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锦囊: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4-5岁)

前庭觉

一、类别:前庭觉

二、针对年龄群体:4—5岁儿童(男女)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使大脑前庭功能区有更好的发展。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五、游戏项目分类:

(一)1.游戏名称:趴地推球

2.游戏时间:40分钟

3.游戏目标:(1)提高视—前觉能力;(2)促进头、颈的前庭平衡能力

4.活动准备:(1)滑板车1副;(2)篮球1个;(3)有标志的墙1面

5.活动规则:

(1)儿童距墙2米远,俯趴在滑板车上,将球推向墙面,并击中标志物。

(2)儿童推球时需保持正确而规范的姿势。

(3)老师利用趴地推球的游戏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

6.操作方式: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事先在墙上贴上贴贴画,告诉儿童推球时需要击中贴贴画。

(5)老师辅助儿童俯趴在滑板车上,双脚伸直,头颈抬高,双手十指相对,手臂内曲,手掌向外翻,做好准备动作。

(6)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把球放在儿童面前,儿童把球推出,击中贴贴画。

(7)儿童推球后,保证正确的准备姿势;老师把球捡回,再次准备进行推球活动。

(8)推球10次后,老师可让儿童起身休息调整一下,再次开始新一轮游戏,直到时间结束或次数完成。

(9)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下来并整理好儿童衣物。

7.活动模式:一对一或一对多

8.活动延伸: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9.活动补充:训练中需强调击中目标物,告诉儿童推球时手、脚、头必须保持规范的姿势。应避免球弹回时击中儿童。

(二)1.游戏名称:袋鼠跳

2.游戏次数:40分钟

3.游戏目标:(1)通过跳跃,刺激儿童的前庭感觉神经;(2)促进前庭感觉通道的建立和完善

4.活动准备:(1)袋鼠套袋1件;(2)海洋球20个;(3)篮子1个

5.活动规则:

(1)儿童钻进袋鼠跳袋里,从起点处拿着海洋球,跳到终点处,把海洋球放在篮子里,再跳回起点。

(2)行进中,儿童只能保持跳跃的姿势,不能采用走路的姿势。。

(3)老师利用袋鼠跳的活动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

6.操作方式: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在起点和终点分别放置好海洋球和篮子。

(5)老师辅助儿童钻进袋鼠跳袋里,把跳袋的绳子在儿童的肩上或手肘处固定好,让儿童手拿一个海洋球做好跳的准备。

(6)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发出“开始”指令,儿童开始跳跃。

(7)儿童在跳跃时老师需紧跟在旁,做好保护工作,预防儿童跳跃时摔倒。

(8)儿童跳到终点后,弯腰把海洋球放在篮子中,再起身跳回起点。

(9)儿童回到起点后,弯腰拿起海洋球准备下一次的跳跃。

(10)活动中,直到时间结束或海洋球拿完,才能终止游戏。

(11)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并整理好儿童衣物。

7.活动模式:

一对一或一对多

8.活动延伸: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9.活动补充:

训练中需注意袋鼠跳袋的绳子从儿童的身上滑落,应避免儿童在跳跃中出现缠脚的现象而出现摔跤。

(三)1.游戏名称:翻跟头

2.游戏时间:40分钟

3.游戏目标:(1)促进前庭平衡静态系统的发展;(2)增强前庭运动输出系统的功能

4.活动准备:(1)垫子1张;(2)插板1副

5.活动规则:

(1)垫子摆放在地垫上,儿童从垫子的左边翻到右边,再从右边翻回左边;拿起散落在地垫上的插棍,放在插板上。

(2)老师要求儿童按照颜色放好插棍。

(3)翻跟头的时候,老师需做好保护,避免儿童翻的时候受伤。

(4)老师利用翻跟头的游戏为儿童提供前庭感觉刺激的输入。

6.操作方式: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事先把垫子摆放在地垫上,在垫子的旁边放好插棍和插板。

(5)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在垫子的右边做好翻跟头的准备动作;儿童双手需打开摆放在头的两侧,头抵触在垫子上,屁股抬高,双脚撑地。

