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像【干货】肖像摄影是如何发展至今的?

肖像摄影在1836年便于达盖尔式摄影法中开始,那是在一块铜版上覆盖银版成像,成本较高,所以被称为贵族的“永久镜子”。

到了1854年,法国摄影家安德烈·迪斯德里(Adolphe Disderi)发明了一个摄影机,能拍摄像名片一样大小的照片。这个摄影机共有4个镜头,通过这4个镜头,可在一张16.5×21.5公分的火棉胶玻璃板上,拍出8个不同的姿态。先在玻璃板的一半拍摄4个姿态,每个镜头拍摄一个。然后,将玻璃板转动180度,再拍4个。将这张底片印成像片,裁好,贴在印有姓名的卡片上。即成为新颖的“名片肖像”。用这种便宜的肖像制作名片,使得肖像随之平民化。

肖像摄影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大脉络,一个是主观肖像摄影,另一个是客观肖像摄影。主观肖像摄影家通常诱导被摄者产生他们想要捕捉的表情;客观肖像摄影家则让观众自己去揣摩被摄者的形象,下面分别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种脉络发展的主要线索。

主观肖像摄影

1850年代主观肖像摄影开先河

法国摄影家纳达尔和英国摄影家卡梅隆,开始主张肖像摄影应捕捉人物的性格甚至灵魂,开创主观肖像摄影的先河。

早期的肖像作品(达盖尔时期),由于长时间的曝光,人物大多显得僵硬而无生气,难以表现性格。而纳达尔开始摄影的时代,摄影技术已经实现了记录瞬间的能力,纳达尔则敏锐地驾驭了这一点。纳达尔的肖像作品,则着重刻画人物的精神状态,为后世肖像摄影确立了典范。纳达尔认为,一个摄影家,不论照相机的机械性能如何,都应该把焦点对准人物的脸部,抓住人物的神情,刻画人物的心理特征,使其性格跃然于画面之上。他意识到他所拍摄的这些人物本身就把握着自己心灵与精神的“画笔”,而作为摄影师要做的则是把镜头作为“画纸”,通过有效而深入的沟通,让被摄者自己把自己展现出来,而不像传统人物肖像绘画那样会大大掺进画家的主观性。在拍摄时,纳达尔尽量避免道具或背景对人物的干扰,一改照相馆用华美布景和道具的做法,使用单色幕布和简单的道具,从而简洁突出地表现了被摄者的精神风貌。此外,他还打破了当时的人像摄影大多是全身的固定格式,通过半身像甚至特写更好地展现人物个性。 

纳达尔的人像摄影留名青史,是他在摄影方面的艺术才能与摄影术发展相结合的结果。他的每幅肖像作品,都通过表情和个性成为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品”。

△纳达尔为当时法国、乃至欧洲最出名的女演员莎拉·伯恩哈特(Sarah Bernhardt)拍摄的照片,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纳达尔拍摄的和他一样对摄影术采取接纳心态的大画家德拉克洛瓦,德拉克洛瓦的手插在衬衣的内袋中,这是在欧洲绅士中广泛流传的传统姿势,拿破仑的很多画像中,也是这样的造型,就像现在很多人照相的时候习惯做出“V”型手势一样。

19世纪末“画意摄影”肖像

这个时代许多摄影师开始模仿绘画肖像作品,被称做“画意摄影”的肖像,涌现出一批出色的肖像摄影家,如爱德华·史泰钦等。

虽然是在100多年前拍摄的,但是看起来非常现代化。相片中人物的姿势很自然,穿着就像日常的服装,影像效果也很好。而这都源于史泰钦的娴熟技巧:让一切看起来都很自然。史泰钦借鉴了印象主义、新艺术运动和象征主义等美学创造了独特的装饰风艺术。史泰钦早年从事过绘画,出于对纯艺术的热爱,史泰钦的早期摄影作品极力追求绘画的构图和意境,显示出对柔焦画意摄影的精通,带有浓厚的绘画色彩,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画意摄影主义。

