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真我,践行真我”的孙氏武学之魂
提要:
当今天的人们热衷于探究孙氏武学的技击效能和养生效果的时候,不可舍本求末,孙氏武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能打天下第一,能使人健康长寿,而且在于能够令人自我觉醒、自我实现,在于自我主体精神的构建。这是孙氏武学给予传统武学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新的动力。
孙禄堂先生
2009年,香港中华国术总会举办了具有国际性的重大武术活动——首届“香港国际功夫节”。这个活动的特色之一就是宣传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武术人物。在几个活动单元里,孙禄堂先生都赫然在列。香港中华国术总会还出版了《孙禄堂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册》,马明达先生所写序言里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之所以对孙先生怀有深深的敬意,不但因为孙先生是富有武学理念和探索精神的武术家,是孔武有力的智者,而且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品德足以垂范后世,令人高山仰止。”
马明达先生的这个评价可谓是对众多历史记载的一个呼应。
2009年首届香港国际功夫节举办纪念孙禄堂先生展览
“微明游京师,遇完县孙禄堂先生,授以内家拳术,以为先生乃幽燕豪侠之流也。及其处之既久,乃知先生人品之高,道术之深,有非士大夫所能及者!”
“微明闻有殊才异能,必访其人,然精于艺者,不能通其道,善为言者,不能证于行,或守一。先生之言,暖暖姝姝而自悦,不知天地之大,四海之广,惟先生备然侗然,无成心,无私见,故能兼取众善而为我之用,无相拂之辞焉。自士大夫以至于百家技术之人,其为学以干禄者为多,惟先生轻利乐道,久而弥笃,负绝艺不自表暴,故能知其深者绝少。”
“夫以先生明大道之要,识阴阳之故,通奇正之变,解生胜之机,体之于心,验之于身,精气内蕴,神光外发,孟子所谓直养无害,塞乎天地之间者,先生勤而行之,服而不舍。”
“气盛而言宜。”(《散原精舍诗文集(下册)》530页)
“太极八卦形意三家之互合,始自涵斋,涵斋于三家均造其极,博审笃行者四十年。……近著三家拳学行于世,其言明慎,一归于自然,而力辟心中努力、腹内运气等说。因拳理悟透易理,及释道正传真谛、经史子集释典道藏之精华,老宿所不能难也。旁及天文几何与地理理化博物诸学,为新学家所乐闻焉。……三家拳学,为内外交修之极则,然向无图解,涵斋精心结撰,拍照附图又全书出自一手所编录,形理俱臻完善,掬身心性命之学,示人人可由之途,直指本心,无逾此者。……涵斋之于拳勇,阐明哲理、存养性命、守先开后、功与禹侔。”
杨明漪认为孙禄堂先生的武学成就开辟了中国武学的新天地,其在武学上有堪比大禹治水的重要贡献。
1934年中央国术馆编纂并出版的《国术史》中评述道:
“孙技虽精绝,遇同道罔不谦逊,如无所能者,而忠义之心,则肝胆照人,尤非常人可与之比也。……禄堂先生之为人,其技击因已炉火纯青,其道德之高尚,尤非沽名作伪者所可同日而语,术与道通,若先生者,可谓合道术二字而一炉共冶者也,世有挟技凌人者,应以先生为千秋金鉴。”
“合形意、八卦、太极三家,一以贯之,纯以神行。海内精技艺者皆望风倾倒。……有古风粹然之气见于面背。”
首届香港国际功夫节比赛会场上“纪念孙禄堂先生诞辰150周年”标幅
还是在这次“香港国际功夫节”上,霍培林先生问马明达先生如何评价孙禄堂先生,马明达先生说:“孙禄堂先生是中国近代武术家中最有思想的。”
的确,研究孙氏武学,不仅要研究其技艺,更要领会其思想。孙氏武学思想不是停留在坐而论道的层面,而是来源于实战格斗的身知,是实战功夫在形而上层面的显豁。所以,其可以与东西方文化中的诸多哲思相媲美。
例如孙氏武学突出了儒释道诸家学说中的主体性精神,同时,孙禄堂先生构建了一套由后天返先天的,以感而遂通的内劲技理为特征的武学体用体系,其方法是具有辩证思维的极还虚之道,其目标是实现自我意志,乃至成为一“完人”。于是孙禄堂构建的武学体系与康德的认知建构体系、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方法和尼采的权利意志动力呈现出一种互镜关系。
孙禄堂先生提出研习武艺的目的是,通过“极还虚之道”,“复其本来之性体”,达到“融合天地万物之理于一体”,“成为一全知全能之完人”的目的。
这个过程就是通过武学实践,在不断的否定与创生过程中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解放人的思想与精神,使每个人找到并实现真正的我。所谓 “天上地下,惟我独尊”,其应是此义,亦如孙氏武学的目的是认识真我,践行真我,乃至“成为一全知全能之完人”。
“……拳术之道亦莫不然,譬之在大圣贤,心含万理身包万象,与太虚同体,故心一动,其理流行于天地之间,发著于六合之远,而万物之中无物不有也,心一静,其气能缩至于心中,寂然如静室,无一物所有,能与太虚合而为一体也。或曰圣人亦人耳,何者能与天地并立也,曰因圣人受天地之正气,率性修道而有其身,惟身体如同九重天,内外如一,玲珑透体,无有杂气搀入其中,心一思念,纯是天理,身一动作皆是天道 ,故能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此圣人所以与太虚同体,与天地并立也。”
在孙禄堂先生这里,武学其实是一个门径。通过武学这个门径,孙先生想要唤起个体对自我精神的创建,并在创建中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使自我意志独立于天地。这是孙禄堂先生武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他揭示出来的武术文化的精髓。
因此,孙禄堂先生在武学上之所以能够登峰造极、独步当时,与他极高的精神修养、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超卓的思想认知是分不开的。
孙禄堂先生的精神气质与道相通,其文化修养、学问层次尤其是思想高度,更是为时人所不能及。晚清状元刘春霖亦拜于孙禄堂先生门下,而孙禄堂先生不过是附生(秀才)出身。孙禄堂先生通过他在武学实践中的体悟和修养,使自己达到与道合真的境界,其所创立的武学不仅技击效能卓绝,更是与道同符之学,其核心是开启自我认知与自我实现。
孙禄堂的武学对于广众而言,在于“复本来之性体”,培育“志之所期,力足赴之”之能。这里的逻辑是,只有“复本来之性体”,才能了解真我,只有了解真我,才知何为真我之志,于是才能按照自我的意志践行赴之。这个过程如孟子所云:“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这是孙氏武学所培育、所开启的人格精神,亦是孙氏武学的魅力和其社会价值之所在。所谓以武入道,就是通过研修武学明心见性,显豁真我。一个人若能如此,则无畏生死,所谓“朝闻道,昔可死矣”。孙禄堂先生临终前曰,“吾视生死如游戏耳”,大概就是此等境界。(本文由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孙氏太极拳专业委员会提供)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
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侪辈共担此责
诚邀您加入武谈
从今天开始
让改变成为可能
武谈
微信号:bkjwu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