(6)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发出“开始”指令,儿童开始翻跟头。

(7)儿童翻到垫子的左边后,再次摆好翻跟头的姿势,从左边翻回右边。

(8)翻到右边后,拿起旁边的插棍,放在插板里。再次开始新一轮的翻跃。

(9)活动直到时间结束或插棍放完,才能终止游戏。

(10)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并整理好儿童衣物。

7.活动模式:一对一或一对多

8.活动延伸: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9.活动补充:

训练中需注意儿童身体安全,避免儿童在翻的时候头颈和手臂受伤;活动中需注意观察儿童的体力,儿童较疲惫时可以适当休息一下。

(四)1.游戏名称:蹦蹦球

2.游戏时间:40分钟

3.游戏目标:(1)通过跳跃,提高儿童前庭平衡能力的发展;(2)促进儿童空间知觉能力的提高

4.活动准备:(1)蹦蹦球1个;(2)大体能圈10个;(3)拼图1副

5.活动规则:

(1)儿童在起点处站在蹦蹦球上,从起点跳过摆放好的10个体能圈,来到终点,把拼图放进拼板里。

(2)儿童放好拼图后,从终点跳回起点,准备下一次跳跃。

(3)老师在活动中需进行引导,并保证儿童安全。

(4)老师利用蹦蹦球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感觉信息输入。

6.操作方式: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事先把拼图和拼板放在终点处,把体能圈挨个放在过道上。

(5)老师在起点辅助儿童站在蹦蹦球上,儿童双脚夹紧蹦蹦球,双手自然下垂,做好跳跃准备。

(6)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发出“开始”指令,儿童开始起跳前进;老师在旁跟进。

(7)儿童挨个跳过体能圈来到终点,从蹦蹦球上下来,把拼图放在拼板里,再在老师的辅助下站立在蹦蹦球上,从终点跳回起点,做好下一次跳跃的准备。

(8)活动直到时间结束或次数完成,才能终止游戏。

(9)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并整理好儿童衣物。

7.活动模式:一对一或一对多

8.活动延伸: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9.活动补充:

训练中需注意儿童身体安全,应避免儿童在跳跃中出现摔跤,跳跃时儿童必跳进体能圈内,如违反规则需从起点再次开始;可鼓励儿童自己独立站上蹦蹦球,提高儿童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触觉

一、类别:触觉

二、针对年龄群体:4—5岁儿童(男女)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提升对触觉的敏锐性、辨别力和记忆力,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增进快乐情绪。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五、游戏项目分类:

(一)1.游戏名称:“翻滚吧,孩子”

2.游戏时间:40分钟

3.游戏目标:(1)刺激儿童身体的皮肤感觉;(2)增强儿童的反应能力

4.活动准备(1)滚筒一个;(2)圆筒一个;(3)篮球架一个、篮球一个

5.活动规则:

(1)儿童钻进滚筒里,在老师的推动下到终点。

(2)到终点后,儿童钻进圆筒里,在老师的推动下回到起点。

(3)老师用滚筒和圆筒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

6.操作方式: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

(4)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钻进滚筒里,手脚不能露出在外。

(5)老师站在滚筒的后方,待儿童准备好后,推动滚筒来到终点。

(6)到达终点后,老师把滚筒停下,辅助儿童钻出滚筒,让儿童把篮球投入球框中。

(7)儿童投球完毕,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钻进圆筒里,手脚不能露出在外。

(8)老师站在圆筒的后方,待儿童准备好后,推动圆筒来到起点。

(9)到达起点后,老师把圆筒停下,辅助儿童钻出圆筒,对儿童进行表扬。并再次协助儿童进行活动。

(10)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起身并整理好衣物。

7.活动模式:一对一或一对多

8.活动延伸: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9.活动补充:

训练中需注意儿童身体安全,应避免儿童在滚筒或圆筒里受伤,老师推动滚筒和圆筒时需注意保持平衡。滚动速度可快可慢,可相互结合增加互动性。

(二)1.游戏名称:你挤我推

2.游戏时间:40分钟

3.游戏目标:(1)促进儿童触觉敏锐性;(2)通过互相推挤,提高孩子躯体和手掌的触觉调试能力

4.活动准备:(1)颗粒大笼球1个;(2)彩色线条2个

5.活动规则:

