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勾引与挑逗

来这里,随时看刀~

教育的勾引与挑逗

因工作之故,时常到学校。听课,议课,参访,交流。有时,也会应主持人要求,说点话,或公开发言,乃至所谓的“专家报告”。遇此情形,上台后第一件事,便是纠正主持人的介绍:我非专家,也不报告,只是和大家交流看法和想法。

这不是刻意的谦虚,而是对学术的敬畏和惶恐。

在我看来,学术,何其庄重,神圣,严肃,宏大,离我实在太远。对现在的工作,我自己都半路出家,哪敢妄称专家?为了唬得住人,更为了增加些“自重”,也曾硬着头皮,就着烟雾和浓茶,啃过一些学术性的东西。啃来啃去,首先佩服自己的毅力,对那些骨头,居然能够坚持着往下啃。其次,是感叹那些作者,真的太能想,太能写,明明很简单的东西,居然能整出那么多名词和术语,弯弯绕绕,云山雾罩,让人好半天不知所云。

而我觉得,道不远人,真理总是简单、朴素的。有关教育的道理,说来说去,其实都是些小道理、家常话。“真佛只说家常话”,我不是真佛,当然要说得比家常话还家常。因此,在我一贯的交流和写作中,表达意见和观点时,能回避概念的,尽量回避,能不用术语的,尽量不用——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我相信,概念、术语之类,并非通往真理的唯一路径,也不一定是表达思想的最好方式。

最先,我说的是:勾引和挑逗,是语文教师必修的功课。我说,勾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挑逗学生的写作激情,如果每个语文老师,都能做好这两件事情,学生的语文成绩怎么会不好,怎么可能不好?

这绝非信口开河,胡说八道。语文学习,不过是对母语的体悟和运用,归总起来,不外“听、说、读、写”能力的强化和提升。以我的经验,善听的,多半嘴巴不会太笨,爱读的,多半笔头不会太拙。无论小学还是中学,只要能有效解决读和写的问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好,应试能力也罢,都不会太差。

这也不是对教育的轻慢和亵渎。苏格拉底曾说:“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既然教育本身都不过方法和工具,为这工具再作更具体的言说和延伸,应该不会有问题;既然教育都不过是勾引“内心”,语文教育为什么不可以勾引学生内心的“兴趣”,挑逗学生内心的“激情”?

这样的思考后,我甚至说,所有的学科教师,都应该有勾引和挑逗这两样必修课。无论哪个学科,只要能勾引出学习兴趣,挑逗起学习激情,学生的成绩,都不会太差。

我当然知道专家们的话语体系。对应起来,大约可以说,唤醒激情,激发兴趣,或者诸如此类。规范、文雅,甚至不乏诗意和精致。但我的感觉里,这两个词语都不够明晰,不够形象,没有强烈的冲击力。怎么唤醒?如何激发?怕又得用不少概念和术语来解释,绕来绕去,容易让人犯晕。

也许,勾引和挑逗过于性感,但我赞同“人生苦短,必须性感”。也许,勾引和挑逗太低级趣味,但我认同“低级趣味,也是一种趣味”。只是,为了不显得自己只有性感,只有低级趣味,不妨再作些梳理和探究。

就本义而言,“勾引”,有勾结、串通之意,也有施诈、引诱之意。教育,不就是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施诈、引诱固然贬义,可不也有“好老师都是骗子”这样的贬义褒用?从语用角度说,“勾引”似乎惯用于让人做不好的事情,可“惯用”的就是真理,就不能被修正和引申?鲁迅先生早说了:从来如此,便对么?

其实,“引”,本有“吸引”之意,所谓“引人入胜”,教师,自然应有“引人入胜”的手段,教育,自然应有“引人入胜”的功效。《论语·子罕》章,曾借颜回之口,盛赞孔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说的就是,孔夫子孔老师善于诱引(或诱导)学生:先博以文章典籍,再约以礼节仪式,以至让颜回这样的学生“欲罢不能”——这样的“诱”,不正是勾引和挑逗?而今天,“循循善诱”不也依然是表扬老师的好词汇么?

说了孔子,再回到苏格拉底罢。他们,一东一西,一个有教无类,一个惯于催产,都是教师的“祖师爷”。而据说,教育的英文单词Education,其实就源自苏格拉底,第一个字母“E”,就是“向外”之意,“duca”是“引导”之意,“tion”指某个所在或存在。因此,所谓的教育,就是“把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引导出来”。

这样的梳理,似乎正好回应苏氏的名言。而教育的实质,其实就是人类对后代进行指引和引导的过程。事实上,人类的进步,正体现为这样的过程:人类需要进步,但进步的方向并不明朗,路径并不清晰,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在美国教育学者玛格丽特·米德所说的“前喻时代”,总得有着前人的指导、引导,甚至诱导——我甚至觉得,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就体现在这样的过程中。

