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治法大要丨“卒中八法”

中风的治法大要丨“卒中八法”

清·尤在泾《金匮翼》提出“卒中八法”。陈修园存其说又不尽徇其意,一直为临床所采用。综合尤、陈二氏“卒中八法”如下:

1.开关:用于卒然口噤目张,两手握固,痰壅气塞的闭证。闭则宜开,搐鼻、揩齿,探吐都是开法。如胜金丸(薄荷、皂角、瓜蒂、黎芦)、华佗愈风散(荆芥、当归、童便)等。

2.固脱:用于卒中之候,但见目合,口开、遗尿、自汗者的脱证,脱宜固气;元气固,然后再祛其邪,如参附汤加竹沥;或填窍熄风之剂,如侯氏黑散(菊花、白术、青防风、桔梗、黄芩、细辛、干姜、人参、茯苓、当归、川芎、牡蛎、矾石、桂枝)。

3.泄大邪:即泄贼风邪气的方法。以小续命汤泄其外邪,以三化汤(厚朴、羌活、枳实、大黄)泄其内邪;或防风通圣散表里两泄之。

4.转大气:大气,为不息之真气;不转则息矣。故不特气厥类中,即真中风邪,亦以转气为先。所谓“大气一转,邪气乃散”。可用八味顺气汤(白术、白茯苓、青皮、香白芷、陈皮、天台乌药、人参、甘草)、匀气散(生姜、沉香、丁香、檀香、木香、藿香、甘草、砂仁、白果仁)以调之。亦可用黄芪、陈皮、人参、防风助其大气,再加天门冬,附子,俾水天之气循环不息以为其转。

5.逐痰涎:或因风而动痰,或因痰而致风,或邪风多附顽痰,或痰病有如风病,是以掉摇眩晕,倒仆昏迷等证,风固有之,痰亦能然;要在有表无表,脉浮滑以为辨。风痰兼治痰则可,痰病兼治风则不可,用涤痰汤(茯苓、人参、甘草、橘红、胆星、半夏、竹茹、枳实、菖蒲)、清心散(青黛、硼砂、冰片、牛黄、薄荷),开壅塞而祛水饮。

6.除风热:内风之气,多从热化。所谓“风从火出”,是证不可治风,惟宜治热。《外台》云:“中风多从热起,宜先服竹沥汤。”河间云:“热盛则生风,或热微风甚,即兼治风也;或风微热甚,但治其热,即风亦自消也。”用竹沥汤(竹沥、荆沥、生姜汁)、地黄煎(生地汁、枸杞根汁、生姜汁、酥、荆沥、竹沥、栀仁、大黄、茯苓、天冬、人参)。亦可选用白虎汤、竹叶石膏汤、黄连阿胶汤,直探阳明、少阴之本源,以除大热。

7.通经隧:风邪中人,与痰气相搏,闭其经隧,神暴昏,脉暴绝者,急与苏合香丸、至宝丹之属以通之。因香药有达经隧,通神明的作用。

8.灸腑穴:中风卒倒者,邪气暴加,真气反陷,表里之气不相通畅,灸之不特散邪,抑可通达表里之气。其次,真气暴虚,阳绝于里,阴阳二气,不相维系,亦惟灸法能够通引绝阳之气。故华佗创有五脏中风灸五脏俞穴法。

此外,叶天士《临证指南》发明内风之说,认为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治以滋液息风,濡养营络,补阴潜阳,如虎潜、固本、复脉之类是也。若阴阳并损,无阴则阳无以化,故以温柔濡润之通补,如地黄饮子,还少丹之类是也。”而缪仲淳则主张为“内虚暗风”说。系阴阳两虚,而阴虚为多,与外来风邪迥别。法当先清热(二冬、甘菊、白芍、茯苓、花粉)、顺气(苏子、橘红、郁金、枇杷叶)、开痰(贝母、竹沥、白芥子、瓜篓仁),以救其标。次用治本,益阴(二冬、菊花、生地、白芍、归身、杞子、五味子、牛膝、白胶、人乳、黄柏、白蒺藜),补阳(人参、黄芪、鹿茸、巴戟、大枣)。若气血两虚,则阴阳兼补。

