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无知即罪恶

苏格拉底(希腊语:Σωκράτης,英译: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苏格拉底经典语录:

1、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2、许多赛跑的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的几步。跑“应跑的路”已经不容易,“跑到尽头”当然更困难。

3、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

4、只期盼少许,才能接近最高的幸福。

5、不要靠馈赠去获得朋友。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会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6、对作家来说,写得少是这样的有害,就跟医生缺乏诊病的机会一样。

7、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

8、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

9、谦逊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滋长。

10、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11、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12、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哲学家告诉我们,“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

13、自愿的人在忍受苦楚的时候,受到美好希望的鼓舞,就如打猎的人能欢欣愉快地忍受劳累,因为他有猎获野兽的希望。

14、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15、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16、我唯一知道的是自己的无知。

17、一种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18、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19、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

20、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

21、告诉我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22、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23、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24、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25、人可以犯错,但是不可犯同一个错。

26、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27、如果我能忍受了自己的老婆,也就能忍受任何人了!

28、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

29、禀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因为他们能够做出极多、极大的业绩来;但如果没有受过教育而不学无术的话,那他们就会成为最不好、最有害的人,因为由于不知应该选择做什么,就往往会插手于一些罪恶的事情,而且由于狂傲激烈,禀性倔强,难受约束,就会做出很多很大的坏事来。

30、你以为美与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吗?你不知道凡是从某个观点看来是美的东西,从这同一以观点看来也就是善的吗?

31、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

32、假使把所有的人的灾难都堆积到一起,然后重新分配,那么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一定都会很满意地取走他自己原有的一份。

33、坏人活着是为了吃与喝,而好人却是为了活着才吃与喝。

34、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

35、命运是机会的影子。

36、无知即罪恶。

37、唯有理智最为可贵。

38、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

39、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40、男人活着全靠建忘,女人活着全靠牢记。

41、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42、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