20世纪初“纯粹摄影”肖像

现代摄影之父施蒂格利茨领导的“分离主义运动”主张摄影应与画意摄影划清界线,强调应追求焦点清晰、摒弃加工的“纯粹摄影”。关于摄影分离主义,斯蒂格利茨这样解释道:“将那些献身于画意摄影的松散的美国人组织起来,通过努力使人们认识到画意摄影不是艺术的陪衬,而是表达个人的一种独特的手段”。他力图强调摄影不仅在技术手法上,更要在表达个体的个性意义上更多地考虑摄影本身的规律和特点,使摄影变得更纯粹化,独立于绘画之外。斯蒂格利茨提倡“纯摄影”,即发挥摄影自身的特质,照片的影像要真实清晰,影调要丰富而层次分明。

△美国著名画家乔治娅·奥基芙,摄影:斯蒂格利茨

△《少女》,1910,奥托克罗姆微粒彩屏干板,摄影:斯蒂格利茨

1920年代环境肖像

1924年,35mm相机带来肖像摄影的新契机:环境肖像。1945年后,阿诺德·纽曼使用大画幅相机将环境肖像推向新高潮。纽曼最拿手的是将被拍摄主题安置在体现他们职业特点的典型环境中,成为人物身份与性格的最佳表述。人们因此给纽曼的肖像作品取了一个专用名词“Enviromentalpor-traiture”(环境肖像)。由于纽曼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对环境与人的关系富于创意的安排,他的作品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在纽曼65年摄影生涯中,跟其他人像摄影名家一样,他为自己能找到的所有大名人拍了肖像,其中包括达利、毕加索、约翰.肯尼迪、尼克松、艾森豪威尔、霍克尼、斯蒂格里茨等等,随之“环境肖像”成为了摄影师们广泛采用的方式。

△著名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摄影:阿诺德·纽曼


△马克·夏加尔,俄罗斯/法国画家,1942年,摄影:阿诺德·纽曼


△萨尔瓦多·达利,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1951年,摄影:阿诺德·纽曼

20世纪中期主观肖像摄影巅峰

摄影家尤素夫·卡什是最杰出的主观肖像摄影家,拍摄了20世纪几乎所有最著名的人物,声称捕捉到这些人物的灵魂。“这是一群20世纪最著名的面孔,这是一批享誉世界的人像摄影杰作:丘吉尔的愤怒、爱因斯坦的睿智、毕加索的怪诞……他用镜头揭示人性的秘密,他被称为拍摄灵魂的大师。 ” 卡什的肖像照片自成一家。他爱用一台8X10英寸的大相机,配一个成像十分清晰的爱克塔境头,拍照时光圈缩得很小,并采用8x10英寸的大页片。因此,他的肖像照片,张张都能做到层次丰富,影纹清晰,质感强烈,皮肤上的纹理、毛孔、胡须,全部历历可数。卡什使用好莱坞式的传统照明方法,特别对高光的运用,形成了他作品的特色。卡什拍摄肖像主要通过用光表现人物的头部和手部。他通常使用深色背静,使肖像显得庄重和高大。卡什将他的肖像看作历史文献,他注意人物的外形,但更注意人物的心理和精神风貌。他认为在拍摄肖像时总有一个”真实的瞬间” ,只要抓住他,便能更好地表现人物内在的力量,从而表现人物的伟大。

△愤怒的丘吉尔,摄影:尤素夫·卡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邱吉尔到渥太华开会,卡什为邱吉尔拍了一张照片。在允许拍照的时间里,丘吉尔总叼着一支雪茄,神情闲散。与人们熟知的坚毅,自信,镇定不相符,于是卡什走近丘吉尔,一把扯掉了他嘴上的雪茄。 丘吉尔正要发怒,卡什按下了快门。就这样,诞生了一幅世界名作。