Ref:郭振球.中风证治[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1982,4:5-7

男人气滞血瘀的症状

气滞血瘀,并不是只有女性才会有的男性也同样会有。一般来说,心功能血液循环比较差的人容易得气滞血瘀。可能会出现饮食不佳情绪非常的不稳定,容易生气。尽量控制自己的身体,保证良好的心态。如果实在不行,那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服用一些药物来治疗气滞血瘀。
人一旦出现气滞血瘀的情况,就会有诸多症状表现,会给个人健康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比如很容易出现胸闷气躁,整天郁郁寡欢,食欲下降,脸色苍白等一系列症状。一旦出现气滞血瘀的情况,就会有诸多症状表现,会给个人健康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比如很容易出现胸闷气躁,整天郁郁寡欢,食欲下降,脸色苍白等一系列症状。
一、气滞血瘀多由情志内伤,气机阻滞,影响及血;或因闪挫外伤,伤及气血,因而气滞和血瘀同时形成所致。气滞血瘀症是气机郁滞而致血行瘀阻所出现的征候,多由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袭引起肝气久郁不解所致。气滞血瘀是许多疾病的发病基础,也是慢性病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所以又有“久病必有瘀”的说法。很多女性都有或轻或重的妇科病,多半也都是由“气血淤滞”造成的。
二、偏重于气滞:胸闷喜叹息,两胁、胃、腹胀痛,嗳气,咽部如有异物梗阻,性格内向,忧郁寡欢,心胸狭窄,情绪波动时易腹痛腹泻,女性乳房、小腹胀痛,舌色暗,脉弦等。
三、偏重于血瘀:口唇爪甲紫暗,皮肤青紫斑或粗糙,局部刺痛或绞痛固定不移,或触及肿块,面部色素沉着,眼圈黑,黄褐斑、女性痛经,经色紫暗夹有血块,或闭经,舌紫暗或有青紫斑点,舌下静脉郁血,脉涩等。
四、气滞血瘀的自检
1、觉得说话有气无力或中气不足,经常觉得疲累、不想说话。
2、脸色苍白或比较黯淡。
3、经常性心悸、胸闷,或阵发心胸疼痛,唇暗,舌有紫气。
4、出现胁肋刺痛、黄疸、纳差、腹胀等症状。
5、肢体容易麻木,甚至疼痛,手足逆冷或发热。
6、男性少腹、会阴、睾丸坠胀不适,或有血尿,血精。舌质紫或有瘀点。
7、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细。
气滞血淤体制应该多吃一些具有行气和活血功能的食物,例如白萝卜、大蒜、生姜、柑橘等,科学的安排饮食,多加强运动。

8、男人出现气滞血瘀的症状,一般主要表现为局部的胀痛,同时伴有刺痛等症状。同时气滞血瘀,不同的部位,症状也不太一致。如果发生在头部,会出现头部刺痛、胀痛等情况;出现在小腹部,会出现小腹胀痛刺痛,月经有血块等情况。如果出现在胸部,会出现胸闷、气短、胸痛等临床表现。在舌像脉像上一般表现为舌部有瘀斑瘀点,舌下络脉青紫、脉涩等症状。

气滞血瘀如何诊断以及调理方法
气滞血瘀证,是气机郁滞而致血行瘀阻所出现的征候,多由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袭引起肝气久郁不解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胸胁胀问,走窜疼痛,急躁易怒,胁下痞块,刺痛拒按,妇女可见月经闭止,或痛经,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

