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什么样的军队能打胜仗?有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电视剧里的古代军队)
作者兰台,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在古代,什么样的军队能打胜仗呢?
有钱的军队,或者说能让士兵赚到钱的军队。
封建王朝军队和近现代军队最大的不同是封建王朝的军队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而战,在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形成以前,不仅是中国古代军队不知道为何而战,欧洲封建领主的军队也不知道为何而战。
所以才会出现勃艮第公国的人抓获了贞德后把贞德卖给英王亨利五世,因为勃艮第公国的人没有觉得自己和贞德是一国的人。
那么不知道为何而战的古代军队,究竟为什么而战呢?
很简单,功名利禄。
明神宗万历朝援朝战争时,明军内部曾发生很严重的南北军对立事件,甚至影响到了战事,当时朝廷讨论这件事情,为浙江兵说话的人就指出;
我浙江俱是富家子弟,召募而來,又與馬軍不同,皆是為名利而至,攻城掠地,實肯向前。
可见在古代,人们并不认为为了“名利”当兵打仗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万历朝援朝之战,明军内部发牢骚的不知凡几,绝大多数将领在发牢骚时从不避讳自己以及手下士兵是为了“名利”打仗。
比如统帅浙江福建水兵的游击贾祥就直白的说:
水陆各兵舍家忘身,服役异国,岂真重忠义捐躯命耶?不过远从征戍,离家逾远,得饷逾厚耳。——明·邢阶·《经略御倭奏议》
甚至明朝援朝总指挥官经略宋应昌也是这么直白的和朝鲜国王讲的。
留守之兵,去家万里,远戍异乡,彼其心岂无父母妻子之繁,非厚利结其心,何以责其效?——明·宋应昌·《移朝鲜国王咨》
有朋友可能会说,这不对啊,农民起义军难道也是为了钱打仗吗?
(电视剧里的明军)
关于农民军是不是为了钱打仗,这事不好说太细,但是辛亥革命时西安的光复军确实在西安满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抢劫,这一点当时在西安的英国传教士CJ凯特在给友人的信件里描绘了光复军事如何在满城抢劫的:
“满城被抢劫一空……活下来的有钱人被敲诈……”(《亲历晚清四十五年》)
这还是已经进入20世纪的光复军,更早时期的各种义军可想而知。
事实上中国古代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名将,他们统帅的部队之所以能打胜仗,打硬仗,几乎都和“钱”扯得上关系。
比如在中文互联网上被称为军神之一的南宋名将岳飞以及他所统帅的岳家军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首先我要说明一点,所谓的“岳家军”并不是真的岳飞的私军,而是当时的人爱用军队统帅的姓名给这支部队起代号。
如岳飞统帅的军队就被称呼为“岳家军”,韩世忠的部队就被称呼为“韩家军”,最好玩的是杨沂中原本是统帅宋高宗赵构禁卫军的统帅,结果宋高宗的禁卫军也按照当时习惯被人称为“杨家军”。
其次,岳飞和他的岳家军之所以特别能战斗,战功位居南宋诸将之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岳家军的军饷绝对不小气。
(岳飞的”岳家军“)
这也是岳家军“饿死不抢粮,冻死不拆屋”的底气所在:因为岳家军在南宋初年那个环境里算得上高薪厚职,所以每一个岳家军士兵都很珍惜自己的这份工作。
当然,岳家军军饷之所以非常丰厚,不是宋高宗给钱给的多,也不是岳家军特别会抢劫,最主要原因是岳飞不但是军事奇才,同时也是经营人才。
宋朝把军队做生意称为“回易”,负责岳家军的回易的官员叫李启,他专门负责打理岳家军在鄂州和襄阳府的酒库、典库、营田、房钱、博易场等生意。回易在李启的打理下,每年收入很丰厚;这为岳家军战斗力提供了充足物质保证。
岳家军生意做的最大的时候,岳家军积攒了154亿文铜钱。
岳家军生意做到什么程度?
