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里的人生态度:随遇而安,真的适合现实社会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 ◆ ◆

来源 | 《唐诗三百首》
文 | 也可自话
图片来源 | 网络

◆ ◆ ◆

《唐诗三百首》021

春泛若耶溪
唐·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①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②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③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④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⑤

01

作者简介

綦(qí)毋潜,字孝通,唐代著名诗人。

他是唐开元年间进士,至天宝初年,弃官归江东,后又任迁右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漫游江淮,后不知所踪。

綦毋潜在现代人心中并不出名,但在唐朝那个群星云集的年代,却颇负盛名,与王维、张九龄、孟浩然、高适等大诗人都是好朋友,王维称赞他“盛得江左风,弥工建安体”(《别綦毋潜》);李颀也盛赞其“夫子大名下,家无钟石储”(《送綦毋潜三页房给事》),由此可见綦毋潜的盛名。

他的诗清新秀丽,恬淡适然,诗风与王维相近,《河岳英灵集》评价说“善写方外之情”。

02

题解

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东南的若耶山下,是一处游览胜地。整首诗写作者在春夜泛舟若耶溪的情景,又恰在江浙一带,因此,虽然创作年代不祥,但根据诗意可以推断,应为安史之乱后,归隐所作。

03

注释

① 幽意:幽静的心意,此为寻奇探幽、放任自适的兴致。

偶:遇到。

③ 际夜:傍晚,际,接近之意。

南斗:星宿名,南斗六星,即斗宿。

④ 潭烟:水深为潭,指水上的雾气。

溶溶:宽广。

⑤ 生事:人事、世事。

持竿叟:渔翁。

04

赏析

读这首诗,诗眼落在“泛”字上,全诗通过泛舟所经、所见、所感,及泛滥的春色,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春江花月夜”图。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开篇即表达心意,仿佛在说我的人生,是靠着“幽意”支配着的,说白了就是不问世事,放任自由,因此今天泛舟出游的路上,也是抱着“随所遇”的态度,随遇而安。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这两句是泛舟所经,任凭习习晚风吹拂着小舟,经过的地方,春花开满了两岸,晚字点明时间,花字点题,突出春色。想想那是一副怎样的景象——晚风习习,两岸花香,驾一叶扁舟,悠然自得地游荡在若耶溪上,岂非桃花源一般让人沉醉?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作者说了,今夜泛舟是探寻心中的幽意,所以小舟要去哪里,都是借晚风之力,随遇而安。所以时间和景观的变换,都在不知不觉中,“际夜”说明已经到了晚上,显然泛舟时间已经很长了,再看周围,已经从花路到了西壑,又是另一番景象,此时抬头遥望南斗,才发现已经“隔山”了,不仅时间长,而且路途也很远。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在我看来,这两句已经不是诗,而是一幅水墨画,你看,若耶溪上泛起腾腾水雾,宛若仙境一般,月光撒在水面,波光粼粼,小舟还在前行,两旁的景物向身后退去。看起来,每一个字都是动态的,但就是给人一种恬静之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最后,诗人以泛舟所感收束全诗,这里“持竿叟”表面上是说垂钓老翁,实际上暗指严子陵隐居垂钓的故事,以垂钓表达隐逸,本就来自于严子陵的典故,并且严子陵垂钓的地方就在浙江,和作者所在地不远,因此,这个暗喻其实很明显。

那作者为什么会在泛舟时,想起严陵垂钓呢?因为“生事且弥漫”,世事无常,渺茫难知,在这一夜春景的衬托下,更显得红尘萧萧,与其追求功名利禄,不如隐居起来,追求心中的“幽意”呢!

又不禁让我想起,苏子在《前赤壁赋》中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那也是一幅月夜泛舟图,也如置身仙境一般。

苏轼的乐观、綦毋潜的幽意,这大约就是所谓的“善写方外之情”吧!

————  / END /  ————

推荐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