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泉垂钓欢喜地
夏日的夕阳洒在水面上,泛起耀金的波亮,层层叠叠,一跳一跃。暮色苍茫中,一群飞鸟盘桓树梢。站在沈阳的“小河沿”举目四望,蜿蜒的南运河无声流过,河清水碧,赏心悦目。这里早在 20 世纪初就是沈阳著名的纳凉之地,也是盛京八景之一的万泉垂钓。
万泉河其名是因泉眼众多,汇集而成而得名。为何多泉眼?这与古浑河的河道有关。浑河几经改道成今天之形,古时,浑河流经走向大体就是今天南运河的走向即万泉河、万柳塘、青年湖、南湖等。其中,万泉河正是古浑河必经流域,所以多泉眼。
绿荫下的沈阳小河沿
万泉河的地名很多,沈阳的万泉河因何而得名呢?据《沈阳县志》记载:“万泉河在邑城抚近关之东,源出观音阁之涌泉,西流入东水栅栏至魁星楼,过虹桥而南注入南水栅栏,与二道河会,俗呼小河沿,即小沈水也,清波一泓,珠泉万孔,而四时不涸,又名万泉河。河之上水草丛生,荷花茂盛,为夏日游人避暑之地。”由此可见,万泉河其名是因泉眼众多,汇集而成而得名。为何多泉眼?这与古浑河的河道有关。浑河几经改道成今天之形,古时,浑河流经走向大体就是今天南运河的走向,即万泉河、万柳塘、青年湖、南湖等。其中,万泉河正是古浑河必经流域,所以多泉眼。
光绪十一年(1885 年),颇具经济头脑的沈姓绅士,看中了万泉河畔小河沿地区的潜在价值,出资在这里挖土开塘,植柳栽荷,疏河铺路,修亭建榭,点缀林泉,建成了沈阳第一座对公众开放的公园“也园”,后改为万泉园。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沈氏将园林资产转让给天水氏,天水氏又引进一些珍贵动物,并在这里建筑了可与欧美公园相媲美的欧波馆。每当炎炎夏日来临,逛景的、消暑的都聚集此地,热闹非凡。
1913 年,万泉园被东三省官银号接管,并设专员负责经营。东三省官银号对万泉园进行了整修。1930 年,东三省官银号再次对万泉园进行了改造,为了保证清洁幽静的环境,官银号在园区内圈界辟门设置游览专区,并制定了详细的游览规则。一时间,游人如织,好不热闹。
新中国成立后,小河沿的万泉园几经修葺,1979 年根据沈阳市园林规划,万泉园改为沈阳市动物园,并建成了熊猫馆、长颈鹿馆、狮虎馆等建筑群,最多时饲养的珍奇异兽达130 多种,堪比国内一流。2001 年,动物园整体搬迁,万泉公园又恢复其名。
近代诗人钱公来有首《万泉垂钓》诗,诗中将小河沿的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小河沿上柳如茵,画舫竹歌历历春。借问柳阴垂钓客,青衣行酒又何人。”
写有万泉二字的侧门
沈阳万泉河每逢盛夏,杨柳摇风,莲波荡漾,清溪一曲,凉台乍启,游人广集,商贩鹜趋,香尘与华鹢齐飞,人面共芙蕖一色。旧时旗亭卖浆者,自沿岸设席棚,土灶烹茶,盲词进曲,供倦游驻足。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刘世英在编撰《陪都纪略》时,收入“留都十景诗”之《万泉垂钓》:“闲步河边暮景幽,遥看洗马似汀州。钓竿舞处莲花动,万井清泉石上流。”
万泉河南岸,歌馆游商,嚣尘杂列,芦棚高下,板肆纵横,视听所触,减人清娱。虹桥之东花木繁盛,点缀山石,修路平直,芳草夹列,侧间长椅,供人休憩。亭榭之中,设有茶肆,呼茗小坐,足却尘思。园中花木万余本,分科树艺,序列井然,修径屈曲,间以亭榭。每值盛夏,细草平铺,清阴遍地,置身其间,顿脱尘俗,所谓梦石瘦人的。
