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像【笔记】公开课第20期《手机摄影典型案例分析》
每周二晚八点
我们相聚在吞像摄影
﹀
﹀
﹀
>>>>
公开课:《手机摄影典型案例分析》 主讲老师:李东翰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著名新锐摄影师
2006年9月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图片摄影本科班
2014年9月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攻读图片摄影艺术创作方向硕士研究生
2009年获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新锐摄影师奖
2009年获北京电影学院创作单项奖学金
2010年入选日本MIO国际青年摄影艺术展获优秀作品奖
2010年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作品《孤岛记》获选优秀作品
2010年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作品《中世纪后的新世界》获选优秀作品
课程详情
今天我们分析一下在日常生活中用手机拍照片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有效的避免或者是在发生之后,如何去改正它。
△这是一张海景照片,拍的很随性很日常。这是下过雨之后,天空出现了很漂亮的光,就随手拍下了,其它部分都是做为点缀,那么问题就来了,这张照片里要表达的主体是什么?是海面还是天空?很明显,照片想表现的是天空的奇异景象,再带上海水的光影,其实就可以把没有必要的部分舍去。
△如果裁剪成这样,照片的主体会更加的明确,表现了天上的追光和海面的光影效果,视觉就会更加集中,这个照片就会更加直观,也更加容易体会到当时天气环境下的美丽景色。
△旅游中拍摄的建筑照片,居中构图,但是感觉视线被吸引在人物身上,如果没有下面这些人,这张照片就非常好。这个时候怎么办?在同样的机位上,手机其实是可以改变画幅的,比如用长方形构图的时候容易把其它不必要的景物、杂物拍进镜头,就可以采用方形构图。
△采用方形构图拍摄,可以排除掉画面下部杂乱的景物。方形构图的特点就是稳定,能很好表现建筑的庄重美感。如果出现视觉中心受到干扰的场景,就可以改变景别或者改变画幅拍摄,有些东西该割舍就割舍掉,摄影是减法语言有一定道理。
△这张照片构图把握的还好,山与水中影子对称,天空和水面有气孔。不管是用光、构图、完整性、后期的一些调整都是不错的,就是锐度稍有点高。这张照片的问题是出现在取舍上,拍摄时想要的东西太多,一旦想要的东西多了,画面就不纯粹了,不纯粹的东西就容易复杂,归纳提炼不好就会比较严重影响视觉信息的传达。我认为这张照片完全可以成为两张照片,当一个环境里出现了人和另外一些景物,这个人通常都是作为视觉中心点,现在国际上非常流行在风光摄影的时候要寻人入画,一旦寻人入画了,这个视觉就不再松散,所有的景物都是围绕这个人。这张照片人物在画面的最右边,有两只鹅在最左边,远处是山,中间是水,这样问题就来了,中心水面空出来一大块空间,使画面结构不完整。所以我在这张照片上找出来两张照片。
△从右侧裁下来的图片。
△从左侧裁下来的图片。这两张照片的基础就是一张照片,结构的完整性都是基于一张照片,所以原片拍的还是不错的,就是松散,一旦裁出两张照片之后,立马视觉关系就紧凑了。
△这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去拍的东西。这张照片内容零散,有干扰物。
△把没有用的部分裁掉,只保留花的部分,使主体突出。所以在拍摄构图或后期调整的时候,一定要狠下心来,把与主题没有关系的东西通通都要舍去。
△视觉元素单纯精炼,这三栋楼高耸入云,并形成三角关系,是一个完整的构图。
△按照横平竖直的拍法,铁塔周围一些没有必要的信息都会进入画面,现在采取一个斜的对角线构图,把这个铁塔完整的表现在画面里,这也很好呀。
△拍照前要弄清楚自己的照片要表达什么主题。在飞机上拍照感觉整个大地、海面、云朵都在自己的脚下,感觉很壮美,同时也很喜欢飞机的结构,那么是想表现飞机,还是想表现下边的云彩和海面,就要有选择,如果想表现飞机,而飞机发动机只占画面一小点儿,这也不是主体的表现方式呀。