气滞血瘀证,是气机郁滞而致血行瘀阻所出现的征候,多由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袭引起肝气久郁不解所致。
病机分析:本证以情志不舒,同时伴有胸胁胀问、刺痛,女子月经不调为诊断要点。肝主疏泄而藏血,具有条达气机,调节情志的功能,情志不遂或外邪侵袭肝脉则肝气郁滞,疏泄失职,故情绪抑郁或急躁,胸胁胀问,走窜疼痛;气为血帅,肝郁气滞,日久不解,必致瘀血内停,故渐成胁下痞块,刺痛拒按;肝主藏血,为妇女经血之源,肝血瘀滞,瘀血停滞,积于血海,阻碍经血下行,经血不畅则致经闭、痛经。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均为瘀血内停之症。
1、主证
积块增大,按之觉硬,痛而不移,或时有寒热,形体日渐消瘦,体倦乏力,或饮食减少,大便溏薄,女子或见月事不下,面色不华,舌青紫,脉弦滑。
2.证候分析
积成日久,气结不行,脉络阻滞,血瘀日甚,故积块增大而变硬,痛处不移。
气结血瘀,营卫失和,故时有寒热往来。
气机不利,血瘀成积,渐致血少气衰,中气不足,脾失健运,则纳少便溏。
水谷精微不能充养肌肤,所以形体日益消瘦,体倦,面色不华。
舌青紫为瘀。脉弦滑,为血虚肝旺之象。
女子如积在胞宫,则月事不下,亦有因血衰而经闭的。
3.治疗
通瘀行气,兼调脾胃,攻补兼施。
4.药方
膈下逐瘀汤。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五灵脂、赤芍等活血化瘀,并有香附、乌药、延胡入血行气以止痛,使气行则血行,以助去瘀之力;并可加入川楝子、三棱、莪术之类。
如积块坚硬作痛,可合用《金匮》鳖甲煎丸以化瘀软坚。
以上二方,可与六君子汤间服,以补益脾胃之气,为攻补兼施之法。
该如何饮食?
气滞血瘀体质宜选用有行气、活血功能的饮食,例如: 白萝卜、柑橘、大蒜、生姜、茴香、桂皮、丁香、山楂、桃仁、韭菜、黄酒、红葡萄酒、洋葱、银杏、柠檬、柚子、金橘、玫瑰花茶、茉莉花茶等 。
桃仁、油菜、黑大豆具有活血祛瘀作用;据报导,黑木耳能清除血管壁上的淤积;适量的红葡萄酒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山楂或米醋,能降低血脂、血黏度。
少吃盐和味精,避免血黏度增高,加重血瘀的程度。
不宜吃甘薯、芋艿、蚕豆、栗子等容易胀气的食物;不宜多吃肥肉、奶油、鳗鱼、蟹黄、蛋黄、鱼籽、巧克力、油炸食品、甜食,防止血脂增高,阻塞血管,影响气血运行;不宜吃冷饮,避免影响气血运行。
附方:
一、[膈下逐瘀汤]
1、组成:
五灵脂(炒)9g、当归9g、川芎6g、桃仁(研如泥)9g、丹皮6g、赤芍6g、乌药6g、延胡索3g、甘草9g、香附3g、红花9g、枳壳5g。
2、[用法]
水煎服。
3、[功用]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4、[主治]

瘀在膈下,形成积块;或小儿痞块;或肚腹疼痛,痛处不移;或卧则腹坠似有物者。

这古方,可治多种积块!
邪气最喜欢正气虚的人,让他们连签证都不申请就可以出国旅游。若在旅游地看上哪套房(子宫,卵巢,肠胃……),他们还可以预付款不交就入驻,并阻住气血津液的通路,打劫部分成淤血痰湿,并将其当成食物,养肥自己成积块。

正气眼巴巴看着邪气胡作非为,却躲在角落无能为力。

解决的办法,

要让正气浩然,精气神十足。这一点可让大补五脏真气的人参负责。

但邪气来都来了,仅靠正气和邪气掰手腕显然不够。还要动用镇邪之宝:硝石

硝石挺有来头。

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由硝石、硫磺、木炭混合而成。硝石是主要成分,破坚散积的功力可见一斑。同时它还可辟秽去邪涤浊气,利尿泻下。可让积块有地儿出去。

但积块好不容易霸占了地盘儿,怎么愿意轻易离开呢?

