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协作扮靓“京花”品牌
本报记者 张萌 文/摄
9月15日,2021年北京秋季新优花卉品种展示推介会在世界花卉大观园揭幕。
本次推介会分室内、室外展区两部分,总面积1000余平方米,300余种新优植物集中亮相,充分展示了近年来的“京花”成果。游人不仅能欣赏到月季、菊花、一串红等180多种北京自育花卉和紫菀类、甘野菊、冬凌草等50多种乡土植物,还可以看到利用花期调控技术实现反季节开花的梅花、西府海棠和丁香。
北京市园林绿化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方锡红表示,北京花卉产业已从重数量转向重质量发展,本次推介会旨在搭建花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通过产学研协作扮靓“京花”品牌,为美丽北京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情景化展示“京花”风采
沿着展示路线漫步,秋风徐来,清甜又浓郁的桂花香气弥漫。这是北京颐和园管理处展示的盆栽桂花,花期调控技术可让桂花提前2个月或延迟3个月开放,填补了盆栽桂花花期控制的空白。
一路走来,记者听到最多的感叹就是“好香”“好美”。
推介会在展示设计上颇为用心,在室外展区,设计师利用公园已有的地景艺术景观,搭配新优花卉品种进行融合设计,展现“京花”的骄人风采。
“秘境寻踪”展区拟自然荫生植物群落,是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有限公司的新品种展示区。展示区以地景作品“轮回”为视觉中心,构建了从半荫到全荫的环境,其中搭配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合新品种、欧石竹、狐尾天门冬等植物,还使用了大量乡土植物,如败酱、飞蓬、荚果蕨、细叶芒、中国落新妇等。从林间小路走过,给人一种在丛林探险的神秘感。
设计师介绍,“秘境寻踪”以北京山区自然草甸为原型,融合了园艺、美学和生态理念,展现植物群落景观的可持续性、低维护性以及多样性。“轮回”寓意生命往复的生态圈,游人从中走过可以见证植物的衰荣,植物丛中还加入了木质的穿山甲、刺猬等动物造型,通过作品向人们传递“爱护自然、呵护生态”的理念。
来到另一块与地景艺术相结合的展区,仿佛进入了菊花的“海洋”。
北京花木有限公司展示的花木小菊品种“绚秋耀眼”“绚秋粉钻”“绚秋织锦”“白露复兴”“白露紫嫣”“白露同舟”等,自然成球形,颜色各异,簇拥的重瓣小花非常可人。
室外展区还利用大量花卉新品打造了庭院花园,设计了游览步道,并设置了多个可以休憩打卡的景观空间,明快的色彩搭配、可爱的卡通造型为整体景观增添了趣味性。
情景化布置和搭配不仅让游人拥有沉浸式观花体验,还提供更多家庭花园的装扮思路。
记者在游览时还发现了一个小细节,几乎每种植物旁边都配上品种介绍和二维码,扫码即可了解品种基本信息。
相信在“科普+展示”的助力下,更多新优花卉走进千家万户将逐渐成为现实。
科技创新提升“京花”实力
北京作为全国科技中心,近年来花卉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从2006年开始,北京市依托在京科研院校的专家队伍展开联合攻关,研发自育花卉新品种。2010年4月,又专门成立北京花卉育种研发团队。
15年来,全市共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200余个,其中“十三五”期间就培育出114个,推广100个,推广面积5000余亩。
“京花”颜值越来越靓,科技实力越来越强,这一点在推介会上得到充分体现。
在室外小花园展区,入口两侧的多个月季品种正悄然绽放。其中,千重瓣花朵的“醉红颜”月季植株直立,生长势强,两年生株高可达78.6厘米,具有一定的抗黑斑病能力。该品种目前已在北京密云、延庆、昌平,山东青岛,甘肃张掖推广应用6万株。
北京纳波湾园艺有限公司的众多月季新品种同样令人眼前一亮。“纳波湾”“约定”“南阳红”“呦呦”“夏都之光”“妫水女神”等新品种姿态迷人,其中玫红色花朵的“纳波湾”花径13厘米,花瓣呈不规则螺旋状环绕排列,绚丽多姿。
纳波湾公司董事长王波介绍,公司始终关注月季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工作,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月季种质资源库,收集月季品种256个。同时以抗病、抗寒、抗旱为育种目标积极研发月季新品种,研发的地被月季新品种单枝长度可达3米,灌木丛类月季新品种拥有超长花期。
“在北京二环路、三环路和大兴国际机场周边,都可以看到北京自育月季品种。”王波说。
在多个盆栽小菊的簇拥下,一个头状花序近观似雪花冰晶的品种让人眼前一亮,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培育的盆栽小菊“粉冰晶”。该品种舌状花内侧为粉色,独具观赏价值,不仅具有一定的抗病性和抗旱性,还无须修剪自然成型。
这个品种突出的特点就是应用形式丰富,不仅可以地栽用于公园、绿地之中,还可盆栽应用于花坛和家庭园艺。目前,“粉冰晶”已在北京顺义、大兴、昌平,福建三明,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推广应用5万株。
北京花乡世界花卉大观园有限公司培育的千日红“焰火”株高可达1米,与传统品种相比,该品种花为紫色,花型秀丽,单株花量大且花期更持久,可用于营造花海景观。
一串红新品种“城乡玫红”的白色花萼略带红晕、花冠玫红色,在北京夏季高温期不落花、不落叶,由北京农学院自主培育。目前,已在北京延庆、海淀、顺义、昌平推广使用1万株。
推介会现场还展示了多种新优草本植物,如“红公鸡”苔草、“蓝姬”柳枝稷、长叶紫菀、草原老鹳草、天鹅绒委陵菜、“天鹅绒小明星”香茶菜等。
保障“京花”推广安全高效
本次推介会既是北京市花卉产业创新成果的有力见证,也是为科研团队、育种企业、设计单位搭建的产学研交流平台。
在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巧玲看来,将优秀的花卉成果推向市场是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但这一过程任重道远。
她指着身后花艺作品中使用的花材纤序芒说:“纤序芒养护简单、观赏性高,在冬季能够营造别样的色彩景观。早在2012年,我和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主任武菊英就致力于纤序芒推广,但直到近几年才逐渐大规模应用。”
为打造“京花”品牌,让越来越多的北京花卉应用到美丽中国建设中,更多北京园林企业愈加重视花卉科技创新。
在推介会授牌仪式上,分别授予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北京花卉推广平台”和“北京新优花卉品种展示基地”,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北京纳波湾园艺有限公司、北京红月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绿地养护管理事务中心被授予“北京花卉产学研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林巧玲表示,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开始与北京各大高校展开合作,多年来致力于北京花卉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即将推出的北京花卉数字交易服务平台以标准化、数字化、可视化管控进行建设,通过健全北京花卉交易服务体系,规范花卉交易流通过程,提升北京花卉交易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平台的核心功能就是促进产学研的转化。为花卉产业提供从前期知识产权保护,到中期生产环节,再到末端交易环节的全流程、标准化服务。保障'京花’推广安全高效。”林巧玲说。
方锡红认为,保护品种权就是保护创新,完善标准化体系,助力品种研发更高效。
未来,北京将更加重视花卉种业创新和市场应用,坚持市场导向,进一步完善北京花卉标准化体系,让花卉新产品研发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