(1)利用两根线条划定好一定的区域,儿童和老师在局域内互推大笼球。

(2)被推出区域外的为输方,输方需蛙跳2次,才可以重新开始新一轮游戏。

(3)老师利用“你挤我推”的游戏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

6.操作方式: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

(4)老师和儿童一起摆放好线条,将颗粒大笼球放在中间。

(5)老师和儿童隔着球面对面站立,把双手放在球面上,做好开始的准备动作。

(6)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发出“开始”指令,与儿童进行互相推球的游戏。

(7)在推球中,如发生身体倾斜的情况,需停止推球,重新摆正好姿势,再开始新的比赛。

(8)老师在推球中,要适当延长单次游戏的时间,尽量让儿童多接触大笼球。

(9)完成一次游戏后,老师重新宣传开始游戏,直至次数完成或到达规定时间。

(10)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起身并整理好衣物。

7.活动模式:一对一或一对多

8.活动延伸: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9.活动补充:训练中需注意避免过度用力而导致儿童摔伤;需保证儿童不得过多的体验到沮丧的情绪,给予儿童一定的成功喜悦感。

(三)1.游戏名称:俯趴花生球

2.游戏时间:40分钟

3.游戏目标:(1)对儿童的手掌和躯干提供触觉刺激;(2)发展儿童手脚协调能力和头颈的肌力

4.活动准备:(1)花生球一个;(2)拼图五版

5.活动规则:

(1)儿童俯趴在花生球上,利用双手向前爬动的动作,带动花生球向前滚动,并把拼图配对好。

(2)活动中双脚不能触地,放好拼图后再滚动回起点。

(3)拼图放置的位置因以儿童下半身的长度为准。

(4)老师利用俯趴花生球滚动的方式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感觉信息输入。

6.操作方式: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将拼图放置在终点处,事先把拼图散落在一边,准备让孩子进行配对。

(5)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俯趴在花生球上,双手撑地,双脚伸直,小腹搁置在花生球上。

(6)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发出开始指令,儿童向前爬动;爬动时双脚带动花生球向前滚动,直到脚踝处;来到拼图前,将拼图放好,再回到起点。

(7)回到起点后,在老师的辅助下或儿童独立起身,准备进行下一次游戏。依次完成游戏,直至时间结束或将拼图全部放好。

(8)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起身并整理好衣物。

7.活动模式:一对一或一对多

8.活动延伸: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9.活动补充:训练中需注意儿童在爬动中,双手不能很好的支撑自己的身体而出现摔伤,更需要注意儿童的体力是否能支持他完成整个活动量;老师需要注意引导和保护。

(四)1.游戏名称:触墙翻滚

2.游戏时间:40分钟

3.游戏目标:(1)强化儿童的触觉防御能力;(2)提高儿童身体的协调能力

4.活动准备:(1)光滑大笼球一个;(2)颗粒大笼球一个;(3)一面墙;(4)插棍、插板

5.活动规则:

(1)儿童背靠墙站立,以身体当作滚筒贴着墙壁滚动。

(2)儿童在滚动时老师用大笼球进行挤压。

(3)来回滚动完一次,放好一根插棍。

(4)老师利用滚动和大笼球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

6.操作方式: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

(4)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贴着墙站立,做好活动准备,老师拿着颗粒大笼球站立在儿童正前方。

(5)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发出“开始”指令,儿童开始滚动,老师在儿童滚动的同时用颗粒大笼球适度挤压儿童。

(6)儿童滚动一个回合后,将一根插棍放在插板上,代表完成一次。

(7)儿童滚动10个回合以后老师把颗粒大笼球换成光滑大笼球。

(8)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整理好衣物。

7.活动模式:一对一或一对多

8.活动延伸: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9.活动补充:训练中需避免儿童在滚动时磕碰到墙;用大笼球挤压儿童时不可太用力,避免儿童因受力过重而哭闹。

本体觉

一、类别:本体觉

二、针对年龄群体:4—5岁儿童(男女)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通过关节运动觉和位置觉等方面,来促进儿童的本体觉功能,为儿童的感知能力、认知能力提供前提条件。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五、游戏项目分类:

(一)1.游戏名称:不倒翁

2.游戏时间:40分钟

3.游戏目标:(1)锻炼儿童身体动作的协调能力;(2)增强儿童的反应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4.活动准备:(1)大体能圈一个;(2)小贴纸10张

