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黄金时代的几代名家

京剧一直是以名演员的表演艺术为骄傲的。最早一代的著名演员是三位老生:程长庚(1811—1880)、余三胜(1802—1866)、张二奎(1814—1864),后世称之为“前三鼎甲”(意指三位杰出人物。封建时代的科举考试最高层次是殿试,前三名称为“鼎甲”)。稍后,又有三位老生演员名噪一时:谭鑫培(1847—1917)、汪桂芬(1860—1906)、孙菊仙(1841—1931),后世称之为“后三鼎甲”。到了1920年前后,领衔主演的行当转向了旦角,以梅兰芳为代表的“四大名旦”脱颖而出,京剧也由成熟走向鼎盛,生、旦、净、丑各行都是人才辈出,一大批风格迥异、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涌现出来,形成了群星璀璨的局面。时至今日,京剧黄金时代的老演员已大多辞世。

1905 年旦行名角王瑶卿入“同庆班”,与谭鑫培长期合作,珠联璧合。此图是当年报纸上刊载的两位名伶长演剧目《南天门》的剧照,左为王瑶卿,右为谭鑫培。

1931 年余叔岩、梅兰芳、张伯驹(1898—1982)、齐如山等人创办并主持了“北平国剧学会”,余叔岩(右)与梅兰芳(左)在国剧学会一人操鼓,一人拉京胡。
 
  京剧发展至今,一共产生了四位里程碑式的艺术大师,前文中已先后提及过。第一代的代表人物是程长庚,他被奉为创立京剧的祖师爷。他前半生是京剧前身之一的徽剧的著名演员,演艺生涯的后一半则奉献给了京剧,成为京剧最早的三位唱老生的名伶之一。他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专门演唱那些忠臣良将,在外敌入侵、国难当头的动乱年代,借以抒发以身报国的壮志胸怀。他唱戏不许台下观众喝彩,怕喝彩妨碍了京剧高抬教化的严肃性。程长庚的唱腔追求大气磅礴的气势,极少使用花77腔,力求表现忠烈人物的刚强个性。

1922 年,杨小楼、梅兰芳合演《霸王别姬》的剧照。

  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谭鑫培,他是程长庚的义子,但二者的艺术风格却迥然有别。谭鑫培的唱腔委婉细腻,扮演的人物领域宽泛,力求刻画出不同人物的鲜明个性。他出道后不到30 年,就以“伶界大王”的身份征服了整个京剧界。谭鑫培承前启后,取精用宏,确立了以京、汉语音为主的湖广韵、中州调语音系统,更新丰富了老生行当的唱腔,更自觉地调动各种艺术手段突出人物塑造,标新立异,卓然成家,开创了“谭派艺术”,成为梨园领袖。

张君秋( 居中长者) 舞台生涯六十年纪念时与家人同演《龙凤呈祥》后合影

  第三代的代表人物是谭鑫培的义子杨小楼,他是唱武生的,在他之前,还没有哪个武生获得过他那样高的成就。后世称他为“武生泰斗”,赞扬他创造出“武戏文唱”的范式。他去世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出殡的场面很大,一时很多戏迷都以为京剧从此就要走下坡路了。
  第四代的代表人物是梅兰芳,他成名于20 世纪20 年代,曾得到谭鑫培和杨小楼的大力提携,在舞台上活跃了40年。他是“京派”京剧的创新人物,在上海发展时,又从“海派”艺术中汲取了营养。此外,他还先后到过日本、美国和欧洲演出,把京剧推向了世界。

《描容上路· 扫松下书》是麒派代表剧目之一,在今天已是不大常见的冷门戏了。图为周信芳与20 世纪50 年代即已成名的旦行演员李玉茹在该剧中分饰张广才和赵五娘。(1955 年摄)

名伶在表演艺术上取得的成就与他们多年不辍的勤学苦练分不开。年逾花甲的尚小云仍坚持每天练功。(1961 年摄)

  20 世纪50 年代,京剧艺术迎来了又一个繁荣期,创作进入了一种新的状态,不同辈分、不同年龄段的演员为观众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艺术表演。在排演大量的新戏中,已经卓然成家的老生、武生李少春,旦角张君秋、赵燕侠、关肃霜,小生叶盛兰,花脸裘盛戎、袁世海等表现尤为抢眼。值得一提的是张君秋和袁世海,成名比梅兰芳那一代人晚,却与几代观众共同经历了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对当代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还有许多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和著名演员,他们或在继承流派中有所丰富和发展,或者虽不归派,却有着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和个性,旦行中如杜近芳、言慧珠、云燕铭、雪艳琴、李玉茹、童芷苓、赵荣琛、李世济、李慧芳,老生中有李和曾、谭元寿、马长礼,花脸中的尚长荣等,都曾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舞台上流光溢彩。他们的表演借助了影视等传播手段,在艺术理念上也有所超越。在其后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的新一代的演员中,刘秀荣、杨秋玲、刘长瑜、李维康、李光、耿其昌等,以及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培养起来的于魁智、刁丽、张建国、张火丁、耿巧云、陈淑芳、李海燕等一代新秀,都相继成为中国京剧事业的薪火传人。

