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坚守诗与远方

“生活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当你们带着爱工作时,你们就与自己、与他人合为一体。”——纪伯伦《先知》

北京时间2018年2月7日凌晨,SpaceX的重型猎鹰火箭将引擎上刻有“Made on Earth by Humans”的特斯拉跑车送入太空。伴随着摇滚巨星大卫·鲍伊的唱片和一本将宇宙一切秘密的答案定为42的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那一刻,全部人类都成为了大卫·鲍伊歌曲中地面指挥呼叫的“汤姆船长”,那一刻,马斯克不再仅仅是一个企业家,特斯拉和SpaceX火箭的财政状况在探索宇宙与外星文明的浪漫情怀和冒险精神面前也显得过于现实。

马斯克身上背负着无数的赞美和批评,可在火箭真的成功发射的那个瞬间,马斯克身上实实在在地显露出了那么一点点超越企业家的东西,那么一点点诗与远方。

七个月后,SpaceX首位绕月旅行个人乘客身份公布——日本富翁前沢友作,日本最大时尚在线网站Zozotown创始人。前沢友作还表示,希望邀请6至8位艺术家一起参与登月计划。在为SpaceX做相关宣传时,这位日本富豪说道:“如果毕加索能近距离观察月亮,他会创作怎样的杰作?如果约翰·列侬曾亲见过地球轮廓,他会谱写出怎样的歌曲?如果他们都曾有机会游历太空,我们今天的世界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这位极其成功的商人天马行空的浪漫做法似乎向大众提出了一个问题,真正提升人类价值的是什么?企业家又是否担负着更高层面的责任,需要向思想家的境界修炼,更大范围的促成价值观的传播?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被曹刿描述为目光短浅的“肉食者”,究竟是真的目光短浅不具备远见卓识,还是为了维护自己利益所以变得鄙陋?

企业存在的缘起就是为了盈利,而企业家对于企业所担负的首要责任也是保证企业的利润状况,这也是为什么个人价值选择非常突出的马斯克因为特斯拉深陷亏损而饱受责备。企业家对于利润的追求无可厚非,因为这不但是企业存在的基础,也是企业家的责任所在。

企业家给市场提供服务,给社会创造价值,给个人带来财富,从何种角度都无法否认,盈利是相当重要的。然而企业家不能仅仅只是鄙陋的“肉食者”,从自身来说,这是因为企业家要对个人的人生负责、对企业负责;从更广的角度来讲,这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类人性的价值所在。

1949年,一个企业家们的研讨会上,惠普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帕卡德发表了“企业对自己的员工、客户、供应商以及广大社会的公益事业,都负有重大的责任”的看法,然而令他惊讶的是,在场的大部分人都不同意他的观点。

1960年,帕卡德在对员工的一次演讲中再一次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很多人误以为公司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赚钱。这一点其实只是一家公司存在的一种重要结果,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地去发现我们存在的真正原因。我们不可避免会得出一个结论:一群人结合到一起,以我们称之为公司的机构存在,是为了能够合力完成一己之力无法做到的事情——对社会做出贡献。这个名词听来平凡,却是根本因素。”

社会学奠基人马克斯·韦伯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就描述过信仰带来的精神力量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一个强调竞争,以财富的积累程度作为成功与否的基础判断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环境中,理性的经济伦理是很难建立起来的。而欧洲新教改革带来的“新教精神”恰好在中世纪末期出现,帮助维护了资本主义初期财富累积时的规则。

2015年,《财经》执行主编何刚在一次论坛上发表过如下演讲:“对于今天很多的企业家来讲,面临这样的选择,我是继续在利益最大化的道路上走的更远,利用我的资源优势、经验优势、团队优势和战略眼光的优势获得更大的利益最大化的东西,还是考虑如何在社会当中做积极有效的一分子,这一分子不仅让我自己变成一个有道德的人,同时能够让我的企业变成有道德的企业,进而我能够带动我周围的人成为这个社会有基本道德的群体。社会道德的第一棒是由有影响力的人来构筑的。”

正如何刚先生所讲,企业家都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在财富迅速积累的时段,是选择利益最大化,还是努力成为“社会道德的第一棒”?2005年,美国半导体设计和制造公司赛普拉斯半导体的CEO罗杰斯和美国食品超级市场连锁店Whole Foods的CEO麦基进行了公开辩论。

麦基说,Whole Foods的目的是通过提供高品质和高营养的食品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和幸福,罗杰斯则说利润是第一位的。12年后, Whole Foods 2017年营收157.24亿美元,赛普拉斯半导体营收23.3亿美元。这样的对比非常单薄,但这起码能证明,将道德、愿景放在重要位置的企业不见得就会比把利润设为头等目标的企业盈利更少。企业家可以是“肉食者”,也可以具有“远谋”。

理想主义者的理想还在吗?

