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恶不诛,善何以劝(资治通鉴卷一九五之九)
高昌王麹文泰自己投靠唐廷后,多次阻止西域其他国家向唐帝国联系和进贡。伊吾一开始臣服西突厥,不久又归附唐朝,麹文泰便联合西突厥一起讨伐伊吾。唐太宗得到报告后,派人前去责问他,又征召他的大臣阿史那矩,要和他商议此事。麹文泰不让阿史那矩来,而是另派他的长史麹雍前来谢罪。
颉利可汗败亡后,定居在突厥的中原人大多投奔了高昌国,唐太宗下诏令麹文泰把这些中原人送回中原,麹文泰不但不放,反而将他们隐匿起来。麹文泰又联合西突厥一同进攻焉耆,焉耆上告唐朝。唐太宗派虞部郎中李道裕前往询问情状,并且对高昌国使臣说:“高昌这几年以来,不向我大唐进献贡品,不行藩臣的礼节,所设官职称号,均与我大唐一样,还挖城掘沟,准备进攻我们。我大唐的使者到那里,麹文泰对他们说:‘鹰飞翔在天空,鸡伏窝于草蒿,猫戏游于厅堂,鼠嚼食于洞穴,各得其所,难道不能让其自我发展吗?’又派使者对薛延陀说:‘你既然身为可汗,就应与大唐天子平起平坐,为什么要拜他的使者呢?’麹文泰待人无礼,还离间周围邻国作恶,不除掉他,怎么能劝善止恶!我准备明年发兵讨伐你们高昌国。(高昌数年以来,朝贡脱略,无藩臣礼,所置官号,皆准天朝,筑城掘沟,预备攻讨。我使者至彼,文泰语之云:‘鹰飞于天,雉伏于蒿,猫游于堂,鼠噍于穴,各得其所,岂不能自生邪!’又遣使谓薛延陀曰:‘既为可汗,则与天子匹敌,何为拜其使者!’事人无礼,又间邻国,为恶不诛,善何以劝!明年当发兵击汝。)”
贞观十三年三月,薛延陀可汗派使者上言说:“我等禀受隆恩想要回报,请求您允许我方军队作为进攻高昌国的先导部队。(奴受恩思报,请发所部为军导以击高昌。)”唐太宗于是派民部尚书唐俭、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携带丝绸送给薛延陀,和他合计共同出兵。
唐太宗仍希望高昌王麹文泰能够悔改,他又下玺书,对他晓示祸福利害,并征召他入朝,麹文泰竟称病不来。十二月壬申(初四),唐廷派交河行军大总管、吏部尚书侯君集,副总管兼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等领兵进攻高昌。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高昌作为西域小国,一旦自己的力量稍有增强,野心就开始显现,要做西域之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