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和努力”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终于有答案了

人为什么要努力?

知乎有一个高赞回答:为了让自己有更多选择,在未来可以更从容。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选择的悖论:越选择,越焦虑

事实是,大多数时候,并不是选择越多越快乐,选择越多越安全。

举个例子,当你走进一家美妆店:

你决定买一只口红,面对120种颜色,你达到购物目的的时间需要多久?

而当你决定买一根眉笔,面对3种颜色,是不是就能很快下决定?

再反过来,即便你早已种草某款色号口红时,当你看见整排整排的口红时,它们是不是仿佛在召唤你:试试我呀,我也很好看?

好不容易下定决心,买完东西走出商店时,你后悔的几率有多大?

是不是会觉得自己可能选错东西,没选的那个颜色可能更适合自己?

心理学家Barry Schwartz称这种现象为“选择的悖论”。

在著作《选择的悖论》中他提出这样的经典论述:当人们无从选择的时候,生活似乎是无法忍受的。

不过当选择数量持续增长时,海量选择的消极作用就会显现,要是可供选择的数目继续疯涨,可能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给自己做成长计划的时候,列出10个可能性方向的人往往会失败;

而只给自己制定2-3个成长目标的人,往往可以坚持地比较久,甚至直到目标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不再是自由,而是自虐。

选择越多,机会成本越大

那为什么,我们会期待有更多选择呢?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Jonathan Haidt在作品《象与骑象人》中就指出:

人是一种非常神奇的生物,天然存在分裂性,比如心灵和身体,比如理性和感性。

人的感性就像是一头会不断自动向前走的大象,而理性能力则像是一位骑象人。

在千万年进化过程中,我们心中的大象,即感性早已形成一种本能——囤积。

我们囤积食物、资金、人脉、信息,甚至是,选择。

当你囤积足够多的选择时,也往往意味着你为自己争取到了足够多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你要为做一件事情而放弃另一件事情的机会,或者是你要获得一种收入而选择放弃掉的另一种收入。

通俗来说,就是为了得到A你需要放弃B的成本。

做选择,犹如在衡量天平的两端。

正如莎士比亚那一句经典名言“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当你面对只有两个选项的时候,你是不是会更谨慎一些?

而当你面对有20个选择的选择时,你要么迟迟犹豫不决,痛苦不堪,要么草草决定,因为“失败了,我还有另外19个选项可以选择”。

这看似选择多的背后,隐藏着“浅尝辄止”的危险行为模式。

当你入职新公司3个月,面对新工作,觉得自己不喜欢、不适合,想选择其他看起来更有趣的行业,比如直播、比如写文。

但你不知道的是,李佳琦,坐拥千万粉丝的电商主播,也是从0观看开始做,而仅仅从0到1万粉丝观看,这个过程,他坚持了整整一年,坚持了100多场直播。

如果他也陷入“选择陷阱”的话,他是不是在连续直播10场、20场以后,也开始思考,自己还是更适合柜台“柜哥”的工作,选择回到老本行呢?

当你开始写文章后发现,原来想一个选题可能需要看100篇文章;理顺一段观点,需要自己浏览10本、20本专题文章。

这个时候,是不是又开始觉得,我努力过了,我做不到,我可以有其他选择了呢?

当一件事情,你只是假装努力时,便不要轻易去考虑其他选择。

看似美好的词汇,给你带来的只有半途而废的后果。

物极必反,困则思变。

《绝处逢生》中有一句话:“当一个人义无反顾、豁出一切保护一样东西的时候,他会比以往的每一刻都更强大。”

警惕选择悖论,不要陷入假装努力的状态,生活的道路上没有谁会是一帆风顺。

到最后,我们拼的往往是咬紧牙关的坚持,而不是花样百出的选择。

正如东野圭吾在《解忧杂货店》中所说,放弃不难,但坚持一定很酷。

正确面对选择,谋求人生成长

看到这里,即使我们发现,自己已经陷入选择悖论时,也无需过多自责。

人有本能,但更贵在我们可以战胜本能。

没有选择时,我们可以坚持。

但如果选择来临时,我们要如何应对呢?