5.活动规则:

(1)儿童和老师面对面站在体能圈内,双手伸直,双脚并拢,手掌相对。

(2)老师和儿童手掌用力向前推或身体向后躲闪,被推出体能圈就输了,赢的一方就在手上贴一颗小星星。看谁赢得多。

(3)老师利用不倒翁的游戏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

6.操作方式: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放好体能圈后和儿童一起站到体能圈内,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5)老师和儿童掌对掌,相互站立好以后,老师说“开始”,两人互相推闪。

(6)其中一方被推出体能圈后,游戏结束,输方为赢方贴上小星星,并再次准备下一轮的比赛。

(7)活动直到时间结束或完成规定的次数。

(8)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整理好衣物。

7.活动模式:一对一或一对多

8.活动延伸: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9.活动补充:训练中需注意儿童的心理变化,应让儿童得到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推闪中需注意儿童的身体安全,避免太过用力导致儿童摔伤。

(二)1.游戏名称:顶沙包

2.游戏时间:40分钟

3.游戏目标:(1)提高儿童的平衡能力;(2)增强儿童身体大小肌肉的灵活性

4.活动准备:(1)平衡木4根;(2)1/4圆2个;(3)太空平衡木1个;(4)小凳子2张;(5)双砖8块

5.活动规则:

(1)儿童头顶沙包,走过障碍物,将沙包放到终点,再在平地上倒退回起点。

(2)老师需紧跟在旁,注意保护儿童安全。

(3)如沙包掉落,儿童需回到起点处,重新开始。

(4)老师利用顶沙包的活动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

6.操作方式: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依次把教具摆放好,顺序为:起点处放置组合好的平衡木4条;小凳子一张;1/4圆平衡木;小凳子一张;太空平衡木。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将沙包放置在头上,在起点处待命。

(5)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发出“开始”指令。

(6)儿童依次走过平衡木,踩上凳子走过1/4圆,再踩下凳子走过太空平衡木,将沙包放置在终点处。

(7)儿童放置好沙包后,来到旁边的平地上,倒退回起点,倒退中不可转头看路。

(8)老师需时刻紧跟在儿童身旁,防止儿童摔伤。回到起点后,老师开始下一轮游戏。依次进行活动,直到时间结束或次数完成。

(9)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整理好衣物。

7.活动模式:一对一或一对多

8.活动延伸: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9.活动补充:训练中需注意儿童身体安全,应避免儿童出现摔伤等现象,儿童在倒退时老师可以给予一定的语言提示,使儿童能顺利完成活动。

(三)1.游戏名称:小风车

2.游戏时间:40分钟

3.游戏目标:(1)提高儿童的跑动能力、身体协调能力;(2)提高儿童空间知觉的能力

4.活动准备:(1)小风车1个;(2)水果、蔬菜模型20个;(3)篮子1个

5.活动规则:

(1)儿童右手拿风车左手拿模型,从起点跑向终点,把模型放到篮子里,再跑回起点。

(2)儿童跑动过程中,风车不能停止转动。

(3)老师利用小风车游戏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感觉信息输入。

6.操作方式: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事先把篮子和模型分别在终点和起点处放好。

(5)老师教会儿童风车转动的正确方法,让儿童站在起点处待命。

(6)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分别拿好模型和风车后,发出“开始”指令,儿童开始跑动。

(7)儿童跑向终点停下,把模型放在篮子里,再带动风车跑动起来回到起点。

(8)回到起点后,老师重新发出指令,开始新一轮游戏。

(9)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并整理好儿童衣物。

7.活动模式:一对一或一对多

8.活动延伸: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9.活动补充:训练中需注意让儿童把风车转起来,跑动中预防儿童摔跤。

(四)1.游戏名称:听音找人

2.游戏时间:40分钟

3.游戏目标:(1)锻炼儿童的听知觉能力;(2)提高儿童身体的协调性

4.活动准备:(1)眼罩1副;(2)沙锤1个;(3)贴贴画10张

5.活动规则:

