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窑老街在杭州最偏远的郊区,饱经岁月摧残,如今却焕然一新
知道瓶窑,还是得亏了“杭州良渚文化”申遗成功,当时颇有点奇怪,怎么良渚文化遗址的核心区域都和它有关,后来才知道“良渚”只是占了先发现者“冠名优先权”的便宜,好在都是余杭区内的“亲兄弟”,关系不错,所以多年来也没听说这哥俩“闹过什么架儿”。
在参观遗址公园时,我注意到宣传页上有这样一条“瓶窑老街”,于是心里就一直“神往”着,昨天终于到这里打卡,算是圆了自己一个小小的愿望。
说实话,刚开始是有点失落的,因为第一眼看去,“老街”实在是不“老”,两边的建筑大部分都是新的,风格又大多带点民国时期的味道,为三四层的“小洋楼”。主街的路面很宽,清一色铺着石板,有四五米的样子。但是在了解瓶窑相关的历史以后,心里莫名就多了份敬重。
由于瓶窑的地理位置独特,刚好在杭州余杭区中西部,东邻良渚街道,南连余杭街道、仓前街道,西接径山、黄湖镇,北交德清县,成为杭州西北部的屏障,自然也就成为历代的兵家必争之地。据史料记载:“瓶窑称镇,镇北境的马头关是浙西北三关之一,为浙西北进杭通道。俗称铁菱关,因关前铺满铁蒺菱,以拒敌兵,故名。越独松关,分南北二路进杭州,北路必经瓶窑。宋时金兵南侵,赵构逃难;元时徐寿辉攻德清、武康;明末总兵唐彪抗清;清太平军和清兵数次在瓶窑激战。均因瓶窑地理位置险要,堪作杭州的屏障,浙北的军事重镇。”
尤其到了民国26年(1937)12月,日军沿京杭国道入侵瓶窑,一把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将街上原先明清民间商业建筑焚烧殆尽。这些建筑原本粉墙黛瓦,雕花门窗,飞檐翘角,古香古色,多为前铺后院或前店后场格局。经历战火后,这里的店铺、民宅被烧个精光,从而变成一堆堆废墟和瓦砾……再看老街周边这些仿佛沐火重生般的建筑,突然有种莫名感动:“曾经沧海难为水,多少春秋在瓶窑。”
幸好余杭没有忘记瓶窑,重新复建了这条饱经岁月沧桑的老街,唤起无数当地人和杭州人对它的牵挂。遗憾的是我来的时候已经接近天黑,这里的几个展馆就都只能过门而不入了,它们分别是:
桑蚕文化展示馆,开放时间每天9:00-16:30,每周一休馆。
瓶窑风筝灯彩馆,开放时间每天9:00-16:30,每周一休馆。
余杭纸伞馆,开放时间每天9:00-16:30,每周一休馆。
瓶窑玉雕馆,开放时间每天:9:00-16:30,每周一休馆。
瓶窑陶艺馆,开放时间每天9:00-16:30,每周一休馆。
除了这些特色展馆,在老街四处逛逛,其实也会遇见小惊喜,窑人古道,苕溪游步道,都有不错的风景和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