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融云CTO杨攀:聚焦核心业务,想客户所想

杨攀 融云 CTO、TGO 鲲鹏会会员

2014 年,移动端即时通讯的市场已经被微信、QQ 等几家头部公司占领。那时候正在负责飞信业务的杨攀,和团队里的几个同事看到了即时通讯在 B 端市场的潜力,决定一起组建全新团队重新出发。正好当时国内创业氛围正浓,几个人联合创立了一家做即时通讯云平台的公司——融云。

4 年以来,这家还处在创业阶段的公司,已经从中国走向世界,截至 2018 年,融云公司业务已覆盖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一方面,他们向海内外开发者及互联网企业提供 SDK 技术;另外一方面,则是不断开拓传统企业市场,为大型、超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内部办公相关的通信解决方案。

根据艾瑞咨询提供的第三方数据,融云已连续 4 年拿下市场占有率第一;如果从数据角度来看,融云业务量仅排在微信和 QQ 之后,成为了中国第三大即时通讯平台。

但在融云 CTO、TGO 鲲鹏会会员的杨攀看来,拿下行业第一势在必得,因为“如果没有信心和能力在行业做第一,那就不做”。在接受 TGO 鲲鹏会采访时,他很自信地说,“我们的团队、技术、服务是行业内最好的”。

To B Or Not To B ?

早期最著名的即时通讯工具叫 ICQ,在国内从开始 QQ 到目前的微信,通讯一直是必备的社交工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即时通讯的重要性和需求,都远远强于 PC 时代。

为什么选择做 To B 端的业务?杨攀承认一开始,并没有想所谓的“风口”,而是很实际。

当时,To C 端的即时通讯市场被微信和 QQ 所占领,互联网流量越来越向巨头靠拢,业务在国内能赢的机会很小。考虑到 To C 端不可控因素太多,流量和资本都需要被考虑进来;融云团队判断 To B 方向比较稳妥,只要提供一个被需要的技术,并要求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在领域做到最好,相信最终能站到塔尖上。

幸运的是,国内企业市场前两年在经过了信息化和移动化后,企业办公系统开始转向办公自动化,即时通讯又回到了中心位置。在非常多的应用场景下,无论是在互联网领域,还是 To B 端的企业领域,融云都赶上了风口。

在很多人看来,To B 业务前期是销售导向,市场做品牌的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自身业务。但在杨攀眼中,如果销售部、市场部做得很好,客户用完产品后体验很差,之前的所有宣传都是白做。“这就是一个闭环,品牌很好,产品很烂,这个循环会越来越糟糕。反过来也是,你的东西好,客户就会自发的去口碑传播。现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虽然还存在,但是影响一定会越来越小。”

聚焦核心业务,助力直播风口一枝独秀

融云目前已经是国内领先的即时通讯平台,然而在达到如今成就的过程中,也走过一些弯路。

在创业初期,融云就遇到了第一个困难。当时,融云做过一次决策,准备做一个想象中可行的产品,在投入了人力、物力和时间后,产品顺利上线。但投放到市场后,大家才发现产品只能在自己试行的逻辑里跑通,没能成为一个盈利模式或者商业模型。所幸,这个错误的决定发生在公司成立的初期,对公司并没有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这件事情,给了杨攀和他的创业伙伴一个教训——以后做任何产品都要有严密的逻辑,倾听客户的声音,敏锐捕捉客户需求,然后进行细致的分析,基于这些再做前瞻性决策和研发储备,最后交付给客户。

聚焦公司的核心业务,就是融云能占领核心市场的原因。

这并不意味着不做业务的扩展,而是“所有扩展都围绕核心业务,基于核心业务来做决策和延伸”。

事实证明,在 2016 年的直播风口中,融云正是基于客户的实际需求之下,才在直播领域一枝独秀。杨攀说,当时并不是预测到直播风口,而是有一个“幸运客户”带他们进入这一领域。在直播风口出现之前,一个客户找到了融云,提出了“直播互动解决方案”的需求,产品出来后又经过了不断地打磨,令人意外的是,次年直播市场就爆发了。一窝蜂地,不少即时通讯同行都想赶风口,都想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一站式的解决方案。而融云内部管理层观察了五个月后,才正式进军直播领域。