(1)儿童戴上眼罩,利用对声音的辨别去寻找老师。

(2)老师利用沙锤发出声音,让儿童根据声音来寻找自己。

(3)儿童找到老师后,老师给予贴贴画的奖励。

(4)老师利用听音找人的活动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

6.操作方式: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利用眼罩把儿童的双眼蒙住,让儿童安静的等待开始。

(5)老师确认儿童已蒙上双眼,发出“开始”指令,让儿童来寻找自己。

(6)儿童在寻找老师的同时,老师要摇动沙锤,让儿童听到声音,通过对声音位置的辨别,来寻找自己。

(7)儿童找到老师后,老师给予表扬和贴贴画奖励,并再次开始活动。

(8)老师刚开始时可以离儿童近一点,增强儿童对游戏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9)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整理好衣物。

7.活动模式:一对一或一对多

8.活动延伸: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9.活动补充:训练中需注意儿童寻找的范围内没有其它物体,以免儿童因触碰到物体而摔跤。老师需控制好和儿童相距的位置,避免儿童产生较强的挫折感。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0)

相关推荐

  • 听课带给我的成长

    听课带给我的成长 马素晓 郑州航空港区益智学校 听课是身为教师的我们经常进行的活动之一,在听课中我们会收获其他老师的特色之处,也会通过听课看到其他老师的不足之处而进行教学的调整.由于是本周已经是12月 ...

  • 前进小学留守儿童游艺活动

    5.25让我们尽情体验快乐 前进小学留守儿童游艺活动 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让留守儿童有一个阳光.健康的心理,让孩子们学会笑对人生.培养自信阳光的心态,感受集体合作的快乐,5月25日,前进小学举 ...

  • 0-6岁儿童感觉统合发展的特点,90%的家长都忽视了

    感觉统合到底是干什么的? 坊间有很多传言,比如: 感觉统合可以压制问题行为 感觉统合可以缓解自我刺激 感觉统合可以改善睡眠 感觉统合可以提高注意力 感觉统合可以调节肠道 ...... 感觉统合可以开天 ...

  • 科普: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临床表现

    感觉统合失调的临床表现往往和其他发育行为障碍的临床特征相重叠.和感觉困难相关的临床表现既有感觉过度敏感,也有表现为感觉迟钝,具体表现在: ① 触觉领域:触觉过度敏感儿童不喜欢触碰人或物体,这被称作触觉 ...

  •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十大表现

    随着感统失调现象的普遍,现在家长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关注越来越高.听到医生说自己家孩子感统失调了,都非常担心,感统失调是什么,发生感统失调的表现有哪些,需要怎么治疗... 其实,家长对于儿童感统失调的 ...

  •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有哪些?

    根据数据统计,目前大多数的城市儿童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感统失调的问题,而感统失调是儿童大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轻微障碍,由于感统失调的表现并不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反而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同程度 ...

  • 【读书心得】读《感觉统合游戏室》有感

    读<感觉统合游戏室>有感 程兰 石家庄瑞智儿童康复中心 <感觉统合游戏室>是台湾著名幼儿教育专家(北京医科大学客座教授)陈文德著.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得到的收获:感觉统合基础知 ...

  • 学习困难儿童的魔法棒——感觉统合理论和技术

    在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影片中,八岁的伊桑,他的所有功课和考试都是不及格甚至是零分,被老师点名朗读课文他不会就乱读一通,被轰到教室外就有用舌头舔墙,上体育课永远跟同学们的步伐不一样,种种行为 ...

  • 天使锦囊:特殊儿童认知小游戏,值得收藏!

    特殊儿童认知训练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渐进过程.对物体颜色.形状及各种基本的物理属性的认识等基础认知能力,是儿童开展高阶认知训练的基础.这些内容既属于认知的范畴,又是进行后续教学和训练的一个先决条 ...

  • 天使科普:感觉、感觉统合和感觉统合失调分不清?在这了

    我国现代汉语词典对感觉的解释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观反应.诸多心理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指出,感觉作为最基础的心理活动而存在,是人的头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具体反映.感觉分为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前 ...

  • 央视新闻关注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背后,是你不了解的这些真相

    近日,央视新闻直播间对感统失调进行了全面报道,引发大众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关注和讨论. 据了解,在我国,普通孩子中感统失调发生率为30%,行为问题群体中为60%,多动症群体中为80%,孤独症群体中感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