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王维辋川文化情结之缘 / 王秀琴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486期
审稿|谭长征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我与王维辋川文化情结之缘
——张效东与王维辋川文化走进交大校园记
文/王秀琴
“同道者同行,同行者共享”。
刚刚过了“小雪”节气。那段时间,因为身体的缘故,我一直告假蜗居家中,静心休养,真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重保养身”。
忽一日,看见刘少青老师转发的一条消息:周三(11月27日)张效东老师携王维辋川文化走进交大校园,心中欣喜万分。
与张效东老师以及王维辋川文化结缘,始于2018年的11月,至今恰好整一年。那次是同蓝田爱故乡文学小组众多文友,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前去王维故乡探寻王维辋川文化20景遗址。回来后,根据现场录音几经反复拟就《追寻历史遗迹  探访王维辋川20景之行记》一文发表,但对辋川文化仍自觉知之甚少,了解肤浅。现在又有了这一次绝妙的好机会,尽管身体尚在恢复期间,不宜外出,但怎能忍心错过又一次学习的好机会?
急忙联系,终定为周三下午四点钟在蓝田县城北环路移动公司门口集合,驱车前往交大校园,聆听讲座。


一、与蓝田老师们的热情汇集
吃过午饭就开始准备行程,往日的此刻都是要小憩一下的。但今天的脑海里不停翻腾回忆着与辋川文化相关的知识,不知不觉间,约定的时间就到了,急忙背上行囊走出了家门。
天气有些阴沉,似乎还飘着点小雨,来到集合地点,蓝田县王维/四吕文化研究会的朱永林、刘弈、王海霞以及刘少青、周兴顺等几位老师已陆续来到,见面后热情洋溢。一行六人,稍作寒暄,就开车疾驰奔向心中向往之地。
原计划一个小时到达后,如果时间充裕,大家准备和陪老师简单吃个饭再去讲坛。(张老师已先行一步到达)可由于路径不熟,半路上偶尔还有堵车现象,原先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竟几乎走了整整两个小时。到达交大西门口时,已是灯火璀璨,夜色迷离。
诺大的校园,高大的树木,富有特色的各类大小雕塑,让人感悟颇多却无暇再多回顾一眼。好生羡慕现在的孩子,能够在这样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真幸福!
虽然离正式讲座还有将近1个小时,但是如果想要出校园门再找个小吃店吃个简单的饭,估计时间还是很紧张的。为了不耽误讲座,张老师和几位老师坐在大厅外的过道木椅上,喝了一杯水,匆匆吃了几块饼干,垫个饥。望着他的背影,深深地为他这种敬业、负责的精神,感动敬佩不已!


二、交大校园里精彩的讲座
讲座是在主楼A楼,我们几个人心急火燎的却误进了E楼,经人指点,方知走错,急忙又下楼穿过E楼侧面的通道走楼梯,终于来到了A楼303演播大厅。
白色的桌面,蓝色的座椅,呈阶梯形排列,灯火明亮,教室宽敞,足有三百人左右的座位,让人眼前豁然开朗,此刻已坐满了交大的学生以及喜爱传统文化的听众,此刻已座无虚席。回头四顾,看到西安真元文学社的社长瞿文华老师、以及韩栓劳、余鹏勃、段丽红、南晓玲、王春生等众多的蓝田籍老师和辋川文化爱好者早已来到演播大厅坐定。《蓝田在线》网络传媒CEO王磊早已一切准备就绪,全程进行现场摄制和直播。
蓝田王维辋川文化因张晓东老师卓越的研究成果而走进这座高等学府,让我们在座每一位蓝田人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
19:10,“学而讲坛”教授系列讲座第554期正式开始。引导主持人张波和市电视台的李朵两位老师相继闪亮登台。他们先后介绍了张效东老师与王维辋川文化的渊源,朗读了著名军旅作家胡松涛政委《辋.王维》中描述辋川的美妙片段,在座的每一位听众凝神屏气,心之神往,更加渴望通过张晓东老师精彩的讲座进一步了解王维辋川优秀的传统文化。
19:30,张效东老师走上讲台。当主持人问到他此刻的心情时,他兴奋的说:“今晚看到有这么人来到现场,看到有这么多的人喜爱王维辋川文化,我感到很欣慰,很兴奋!我想通过今天的讲座带领大家走近王维,走近辋川,还原一个可亲可敬,可知可感的真实的王维。我的讲座主题是:蓝田文化讲座——寻觅王维的千年足迹。”
整台讲座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讲座共分为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王维隐居辋川的缘由。
二、王维辋川的隐居生活。
三、王维辋川文化遗产。
四、王维辋川文化研究成果。
五、王维辋川将走向世界
这些内容,有的是以前我听过的,有的是从未听过的。这些经张效东老师及团队亲身经历而研究总结出的珍贵成果和资料,对于身处高等学府的莘莘学子来说,更是难得一闻!