当时内部有两种声音:一种表示要赶这个风口,另一种表示跟此前“做核心业务”的理念是矛盾的。最后,大家还是决定“围绕核心业务做扩展”删繁就简,融云并没有追求大而全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而是在整个直播的生态里,做自己最专业和最有优势的一部分,即大规模高并发的聊天室互动解决方案,包括点赞、红包、礼物、评论、聊天等功能的保障。如果涉及到推流视频直播,就选择和伙伴公司合作,自己只做专业的事情。看起来很小的细节,但是要保障高并发信息,并非易事。

据悉,融云直播聊天室在线人数无上限,并且消息量无限制,所以要保障海量消息高并发并非易事。具体来说,如果要求在 20 万人的聊天室里,100 人同时发送消息,该聊天室的 20 万人都能同时收到所有消息,那就意味着这个聊天室中有 20,000,000 条的消息同步分发量。

直播互动方案成功之后,团队也更加确定了他们的理念:如果选择做的事情都叠加在核心价值之上,其实是让核心价值增值了。同时,杨攀也开始思考,融云的企业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在他看来,一是公司管理层有前瞻性,能预判潜在的风口并提前做准备,但是也需要冒很大的风险。第二就是,团队的执行力很强,公司能在晚竞争对手入场的情况下,用 3 到 6 个月的时间超过所有竞争对手,做到第一。而融云,属于第二种。

技术服务双管齐下,适应不同客户需求

作为公司产品技术负责人,杨攀只有一件事无法接受,那就是客户用完产品后跟别人说不好。

“我要做的,就是客户说产品不好前,把出现的问题解决掉”。杨攀举了个例子,有一个客户在用融云产品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当时团队的第一反应,以为是对用户的关照和跟踪不够,于是派工程师上门解决问题,最后才发现,是客户代码的问题而非融云产品问题,最后还帮客户一行一行地去调整代码,把问题解决。这种专业性和服务意识无疑会让客户自发传播融云团队的良好口碑。而这支团队,也一直让杨攀引以为豪:

首先,最底层的技术优势,融云做过大规模的技术中心平台—飞信。这个优势,直接体现在最终服务的稳定性上。帮人发消息能不能保证稳定和可靠,不丢、不重复、不乱序这个是最基本的质量要求。

其次,稳定可靠的技术优势,换回来的就是口碑。客户用了产品,体验好的话必定会再推荐给别人。

最后,在服务上,这只团队也有优势。在 2014 年创业之前,团队积累了六七年的服务理念和方式方法。

目前,即时通讯行业看似是一片“红海”,但在杨攀看来,其实还处在最初期,所有的同行还在一起培育市场。在这个时候,公司的发展不应该盯在所谓的对手们身上,而是应该想办法满足客户需求。任何产品,功能上的优势基本都能效仿和实现,但是运营和服务的精髓没法复制粘贴,只有产品与运营结合才能做好。

很多企业在初始阶段评判服务质量,是根据客户有无投诉为依据。杨攀表示,发展到后期,真正能判断的是真实掌握的通讯质量数据,直接看数据就知道质量。现在,融云会反向做一些事情,比如分析每一个客户通讯质量数据之后,会反向给客户提一些提高通讯质量的建议,若客户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融云还会帮其一起分析、修改以便获得更好的体验。

在谈到以后的发展时,杨攀表示以后会往客户的业务层去贴近。此前融云为客户提供纯技术方案,很多时候双方没有机会面对面沟通,导致有些客户体验不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在早期就弄清楚客户的真正诉求?这个时候,就需要团队为客户提供更多更贴近业务层的案例,甚至是产品和解决方案,让客户直接能获得最佳实践。

“业务做下去能总结出来很多客户场景,很多业务模型,业务越做越大时,就是在抽象一些场景、产品”,比如垂直行业的一些特定场景里,如果能给客户打包提供更上层的功能和能力,客户研发成本也会变小,跟客户沟通的成本也会变少。