电视剧《乔家大院》里,主人公乔致庸的理想就是让自家的票号开遍天下,实现汇通天下,惠予五洲。每一个企业家在起步之时,怕是都有一番如乔致庸般“惠予五洲”的凌云壮志。而当企业发展越来越快、财富规模越来越大之时,就容易像烂俗的鸡汤中讲的一样:“走得太远就忘记了为何出发”。

当罗永浩不得不承认锤子手机为了实现量产而在工业设计上做出妥协时,人们就更加意识到了乔布斯的成功之处。这个“疯子”式的人物真的实现了他非常年轻时就确立的要改变世界的理想,从产品设计美学到实用功能上都彻彻底底的影响了所有人。

乔布斯给出的,是消费者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需要的解决方案。乔布斯曾说过,他希望通过苹果的产品改变人们对一类产品的认知,进而有机会改变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他想让人们学会欣赏美丽的东西。当用户“吐槽”iTunes有多么难用但还是无法舍弃iPod时,当全触屏已经成为约定俗成而不是一种怪异前卫的设计时,当乔布斯被果粉称为“乔教主”时,全世界都知道乔布斯真的已经改变了人们的认知。

当然,用乔布斯这样的天才的成功作为对照似乎不大公平,但这无疑说明了企业家绝对能坚持自己的理想,超越企业盈利本身,普及一种更为普世的价值观念。

阿里巴巴成立18周年年会上马云发表演讲说,“让阿里巴巴坚持18年的是因为我们有理想主义,坚持理想主义使阿里巴巴走到了今天。我最担心的是我们的员工,看到自己拥有这一切的时候,忘却了理想主义……这个世界上永远会有公司比我们更赚钱,但是这个世界需要每一个人都非常明确知道自己有什么,要什么和想做什么。所以阿里巴巴可以失去一切,但是不能失去理想主义。”

拥有使命感和目标感才能带来意义、价值和充实,对于企业家也是一样。这是一个理想主义容易被嘲笑,容易蜕变为犬儒主义的时代。套用罗永浩的话,我们每个人生下来都注定改变世界,一个好人就让世界变好了一点点,一个坏人就让世界变坏了一点点。对于更有影响力的企业家群体来说,他们的价值观毫无疑问的会改变这个世界——或好或坏。

“礼崩乐坏”下,还有没有诗与远方?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让众多“中国优秀企业家典范”的形象轰然倒下。2015年,滴滴顺风车的产品经理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顺风车服务“是一个非常有未来感、非常性感的场景”。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企业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这样具有影响力的社会群体,社会在关注他们创造了多少财富之余,是否也应当关注他们的价值观和信仰是什么?这个被称为“社会精英”的群体,是不是真的具有企业家精神,有善的基因,愿意推动人们触及诗与远方?

马云曾多次向日本企业界“经营四圣”之一的稻盛和夫先生请教“企业家灵魂的问题”, 稻盛和夫先生认为,企业家的人性、人格对企业的经营至关重要。

《人为什么活着》一书介绍了稻盛和夫先生将他自身的恪守的信念和个人价值观转移、发展为一种企业家精神,创立了“敬天爱人”的经营哲学,坚持“利他经营”的思想基础。一本揭示企业永续经营、基业长青奥秘的经营管理类书籍,出发点是“人为什么活着”这一基本哲学命题,这不得不说是稻盛和夫先生带给人们的思考,也印证了本书推荐序言中的观点:“企业和人的成就是人性光辉闪耀的一个表现形式,而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季羡林先生曾说:“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诚然,企业家肩负着巨大的压力,在社会的瞩目和企业生存的重担下,企业家的成功显得尤为来之不易。但正如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中国企业家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王育琨曾说过的,在许多企业家的传记里,他们的坚韧、奋斗、执着令人赞叹,然而很难看到更深入的主题——企业家似乎陶醉在自己的成功中不能自拔。

“并非只有失败才是考验,成功同样也是一种试炼。……无论成功或失败,真正的胜利者都能利用造物主给予的机会,磨炼出纯净美丽的心灵。”稻盛和夫先生在书中如是讲。和普通人相比,企业家有着更丰富的经历,有着不同的人生体验,而这样的宝贵历程能否被深挖,帮助企业家朝着思想家进步,使得这样的经验成为所有人的财富?这又是否是一个过高的要求?

人类在远古茹毛饮血的时代就已经会抬头仰望星辰大海,用或黑或红的自然颜料涂抹记录在岩壁上。霍金的身体被困在轮椅上,物质享受被极大地限制,他的思想却飞跃到宇宙的每一个角落,他每一个发现都牵动着全人类的呼吸。人和其他生物的区别就在于,仅仅“吃饱、吃好”的成功是不够的,我们确实还需要一点诗与远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