△这张照片较好的表现了飞机喷发动机,它占了画面的主体,背景是很纯粹是海面和云朵。要表现的东西,就传达出来了。
△上面两张图片都拍了机翼和下面,区别在哪其实非常微妙,前面一张弄不清楚要表现的东西是什么?到底是机翼是下边的地面,而第二张很明确,机翼在画面里边占比较大,视觉中心一下子就集中在机翼上,可以很明确的知道是要表现飞机的机翼。
△这张一看就知道是在飞机上拍的,通过舷窗拍摄了下边的云彩和地面。也非常直观的表达了自己想要内容。
△这张照片非常好,画面结构关系非常的有意思,上面的机翼与下面开过去的船拉出来的水线,形成了上下呼应的关系和两个角相呼应的关系,同时这两个角(或两个元素)包裹着中间的海面和山体。画面构图完整,有意思。
△画面表达中心思想。很多朋友在拍摄的时候,觉得画面有意思就拍了,也不去讲究所要传达信息的有效性。这张照片表达一对父子放风筝,可是周围留那么大的空间,这个空间并没有给画面提供更多的信息量或者更多更好的传达方式。我们在拍放风筝的时候,应该靠近了拍和低角度拍,甚至采用横构图,只拍放风筝两个人的上半身,从下向上看带上风筝。还有一种拍摄放风筝最好的时机,就是放风筝的人刚开始跑动的时候拍。
△大家比较这两个画面。
△这张照片比较有意思,拍的是湖面风景,天很蓝水面倒影也很漂亮,按照上下对称的方式给拍下来。这张照片其实可以拍的更好,水面倒影的表现力比真实空间的表现力要强,至少在饱和度上,水面要比天空和真实的山体的饱和度更高。
△把照片上半部分做了较多裁剪,然后把照片进行了180度旋转,湖面放在上面,真实的空间放在下面,整张照片的气势就不一样了。
另一个容易出现的问题:
△画面整体的感觉都是不错的。问题是什么呢?画面三朵荷花的构图挺好,形成倒三角形,但三角形的中心是块黑色,黑色在传统视觉传达上有不好的意思,人都喜欢看亮色的东西,视觉中心有一块黑色就不太好,同时画面主要信息不完整,下面的荷花应该是视觉中心或最重要的兴趣点,人们在观看兴趣点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这个兴趣点的完整性和充分性,这朵花放在画面正中间下边,花瓣也被裁掉了一部分就不完整了,所以看上去很憋屈、很压抑。怎么解决呢?在拍摄的时候,稍微多留一点下面的荷花,问题立马就解决了。
△这张是水面上长了一棵柳树,拍的很不错,影调、结构、场景、形状都挺让人喜欢。唯一的缺陷就是它不完整,这棵树从左下侧向右上方生长,它是有一个走向的,这个走向被拍摄时候卡掉了,使这个画面的信息不完整,它的趋向性也受到了影响,视觉的延伸感没有了。这个时候应该保留更多的倾向性空间。
△要注意画面元素的位置。这种情况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构图的时候,控制主体的位置关系,另外一种是寻找合适的时机、把握拍摄的时机。这张照片影调淡雅,主体是人和小船的剪影,但没有把主体放在合适的位置。可以采用黄金分割法构图或三分法构图。
△通过裁剪,把人和小船放到画面左下的三分点上,立马就感觉不一样了,感觉更加完整,视觉上更加舒服。
△拍摄的时机非常重要,在拍摄中经常会出现运动的物体或者是运动的视觉元素。拍摄水上的桥和小船上的人,如果小船往左侧一点,也就是在从右往左数第二个桥洞的前边,这张照片就完美了,就差那么一点点。一旦错过了拍摄的时机,就只好改变构图。
△裁剪之后,会发现这个画面没有之前那么完整了,可是画面的结构更加的结实了,因为把小船放在了一个合适的点、一个合适的位置上。
△这三张图非常遗憾,不能通过裁剪的方法去改变画面元素之间的关系。第一张图,人物已经在黄金分割点上,因为离大树太近,感觉很压抑,如果等这两个人往前走两步再拍,可能画面就会非常完整。左下那张照片,其中有两个人是重叠的,应该等下边那个人再往左侧或者右侧稍微移动一点的时候拍摄就完美了。右侧的图片,如果等穿红色衣服的人往前走两步,站到画面的中心位置拍摄就好了,因为前景的两群树,形成了一个非常完美的三角框架构图,一旦把人放到中间,这张照片会非常的漂亮。
△这张照片非常好,右侧建筑高,左侧有视觉中心并显重,整个画面是平衡的。这种平衡关系在方构图框架之内,使得整个画面结构非常的扎实,同时又不会影响视觉中心的表现。
△海景照片,做到了海平面非常平,画面很稳定,两个人走在黄金分割点上,同时这两个人又被海岸线所穿过,打破了海岸线的封闭结构,使得画面非常的稳重,又非常的有活力。
