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借宿撞见盗贼掳走妇人,逃走掉入藏尸井被冤枉,宰相成功破案
作者:鲁速
配图:鲁速 / 编辑:清懿
现实的案件中,很多看起来都是板上钉钉的,但是当谜题真正揭开的时候,发现原来世上真的就有那么多巧合,那个很多证据证明是凶手的疑犯其实是无辜的,而真正的凶手却让人想不到。
宋朝时候就发生了这样的一个案件,还是丞相向敏中亲自审理的。向敏中,字常之,开封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向敏中进士及第,历任工部郎中、给事中等职。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升任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正式拜相,同时兼管西京洛阳。
在此期间发生了一件奇案,是向敏中心细如发,这才找出了凶手,为一个和尚洗清了冤屈。事情是这样的,有一个和尚正在赶路,路过一个村子,天色已晚,于是和尚便找了一户人家借宿一宿,没想到这家的主人不让和尚借宿,这个和尚看到这户人家门口一个马车,就请求主人让自己借宿在马车中。主人没办法,不能三番两次拒绝佛门中人,于是就同意了。
到了晚上,这家人来了一个盗贼,潜入到房间中,挟持了一个妇人和财物,翻墙跑了,住在马车里的和尚刚好因为马车不舒服,睡不着,听到响声,把整个事件看的清清楚楚。这个和尚心里就合计,我来这家人借宿,这家人本来就不愿意,是我硬要借宿在这个马车里的,第二天起来如果发现这个妇人不见了,肯定会怀疑我,把我送到官府去,还是趁早走吧。
于是这个和尚半夜出发赶路,由于不熟悉路,走到了荒草中,刚好掉进了一个枯井中。本来掉到枯井中也没什么大问题,无非就是爬不上去,第二天喊叫一下就会有人来帮忙的,但和尚没想到,枯井里有一具尸体,正是和尚借宿人家被挟持走的妇人。和尚掉下来的时候,碰到了尸体,导致和尚的僧袍上都是血迹,但是枯井很深,井壁光滑爬不上去,只能在枯井里待着,不过还好,这个和尚是佛门中人,倒也没那么害怕。
第二天,妇人家里人发现妇人不见了,于是循着踪迹找到了这个枯井,把和尚还有妇人的尸体都拉上来,然后报官。和尚自然不会认罪,于是就一五一十的说了事件的经过,但这件事情太巧合了,和尚来借宿,妇人就失踪,妇人的尸体和和尚是在同一个枯井里发现的,和尚的僧袍上还有血迹,怎么看都觉得是和尚杀了妇人。和尚一看辩解没用,于是就承认自己杀了人。
和尚对县官说,是我与妇人有奸情,蛊惑这个妇人晚上跟我一起逃走,但是又害怕事情败露,于是把这个妇人杀了扔到了井里,一不小心自己也掉到了井里,所偷的财物和杀人用的刀都在枯井边上,不知道被谁拿走了。于是就这么定案了,大家都认为这是事实的真相。
但是报到向敏中这里,向敏中看了审核的经过,认为赃物和凶器没有找到是本案的疑点,于是就数次审问和尚。和尚说,可能是我前生有负于此人,没有什么其他话可说。但向敏中没有放弃,再次审问和尚,和尚这才把看到的真相告诉了向敏中。
向敏中把和尚关押起来,悄悄的派遣小吏前往调查真正的凶手。到了村里,小吏和村民在一起吃饭,有一个老太太听说有人从省城里来,但是不知道是官府中人,于是就过来打听,那个和尚杀人的案件现在怎么样了?这个小吏会带,昨天已经正法于菜市口了。老太太叹了一口气说,如果现在抓住了真正的凶手,该怎么处理呢?小吏说官府已经结案了,如果真正的凶手出现,也不敢抓了。
老太太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没什么大碍了,其实那户人家的夫人,是这个村里的少年某甲杀死的。小吏就问,这个人住在哪里,老太太告诉了小吏,小吏上报了官府,派人前去搜捕,果然人赃并获,案件的真相得以大白于天下,和尚的冤情得以洗清。老百姓知道以后,都认为向敏中是神仙转世,破获了案子的真相。
有的时候,世上就是有那么多巧合,但不能因为看起来天衣无缝就认定凶手,而是要从事实和证据出发,这样冤假错案才会减少,否则就会如同这个和尚的遭遇一样,如果不知道真相,从头到尾看起来都像和尚作案,还那么巧合掉到了枯井里,而恰巧尸体就在枯井里。
参考资料 《折狱龟鉴》《涑水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