程派表演艺术家李世济

  如果从京剧的欣赏层面看,程长庚那一代艺人所处的年代,正是听戏阶段;而谭鑫培努力创造的是看戏阶段,最终由梅兰芳完成了由听到看的转变。然后是品戏阶段,观众通过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介欣赏京剧,剧场已不是惟一吸引观众的场所了。

程砚秋与俞振飞在2o世纪30年代同台演出时的剧照

文章来源:《中国京剧》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

(0)

相关推荐

  • 【戏曲曲艺】从《同光十三绝》描绘的十三位艺人的家世和传人 了解京剧的发展脉络

    图片来源豆瓣博主RECLUSE日记 同光时期(清朝时期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至1874年),是京剧形成并走向巅峰的时期,也是京剧快速流布形成全国性影响的大剧种时期."同光十三绝" ...

  • 略谈京剧流派

    在京剧艺术中,『流』为源流,『派』为派别.前辈先贤的源流,始终是多元而汹涌的,是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如何将其去芜存菁.与时俱进地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京剧艺术家们面临的问题 何谓"流派" ...

  • 四海一人谭鑫培(一)

    戏曲艺术流派的产生,是戏曲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戏曲表演艺术走向成熟与鼎盛的标志.中国的戏曲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她具有艺术流派众彩纷呈.争奇斗艳的特点.从演员的表演体系中,这一点有着充分的 ...

  • 梅兰芳对谭鑫培创新精神的继承和超越(邹元江)

          梅兰芳之所以成为杰出的表演艺术家,除了他自己艰苦努力之外,很重要的因素是他在刚刚踏入戏曲艺术的门槛之时就得到了当时在艺术上已经炉火纯青的谭鑫培.杨小楼.王瑶卿.陈德霖等一大批老一辈艺术家的 ...

  • 《梨园忆旧》京剧黄金时代的几代名家

    京剧一直是以名演员的表演艺术为骄傲的.最早一代的著名演员是三位老生:程长庚(1811-1880).余三胜(1802-1866).张二奎(1814-1864),后世称之为"前三鼎甲" ...

  • 梨园春色‖京剧(续集) 名家名剧四十二咏

    京剧名家名剧四十二咏 胡铁成  河南省郾城县人,1946年生.河南大学美术系毕业,曾任河南省京剧团舞台美术设计.省图书馆古籍整理部副主任.省人民大会堂党委副书记.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诗词学会会员 ...

  • 历数各代名家画荷,个人推崇吴昌硕、潘天寿、张大千,您呢?

    多艺堂传播2018-12-27 11:36:00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花作为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它不仅花大色艳,清香远溢,凌波翠盖,自古文人墨客就对&q ...

  • 戏曲《璀璨梨园》京剧专场

    戏曲《璀璨梨园》京剧专场

  • 【文摘】《梨园忆旧》侯喜瑞:科班的生活

    侯喜瑞(1892年2月23日-1983年2月22日),京剧净角.幼入喜连成科班(后来改为富连成)喜字科,先学梆子老生,又从萧长华.韩乐卿学架子花脸.他出科后拜黄润甫为师,都得实授,颇能再现黄派的神韵. ...

  • 《梨园忆旧》侯喜瑞:我的科班生活

    侯喜瑞(1892年2月23日-1983年2月22日),京剧净角.幼入喜连成科班(后来改为富连成)喜字科,先学梆子老生,又从萧长华.韩乐卿学架子花脸.他出科后拜黄润甫为师,都得实授,颇能再现黄派的神韵. ...

  • 紫砂壶价格及各代名家排名

    紫砂壶简介 紫砂壶以宜兴紫砂壶最为出名,宜兴紫砂壶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紫砂茶具还因其造型古朴别致.气质特佳,经茶水泡.手摩挲,会变为古玉色而倍受人们青睐.紫泥 ...

  • 【书摘】梨园忆旧3

    侯喜瑞(1892-1983),京剧表演艺术家,创立侯派艺术,主演了<战宛城>.<取洛阳>.<法 门寺>等剧目. 过去科班学生管坐科七年生活叫"七年大狱&q ...

  • 【书摘】梨园忆旧1

    盖叫天(1888-1971),河北高阳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是"武戏文唱"之"盖派"武生艺 术创始人,有"英名盖世三岔口,杰作惊天十字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