43、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

44、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思辨:苏格拉底的秘密

选自阿兰·德波顿《哲学的慰藉》

资中筠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01.
苏格拉底的生平
他于公元前469年生于雅典,据说父亲索弗若尼斯库斯是一名雕塑家,母亲斐娜拉底是接生婆。苏格拉底年轻时是哲学家阿基劳斯的学生,从此毕生以哲学为业,却从不把他的哲学思想写下来。他教学从来不收学费,于是很快陷于贫困,不过他对物质财富毫不在意。
他一年到头就穿那一件袍子,而且几乎总是打赤脚(有人说他生来蔑视鞋匠)。在他死前已经结婚成家并有三个儿子。他的妻子桑娣帕以凶悍著称(有人问他为什么娶她,他说驯马人需要在最烈性的马身上练习)。
他很多时间都花在室外,在雅典的公共场所同朋友谈话。他们欣赏他的智慧和风趣,却很少有人能欣赏他的外表。他身材矮小,大胡子、秃顶,走起路来步子奇怪地摇晃,他那张脸被熟人打过各种比方:螃蟹、猩猩或者怪物,他扁鼻子、大嘴,杂乱的眉毛下一双鼓出的肿泡眼。
但是他最奇特之处还在于行为习惯:他经常走到各种阶层、各种年龄的雅典人跟前贸然发问,根本不管人家会觉得他怪异或者会发火,要他们用确切的词语解释他们为什么相信某些常识,或者他们认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正如一位曾遭他突然袭击的将军所描述的:毫无例外,任何人只要面对苏格拉底,而且开始谈话,不管他起初的话题离得多远,苏格拉底总是能在谈话过程中牵着他的鼻子走,直到最终把他套牢在一个话题之中:让他讲述现在的生活方式,以及过去是如何度过的。一旦给套住了,那么苏格拉底在把他从各个角度彻底审问个遍之前是不会放他走的。
气候和城市布局也助长他这种习惯。雅典一年中有半年天气温暖,增加了在室外萍水相逢就随便交谈的机会。在北方,一般的活动都是在泥筑围墙之内,阴暗、烟雾弥漫的室内进行的,而在阿提卡得天独厚的蓝天之下不需要任何遮蔽。
在熙熙攘攘的正午过后,忧思忡忡的夜晚尚未到来之前,午后的时光特别令人心旷神怡,此时悠然自得地在古希腊的集市上闲逛,在彩绘的或是饰有厄琉特里奥的浮雕宙斯像的拱顶之下,圆柱之间,同素不相识的过客闲聊,是很平常的事。
城市的规模也正适合居民宴饮交际。大约24万人居住在雅典城内及其港口。从位于城市一头的皮雷埃夫斯(一译比雷埃夫斯)步行到另一头埃基厄斯城门,1小时足够了。这里的居民互相之间的感觉就像是学校的同学,或是共同参加一场婚礼的客人。并不是疯子或是醉汉才在公共场合找陌生人交谈。
我们之所以对现状不予质疑,除了气候和城市规模的因素外,主要是因为我们把大众喜爱和正确混为一谈了。这位赤脚哲学家提出了无数问题,就是为了论定大众喜爱的是否恰巧是正确的。
02.
常识的统治
许多人都被他提出的问题搅得发狂。有的人奚落他,还有少数人恨不得杀了他。
在公元前423年春季,狄俄尼索斯剧院首演的《云》一剧中,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为雅典人塑造了一名角色,就是他们中间的这位哲学家的漫画形象,他对一切常识都无礼地、没完没了地刨根问底,不找出其逻辑之前决不接受。
扮演苏格拉底的演员在舞台上出现时坐在一个由吊车高挂在天空的篮子里,因为他自称他的头脑在高处能更好地思考。
他终日沉醉于重要的思想之中,没有时间梳洗或做家务,因此衣衫总是散发着恶臭,家里脏得到处都是虫子,但是他至少能思考人生最重要的问题,其中包括:一只跳蚤能跳相当于它身体几倍的高度?蚊子哼哼是从嘴里还是尾部发声?虽然阿里斯托芬没有就苏格拉底的问题的结果予以展开,观众看完戏以后一定能感觉到问题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阿里斯托芬所表达的是常见的对智者的批评:他们提问题时比那些从不冒险去系统地分析问题的人离常识的观点越来越远。那位喜剧作家与哲学家的分歧就在于是否满足于通常的解释。对这一问题的估计截然不同。
在阿里斯托芬看来,正常的人满足于普通的常识:跳蚤由于身材小所以跳得远,蚊子哼哼声总是从某个地方出来的,而苏格拉底是个疯子,因为他悖乎常理,如饥似渴地追寻复杂的、不合常情的另一种答案。
按照苏格拉底的观点,对这种指责的回答是,在某些问题上——也许不一定是跳蚤问题——常识可能更值得深究。
他同许多雅典人简短地交谈后,发现对于如何拥有美好生活有着普遍的看法,多数人视为当然,不容置疑,但是令人惊奇的是,事实上这种看法漏洞百出。而人们谈到这种看法时自信的神态说明他们根本没有觉察到这一点。与阿里斯托芬的期待相反,苏格拉底与之对话的那些人似乎不太明白自己在说什么。
