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任务、分享观点,在电子书包支撑下记录完整的探究过程。[5]例如,在《数学好玩——密铺》一课中,学生先借助电子书包猜想不同的图形是否能够密铺,完成猜想表;然后根据猜想结果,对图形进行旋转、抻拉、缩小、放大、拼接、组合等操作完成验证,并对结果进行拍照保存;接着在汇报交流时,利用电子书包呈现出探究成果并亲自展现探究过程。与此同时,电子书包对学生探究过程的完整记录,也有利于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与回顾。
4.为学习结果生成提供有效评价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影响着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学生的知识内化。电子书包不仅提供一般性的评价模板,还提供问卷、调查、投票、测试题等评价工具。例如,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和学生利用评价模板中的随堂评价,可以分别对自己的教学情况和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子书包中的问卷、调查、投票、测试题等功能,对某个教学内容达成情况或某种能力形成过程进行结果性或过程性评价,从而调整教学,为师生的个性化评价提供依据 参考论文。
参考文献:
[1]钟绍春,王伟.关于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3(02):106-110.
[2]钟士军,张妲,钟绍春,等.电子书包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以小学科学“眼睛的科学”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3(09):66-71.
[3]唐烨伟,庞敬文,鐘绍春,等.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23-29+34.
[4]王运武,朱明月.学习方式何以变革:标准与路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03):27-35.
[5]李祎,钟绍春,周拓.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智慧教学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1):12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