大黄,是硝石的最佳助理。既能除气机阻滞形成的淤血,津液被阻形成的痰湿,又能清理受邪气污染的大环境肠胃,并以下气之力,同样让积块有地儿出去。

可邪气才不想出去,负隅顽抗。房子内战斗激烈,墙壁椅子桌子毁坏不少。主人好肉痛。

甘草,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助上三药打击积块更精准,并健脾清热,解毒除痛,助战斗尽快结束。抚平主人的伤痛。

战斗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付出了人力、物力,财力,且邪气将主人的房子搞的一团糟,整理恢复还得一段时间。若不找出这一切的幕后黑手,旧戏重演,那可真的伤不起。

思来想去,无论正气邪气,都和气有关。而肝掌管全身气机,疏泄不足,可引起多种疾病。尤其肝又主血,气滞则血行不畅,可令瘀血阻于胞宫,形成妇科病症如卵巢囊肿等,子宫肌瘤等。

甚或因气滞血淤,引起腹内积块,或痛或胀等。

由于酸入肝,所以带酸味的白芍和醋都是养肝的良药。这里选用醋来应对肝气不舒。

醋由米造,气温无毒,得温热之气而味酸。若肝气不舒致血行不畅,以醋进入,能行逆血,血行气通,痰下,神自清。所以但凡想要药入肝,以醋拌炒制,非常能治病。

“醋制”是重要的中药炮制方法,中医常用醋与各种药物共制,如常见的妇科用药如醋柴胡、醋当归、醋白芍等,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妇科疾病。

来自大医孙思邈《千金方》的大硝石丸,也是醋制法:

硝石(90g) 大黄(120g) 人参 甘草(各30g)

均捣烂成细末。

先将大黄入砂锅内。用三年陈醋三碗,煮至微沸,不停搅动,蒸发至七分的量,加入硝石,人参,甘草各,一起熬成膏。至可成丸的时候将其收丸,如梧桐子(豌豆)大。每次服30丸,用米汤下。三天服一次。

如下如鸡肝,或如米泔、赤黑等物二三升,病即愈。愈后忌受风和吃凉食等。

这个病愈,正是前面说到的妇科病症,腹内结块等。

原方语:治妇人癥瘕,结聚痞块,及妇人带下绝产。

所谓癥瘕,为腹中结块的病。气聚为瘕,血瘀为症。坚硬不移动,痛有定处为“症”;聚散无常,痛无定处为“瘕”。

其涵盖了各种妇科良性肿瘤,多因脏腑失调、气血阻滞、瘀血内结引起,证候以气滞、血瘀、痰湿、湿热等四型多见。而大硝石丸所用配方,人参甘温,大黄苦寒,硝石苦咸,温,甘草甘平。可行气并清热燥湿,化淤除痰。正是对症。

结聚痞块亦是指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结是结块,聚是聚气。痞块也是指结聚。多由情志不舒,饮食不节等导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痰阻引起。初治以攻邪为主,兼以扶正。后期多为虚中挟实,治当以扶正为主,兼以攻邪。故此方若治后期积聚,需再加扶正药。