当然,也有不以为然者——当我把这样的观点和表述,放在博客里后,被这性感题目“勾引”来看文章的人,不少。赞同者外,也有反对者说:“勾引、挑逗,引发再大的激情,学生仍然是一个被动者,仍然是被‘勾引’和被‘挑逗’的对象,仅仅比被‘强迫’和被‘催眠’强那么一点。”又说:“强迫也好,催眠也好,勾引也好,挑逗也好,反正学生就是你的一个对象,骨子里的那个高高在上的威权形象,是埋藏在心底的,那就是中国教师最坚不可摧的心理慰藉。”

记得当时,我有过这样的回复——

“对象”的问题,始终是存在的。而且是相互的。只要有教育,有教师与学生在,这种关系就永远存在,而且互为对象。而我知道,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也难以回避或磨灭这种对象。这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我们思考和探讨的前提。

我的这一说法,肯定是有局限性的。事实上,我只是针对教育现状,而且是那种连“勾引”和“挑逗”都不会的现状。这不是革命,而只是改良。教育,只可能是不断地改良,至少在辽阔的中国,是这样。只要能够让这种状况稍微好一点,其实也就是有益的。至少不会太有害。

现在看来,这样的理解和辩解,正体现着我自己“悲观的理想主义者”的定位。很多时候,面对教育的沉重现实,纯然的理想,真是难以立足和生存,同时,要实现纯然的理想,必得有改头换面,甚至洗心革面的努力。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目前似乎都很难完全做到。所以,面对今日的教育现状,很多人竭尽全力地左冲右突,最终也只能做些修修补补的工作。

这样的局面,无疑是悲观的,但我依然是“悲观而不绝望”,时至今日,我也依然相信,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勾引和挑逗——尽管这两个词语,实在直白,低俗,甚至不乏粗暴、生猛,有暧昧之嫌,但相比唤醒和激发,绝对更为生动、形象,尤其是在社会语文极度暧昧的今天,毫无疑问,它会比那些文雅的表述,更具一点点生命力。

(0)

相关推荐

  • 上一堂走心的课——读《丰富的悦纳》第二至六章有感

    什么才是好的课堂?什么才是好的教学设计?文本解读,该读些什么?教学,要教给学生什么? 这是我作为一名菜鸟教师时不时会想起来的问题,从陈传敏老师的这本书中我找到了些许答案.读书,也是在和自己对话,从书中 ...

  • 【原创】内蒙古|格桑梅朵:难说---再见

    原创作者:格桑梅朵|内蒙古 难说---再见 有人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出生时,遇到一对好父母:上学时遇到一位好老师:工作时遇到一位好领导:结婚时遇到一位好伴侣,晚年时,遇到一个好儿女.我很庆幸五条 ...

  • 课堂深处是“三个人”的交融

    连中国在给学生上课.资料图片 连中国 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写作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课堂教学分会秘书长.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市级教研员.北京四中首届人文实验班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北京四中首 ...

  • 论以写作为功利的阅读教学

    论以写作为功利的阅读教学  唐  建  新 内容提要:以写作为功利的阅读教学其教学的重点是本末倒置.教学的模式是阉割肢解.教学的内容是充塞写作术语.教学的方式是教师赏析.教学的结果是学生厌学.教学的根 ...

  • 高山流水 幸遇知音

    --读史金霞<不拘一格教语文>有感 <河南教育▪职成教>2016年第9期<读书>栏目 <不拘一格教语文>(史金霞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是一本好书,不仅语 ...

  • 谁能经得住这诱惑,开局就在送子勾引,受不了这挑逗!

    谁能经得住这诱惑,开局就在送子勾引,受不了这挑逗!

  • 蒙卦: 启蒙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

    <礼记·学记>中有句话叫:"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在任何时候,教育都是个人.家庭乃至国家的头等大事. 那么,古人是怎样看待教育的呢?或许<易经>中的&quo ...

  • 教育好孩子也是父母的一份重要事业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职.为人父母,必须要对孩子的人生负责. 千忙百忙,别忘了抽出时间,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鲁迅先生说:"中国的孩子只管生,不管他好不好.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穷人的孩子蓬 ...

  • 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

    近日,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目录>).新版<目录>按照"十四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职业教育 ...

  • 众星齐聚,为富汇国际教育开学礼致辞

    2021年5月4日,富汇国际教育在海南三亚举办了开学典礼.当天,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刘晓庆.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蒋大为."王老七"扮演者蔡维利.新生代喜剧演员天赐.脱口秀演员代新等演艺界 ...

  • 《K12在线教育服务与评价》团体标准发布,在线教育行业发展走向规范化

    近年来,国内在线教育行业发展迅速,但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师资力量薄弱.退款难.虚假宣传等问题也一直为人所诟病. 为规范在线教育企业经营,中国消费者报社联合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北 ...

  • 教育孩子 有舍才有得

    剧中,不管是智商高达140的米桃,还是上了校外培训机构金牌班的子悠,以及落选了副班长.成绩越来越退步的欢欢,他们和他们的家长,"白加黑""五加二"是常态,&qu ...

  • 家长如何进行素质教育? 可以从这3个方面入手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的长远未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