△奥黛丽·赫本,摄影:尤素夫·卡什

△爱因斯坦,摄影:尤素夫·卡什

△马丁·路德·金,摄影:尤素夫·卡什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摄影:尤素夫·卡什

△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摄影:尤素夫·卡什

客观肖像摄影

“新客观”运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出现“新客观”摄影运动,强调要让相机客观地再现世界和人物。德国摄影家奥古斯特.桑德为代表人物。

在照相馆中拍摄了接近三十年的糖水片以后,桑德向大家宣布:“从现在开始,我只想去真实地记录我们的时代与活在这个时代中的人们。”在大部分艺术家争相发表他们的政治信念的那十年间,桑德宁愿描绘自己看到的非政治的世界。他是个摄影家,决定以既不嘲笑又不过分推崇的客观态度,拍摄整个日耳曼民族的众生相,作为他的终身事业。开始时,他拍的是故乡威斯特沃的农民,最后他拍摄的对象广及农村和城市的各阶层人物,同时也是德国典型人物的剪影。

桑德不同许多摄影师,他并不是影象的“掠夺者”,而是平和的面对被摄者,他同被摄者的关系是一种有意的平和展现,而被摄者的身份特征通过这种有意的摆拍充分展现。即使被摄者试图掩饰自己所存在的身份特征,但摄影对于细节的直面体现却令被摄者无从掩饰。

桑德是唯一被视为改变我们生活的摄影家,他在历史经纬中占了相当重要的位置,这和他完全客观的态度有关。他在拍摄自己的同胞时找到了德国人的真正性格,任何人看到他的照片都会感受到:这就是日耳曼民族。这位摄影师不只是拍人像,而是拍了整个时代,为时代留下了脸孔。


△威斯特伍德的农妇,1912,摄影:奥古斯特.桑德。手捧一本书端坐在椅子上,这是典型的桑德所说的“植根于土地的妇女Earthbound Woman”。她的丈夫已经去世,于是她的生活就和土地以及抚恤金牢牢地拴在了一起。这是桑德在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作品,在当时德国人们的心中,普遍认为人和大地母亲是密不可分的。对于桑德而言,这样的关系在农民身上是表达得最为彻底的,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他也发现这样彻底的人开始变得越来越少。


△年轻的农民,1913,摄影:奥古斯特.桑德。“我想要给这些人拍照片,因为他们是最贴近自然生活的一群人们,而我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生活中度过的。”在桑德把农民作为他的第一个拍摄主题时他曾这样写道。这些图片是他用照相来记录德国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后来桑德把它们命名为二十世纪的人们这张照片中最吸引人的就是三个年轻人的装束,由于要去参加一个乡间舞会,所以他们少有的穿上了正式的礼服套装,包括帽子和手杖,这把他们和他们的实际身份隔离开来。在拍摄过后,他们就继续上路了。

△波希米亚人,1922,摄影:奥古斯特.桑德。Gottfried Brockmann,一个在科隆的先锋艺术家团体中比较知名的小伙子成为了桑德的模特。他以一种女性的阴柔姿势坐在板凳上拿着烟,颠覆了属于男性的传统。桑德在这里用波希米亚一词来表示他对于魏玛共和国里面他越来越不明白的性角色的思考。

△警官,1926,摄影:奥古斯特.桑德。通过他的胡子和特别的强调的手上的婚戒,这个有着独特胡子的警官似乎并不愿意让尽管这个职业限制了他的人格。

△科隆的布尔乔亚年轻母亲,1926,摄影:奥古斯特.桑德。这是一幅田园式的作品,Frau Steinrücke和她的孩子一只一只小狗恬静的坐在一起。对于这幅照片,一位学者说道:尽管“桑德说他自己的作品是记录性的……他的作品还是不可避免的表达出了那种希望被同时代的人们接受的倾向。”在德国经历政治与经济混乱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桑德似乎想用这样一幅作品来表达女性的家庭角色和意义远远大于让她们投身政治或者工作所得到的。可能正是出于这样一种传统的思考,这幅作品显得稳定而沉静,尽管它被创作与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1960年代“反魅力”客观肖像