若拍一部邪不胜正的影视片,大硝石丸攻伐补益兼施,一招一式有看点,大概可投标竞拍吧。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举隅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由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生地、柴胡、牛膝、枳 壳、桔梗、甘草组成。主治气滞血瘀所致诸痛证,日久不愈,痛如锥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 不愈,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入暮发热,急躁易怒,舌质黯红,边有瘀斑,或舌面有瘀点,唇黯黑,脉涩或弦紧。
  笔者加减用之于临床,凡辨证属气滞血瘀所致者,均可投之,兹举验案如下。
  胸痹
  高某,男,64岁,1996年2月8日初诊。有冠心病史10余年,久治不愈。现感胸前刺痛,放射至 肩背,时作时止,伴胸闷,善叹息,烦热不寐,舌黯,脉沉涩。此乃久病不愈,瘀血内停,心脉痹阻 ,故见心胸刺痛,痛引肩背;气血不畅,肝失调达,故见胸闷善叹息;郁滞化热,扰及心神, 故见烦热不寐;舌脉皆为气滞血瘀之征。治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散郁清热,方用血府逐瘀汤 加减:当归9g、川芎6g、赤芍9g、桃仁2g、红花9g、柴胡6g、牛膝9g、枳壳6g 、桔 梗6g、甘草6g、炒枣仁12g,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9剂,胸痛止而眠安,后去枣仁,连服1 2剂, 诸症基本消失。
  胁痛
  梁某,女,38岁,1996年5月12日初诊。患者慢性胆囊炎史5年余,曾服利胆片等无效。现感右胁 下刺痛,痛处拒按,时轻时重,夜间或生气后明显加重,伴胸闷、善叹息,舌质黯,脉弦紧。此患 者胁痛日久,瘀血内停,络痹不通,气血不畅,故见胁下刺痛拒按;瘀血内停,病在阴分,夜为阴 时,故见晚间痛重;郁怒致气滞加重,故生气后病症加重;舌脉皆现气滞血瘀之征。治宜活血 祛瘀、行气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9g、川芎6g、桃仁12g、红花9g、赤芍9 g、 牛膝9g、炒枳壳6g、桔梗6g、生地12g、甘草6g,加元胡9g、川楝子9g,每日1剂水煎 服,4剂而痛减,后去元胡、川楝子连服9剂为愈。
  头痛
  张某,女,50岁,1996年12月18日初诊。患者神经性头痛史10余年,久治不愈,现头顶处刺痛,痛 处固定伴心悸失眠,傍晚发热,烦躁易怒,舌淡而舌面有瘀点,脉沉涩。此乃久痛入络,脑脉瘀 阻,气血不畅,不通则痛,故见头顶刺痛而固定;瘀滞化热,扰及心神故见心悸失眠;病在阴分 故见傍晚发热;舌脉均为气滞血瘀之征,治宜祛瘀通络、行气止痛、散郁清热,方用血府逐瘀 汤加减:当归9g、川芎6g、赤芍9g、桃仁12g、红花9g、牛膝9g、炒枳壳6g、桔梗6g 、柴 胡6g、甘草g、藁本9g,每日1剂水煎服。服5剂而痛减,诸症亦减轻,继续连服10剂,诸症悉除 。
  产后恶露不尽
  乔某,女,28岁,1997年3月30日初诊。患者产后25天,恶露不尽,量少色黯,挟有瘀块,伴小腹胀 痛拒按,胸闷善叹息,口干心烦,入夜尤甚,舌质黯,脉弦。此乃瘀血内停,血不归经而致恶露不 尽、量少色黯,挟有瘀块;气机不畅、气血阻滞,不通则痛,故见小腹胀痛而拒按;气机不畅, 肝失调达,故见胸闷、善叹息;瘀血内阻,病在阴分,夜属阴,故入夜尤甚;郁滞化热伤阴 ,扰 及心神,故见心烦口干,舌脉均现血瘀气滞之象,治宜祛瘀止血,行气止痛,散郁清热,方用血府逐 瘀汤加减:当归9g、川芎6g、赤芍9g、桃仁6g、红花6g、生地炭24g、牛膝6g、炒枳壳6 g、桔梗6g、柴胡6g、甘草g、芥炭6g,每日1剂水煎服,3剂恶露尽而余症亦减,又进 5剂, 诸症自除。
  泄泻
  袁某,男,42岁,患结肠炎5年,时轻时重,现腹泻,粘液便,每日2~3次,伴左下腹刺痛不移, 痛处 拒按,伴烦热胸闷,纳可,大便常规正常。此乃久病入络,气滞血瘀,肠络痹阻,传导失常, 故见 腹泻,粘液便,左下腹刺痛拒按,瘀血内停,气机不畅,故见胸闷,郁滞化热,扰及心神,故见烦热 ,舌脉乃气滞血瘀之象,治宜行气散郁,祛瘀止泻,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6g、川芎6 g、 炒白芍12g、桃仁6g、红花9g、炒枳壳6g、牛膝6g、葛根24g、桔梗6g、柴胡6g 、 甘草g、罂粟壳12g、煨诃子9g,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6剂腹泻减轻,诸症改善,又进12 剂而愈。
  体会
  以上诸证,虽症状不同,但均有病程日久而痛有定处,或伴胸闷烦热,急躁易怒,舌质黯,或舌边有瘀点,脉涩或弦紧,故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皆能收到良好效果,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和异病同治的原则。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生地凉血清热、滋阴养血,为方中主要成分;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牛膝祛瘀通脉,引血下行;枳壳、桔梗开胸行气;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合,既能行血分瘀滞,又利散气分郁结,祛瘀而无伤血之虑, 行气而无燥热之弊,共奏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散郁清热之功。治疗时应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以求药中病所,而收治愈之效。