缪润绂在《沈阳百咏》里注释称:“万泉河为游人避暑之所,内栽红莲数亩,其上为观音阁禅院。炎热之际,游人多在下方乘凉,听大鼓书及落子等类,徜徉终日。”由此可以想见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纷至沓来,说书唱戏、打把式卖艺的纷纷撂地,这是何其热闹。缪润绂有诗赞曰:“泉流不择地,掘地皆清泉。偶为河上游,泉脉来涓涓。银鳞四五寸,跃跃波纹圆。伊谁弄钓丝,看此清且涟。大哉渭滨叟,思之常穆然。”
近代诗人钱公来有首《万泉垂钓》诗,诗中将小河沿的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小河沿上柳如茵,画舫竹歌历历春。借问柳阴垂钓客,青衣行酒又何人。”
1907 年,一名为梦石瘦人的文士游玩到此,信笔写下:“万泉河在城东南隅,半亩方塘,荷蒲贴水。夏六月间,酒肆茶棚,沿岸林立。时有游人投杆把钓,到此纳凉,消尽俗尘三斛矣”。并有《万泉垂钓》诗为证:“一竿丝影钓斜晖,临河临风箬笠微。萍稳水深鱼极乐,荷翻盖舞鹭衡飞。在山泉本清如许,买酒人游约莫违。曾记乘凉‘欢喜地’,几筵烹熟尺鳞肥。”
小河沿的夏季最为热闹,曾是奉天城的又一处五行八作、群拥嘈杂的“杂巴地儿”。凝香榭、藕香榭、福兆春、倡观楼是当时较有名气的水上舞台席棚。其中最大的是凝香榭,舞台台口宽三丈二尺,纵深两丈,能容纳八百观众。
20 世纪初期,小河沿的夏季最为热闹,奉天城内的一些剧场、商号、茶馆,纷纷在此搭建席棚,设立业点,说书唱戏的、打把式卖艺的、算卦摆摊的……云集于此,成为了奉天的又一处五行八作、群拥嘈杂的“杂巴地儿”。每年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开始,一直到阴历七月十六结束。
凝香榭、藕香榭、福兆春、倡观楼是当时较有名气的水上舞台席棚。其中,最大的是凝香榭,舞台台口宽三丈二尺,纵深两丈,能容纳八百观众。各舞台的门都与园内的东西便道相距两丈多远,出入口处都是用三块两丈多长的跳板搭起的便桥。舞台席棚外圈莲花环绕。花开季节,远远望去,各棚榭好象腰系莲花彩带的出水仙子。各棚每晚四点开演,九点散场。晚上六点左右观众最多,阔少、小姐、太太穿戴艳丽,打扮一新,穿梭往来。
南北水中隔道相望的凝香榭书馆和凝香榭戏法棚坐无虚席,经常演出的书曲艺人,有张筱轩、张金环、宋明泉和天津的小翠姑娘等。藕香榭有东北大鼓艺人刘问霞、霍树棠。棚内座席讲究,备有蒙着白色台布的方桌,可容纳二百观众。棚内还经营食品、饮料,售卖的汽水是沈阳大北关火神庙的饮河汽水和山海关的三箭汽水。
园内除水上大席棚外,还有官银号经营的大戏楼和李志道开办的露天电影场,每天上演流行电影。在小岛的空地上,有说书唱戏、打把式杂艺、抽签算卦等小商小贩。在东侧水岸处设有官银号的游船租借处,有游船二十多只,每船可乘坐 5人,租金每小时一块大洋。当时一些老爷、太太为摆阔气,常在划船时将艺人带到船上说唱。
每年阴历七月十五,奉天城内观庵寺院的和尚、老道、尼姑、喇嘛、火居道士全部集中在小河沿,举办盂兰盆会。傍晚时分,园内游船扎好彩带,挑起莲花灯,岸上游客则翘首东望等待河灯的到来。待到夜幕降临,“三星灯”“四季灯”“月牙灯”“龙灯”“凤灯”等各式各样盛满点燃棉籽的“满河星灯”缓缓而下,各色河灯铺满河面,真是火树银花,光夺月色。最后压轴的是“七级宝塔灯”,塔上层层檐角之上,高悬彩灯,随风轻轻摇曳;船中笙管笛萧之声,悠扬悦耳。乐声随着灯光缓缓行进,灯光伴着乐声流连两岸。塔随船而前进,月恋塔而伴行。岸边法台上钟鼓紧敲慢击,管弦丝竹之声随风飘扬。鞭炮火光冲天,皎洁月色普照大地。夜已阑珊而人声鼎沸,月挂中天尚笑语频仍。直至月已偏西,河灯放尽,游客才恋恋不舍地离去。随着盂兰盆会结束,一年一度的小河沿的游艺活动也自行结束。
正是缪润绂诗中所言:“红莲花小水潺潺,人听笙歌镇日闲。侬到此来情更远,要登高阁看青山。”
图片:宋东泽
编辑:徐博彦
责编:景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