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胃反酸?可能是肝郁气滞,胃气上逆! 调理:疏肝和胃、降气化痰,旋覆代赭汤和二陈汤了解一下
胃里总是向上反酸,吃饭吞咽的时候感觉食物下降缓慢,食道不顺畅,身体乏力、大便不成形,心悸气短,胸中隐隐作痛。这类问题现代医学诊断,一般就是反流性食管炎,当然这类人往往到下午,身体发热;脉象弦滑,舌苔薄白,舌边有明显的齿痕、脾气大,爱生气。
为什么要把反酸和情绪联系在一起?
这也很好理解,生活中若是心态总不好,有肝郁气滞的问题。这从症状表现我们从上面就能看出的。此外,还有就是脉弦和午后发热热。脉弦,一般意味着肝郁。发热,一般要考虑为肝气失调,气郁生热。通俗的说就是,气郁久了生火,这就是古籍中提到的“气郁之处必有伏火”的说法。
肝郁了会怎么样?
肝木克伤脾土,直接造成脾失健运。由于脾虚,所以就便溏、心悸、心慌、乏力。舌边有齿痕。脾虚,则生痰,所以脉象偏滑。痰气搏结于食道,所以吃东西的时候,觉得下咽困难、食道不畅。
辨证:肝郁气滞,导致胃气不通降,胃气上犯,造成频繁反酸。
调理思路:疏肝和胃、降气化痰。
组方:代赭石15克,旋复花12克,枳壳10克、青皮10克、党参10克、茯苓10克、半夏10克、木香10克、沉香10克、降香10克,甘草6克,生姜3片。
其实这是古方旋覆代赭汤和二陈汤的合方。方中代赭石、旋复花、半夏能够降气化痰。青皮、枳壳能够疏肝。党参、茯苓、甘草和生姜健脾和中。木香、沉香、降香能够理气。
反流性食管炎是比较多见的,一般总体感受,就是胃里总反酸水,同时还乏力、食欲不振、大便不规律。若是药效甚微的情况下,应该注意和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脾气。
从临床来看,肝郁脾虚,胃气不降,是这很多人的常见因素。当然,也不是全部,这里往往有胃热伤津的问题,也有湿热内阻的问题。不过就总体来看,肝郁脾虚,胃气不降是主流要原因。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