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水 ·散文】贺万春:捡拾到的一点关系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415期︱
编审|马晓毅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谨以此文缅怀陈忠实先生
——题记
「捡拾到的一点关系 」
文|贺万春
在陈忠实先生逝世三周年到来之际,我第一次缅怀和他捡拾到的一点关系,虽则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但毕竟他在我心中还是一座丰碑,这不但是因为《白鹿原》小说的影响,还有不为人知的一点,那就是我从诗人李建邦那里捡拾到和陈先生的一点关系——我得到陈先生一份亲笔手稿。
大概是上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陈忠实先生为完成他的力作《白鹿原》,他潜心地四处进行调查采访,搜集创作小说素材,而他去得最频繁的地方就是蓝田县。翻阅蓝田历史档案和牛兆廉所编民国县志,每次在蓝田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工作的浩繁可想而知。要在这人生地不熟之地下榻这么长时间,他未免感到一个人的孤寂,且第一次到蓝田,若有个熟人当向导,岂不是要省事得多。他猛然想起一个人——诗人李建邦,他就是蓝田县人,又是省作协会员,我何不和他取得联系,在去之后提供一些工作方便,他的想法很切合实际。
李建邦是位诗人,当时在蓝田北关中学任教,对县内情况当然熟悉,能帮的忙他当然乐意帮,人不亲行亲吗!陈先生每次来前,都要和李建邦通通气,李先生也在陈先生将到未到之际为他安排好食宿,并在陈先生到后详细介绍有关情况,引荐有关的人事和单位,连日常生活琐事都考虑到了。他们你来我往,使陈先生工作起来毫无后顾之忧。陈先生因为写作的需要,在好多年里往返蓝田好多次,李先生为成全文友大业更是不厌其烦,终于让陈先生圆满结束在蓝田的收集采访工作,胜利而归,二人也因此结下深情厚谊。
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我在北关中学和李建邦相处几年,我们二人情投意合。在我离开北中之后,我们还常往来,李先生经常把他出版的诗集、散文集投寄于我,我每次去县城都会找他,我们交谈得很投机。他也把自己后来和陈忠实的故事原原本本告诉我,我当然对他们的交往感到欣喜,这大概是九十年代以后之事。
有一次,他竟然把陈先生给他诗集写的序文手迹送与我。我从来未见过陈先生笔迹,一篇序文写了几页稿纸,看那手稿,钢笔小楷,灵气通透,规整俊秀,功力不凡,让我啧啧称赞,如获至宝,爱不释手,我算和陈先生接上轨了。读起这篇序文,我为他的文笔叫好,为他对李先生的熟悉敬重而佩服,对蓝田的歌颂赞美而激动,也为他对文友一片赤诚之心而感动,更为李先生能结识这位大师而庆幸。我怀揣手稿如同揣着陈先生一颗热乎乎的心,我要认真珍藏这墨宝啊!
时光已流逝20多年,如今这份手稿我还珍藏着。在历史岁月中,一想起陈先生这份手稿,我都要从抽屉翻出来,把那俊秀的蝇头小楷欣赏一番,为陈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天才的墨宝称赞一番,赞叹一番,激动一回,似有见贤思齐之意。值此陈先生三周祭日到来之际,我把这篇手稿又翻出来,呈现在读者面前,作为对陈先生最好的怀念,也告慰早已去世的李先生的英灵,是你让我和陈先生有了这层关系!这对我以后的文学之路不无裨益!
愿陈先生在天之灵安息,伏惟尚飨!
附:陈先生手稿
▼
贺万春:1939年9月生人,西安市蓝田县人,从事散文创作二十余年,出版三本散文集,现为省市作协会员,省散文协会会员。虽已耄耋之年,不辍创作,犹喜哲理散文。微信名夕阳无限好。
▼
▼
滋水美文
汩汩清泉流过 倾听心灵声音
长按二维码关注订阅
主编微信:mxy2722801
声明︱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投稿邮箱︱865909186@qq.com
喜欢就点个赞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