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作文》专栏:“管窥语文”(二)《“送别”为何在“亭”边?》

“送别”为何在“亭”边?

(一)

送别

近代 ·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的这首我们耳熟能详的《送别》诗,为我们呈现出一片浓浓的送别情,配上悠扬的曲调,诗歌中的离别感怀之情徐徐而来。

诗开篇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作者真的在“长亭外”与友人相别么?这个问题值得探究一番。

(二)

查阅此诗创作背景,我们发现,作者与朋友的分别之处,并非在“长亭外”,而是在“家门口”。

当时,李叔同的一位富家友人突然家道中落,友人潦倒失意而欲离去。临走前,特意来到叔同家门外喊声道别,叔同闻知,怅然若失,便创作了此诗以表离愁。

为何离别不在“长亭外”,李叔同还要写“长亭外”呢?李叔同为何不用实景的“家门口”而用虚景的“长亭外”?这与“长亭”之“亭”的文化意蕴有关。

(三)

“亭”,它是我国古老的一种建筑样式,它与“台楼阁”往往合在一起称为“亭台楼阁”。从这个角度看,“亭”与“台楼阁”没有本质的区别。

但是,我们发现,古人离别,往往在“亭”,而极少在“台楼阁”。

如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周邦彦《兰陵王 柳》:“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晏殊《玉楼春 春恨》:“绿杨芳草长亭路。”古人习惯于在“亭”边分别送行,而不习惯于在“台楼阁”边。

(四)

送别在“亭”旁而不在“台阁楼”旁, 这与“亭”的读音有关。

《说文解字注》引《释名》曰:“亭、停也。人所停集。”引《风俗通》云:“亭、留也。盖行旅宿会之所馆。”“亭”与“停”读音相同,它是人们“停集”之地,它设路中可让行人过客“停”下休息留宿。

(五)

送别时,送行之人送到一定的距离,要“停”下来;远行之人,内心不舍,也希望能“停一停”,留点温存。其实这个送别点的建筑用“亭台楼阁”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但因为“亭”谐音“停”,有“停”“留”之意,因而筑“亭”而不筑“台楼阁”——因而,古代就有“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的说法。

于是,“亭”便与送别、相思、不舍、留连结合在一起了;而在送别诗中,便常以“亭”的意象来表达离别之时的不舍与挽留——且“停一停”;而李叔同明明是与友人在“家门口”分别,但为了渲染一种离别的不舍,也便用“长亭外”三个字了。

(六)

这有似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之“丝”谐音“思”,刘禹锡“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之“晴”谐音“情”,“东池始有新荷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之“藕”谐音“偶”、“莲”谐音“怜”,充分表现出中国汉字谐音之妙,文字蕴含文化之深厚。

(相关材料见钱锺书《管锥编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一七五  全宋文卷四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