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宝玉讲的小耗子故事,有个细节很重要

头一天晚上,宝玉刚刚答应袭人了三件事,第二天,他就带着替人淘漉胭脂膏子的幌子去了黛玉处,显然,袭人的劝解并不起作用。
当然,黛玉他们的住处本就相距不远,黛玉处也当是他常来常往的所在。
《红楼梦》第十九回下半回“意绵绵静日玉生香”,这一段虽没有什么大事件,只是描写宝黛这一对儿青梅竹马的玩伴在一个中午一起玩耍的生活琐事,但却格外好看。曹雪芹就算是写一件小事,也可以写得别开生面。就让我们来细细地读这一节: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细节一

宝玉去看黛玉至少说明两件事:1、宝玉对黛玉上心;2、宝玉真的是“杂学旁收”。
睡午觉的时候去黛玉房里看视,是怕黛玉饭后就睡,这样不利于养生,因为会“停食”,不利于消化,宝玉用心细致,巴巴上去把黛玉“推”醒,并且劝她“酸疼事小,睡出病来的事大,我替你解闷儿,混过困去就好了”,多贴心。脂评说,一般的小说,男子进女子卧房,会“便生不轨之心,突萌苟且之念”,宝玉想的却是黛玉的健康。
饭后要动,稍稍消化之后,才能午休。这一类中医常识,并不在当时蒙童的常规课程以内,宝玉知道这些,薛宝钗说他“杂学旁收”,一点也不错。

细节二

黛玉也是宝玉的贴心人,他一心就在宝玉身上。
黛玉因看了宝玉左边腮上有纽扣大小的一块血渍。便欠身凑近前来以手抚之细看……
一个深闺女子,是不可能拿自己贴身帕子替男子擦拭身体的,也只有宝黛这样青梅竹马起居一处的,才有可能有这样的行为,也只有黛玉这样对宝玉上心的人,才可能发现宝玉腮边的胭脂。
(一对儿贴心人)
而黛玉责备宝玉的一句话,也值得思索:
你又干这些事了,干也罢了,必定还要带出幌子来,便是舅舅看不见,别人看见了,又当奇事鲜话儿云学舌讨好儿,吹到舅舅耳朵,又有大家不干净惹气。
这里的“大家”二字很值得思考:
如果贾政听到宝玉又玩胭脂,结果最坏就是挨打,跟别人何干呢?其实,只要宝玉挨打,贾母必然迁怒众人,而黛玉自己也会代忧代痛,伤心难过。黛玉说这样的话,是真的贴心,要比袭人的“花解语”的硬劝贴心得多。

细节三

黛玉的一生心事:宝钗的威胁。所以,当宝玉闻她身上有奇香时(黛玉自然是香的,一则是少女的体香,二则她是绛珠仙草,前世饮的是仙露,不香才怪),她就问“我有奇香,你有暖香没有?”因为宝钗有“冷香丸”药,所以她问宝玉这样的话,正是她心底最无奈也最牵挂之事在言语上的自然流露。
(宝黛的温情日常)
但实际上,如果读完这一节,我们应当明白,宝玉对对黛玉、宝钗的感情是有差异的:他跟宝钗是相敬如宾,但日常交流心有隔膜;他跟黛玉是真正的亲密无间,日常交流知心默契。
只可惜爱情并不代表婚姻,宝黛爱情的毁灭是美的毁灭。

细节四

宝玉讲了一个小耗子偷香玉的故事,其中有一段:
小耗道,‘我不学他们直偷,我只摇身一变,也变一个香玉,滚在香玉堆里,使人看不出,听不见,却暗暗的用分身法搬运,渐渐的就搬运尽了。
这里有个“分身法”,其实正是曹雪芹创作红楼的一种重要创作手段,是他较为典型的塑造人物方法。
举个例子,我们知道林黛玉有众多“分身”,至少晴雯、龄官和妙玉都是黛玉的分身,是她的影子:晴雯有林黛玉的灵巧无邪,龄官有林黛玉的率真美貌,妙玉则有林黛玉出身、孤高及才华。
实际上,这个小耗子,也是宝玉专用来讽刺黛玉的:“我虽年少身弱,却是法术无边,口齿伶俐,机谋深远。”不是说黛玉还是说谁?
(我虽年少身弱,却是法力无边)
为什么这样写呢?
这种写法让核心人物有了多种人生可能性,也更丰富了小说对于生活的反映维度,现实生活中的人千人千面,总有一种“分身”会让人觉得亲切并产生代入感,有了这些影子一样的人物存在,会让人感到欣喜,感到温暖,感到亲切,会在心中暗想:原来世界真的有这样的人啊,看到这样的人,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在世界上并不孤单。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在文学作品中找到这样一个“分身”,文学作品要表达的,是现实人“分身”的人生。这正是文学的价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