CTO 之道:从关注技术到关注技术人,要找到三观相合的人
关注技术人

从工程师到架构师,再到 CTO,杨攀说自己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关注技术转到了关注技术人。三年前,杨攀觉得人都可以通过管理被改变,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越来越觉得有问题。“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都很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你只能告诉他正确的认知,正确的事情,但无法改变他的性格、思维方式、处事方式”。杨攀认为作为 CTO,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作为管理者,要让一个人找到适合的位置,而不是“管着”他们。也就是说,要为工程师营造好的环境,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价值。比如和下属发生分歧时,很多管理者会以领导者的身份和下属同事较劲,下属可能因为你是领导就不再反驳,但其实双方都不开心,也无法释放下属的力量。

CTO 一定要关注公司战略,明白所有事情都要为公司战略服务,如果不清楚公司战略,技术决策则会脱节。

带队伍一定要抓经营,看起来像是 CEO 或者业务部门做的事情。但是这里说的经营效率不是说一个人今天写多少行代码,而是有没有一个好的系统、好的工具,好的流程能让大家从繁杂事情中解脱出来,做最有价值的事情,这都是关乎经营效率。在其他技术管理者的理念里,这个叫研发管理体系。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它就是公司经营效益,To B 公司比的就是经营效率。

如何面对人员流失

即便是做好了 CTO 这个角色,也会面临着技术人员的流失情况。但杨攀并不觉得“忐忑”,而是会很客观地看待它,“人才流失率是很复杂的事情,它和员工个人、团队、公司阶段的策略、经营情况,产业外部情况都有关系”。

有些外部环境不可改变,自身也不需要做什么改变。夕阳产业的流失率自然很高,这无法改变。可是有些问题就可能隐藏着非常大的危机,需要去解决。比如说员工对团队的认同感,管理者就有义务去维护好,如果一个人在团队里能够被理解被认同,能开心、顺畅地和团队成员合作,那团队就一定不会出问题。如果团队有问题,技术再好也没有战斗力。

作为 CTO,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组合人员,如何让团队成员认同和理解所做的事情和意义。

技术人需要有正确的认知

在杨攀看来,绝大多数技术人并不是卡在能力上,而是卡在眼界上。技术人不仅仅需要技术,也要有正确的认知,比如有个新工具能让工作效率提升五倍,技术人员是否知道?是否能接受并使用?这就是视野问题、认知问题。对此,杨攀的建议就是技术人需要扩展事业外的眼界,想办法解决根本上的问题,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Q&A
为什么对技术感兴趣?第一次接触是什么时候?

从我第一份工作开始,就做运营商短信 SP 服务商,后面一直负责社交开放平台和通讯相关业务。从小就开始接触程序,初中有了一台自己的电脑,那时看到老师写了一个程序,按回车的时候电脑开始按照设定的东西运行下去,那种感觉太美妙,从那时候开始就写程序。

为什么会从技术岗转到管理岗?

我从小就做班干部,管理对我来说不是大问题。24 岁刚工作一两年的时候时候,被公司从北京派到上海,自己租办公室办执照,建立一个新的分公司出来。
但有一段时间也很想回到 happy coding 的状态。后来和家人讨论了一个问题——是想管理数百数千人的团队,还是想管好几千行几万行代码?我想要寻求更大的空间,所以选择了管理。但管理也要懂技术,我现在还在坚持写程序,不是公司的核心代码,而是围绕自己的兴趣或者新的领域做一些实验。

您在建设团队方面可以分享一些经验吗?

其实我差不多十年前就总结过一个东西,概括为四个字母就叫 PROS:profession 专业,responsibility 责任,open 开放,share 分享。

很多人都提到工程师文化,你是如何打造的?

做一些分享、培训,时不时抛出些问题让大家讨论;给工程师留出 20% 的时间,去学习和做研究。这不是对公司生产力的浪费,而是有了这 20% 的储备,才有可能为公司贡献更多。

分享一下您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我比较注重家庭,不是很认同创业者“抛妻弃子”,如果你连一个爸爸和丈夫做不好的话,你也做不好领导。我每天会送孩子上学,然后很早就来公司,上班前至少有一小时思考工作,周末至少留出一天陪伴家人。

作者 | Bella Wu
责任编辑 | Rainie Liu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