03.
两场谈话
据柏拉图的《拉凯斯篇》记载,有一天下午,这位哲学家遇到了两位受人尊敬的将军:尼西亚斯和拉凯斯。他们都曾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与斯巴达人作战,因而赢得雅典城里老人的敬重和青年的仰慕。
后来,两位将军都战死疆场——拉凯斯在公元前418年的曼丁尼亚战役中牺牲,尼西亚斯则于公元前413年死于不走运的远征西西里之役。他们都没有留下任何肖像,不过可以想象,他们可能同帕台农神殿上一组壁画中的两位马上骑士相似。
这两位将军坚定地信仰一种被奉为常识的思想:为了证明一个人勇敢,必须参军,在战场上勇往直前,杀死敌人。但是当苏格拉底在露天广场与他们邂逅时,忍不住要再问他们几个问题:
苏格拉底:拉凯斯,我们来说说什么是勇敢,好吗?
拉凯斯:我说,苏格拉底,这太容易了!如果一个男人自愿与自己的队伍在一起,直面敌人而不逃跑,那他肯定就是勇敢的。但是苏格拉底记得在公元前479年普拉蒂亚战役中,希腊军队在斯巴达执政官保萨尼阿斯带领下,先后退,然后才勇敢地打败了马多尼斯领导的波斯军队。
苏格拉底:据称,普拉蒂亚之役,斯巴达人遭遇(波斯人),不愿面对面作战,退了回去。波斯人在追击中打乱了队伍,然后斯巴达人再转回身去像骑兵那样战斗,从而打赢了那一战役。
拉凯斯不得不再思,然后又提出第二种常识的观点:勇敢是一种坚韧精神。但是苏格拉底指出,坚韧精神可以指向鲁莽的目的。为区别勇敢和胡来,还需要另外的因素。拉凯斯的同伴尼西亚斯在苏格拉底指引下,提出勇敢还应该包括知识,知道辨别善恶,而且不能总是只限于打仗。
于是,雅典人极为推崇的一种美德,其标准定义之严重不足就在一场短短的室外谈话中揭露出来了。这场谈话证明,原来的定义没有考虑到战场以外也可以有勇敢,也没有考虑到把知识与坚韧精神结合起来的重要性。
这个问题也许看来很小,但是其意义深远。如果在此之前,一位将军所受的教育是命令部队撤退就是懦夫行为,尽管撤退在当时是惟一明智的策略,那么重新定义勇敢之后,就使他的选择余地有所拓宽,并且有了应付批评意见的依据。
在柏拉图的《美诺篇》中还有一则苏格拉底同一个对一种常识观点极端坚信的人的谈话。美诺是一名专横跋扈的贵族,从他的故乡塞萨利亚到阿提卡来访问,他对金钱与美德的关系有他自己的看法。
他向苏格拉底解释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十分富有,贫穷总是由于个人有缺陷,而不是出于偶然。我们现在也看不到美诺的画像,不过我在雅典一家旅馆的大厅里翻阅一本希腊男人的杂志时,我想象他可能同画上那位在灯光照耀的游泳池中饮香槟酒的男人相似。美诺自信十足地告诉苏格拉底,一个有美德的人就是有许多钱买得起好东西的人。苏格拉底问了他几个问题:
苏格拉底:所谓好东西,你是不是指健康、财富之类?
美诺:我的意思包括获得金银,以及城邦的显要职位。
苏格拉底:你心目中的好东西只是这些?美诺:是的,我指的是一切诸如此类的东西。
格拉底:……你在“获得”一词前面要不要加上“正义、正当”的字眼?你认为有没有区别?如果是不正当地获得的,你还称之为美德吗?
美诺:当然不啦!
苏格拉底:那么,似乎正义、节制、虔诚,或者其他的美德应该附加于“获得”(金银)之上……事实上,如果在某种情况下……只有用不正当的手段才能获得金银,因此使人缺少金银财富,那么这匮乏本身就是美德。
美诺:看起来是这样。
苏格拉底:那么拥有这些东西并不比缺少这些东西更体现美德……
美诺:看来是逃不出你的结论了。
片刻间,已经向美诺证明了金钱、权势本身不是美德的必要和充足的条件。富人可能值得仰慕,但这取决于他的财富是怎样获得的,正如贫穷本身并不能表明一个人的道德价值一样。
没有必然的理由让一名富人自以为他的资产就保证他的美德;也没有什么必然的理由让穷人觉得贫穷本身就是堕落的表现。
04.
为什么别人可能不知道
话题可能会过时,但是其根本意义是没有时间性的:他人也可能错,尽管他们身居要职,尽管他们所采纳的是几世纪来大多数人的信仰。理由很简单,他们没有用逻辑审视他们的信仰。
美诺和两位将军的观念不健全,因为他们没有先论证其逻辑性就全盘吸收了流行的规范。苏格拉底打了一个比方来指出他们这种被动态度的不合理:活着而不作系统思考就好比制作陶器或制鞋而不遵循技术程序,或者根本不知道有技术程序。
谁也不能想象单凭直觉就能做出好的陶器或鞋子来;那为什么认为过一种比这要复杂得多的生活,就不需要对其前提和目标进行持续的思考呢?
也许这是因为我们实际上不认为生活有那么复杂。某些困难的活动从外表就看得出很困难;而有些同样困难的事物却看起来很容易。对如何生活有一个健全的观点属于第二类;制作陶器或制鞋属于第一类。