王维(701年-761年)名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世称“王右丞”,外号“诗佛”。旧时,文人隐逸是一种风尚。王维中年以后,隐居辋川,过着亦官亦隐、弹琴赋诗、啸咏终日、远祸避俗的山居生活。
王维之所以选择到当时远离长安的辋川隐居,一个确实是因为辋川风景幽美,但更重要是因为深刻的社会政治原因的,他不愿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同时又要赡养家中老母和弟妹,所以选择了远祸洁身隐居辋川这种堪称完美的生活方式。
王维一生中曾有过五次隐居生活的记载。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到唐肃宗上元元年(758),王维在辋川隐居前后共14年,是一生中隐居的最后一次,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次。上元二年(761),61岁的王维去世,终葬辋川,体现了他与辋川山水生死相依的真实情感,辋川实际上已经成了他名副其实的故乡。
诗人在辋川隐居期间,陶醉于青山绿水之间,用他那画家的眼睛去捕捉辋川的美景、用音乐家的耳朵去倾听大自然优美的旋律,与友人斐迪赋诗唱和为辋川二十景分别赋诗,共四十篇,结成《辋川集》,为后世留下了著名的散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他的诗作,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这些五言或者七言绝句是王维后期山水诗的代表作,感情真挚,语言明朗自然,不用雕饰,具有淳朴深厚之美,可与李白、杜甫媲美,堪称中国山水田园诗的巅峰之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卓绝千古的名篇佳句。
王维辋川诗的卓越艺术成就,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创作乃至中华民族审美观念的建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维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画家,被誉为南宗画祖和中国文人画第一人。苏轼曾赞曰:“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辋川图》是王维以辋川二十景为蓝本创作的巨幅壁画,是王维山水画中最享盛誉之作。主画面亭台楼阁掩映于群山绿水之中,古朴端庄。别墅外,山下云水留肆,偶有舟楫过往。此画所创造的淡泊超尘的意境,给人精神上的陶冶和身心上的审美愉悦,旷古驰誉,开启了后人诗画并重的先河,历代为世所重,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张效东老师带领的学术研究机构从2015年10月开始,就倾力于王维辋川文化研究。2018年成立了“蓝田县王维 / 四吕文化研究会,聘请中国王维研究会会长副会长等全国王维研究的权威专家、学者担任顾问,编辑出版了泛学术期刊《蓝田文化研究》,召开了王维/四吕文化旅游开发高层专家研究会。
“辋川二十境,胜概贯秦雍”。研究团队以王维、裴迪辋川诗、文为主要依据,适当参考史志记载、古今游记文章和中外学者研究成果,对王维别业遗址区进行长期深入的调查研究,经多方搜集、钻研历史文献和古籍资料,终于形成一批经得起考证的文字成果,并找到了王维墓旧址,基本确定了辋川二十景遗址所在。
1991年5月,全国第一次王维诗歌研讨会在西安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到辋川参观,赋诗抒怀。之后,中外专家学者,研究者乃至港台、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的王维崇拜者、研究者也接踵而来。
辋川佳山秀水成就了王维,王维也成就了辋川。辋川不仅是蓝田的,而且是中国的、世界的。辋川已经成为王维文化的载体和文学圣地,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植根之地。
在两个小时的讲座过程中,张老师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语言生动活泼,既有翔实的历史资料呈现,又有妙趣横生的小故事穿插,全场气氛浓烈,讲座前后几度被大家的阵阵热烈的掌声所打断!
最后张老师以他的一首《七律·王维辋川》旧体古体诗的展示,圆满结束了这次难忘的文化盛宴。
烟雨辋川举世闻,青山绿水隐高人。
一株银杏诗魂在,廿景山川画卷存。
人仰诗佛高远趣,文藏禅理素洁心。
沦涟辋水今犹是,明月清泉万古吟。
张效东老师数十年如一日,投身王维辋川文化挖掘和整理之中,呕心沥血,成绩卓越,精神可嘉!
三、热烈欢快的提问分享
在讲座前,主持人和张老师都提到:讲座中途或者结束,将有四个小问题提问听众,答对者将以军旅作家胡松涛政委的新书《辋.王维》予与相赠,以示奖励。自始至终,我和台下众多的听众都在全神贯注的听着,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这本书。
果然,主持人和张老师在讲座刚结束就提问了以下四个问题:
1、王维一生曾五次隐居,前四次隐居活动都在哪里?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2、王维关于辋川的著名散文集的名称是什么?
3、“天下右丞诗,朝廷左相笔”是什么意思?
4、王维的生卒年月颇有争议,谁能说得清楚?