【中医——(中风)脑卒中从气虚痰瘀辨治】

脑卒中——中医又叫脑中风。
【药用】生口芪、当归、桂枝、白芍、炙草、半夏、茯苓、陈皮、菖蒲、赤芍、川芎、远志、桃仁、郁金、红花、柴胡。
【功效】益气化瘀不伤正,开窍化痰通血络
【加减】
①气虚甚者加人参、升麻;
②血瘀甚者加水蛭粉;
③热痰甚者加天竹黄;
④风痰甚者加天南星;
⑤痰闭阳道者,急以鲜生姜汁开窍;
⑥血络不通者加全蝎、蜈蚣、地龙。
⑦腑气不通,急用小承气加人参汤先通腑,通腑才能九窍利,寒甚者,先以四逆温之,气脱者,急用人参附子回阳。
总之,遵循中医整体观,有是证,用是药。观其脉证,随证施治。

【药用】生口芪、当归、桂枝、白芍、炙草、半夏、茯苓、陈皮、菖蒲、赤芍、川芎、远志、桃仁、郁金、红花、柴胡。
【功效】益气化瘀不伤正,开窍化痰通血络
【加减】
①气虚甚者加人参、升麻;
②血瘀甚者加水蛭粉;
③热痰甚者加天竹黄;
④风痰甚者加天南星;
⑤痰闭阳道者,急以鲜生姜汁开窍;
⑥血络不通者加全蝎、蜈蚣、地龙。
⑦腑气不通,急用小承气加人参汤先通腑,通腑才能九窍利,寒甚者,先以四逆温之,气脱者,急用人参附子回阳。

总之,遵循中医整体观,有是证,用是药。观其脉证,随证施治。

血瘀是血管病、失眠的“元凶”!两个食疗方,调畅气血,瘀斑瘀点消失了,睡得香又甜~

血瘀

张仲景可以说是活血化瘀的祖师,但是真正将活血化瘀用得出神入化的,却是清代名医王清任。王清任之前的医家,治血瘀主要是考虑血,而王清任治血瘀是气血并重,把血瘀的治疗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也是后人称赞他是中医治血瘀第一人的原因。

王清任认为,不但有形的肿块是血瘀,很多无形的病症也是血瘀导致的,比如肺咳嗽、胃病、溃疡、慢性肝病、肝硬化、慢性肾小球肾炎、类风湿等等。

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和过去的人相比,现代人生活压力大,普遍容易出现气滞血瘀的问题。

自测你是否有气滞血瘀
  1. 情志不舒、烦躁易怒、或抑郁焦虑、紧张不安、失眠;

