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性,100味联合使用口诀!太珍贵了,家中常备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认识事物的方法,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中药药性理论是有关中药药性的意义、实质、形成机制、运用规律等方面的理论。
药性理论作为中医药理论的核心部分,是历代医药专家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药性的理解和论述,是中药学最有特色的理论。
★麻黄表汗,平喘利水;桂枝解肌,通阳温经。
★荆芥清头透疹,除崩疗衄;防风祛风胜湿,去痒止痉。
★细辛散寒止痛,温肺化饮;白芷燥湿通窍,止带排脓。
★桑叶疏风热,清肝凉肺;菊花抑木火,解毒消痈。
★疏逆和中,散风透疹,薄荷当使;解表祛风,止惊明目,蝉蜕可充。
★葛根升脾胃清阳,解肌而疗消渴;花粉疗热病伤津,润肺兼治痈肿。
★柴胡舒肝郁,升阳而和表里;升麻举下陷,清热能透疹形。
★石膏解阳明实热,止渴除烦;知母去气分温邪,润燥清金。
★犀角凉血止血,安神泻热;羚羊平肝明目,熄风定惊。
★清热澡湿、泻火解素,三黄归经有异;散寒暖胃、温肺止咳,三姜功用或同。
★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为疮家圣药;地丁公英,消肿散结,乃痈疡克星。
★栀子泻肝经郁结;茵陈利湿热黄疸。
★夏枯草清肝明目,软坚而疗瘰疬;石决明平肝潜阳,镇静而医头眩。
★牡丹皮破瘀,凉血解毒;龙胆草除湿,利胆泻肝。
★凉血止血,化瘀消肿用大蓟小蓟;辟瘟解毒,清热退黄用青叶板蓝。
★豆根降肺胃火,又清喉咙;射干解毒利咽,更祛痰涎。
★沙参天冬救肺燥之危;麦冬石斛济胃阴之艰。
★玄参清热养阴,解毒降火;牛蒡疏风散热,清瘟利咽。
★泽兰调和冲任,利水消肿;丹参活血化瘀,宁心除烦。
★青蒿退阴虚骨蒸而截疟;鳖甲善滋阴潜阳而软坚。
★银柴胡连,属退虚热消疳疾之品;大黄芒硝,为逐积滞泻腑实之用。
★津枯便秘,用麻仁李仁;热毒下痢,取秦皮头翁。
★佩兰醒脾开胃,暑湿可祛;藿香化湿和中,霍乱能定。
★滑石解暑,渗湿利尿;冬葵增乳,滑肠消肿。
★竹叶清小肠,除烦止渴;灯芯降心火,利窍通淋。
★陈皮理气,健脾除湿;半夏降逆,消痰宽胸。
★杏仁止咳平喘,能润肠通便;贝母润肺清热,疗咳痰带红。
★前胡白前,宣肺之壅塞;紫苑款冬,疗久咳之喘鸣。
★桑皮泻肺利水;百部润肺杀虫。
★甘草解百毒,祛痰止嗽;桔梗利咽喉,宣肺排脓。
★南星疗中风痰壅及胸膈痞闷;白附涤风痰停滞与偏正头疼。
★苏子温寒化饮,利膈宽肠;白芥温寒化饮,搜痰止痛。
★山楂消瘀烁肉;神曲化食去膨。
★麦芽克面食,回乳除烦;内金疗食积,止溺涩精。
★砂仁温胃,醒脾止泻而安胎;白蔻止呕,行气化湿而和中。
★白术补脾胃虚弱,利水固表;苍术疗湿滞中焦,明目祛风。
★山药实脾胃,兼益肺而固肾;扁豆祛暑湿,且和中而化浊。
★丁香温中,补肾阳之不足;柿蒂止呕,疗胃气之失和。
★旋覆药降逆,消痰行水;代赭石镇肝,凉血止血。
★附子逐寒湿,为救逆回阳要药;肉桂补命门,疗痼冷沉寒之疴。
★吴萸除胃冷,疗厥阴之头痛;乌药行滞气,温下元之寒懦。
★延胡活血行气,除内外之痛证;川楝止痛杀虫,解肝木之郁遏。
★良姜荜茇温胃散寒;橘核茴香理气治疝。
★木香理气滞又能止泻;香附调经血功在舒肝。
★枳实破气削积,消痰散痞;厚朴行气燥湿,降逆平喘。
★使君槟榔消虫积、行滞利水,功有不同;山萸覆盆补肝肾,收敛固涩,替代从权。
★金樱子敛脾肾,涩肠而止遗泻;桑螵蛸补肾阳,缩尿又固精关。
★莲子芡实,皆属补脾涩精之品;龙骨牡蛎,总领安神固涩之先。