做到了连宋高宗都知道“岳家军”很有钱的地步。
上谓桧:闻飞军中有钱二千万缗,昨遣人问之,飞对所有之数盖十之九,人言固不妄也。今遣琚往,纵不能尽,若得其半,亦不少矣!又岁计所入,供军之余,小约亦数百万缗,比之头会箕歛,不知几多民力!(《宋史·高宗本纪》
不过我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虽然岳家军做生意赚了很多钱,但是这些钱岳飞没有往自己兜里揣一分钱,宋高宗和秦桧派人抄岳飞家的时候才发现,岳飞这个枢密使,家里现金只有几千贯,即使加上不动产和田产,岳飞财产也不足十万贯。这足以说明岳飞是南宋诸将里最清廉的将领。
(岳飞)
所以,岳家军士兵能遇到岳飞这样会打仗又会经营的统帅真是他们的幸运,但是南宋并不是所有军人都这么幸运能遇到岳飞的,而南宋那些“没钱”的军队,他们的精神状态就和岳家军有天壤之别,这里面甚至包括宋高宗赵构的禁卫军。
当时就有人对宋高宗描绘过临安禁军的惨状:
近下军兵,有请一百食钱,二升半米,而赡三、四口者……欲得一杯热水……亦不能得。……及其所请食钱,非独欲赡数口……至于修理弓箭,种种费耗,不过此一百食钱而已。”
简单说南宋初期士兵工资不过钱一百,米两升半,但是却需要赡养三、四口人,士兵维修武器也要自己花钱。
行在(临安)禁军颇有逃亡,数目不少,亦或将带器甲前去。
当然,可能有朋友会说岳飞与岳家军的情况只是孤例,不足以证明我的观点。
别着急,往下看。
几百年后明朝著名抗倭将领戚继光将军和他的戚家军再次印证了我的观点:在古代战斗力强的军队一般很有钱,待遇很高。
在戚继光去义乌招募矿工组成戚家军以前,明朝卫所制度下一名征操兵(战兵)他一年的军饷是4.5—6两白银。
(连环画里的戚继光)
戚家军一个普通士兵的年收入超过普通卫所兵5—8倍,超过明朝边军精锐2倍,甚至比一般秀才待遇都要高出0.5倍。
明朝一个秀才国家一年补助连银钱带粮食折合一块8—18两银子,卫所兵里的征操兵(战兵),一年收入4.8两—6两。
而根据戚继光的奏折,我们可以得知戚继光招募义乌矿工组建“戚家军”的条件是每一个士兵月薪9钱银子,还有1石大米。根据明朝嘉靖年间的物价,在江南1石大米大概能卖到8、9钱银子。
也就是说戚家军的士兵每个月实际军饷能达到1.8两白银,一年差不多有20两,这还不算打仗时的双薪以及赏赐。
那么这个20两银子的年薪在明朝是什么概念呢?
还是根据明朝史料,明朝政府对一名秀才一年补贴的现银和粮食高的地方能到18两,没钱的穷省则是8两。
也就是说戚继光招募3000矿工士兵,他们每个人薪水都超过了一个秀才所享受的补贴。
(左宗棠画像)
戚家军普通士兵的薪水都和几十年后明朝家丁级战兵一样。
甚至晚清时左宗棠征西时,军费开支中的33%都是用于军饷开支。
左宗棠西征,一共七八万军队,总花费就高达1000万两白银;这还不包括刘锦棠、张翟等部的军饷,如果算上刘锦棠等部的军饷,西征军仅仅士兵薪水奖金支持就高达1500万两白银以上。(刘、张等部军饷约“五百数十万两”)
综上所述,古代有钱的军队才能打胜仗这个判断我认为是准确的,是站得住脚的;当然,不是说没钱的军队就一定不能打胜仗,在一些特定场合,特定时间段,没钱的军队通过精神鼓舞也能取得战斗的胜利,但是这没有办法持久的。
在古代,如果想要一支军队持续获得战争的胜利,那么钱,或者说功名利禄就是必须的。有钱的军队未必能持续打胜仗,但是没钱的军队肯定没办法持续打胜仗的,嗯,我说的是古代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