制陶显然是十分艰巨的工作。首先要把泥土运到雅典,通常是从城南7英里处的科利亚斯角的一个大坑中取土。然后放在一个轮子上转,每分钟50至100转,转速与器皿的直径成反比(东西越小,转速越快)。然后进行擦拭、抹平、抛光和装手柄。
下一步是上一种与碳酸钾混合的优质黏土制成的黑釉。等釉干了以后立即放进开着风口的窑内加温到摄氏800度,烧得颜色变成深红,那是黏土硬化成为氧化铁(Fe2O3)的结果。
然后再全封闭加温到950度,窑里再加一些湿的树叶以维持潮湿,这样,陶身变成灰黑色,而那层釉呈烧结晶的黑色(磁铁矿Fe3O4)。过几个小时,再把风口打开,把叶子耙出来,让温度降到900度。此时釉仍维持第二次火烧成的那种黑色,而陶身又回到了第一次的深红色。
难怪很少有雅典人不假思索就去自己制作陶器。制陶业的艰难谁都可以充分看到。可惜,达到良好的伦理思想却不是如此,这属于另一类表面简单而内里十分复杂的活动。
苏格拉底鼓励我们不要被那些人的信心十足唬住而泄气,他们根本不理会其中的复杂性,至少不如制陶的工序那么严格就断然得出自己的看法。凡公认为显而易见和“当然”的,很少真是如此。
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教会我们想到世界比看起来更有可变性,因为传统的成见往往不是从无懈可击的推理中得出来的,而是从几世纪的混沌头脑中涌现出来的。现存的不一定就是合理的。
05.
如何独立思考?
这位哲学家不但帮助我们设想别人可能是错的,他还教给我们一种简便的方法,可以自己决定什么是对的。
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开始过有思想的生活?很少有哲学家比苏格拉底对此的要求更低了:我们不需要受过多年正规教育,也不一定需要闲适的生活。
任何人,只要有好奇心、思维正常,有意对一种常识的观念进行评估,就可以随时在街头同一个朋友开始对话,仿效苏格拉底的方法,不到半小时也许就会得出一两个开创性的新思想。
苏格拉底拷问常识的方法在柏拉图的早期和中期的对话录中随处可见,由于其步骤一贯,很容易用说明书、手册类的语言表达而不走样,并适用于任何被灌输的、或者想要反抗的思想信仰。
这一方法告诉我们:一项论断是否正确,不取决于它是否是大多数人的主张,或长期为重要人物所信仰。只有不能被合乎理性地驳倒的论断才是正确的。不能证伪的论断才是真理。如果能够被合乎理性地驳倒,能够被证伪,那么不论有多少人相信,不论相信它的人多伟大,这种论断也是错的,我们应该怀疑它。
苏格拉底式的思辨方法
01. 取一种为世所认定的常识论断:勇敢的行为要求坚守阵地不后退。有美德的人需要有钱。
02. 想象一下这一论断可能是错的,尽管说这话的人充满自信。寻找这一论断可能不对的情境。是否存在在战场上后退的勇士?是否存在坚守阵地而并不勇敢的人?一个人能否有钱而无德?一个人能否无钱而有德?
03. 如果对以上问题找到例外情况,那么原来的定义就是错的,或者至少不准确。勇敢而后退是可能的。坚守阵地而并不勇敢是可能的。有钱而为卑鄙小人是可能的。贫穷而道德高尚是可能的。
04. 最初的论断必须考虑到以上例外并将之精确细腻地表达。在战场上退或进都可以是勇敢行为。有钱人只有财产取之以道才可称为有美德;而有些无钱的人可能有美德,因为其处境使美德与赚钱不能两全。
05. 如果随后又找到了对以上修正过的论断来说的例外,那么整个过程再重复一遍。真理——就迄今为止人类可以企及的而言——寓于一项看来驳不倒的论断。追求真理,就是发现我们原来差不多认定为是的其实为非。
06. 不论阿里斯托芬如何加以歪曲,思考的产物总是优于直觉的产物。
当然,不经过哲学思辨也有可能获致真理。即使不用苏格拉底的方法,我们也会认识到如果处境使道德与赚钱不能两全,一个没钱的人是可以称为道德高尚的,或者在战场上进退都可以是勇敢行为。
但是,除非我们先已对反对的意见作过彻底的逻辑思考,遇到有人不同意我们的意见,我们就会不知如何应付。如果有一位盛气凌人的人物断然表示:金钱是道德的要素,或者只有懦夫才在战场上后退,我们就无言以对。缺乏反击的论据作后盾力量(犹如普拉蒂亚战役和在腐化的社会中致富),我们只能理不直气不壮地、或是蛮横地说,我觉得我是对的,但是不能解释为什么。
意见虽然正确,但不知道如何理性地回应反对的意见,苏格拉底称之为“原始意见”,以别于“知识”——那就是不但知道一种看法之所以为真,而且还知道另一种看法之所以为伪。“原始意见”比“知识”逊一筹。
苏格拉底把这两种对真理的认知比作著名雕塑家代达罗斯的优美的作品:由直觉得来的认知犹如一尊塑像放在室外的底座上而没有支撑,随时可以被一阵大风刮倒;而以理智和反诘的论据为支撑的认知则犹如用绳索钉牢在地上的塑像。苏格拉底的思辨法向我们提供了一种获致结论的途径,这样达成的意见可以经得起狂风暴雨而信心不动摇。
(0)