这几个问题我似是而非,似知非知。此刻,就在我进一步思索之际,观众席上的听众纷纷举手。
最后这几个问题,都基本上得到了正确的解答。除第一个问题由一位站在最后一排女士抢答外,其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被蓝田的韩栓劳、刘奕、刘少青三位老师正确抢答,4本赠书蓝田人就得到了3本。一旁的听众感叹,真不愧是身在蓝田的蓝田人啊!
之后,张老师又对上述几个问题作了详尽的解答,让每个人都清楚的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大开眼界。
《学而讲坛》的创始人黎丽老师用概括性的语言做了精彩的分享。《学而讲坛》自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554期的论坛讲座,影响力颇大。黎丽老师功不可没!
她非常推崇王维及其王维辋川文化的成就。她说:王维是一个重情义身前就拥有名满天下美誉的盛唐诗人。王维非常有才,他的古体诗,律诗,绝句、边塞诗、山水诗等诸多文体结合,每一样都十分精彩。他的画将禅道的境界带入画中,被苏东坡称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王维同时还是一个音乐奇才,他用音乐家的耳朵,感受大自然的韵律,人生的平静和空灵,让挑剔而高贵的大唐公主欣赏赞叹不已。
所以,研究王维文化,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还原饱满的、立体的王维原貌。他对后世的影响不仅仅是诗词,绘画,音乐,更是一种完美的人生方式的选择—“山林富贵两相得”。
让我们一起走近诗佛,用心灵去感受王维丰富的内心世界。
四、王维辋川文化研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中国王维研究会会长吴相洲曾说过:“(王维)是盛唐文化的一种类型,一个标本。他标举的生活方式,他揭示的人生意义,对指导今人生活很有意义。他时刻提醒人们回到生活本真。他是闲适生活的倡导者,王维对生命的体验值得现代人借鉴。”
“近年来,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作为盛唐诗人的代表,王维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了“盛世读王维”的观点,认为王维诗歌是盛世的特产,王维身后的历史证明,政治越是稳定,社会越是昌盛,经济越是繁荣,王维的读者就越多,王维文化也就越火”。(张效东)
我们现代人纪念王维,畅谈王维诗,寻找王维辋川遗址,不仅仅是因为他为人清正廉洁,淡泊宁静,诗词歌赋富有禅意,更重要的是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当今社会,可以让我们从内心保持一份从容与淡定,给心灵一片宁静的净土。带给我们更多的有益的启示。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必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相信,就像我们寻找欧洲文艺复兴必到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一样,总有一天,世界各地的人们会纷纷到辋川寻中华文化之根、朝中国文化之圣来的。”(张效东)
五、后记
讲座在晚上快10点左右结束,众多学生及听众仍恋恋不舍不愿离去。他们纷纷走向讲台将张老师团团围住,请教王维辋川文化中的相关问题,争相恐后和张老师握手、互加微信并合影留念。
当晚回到蓝田县城时,已是11点多了。早已是万家灯火,万籁俱寂了!而直到此时,我们尊敬的、一直致力于王维辋川文化传播倡导者的张老师,竟忙碌辛苦的连一顿热乎饭都没有吃上!
此次讲座由人文社科院、西安交大教务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办;提问力学院、西安广播电视台、《人在职场》、王维研究会等高等学府、多媒体、国家级学术研究机构联合主办,规格之高,关注面之广。
据初步不完全统计:当天网上在线的听众多达近两万人。讲座的成功举办,让《长安说 世界听》携带着王维辋川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走出蓝田,走出长安,最终将走向世界。
张效东,1944年出生,蓝田县教科局退休干部。擅长古典诗词,著有《历代蓝田诗选析》。热爱蓝田地方文化并有较深入研究,主编的《蓝田文化调研资料汇编》、《蓝田地域文化概览》(副主编)、《蓝田文化普及读本》等,现任蓝田县王维 / 四吕文化研究会会长并兼《蓝田文化研究》主编。被评为2018年度陕西爱故乡人物。中央电视台摄制的三部有关他研究蓝田文化事迹的纪录片,《蓝田白鹿魂》已播出,他与著名学者郦波、蒙曼搭档拍摄的另两部也即将播出。央视《蓝田白鹿魂》纪录片评价他是“蓝田最有学问最严谨的先生”。
关于作者
 西安秀子: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人,公务员,平素热爱文学、写作及诗歌朗诵。工作之余,爱好广泛,常与朋友唱歌、跳舞、旗袍走秀、郊游或户外登山。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崇尚健康、自由的生活方式。
往期作者部分精彩文章回顾
滋水美文
汩汩清泉流过     倾听心灵声音
长按二维码关注订阅

主编微信:mxy2722801
声明︱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投稿邮箱︱865909186@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