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画出天然妙趣的秘诀,王翚绘《良常山馆》

良常山位于江苏句容县,元代画家黄公望曾经来此写生创作了《良常山馆》。

这幅画一直流传到清代,清初画家很喜欢黄公望等一众元代画家的笔墨风格。希望可以通过临摹他们的画作,掌握描绘自然山水的秘法。

黄公望画的《良常山馆》已经失传,配图是清代画家王翚创作的同名仿本。根据画中年款“壬午”推算,这幅画创作于1702年,王翚已经79岁高龄。

一个老画家,还能创作这样工整大气的作品,实在是令人钦佩。

虽然王翚没有画出黄公望作品中的天真率性,但他对苍润山水的描绘,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王翚 良常山馆

有一个细节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王翚和黄公望是老乡,他们都住在江苏常熟。

黄公望十几岁的时候,过继给温州的一户黄姓人家,他才搬到了浙江。这段渊源,让两个不同时代的画家,有了交集。

还有一点,从明代中期开始,元代画家的风格成为画坛创作的风向标,雅逸隽永的画风成为审美主流。

这种创作习惯一直延续到了清初,王翚作为一位集大成的画家,他也加入到学习元代画家的潮流。

他临摹黄公望的作品,就想找到描绘自然美感的秘诀。

王翚 良常山馆 局部

由于黄公望画的《良常山馆》已经失传,无法判断王翚是对临还意临,只能说王翚在创作时,依然保留了大量个人特色。

王翚的山水画有两个特点,满和密。构图饱满,用笔细密,看上去有装饰性美感。画中峰峦叠嶂,密林幽深,用笔十分老道。

王翚用湿笔表现出高山的润泽,用富有变化的线条皴点表现出山石的质感。

画中有一座主峰顶天立地,看上去就是北宋山水的标准样式。

王翚相当于用黄公望笔法,结合范宽的构图,画出了山的气势与山的灵动。气势是刚毅的,灵动带来柔美,刚柔并济,看王翚画的《良常山馆》就懂了。

王翚 良常山馆 局部

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是王翚创作的核心思想。这一点也体现在《良常山馆》中。

王翚早期常画秀丽工细的江南小景,画山水要体现出“以小见大”的美学特征。

王翚也很苦恼,于是他就广泛学习前辈名家的作品,北宋初期的山水画有一种霸悍的感觉,恰好是他所欠缺的。

从《良常山馆》可以看到,王翚已经摆脱了清丽的面貌,进入到苍茫浑厚的境界。唯一的缺点是,用笔圆熟,看上去有些过于刻意。

王翚 良常山馆 局部

王翚绘《良常山馆》是一幅馆藏作品,网上一些资讯显示此画收藏于故宫,其实是不对的。这幅画的馆藏单位是天津艺术博物馆,这一点作为补充讯息也要告诉大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