△要注意等待的重要性。这几张照片是在美术馆拍的,当时看到两小朋友在玩,就拍了一张,稍等一下又拍了一张,然后这个小朋友站起来就又拍了一张,等到这个小姑娘走到我认为合适位置的时候,我就得到了想要的这张照片,也就是第四张。这是一个技巧,我们在一个好的位置上,看到有意思的东西的时候,应该等一下,只要等待就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对于组照:
△很多时候,拍摄一些不是特别明确主题的照片,会选择用成组的方式去表现。拍一组来表达自己对于事物或者世界的一种观看方式、一种态度。但是请大家注意,我发现有的同学在拍摄一组作品时,他的影调、色调是不统一的。这是一组照片中的两张,影调不一致,应该调节好曝光量,把影调关系统一起来。如果前一张照片叶子和前景再亮一点,与后一张照片风格统一了,就会很好了。
△这组照片有许多可贵之处。但存在影调不统一、色调不统一问题,有的照片单独拿出来是一张很好的片子,但放在组照里就有问题了。
△单张照片在同样的环境下,其实是不可以用同样的方式粗暴对待的。第一张是拍的环境风光,挺美的,曝光控制的很好,后期调的也不错。下边第二张拍的狗背影,曝光也挺好,狗身上稍微有一点影调,但又不是特别丰富,主要把视觉集中在狗的形态和整个环境的情绪上面,狗脸没有朝着镜头,狗就不是主体。右上的第三张,狗转身过来,狗脸就成为主体,就不应该还用前面拍照的曝光,不可以同样环境下曝光都是一样的,这就涉及到主体曝光的问题。第四张是照片调亮了,天空的云就变得不那么好看了,但狗的脸亮起来了,就会看着很舒服。这就是在同样环境下,不可以粗暴的用同一种曝光方式对待不同的事物。
如何拍剪影:
△剪影的拍摄,这种风格看起来很美,特别是在黄昏夕阳下。上边两张图片,视觉元素比较完整,天空和剪影,剪影其实都是完整的形,有一个朝向或指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个形状是什么,让人在接受信息的时候不是那么难受。下边两图出现了问题,为什么要在左上或者右上,莫名其妙的伸出前景的树枝呢,这样就不完整了、就不好看了,就会显得整个画面特别杂乱没有组织。
△这张照片非常棒。所传达的视觉元素非常清晰。
△这个剪影表现的是海边上一个小孩在捡东西。
△拍摄者觉得原图太松散,就裁剪成方形,可是又感觉怪怪的,感觉想要表现的东西没有了。这是因为裁多了。
△合理的裁剪方法应该是这样的,小孩身后的红色海滩只需要保留一小部分就可以了,而小孩面部朝向的右边,要留出大量的空间,这样会显得画面更加的通透,让这个画面的语言更加的丰富,层次更加的丰富。
做减法、懂取舍:
△拍照时不要太贪心,其实画面里容纳不下太多的东西。这张照片里,又想表现人物,又想表现环境,还要包括马路和天空、云彩及天气等,其实一张好的照片,用不着传达那么多信息。这也是一个心理问题。
△拍摄者的视觉主要集中在一些小的美好的事物上,看着好就拍,也是一种创作思路,表达一种情绪、一种心情。
△这张照片其实挺好的,只是因为太长了,就是有点浪费画面,所以裁掉了一些。但是其他东西都不需要调了,环境、人物的形态、剪影、气氛,表达的都非常好。
△有些调整是不必要的,这张照片的构图、海面和天空的曝光、人物形态都很好,没有必要把这两个人调亮。如果调亮了,整个画面人物身体上的饱和度,还有整个画面的光影关系就不对了。这张图片是做过了,好的照片其实应该是有节制的,所有的照片都有技术标准,尽量按照这个标准做,才更容易出好片儿。
△这个人物的形态,还有整个画面的结构关系都很好了,强制的把它提亮其实并不合适。修图的时候要克制,不能任意、任性的进行调整。
△看这两组照片,原图已经非常好了,没有必要再去修它,修的都不像一个照片了。一定不要做得太过。
△第一张做了简单调节;第二张又调了一个晒黄效果,这个就有问题了,因为画面的这种场景自身是带有一些气质的,比如楼房的线条是硬朗的,湖面又是柔美的,环境也很好,一种调整思路是调成偏色而朦胧的效果,使整个画面有一种神秘的感觉;另外一种调整思路就是锐化,同时调成黑白的,主要表现建筑的结构。另外第二张没有把建筑放端正。
△这张照片,裁了一点画面,其它只做了增加对比度,使楼房显得非常的硬朗,硬朗会给人带来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这张图做了裁剪,显得这个姑娘特别的修长。调了整体的反差,削弱了雾蒙蒙的感觉,前后之间的关系也拉开了。
△这张照片拍的很好,又做了几种后期修图的效果,都没有问题。
技术手段非常重要,技术是基础。当然技术还要理念的指导。
本次课程笔记到此结束,下周课程同样精彩,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