第一,了解自己。

老子曾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只有我们充分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短板,才可以在选择来临时做出相对理性的判断。

我们可以尝试分析以下两方面:

1、选择可能带来的机会。

心理学家谢尔顿及蒂莫西·卡塞(Timothy Kasser)发现,心理健康快乐的人,其不同层次间的人生目标较为一致。

也就是说,其高层次(长期)人生目标与低层次(近期)人生目标彼此互相契合,所以在其追求短期目标的同时也促进其长期目标的达成。

只有我们充分了解自己以后,面对选择,才可以清醒地认识到这个机会与自己是否契合,是否有利于长短期目标的实现。

2、选择可能带来的风险。

评估风险,似乎是人人都会进行的选择。

但是,很多人往往忽略最重要的一步——评估自己能否承受潜在的风险。

只有我们足够了解自己,才可以真正做到风险评估,做到所谓的“扬长避短”。

第二,提升认知。

人和人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别,真正的差别是认知的差别。

伏尔泰曾说,思想的深度源于对事物的认知。

这里给大家说一个故事。

全世界的幼儿园面临这么一个问题:就是那些在幼儿园放学之后,很晚才来接孩子的家长。

幼儿园除了等待别无他法,毕竟不能把孩子扔进出租车里了事,因此许多幼儿园都向晚接孩子的家长收取费用。

但,调查显示,晚来接孩子的家长数量并未因此减少,反而增加了。

这个现象,就是典型的“激励排挤效应”。

当用钱来解决时,家长就认为幼儿园放学后管理孩子是理所当然的“服务”,因为我付出了“金钱”。

所以,愧疚感反而降低。

这就导致越来越多人选择付费,而不是越来越少的家长按时接孩子。

“凡是向钱看”,它会毁掉你的努力原动力。

很多人在做事业选择的时候,尤其是职场新人,往往就会犯这个认知错误。

通过阅读、独立思考、与人交谈等方式提升认知,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待“选择”,区分“选择”和“逃避”,帮助我们通过选择实现人生飞跃。

第三,有效行动。

提到“努力”,我们不可避免地就会想到一个词:焦虑。

有多少人是这样的状态:不努力,焦虑;努力了,更焦虑,因为似乎看不见效果。

一方面,焦虑的加剧,其实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前做饭,需要砍柴生火,从准备到上桌,至少需要2个小时;

从前洗衣,需要井中取水,从打水到晾晒,可能需要一下午安排;

从前读书,需要从头到尾,从借书到还书,最快也需要一整天。

现在洗衣、做饭、读书,只需要一部手机,就有人全部替你搞定。

所以,不知不觉间我们的期待,也比从前更快了。

似乎就如同洗衣做饭一样,我们的成长,也应该有一个装置,输入“努力”二字,就可以快速获得反馈。

另一方面,引起焦虑的根源在于“不确定性”。

努力了,看不到反馈,就是一种不确定性。因为你不知道,这种努力是否有效,是不是仍值得继续。

解决“不确定性”的有效办法,就在于“行动”。

在《思维改变生活》一书中,Sarah Edelman博士通过大量实验就证明,正面行动是纠正错误思维、缓解焦虑的有效方法之一。

因为,行动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种“心流体验”(Flow)。

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每进一步,你马上就得到回馈(进展原则),每一回合的交涉攻防,每画对一笔画,都会让你心中闪现一阵又一阵的积极感受。

这样的积极感受是有助于增强你的“掌控感”。

而积极心理学提出的最重要概念,就是柳博米尔斯基、谢尔顿、施卡顿以及塞利格曼所称的“幸福方程式”:

H(幸福持久度)=S(天生遗传的幸福的范围)+C(我们的生活条件)+V(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

V的提升可以直接影响我们的幸福感受,有效缓解焦虑。

当然,获取心流体验的关键在于,这是一个能让你全心投入的挑战,你也具备面对这项挑战的实力。

所以,在我们选择行动、制定具体计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效性”。

也就是说,不管计划如何,只有它在有效实施的时候,才能被成为“有效行动”。

比如,每天运动1小时的计划,并不等于行动。

对于很多有工作、有家庭的成年人来说,它其实是比较难实现的。

这时候,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有效行动计划并坚持下去,比如每天至少运动10分钟。

这样的弹性规划,不会给人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反而更容易获得心流体验,形成正向反馈,就容易坚持下去。

写在最后:

“我听人讲过,这个世界有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可以一直飞啊飞,飞到累的时候就在风里睡觉……这种鸟一生只可以落地一次,那就是它死的时候。”

这是张国荣在《阿飞正传》里的一段台词。

我们其实都是无脚的小鸟,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在浮世中除了一直努力,别无他法。

在这个过程里,希望我们可以始终清醒,不断提升自我。

不念过往,不惧将来,尽力走好每一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