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揖挥别︱少年不怕岁月长
点击上方“窗外的白杨”关注我们,一起分享精彩人生~
有许多品德美好的人,尽管他们对艺术一无所知,但他们,才是大地的精华。
——王尔德
少年不怕岁月长
入伍十余年,有幸接触到许多年轻的士兵,并为他们身上流淌的人性光辉所感动。闲坐沉思,拙笔记录一二,与君共勉。
十几年前到北方某摩步旅实习,所在班赵班长人高马大,饭量自然也不小,却省吃俭用,每月花销不过几十元,当时不以为然。有一次,周末班务会上,赵班长说:“马上发工资了,你们谁没钱了可以来找我,我工资有四五百呢。”瞬间觉得五大三粗的赵班长变得很可爱,节约是个人习惯使然,帮助和给予却是一个人最珍贵的品质。
下部队以后,也接触了不少战士,有的虽然早已离开了部队,可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激励着我,让我朝着前方坚定地走下去。
下士小沈,当兵五年,作为主要操作手参加年度野营训练五次,没有岗位津贴的文书兼军械员干了四年,口号喊得震天响,军事技术精湛,为人随和易相处,不轻易发牢骚,也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相应的回报是,当兵第二年入党,获得多个“优秀士兵”荣誉,三个“三手”标兵,一个装备管理先进个人。退伍多年以后,单位有人仍然时不时提起这个兵,他如这个平凡集体中的一座灯塔,照亮着后来人的路。平凡、朴实、任劳任怨的兵,是我们这支军队建设的大多数,少了他们,不行。
军士长老温,结婚七、八年家属从来没有来过部队,原因很简单也很让家属郁闷:怕影响部队工作。他服役的第十六个年头,也就是军旅生涯的最后一年,家属小孩才第一次走进营门。为的是在有生之年,能穿着这身舍不得脱掉的军装,陪着家属小孩一起看看这个奉献了一生中最美年华的军营。当兵多年,别妻离子的场景,在老温身上一览无遗,当一名年轻的老兵无言地支持我们这支军队时,我们能否看到他的坚守和付出?
上士小吕,人长得帅,人品也好,专业、体能都不错,是一名好兵。临近而立,正在为人生大事发愁。对象也谈过几个,无一不是因为部队任务多、时间紧而告吹。可他愁归愁,却不以为然:“不能理解军人,不能理解军队的军婚,是不会幸福的。”洒脱,又充满自信,即使是国家机器上一颗不起眼的螺丝钉,仍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上等兵小陈,为人活泼开朗,爱好广泛,作为富二代,脾气略有一点暴躁。一米六的个子,打得一手好篮球。不长的手指头,却把吉他弹得时而激昂,时而婉转。口才不错,动不动将人教训得哑口无言。从来没有人见到他哭,直到他接到家里告知舅舅去世的电话,从来没见过他哭得那么伤心,就像没有见过谁能将吉他弹得那么动听一样。
战士老郭和小孙外出逛商场时,路遇抢劫,不管对方有没有凶器,有没有同伙,追歹徒追了几条街,终于将歹徒绳之以法。回来以后,老郭的一句话让我们很受感动:“抓歹徒是一时的,打仗却是长期的,如果这是打仗,我们也第一个上。”
军士长老练,家属来队自带米、面、油,不管营区离菜场多远,也要求家属自己出去买菜。结婚以后,从来没有从集体打过一次饭、拿过一次菜。老练的坚持近乎偏执,即使你拿家属来队期间的伙食保障规定跟他解释,他也始终认为:集体利益不容侵犯,哪怕是一粒米、一滴油也不行。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昭示的是信仰,也是敬畏,也让我们不少人汗颜。
青春并不永恒,也不神圣,青春的可贵之处在它的无限可能,也在于它的一去不回头。这支军队的大多数人,从少年开始,将一生中的最好年华留在军营。时间已过,小事堆积,留下的是满满的回忆。我们的士兵,才是这支无往而不胜的军队的主体,那些品德高尚的军人,才是我们这支军队的精华。
谁说和平时期的中国军队丧失了打胜仗的能力?只要有年轻的士兵在,谁敢犯中华?让我们将姿态放低些、再低些,让双脚踩在坚实的大地上,听得到这无言的表达,看得到这无言的付出,体会得到那可爱的坚守,感受得到士兵平静外表之下澎湃的激情。
少年不怕岁月长,沙场总闻侠骨香。心里总住着一个少年,热爱生活、忠于岗位,漫长的岁月洗礼,少年蜕变成勇士,这是一生的荣幸。
作揖挥别
江南80后子弟兵一枚,来自更南的南方。无以报国,惟有一腔热血;痴迷文字,只为描绘些许人间景色;眼高手低,常思家国大事。愿以笔会友,同阅世间冷暖~
中 国 合 伙 人
策划、排版:白杨
编辑、审稿:循羽
设计、精典:三火
校对、终审:了凡
图来自网络,文为原创,欢迎关注[窗外的白杨]原创文学平台,给你的精彩人生留印,联系方式QQ:76525508,来稿请投信箱76525508@qq.com,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确保稿件为原创首发,稿费为全部赞赏百分之八十,稿费十天后发放(后台需要发文一周后才能到帐)!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