★人参党参,益气和中,功有大小;女贞旱莲,补肝益肾,效有所专。
★黄芪补中土,卫阳实表而托疮;鹿茸添精血,益气扶弱固下元。
★黄精养阴润肺,补脾益气。首乌补血生精,解毒通便。
★阿胶生血止血,治劳嗽吐红;龟板滋阳潜阳,疗肾惫骨软。
★生地凉血清热,消渴能止;熟地养血滋阴,精髓可添。
★白芍敛阴养血,抑肝阳而缓急;赤芍清热冷血,破瘀滞而泻肝。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润肠;川芎活血行气,止痛祛风。
★灵脂蒲黄,止血化瘀;桃仁红花,活血调经。
★益母通经利水;艾叶止崩暖宫。
★瓜蒌化热痰,宽胸散结;薤白导瘀滞,通阳止痛。
★侧柏藕节凉血止血;白及三七生肌住红。
★地榆凉血止痢,治烫火创伤。
★槐角清肝润肠,疗痔瘘肠风。
★乳香没药,皆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之效;海藻昆布,共奏软坚散结、消痰疗瘿之功。
★泻水逐饮,消肿满用大戟甘遂;破血行气,除积聚求莪术三棱。
★茯苓健脾宁心,共猪苓更利水道;泽泻专攻下焦,得木通尤善通淋。
★车前子祛痰明目而利水;薏苡仁健脾渗湿而排脓。
★扁蓄瞿麦利下焦之湿热;金钱金砂除结石之痛疼。
★乌梅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五味益气宁心,止嗽固精。
★麻黄根浮小麦疗自汗盗汗;椿白皮五倍子主泄利漏崩。
★平肝熄风、通络去痹当用天麻;清热潜阳、降止痉必取钩藤。
★地龙疗高热惊抽,平喘而活络;僵蚕祛头风邪头痛,定痫而止痉。
★全蝎蜈蚣熄风通络,消疮疡毒肿;远志枣仁宁心安神,疗虚烦多梦。
★朱砂镇心定志,兼治咽喉;琥珀活血安神,水道可通。
★郁金行气解郁,凉血而疗黄疸;菖蒲化湿开胃,醒脑又治耳聋。
★冰片疗中风痰厥,外治喉科眼科;麝香疗心脉瘀阻,尤擅开窍醒神。
★祛风湿疗寒痹用羌活独活;补肝肾益筋骨选续断寄生。
★杜仲壮筋骨而安胎,滋肾育肝;牛膝强腰脚而通淋,引血下行。
★木瓜舒筋活络,和胃化湿;防己祛见除湿,利水消肿。
★枸杞子菟丝子补肝肾以明目;威灵仙五加皮利关节而舒筋。
★狗脊强筋壮骨;骨脂温脾暖肾。
★秦艽祛风湿又退虚热;络石通经络而疗喉疼。
★羊藿益肾阳,疗肺腹虚喘;仙茅补命门,去脘腹冷痛。
★治骨软、添精用巴戟天;起阳痿、润肠用肉苁蓉。
关于“药”字,甲骨文中,未发现类似文字,故判断“药”是较晚出现的形声字。《古文尚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主要记载商、周两代统治者的一些讲话记录。同时也是最早记载“药”字的一本书,如“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商、周两个朝代分别建于公元前16世纪和11世纪。也就是说,大约在公元前11至16世纪的时候“药”字就产生了。
在“药”字出现之前,可以治病的草有无统一的名称尚无从考察。但可以肯定,“药”字的出现是人们对所有治病物质功能认识的概括。“药”字的出现标志着最初的,也是对最根本药性认识的形成。我国素有药食同源说。“药”字产生,也标志着食、药开始分化了。
再后来,明代张景岳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是也,所以养人之正气。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气。”这是首次通过毒药理论,把药物和谷食在概念上加以区别。这也是“是药三分毒”理论的源头。随着《药品法》《食品法》的出台,食与药也有了法律上的区别。药与食的中间地带就是药食两用中药。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