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笔记:太仓图书馆前的一个场景(上)
梁东方
夏至时节,在雨后的蓝天白云之下,在完全意外的舒爽空气中骑行,时时刻刻都是惬意的,都是要一再为此情此景而禁不住欢呼起来的。以北方生活的经验,这个时候都已经是干热闷热的高温季节,断然不会再有这样宜人的时刻,这些年以来又加上了挥之不去的雾霾,就更是让人只能在无奈中忍受。
而在这里,在太仓,则完全是另一幅绝对想象不到的天地。在早晨上班去的自行车电动车车流中,我这是去图书馆看书。有谁是在非假日的时候去图书馆的?大家都在忙碌,有时间有余力在工作日里前往图书馆,不仅是脱离开了生活的羁绊的奢侈,而且还因此而先就有了人在幸福之中的预设;何况还有这样出人意料的好气候、好空气。
去图书馆有时候并非一定要看什么书,那是一种生活,一种生活方式。在没有户外生活的时候,图书馆生活是一种几乎可以与自然审美并驾齐驱的享受。图书馆中由于有一个大家共同阅读的氛围,也就有了一种适度的紧张与约束,更适合人心无旁骛地阅读和书写、思考和沉浸。
图书馆也是换个角度看世界的地方,是一个出发点,一个城市中近于唯一的可以让人自适应的建筑平台。到图书馆来,才意识道自己已经长时间不读书了,不这样正襟危坐地读书了。总以为到了该输出的时候,不必再看什么书做输入的事情了,也无暇输入。这其实是不正常的,输入对于任何人、任何时间其实都是需要的,区别从来都仅仅是输入什么而已。
有意思的是,自己以往的图书馆经验,今天多少有点失灵:不必因为到了开门的时间冲进去抢位置!太仓图书馆的座位很多,人很少,一切都很宽松。在一向以来任何资源都很紧张的人口大国里,这样偏居一隅的县城里如此高大上的图书馆,却没有什么人来抢夺使用权。这是这个城市公共建筑的超前性决定的,也是将公共建筑作为政绩的可以直接波及到普通百姓的福利中的,重要一种。
图书馆实在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发明。免费给人们提供一个有各种基本保证的阅读环境,可以阅读纸质图书和使用电脑网络,可以亲子阅读带着孩子一边玩一边看书,或者一起观看经典影视;而且有热水、有空调、有高矮非常合适的桌椅,有宽敞明亮的环境,这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尤其是在盛夏季节,在苦寒季节,图书馆无异于一个避风港,一个逋逃薮。
图书馆直接孕育过众多著名的作家和典籍,也是马克思写出《资本论》的地方,更是无数先哲和普通的阅读者们度过自己人生中无病无灾的大量时间的好地方。现在,自己也忝列其间,与古往今来无数泡图书馆的人们一起并肩坐在图书馆里,带着书包、带着水杯、带着中午饭,重现已经久远了的上学时候的学生状态,不期然地已经将生活环境纯化,让周围只剩下一个安静读书写字的氛围状态,再无杂事相扰。
太仓图书馆是免费的,也是自由的。不管有没有借阅证都是可以进来的,可以直接到书库里找书,在阅览室里看书。桌椅板凳都是舒适方便的,空调很足,冷热水供应。借书还书都不用管理员经手,都由机器完成。身在其中你一定会相信,它在全部意义上都已经可以比肩世界上任何最先进的图书馆了。
因为还没有到九点开门的时间,就先坐在门外两侧树荫里的读者就餐处的长木头桌椅边阅读和书写。门外的这些桌椅设置,既解决了图书馆里吃饭的问题,还同时给读者提供了户外休息或者阅读的方便,等于开辟了一处户外的多功能区;有意无意地实现了天气好的时候图书馆的户外延伸功能。
在距离车流不断的大马路不到20米的地方,在木头长桌长椅边,大家如同在自己家里的庭院中一样,坐定了看书写字,完全不像是身处闹市。这样将书写与阅读非常舒适地置于户外的时刻,是完全属于个人的自由自在的不受约束的状态。它比任何建筑之内的类似行为都更美,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审美之外的美的直接参与与美的享受。
在每一口空气都清爽甜蜜的好氛围里,度过生命中这样的时间,度过自己的人生经验中夏至时节总是代表着高温煎熬的时光,实在太美好。这一时刻,甚至比坐到图书馆里面去还美。这是城市为人提供的美好生活中的一个小小场景,是自己极少能体验到的城市的优点。当然这是在南方的城市,上海旁边叫做太仓的城市。此情此景之中,就连停在图书馆前免费车位里的汽车,也都显得不急不躁,安详稳重。因为他们的主人是开着它们来看书的,无关烦恼和焦虑。
坐在这样愉快的氛围里等开门,甚至开了门都不愿意离开,都愿意还一直这样坐下去。突然想到一个不无浪漫的文章甚至是诗的题目:《哪怕到别的地方,只是为了要用一用人家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