美国女摄影家黛安·阿勃丝专门拍摄社会边缘人物,她的照片被称作“反魅力”的肖像,无疑是对现实提出反问。戴安·阿勃丝是美国新纪实摄影最重要的旗手,对社会主流人物和边缘人的两面性在视觉上做了深入探索。

她所拍摄的对象,大都是正常社会中所谓的畸形人——巨人、诛儒、低能儿、残障者、变性人......而所拍摄的正常人,也是非常态的类型——双胞胎、三胞胎、天体营......无论正常或不正常的人在她的镜头下,都有一种极度变态的倾向:人物是丑陋的,表情是令人嫌恶的,穿着是极粗俗的,空间又充满着腐败的气息。这些照片是一点和美感也产生不了关系。阿勃丝在一个演讲会上这么说着: “大多数的人都在惧怕将未会有什么创伤的经验中生活过来,而畸形人与生俱来就带着创伤,他们已经通过了生命的考验,阿勃丝把畸形人尊为“贵族”。


△摄影:黛安·阿勃丝

1970年代剔除表面的客观肖像

美国已故摄影家理查德·阿维顿则走得更远,他认为,肖像不是“事实”,只是一种“意见”,你所能得到的只是表面。

他经常在试图寻找被摄者比较不常见的一面,例如他拍摄温莎公爵和夫人的时候,他聊到来摄影棚的路上,他坐的出租车撞死了一条狗。在公爵和夫人露出惊讶、遗憾,或许还有点哀伤的神情的瞬间,他按下了快门。这是理查德·阿维顿很典型的方法:用聊天来引导被摄者的情绪。他甚至经常问被摄者一些很严肃的问题,例如关于生死。因此他的照片里的名人,经常和我们印象里的不太一样。比如玛丽莲·梦露,我们一般的印象是性感甚至妖艳的。但在理查德·阿维顿的照片里,她显得非常疲惫,还带着些许悲伤。所以理查德·阿维顿不仅是一个记录者,他更是人像的创作者。


△1955年,阿维顿为迪奥晚装拍摄的一辑黑白图片《多维玛与大象》,皮糙肉厚的大象和纤细时尚的女模特形成强烈反差,给人的视觉带来很大冲击,一举奠定了他在时尚摄影界的地位。


△养蜂人,摄影:理查德·阿维顿


△极为少见的悲伤的奥黛丽·赫本,摄影:理查德·阿维顿


△不再是性感尤物的玛丽莲·梦露,摄影:理查德·阿维顿

1980年代类型学达到极致

上面讲到的奥古斯特.桑德的手法,在德国的杜塞尔多夫学派得到继承,其中贝歇夫妇的学生托马斯·鲁夫引入类型学的呈现方式,使客观肖像摄影达到极致。

杜塞尔多夫学派秉承了冷面美学的拍摄方式, 拍什么都是冷冰冰没有表情的,酷似我们现在的证件照。这类作品的艺术性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剖析——含义和美学风格。传统的人像摄影都会比较突出人物的身份、职业、特点,而托马斯·鲁夫就有了反思:难道每个人在身份、穿着、社会地位上有区别了,人们的本质就真的有区别吗?他认为任何人都脱离不了作为人本身的这个特性,所以用这种表现方式让大家意识到不管你的身份是什么,人本身就是人,每个人首先都是人本身,就像证件照上呈现的一样。在美学风格上继承了贝歇夫妇的比较冷静、客观的拍摄方式,这种风格被流传下来被称作冷面美学,属于当代艺术。


△肖像,摄影:托马斯·鲁夫

诗人波德莱尔曾感叹,“肖像啊!还有什么能比他更为简单,又更为复杂;更为浅显,又更为深刻?”

我们将肖像摄影梳理到20世纪末,此后也仍然会有无数人热衷于此,这门艺术依然会伴随着历史的步伐不断地变化、发展,若想探究今天的肖像摄影发展到了怎样的含义与美学风格,请戳:吞像【课堂】摄影新手入门人像课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