  2. 面色晦暗、黄褐斑、唇甲暗青紫、手足黑斑、舌质紫暗、舌有瘀点、瘀斑;

  3. 胸胁胀闷、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拒按、夜间加剧、或头痛、肢体痛;

  4. 肌肤甲错、皮下紫斑、蜘蛛痣、静脉曲张;

  5. 组织增生、结节、肿块、肌瘤、囊肿等;

  6. 体重超重、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长期便秘;

  7. 月经后期、量少、色深或暗、有血块、痛经、闭经等。

【评分标准】没有1分、很少2分、有时3分、经常4分、总是5分

14分以下为基本正常14~21分轻度气滞血瘀21~28分中度气滞血瘀28~35分重度气滞血瘀

如果出现了胸胁胀痛、急躁易怒、舌质紫暗或瘀斑等症状,则高度提示身体出现气滞血瘀。而现代人普遍关心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病、妇科病,都可能和气滞血瘀有关。

那么出现了气滞血瘀的问题,又应当如何解决呢?

在王清任的医书《医林改错》中,至少有6个方子都是针对气滞血瘀所给出的解决办法,并且这六个方子都是举世名方。

针对轻度的气滞血瘀,王教授也带来了一个行气活血的食疗方。

行气活血方

【组成】代代花、玫瑰花、红曲、桃仁、山楂、白芷、沙棘、甘草

1
代代花
  • 它含有强心甙和非强心甙,能改善心脏功能,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调节心律失常都有好处;

  • 它能降低神经兴奋,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 它能宽中和胃、降脂化痰,适合肥胖、便秘人群,有瘦身的作用。

2
红曲

红曲被称为“天然食物他汀”,他汀类物质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有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中医认为红曲还能活血化瘀、健脾消食、开胃。

玫瑰花理气活血,桃仁、山楂、沙棘活血,白芷辛香通气,甘草调和诸药。气动起来,血自然运行通畅,而且都是药食两用的,药性温和,不寒不燥,有气滞血瘀问题的人群,可以用此方养生保健。

【用法】这些药材天天熬煮不方便也难以坚持,所以王教授建议做成膏方,口感好又方便。

点击图片,购买同款膏方↓↓

除了气滞会导致血瘀,血虚也会导致血瘀。血虚则血液不充盈,再加上血为气之母,血虚则气少,没有动力推动血液运行,双重原因下血流就特别慢,导致血虚血瘀。

血虚血瘀更容易找上女人和老人。女子以血为本,经、孕、胎、产都离不开血液的滋养,而老年人容易气血不足,血虚则气血不足。另外久病、脾胃不好的人,也容易有血虚。

自测你是否有血虚血瘀
  1. 面色青白无泽、萎黄晦暗、黄褐斑、眼睑、耳垂苍白、毛发稀疏、焦脆脱落;

  2. 唇、舌、甲色淡暗或淡青紫;

  3. 疲乏无力、心慌、气短、头晕、头重不爽;

  4. 手脚麻木、四肢抽筋;

  5. 失眠、多梦、健忘、记忆力减退、耳聋、视物模糊;

  6. 胸胁胀闷、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拒按、夜间加剧、或头痛、肢体关节疼痛、动或劳累则加剧;

  7. 结节、肿块、肌瘤、囊肿、癌肿等;

  8. 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或崩漏、或闭经、胎停育、不孕。

【评分标准】没有1分、很少2分、有时3分、经常4分、总是5分

16分以下正常16~24分轻度血虚血瘀24~32分中度血虚血瘀32~40分重度血虚血瘀

酸枣仁

针对血虚导致的血瘀问题,王教授带来了一个被称为“久服多寿的养血药”——酸枣仁。

血虚重,血不能养心、心神失养就会导致失眠,而失眠会耗伤心血和肝血,进一步加重血虚,所以血虚和失眠是恶性循环,一般容易失眠的人都有血虚的情况。

酸枣仁就是行之有效的,能帮助我们养血补血,解决血虚和失眠的药材。

而且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酸枣仁含有黄酮类物质,能扩张血管,降脂降压。特别适用于血虚血瘀兼有失眠的人服用。