相关推荐

  • 苏格拉底的个人简介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 ...

  • 梧闽微信杂文系列之四十二:柏拉图与“理想国”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柏拉图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大思想家,理念论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既是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极为优秀的学生,又是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极为卓越的老师. 古希腊 ...

  • 【学点哲学】苏格拉底:如何独立思考?

    作者:阿兰·德波顿     苏格拉底(公元前468-前399)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人生哲学家.作为希腊启蒙运动的旗手,他一反早期自然哲学家对天地之理的穷究,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请到人间,以人的自我生活和 ...

  • 苏格拉底的经典名言:认识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

    什么是无知?无知是缺乏知识和重要常识.苏格拉底说认识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他说这句话,显然是有道理的.因为人最难做到就是认识自己,更何况还是要认识自己的无知,那更是难上加难. 一个能够认识自己的人 ...

  • 人类思想史上的经典议题:苏格拉底的“无知”与明智

    苏格拉底的"无知"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经典议题.在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 以下简称<申辩>)中,苏格拉底以一种明确的口吻宣称,他之所以被德尔菲的神钦点 ...

  • 韩剧台词 | 无知不是罪,拒绝学习才是罪恶

    戳 音频 听小爱语音讲解 韩剧台词 모르는 건 죄가 아니에요. 알려고 하지 않는 게 죄악이죠. 无知不是罪,拒绝学习才是罪恶 解析: 모르다 不知道 죄 罪 죄악 罪恶 句子出处:<文森佐 ...

  • 苏格拉底的秘密(连载三):学会“无知”

    苏格拉底的秘密(三):学会"无知" 译者:陈全 译者前言:2009年,心理治疗师鲁斯唐接受了法国文化电台主持人勒努瓦的采访,来谈一谈他的新书<苏格拉底改变生活的秘诀>. ...

  • 虹野:无知并不羞耻,愚昧或有罪恶

    虹野:无知并不羞耻,愚昧或有罪恶 文/虹野 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尤其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几乎每个人都是"无知"的.如果用知识的广度作为衡量人的智慧的"标准"的话 ...

  • 无知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是人类唯一的与生俱...

    无知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是人类唯一的与生俱来的原罪,而不是基督教说的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淫欲,暴食,也不是佛教所说的贪嗔痴,这些都是表象,其根源都是无知造成的. 很多人的一生,都局限于自身的视 ...

  • 苏格拉底:终其一生,追寻真理,认识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

    苏格拉底与他的学生柏拉图,还有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后世的人们称之为古希腊中的三位贤者,可见苏格拉底在教育方面有何等伟大的贡献,他们师徒三人还被人们称之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可是这样的伟人,在当时腐 ...

  • 苏格拉底的智慧

    苏格拉底智慧指的是苏格拉底对自己知识限度的理解,他只知道自己知道的东西,并不假设自己知道的多或少.虽然从来没有直接由苏格拉底的理论或论文,我们的理解他的哲学,因为他们与智慧的关系,从柏拉图的著述这个主 ...

  • 北大著名教授警告退休人员: 不要如此无知!

    演讲者:齐伯力(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主任) 去年我才从美国回来,此前在斯坦福呆了六年.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很多新东西. 北京市普查工作结束,北京市得了两个冠军,一个是高血压冠军,一个是高血脂冠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