酸枣仁养血安神方

【组成】酸枣仁、百合、茯苓、龙眼肉、莲子、大枣、小麦、菊花、甘草

虽然这个方子以补血安神为主,但方中也有大枣、小麦、甘草等益气之品,养血不忘补气。而且不寒不热,非常平和,适宜出现失眠多梦、毛发干枯、头晕乏力等血虚血瘀人群日常使用。

【用法】熬成膏方服用,功效更佳。

王教授推荐,如果既有气滞血瘀,又有血虚血瘀的人,可以早上服用红曲膏晚上服用酸枣仁膏

(0)

相关推荐

  • 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应用

             1.胸痹       张某,女,73岁,2005年11月10日初诊,胸部刺痛2年余.该患人患消渴病近10年,经用胰岛素治疗,病情稳定.2年前因老年丧偶,婆媳不和而渐现胸痹如针刺之症, ...

  • 临证400法——中风(脑卒中)八法

    中风(脑卒中)八法 中风是指卒然仆倒,昏不知人,醒后出现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言语謇涩等症状的疾患.古人认识不一,有认为是外风中人者:而明·张景岳强调其发生非属风邪,创立"非风"论: ...

  • 腹水治法大要@ 鄭老師拍打按摩刮痧 | 消腹水穴道 | 生病了怎麼辦

    [穴位取穴法]: 取穴道的時候通常讓患者採用仰臥的姿勢,以便實施者能夠準確的找尋穴道和順利的實施相應的按摩手法. 鄭老師拍打按摩刮痧.滑罐瘦身推脂搜錄 跳到主文 中醫理論,生理會影响心理,心理會影响生 ...

  • 超全、超详细丨卒中后康复治疗

    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  作者:物理治疗师周健 仅供学习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卒中: 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 每6秒钟就有1人因为卒中而永久致残 ...

  • 蓝十字脑科 | “女网红”户外直播突发脑中风 秋冬交替谨防脑卒中

    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一夜寒霜,绿意渐隐.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八个节气,是秋天结束.冬天到来的交界点.进入"霜降"节气,天气逐渐 ...

  • 世界卒中日丨那一天,人类又想起了曾被中风支配的恐惧

    与惯性认知不同,被评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这一称号的疾病不是癌症和心脏病,你或许对它的学名感到陌生,但它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被患者和医生常称为"中风"的疾病 ...

  • 中风、老年痴呆、帕金森等几种大病的中医治法

    脑出血.植物人治疗 倪海厦先生在讲解<金贵要略>时,指出,脑出血急救可以采用针灸方法,针刺百会.人中,十宣放血,然后再针刺涌泉穴.如果然谷穴有瘀血,把瘀血放出来.如果没有效果:在病人左额角 ...

  • 王乐亭丨治中风五十年经验总结

    中风十三治是王乐亭老医生从事针灸临床50年中,经大量的实践,探索,验证,对各类型中风的患者,找出有效的穴位,逐渐积累.归纳,考证疗效,形成精确.合理的十三套配穴处方. 01预防中风及其相关病症 百病预 ...

  • 甘肃医卫丨预防脑卒中 控制危险因素很重要

    原标题:预防脑卒中 控制危险因素很重要 专家简介:王满侠,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兰大二院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感染和脑脊液细胞学组委员.甘肃省医学会神经病 ...

  • 关于脑中风的形成与治法

    关于脑中风的形成与治法. 人生活在社会中,免不了人与人打交道,免不了生气,在生气不能化解的情况下就发怒,发怒就伤肝,肝气不疏,肝郁就化火,火大就生风,肝风内动就成了脑中风.当然有内因条件,就是虚则受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