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体检 人民检验 | ​厦门、东莞、福州:以城市体检工作为抓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时长

04:03

《新闻联播》播报“人民的城市,百姓的幸福乐园”主题内容,8月7日.

8月7日,《新闻联播》开播3分多钟,
就提到了国家的这项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的城市体检。

在《新闻联播》中提到:

“2019年,国家在11个城市开展试点城市体检,
随后规模扩大到59个城市。
这些城市现在正围绕生态宜居、交通便捷、风貌特色
等8方面65项指标给自己做检查。”

本文接续转载央视多次点赞的这项城市体检工作......

01

厦门:以城市体检工作为抓手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2020年,厦门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相关要求,将城市体检作为新时期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实现精细化治理的有效手段,全面检讨了城市治理成效,及时找出城市发展中的弱项短板,针对存在的“城市病”提出了预防措施,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政策建议,助力厦门加快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鼓浪屿美景/厦门晚报供图

城市体检试点探索

形成“厦门样本”

通过2019年及2020年城市体检工作的实践,厦门市形成了“部门自检+统筹评估+公众参与”三位一体的工作组织模式,形成了“6个1”的城市体检“厦门样本”,实现了城市体检工作的科学精准高效,提升了城市体检工作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6个1”厦门样本/厦门市规划数字技术研究中心供图

高位推进、全员协同

群策群力推进城市体检

厦门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相关职能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市体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城市体检工作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组建了技术过硬、研究领域全面的技术团队,负责城市体检过程中各阶段工作的技术及协调工作;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推动了公众参与城市体检工作,充分调查城市居民对城市人居环境各项建设工作的满意度及对城市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结合地方特色

构建厦门特色指标体系

2020年厦门市在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和创新活力8个方面的50个指标基础上,结合厦门市城市特色,增加了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滨海休闲岸线长度比例、国际化指数、消防救援5分钟可达覆盖率、城市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等8各城市特色指标,形成了“50+8”的符合厦门市发展方向和现有特征的特色指标体系。

厦门市特色指标体系/厦门市规划数字技术研究中心供图

结合发展特征

深度开展专项评估

结合厦门发展阶段特征、城市重点工作、突发的重大事件等因素,针对性开展了城市密度、人口就业政策、传统商贸批发市场专项体检,深度识别了岛内部分区域人口密度较大、传统商贸批发市场过于集中等问题,为持续推动跨岛发展战略,疏解岛内人口,优化岛内外城市开发建设强度,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政策提供了精细的决策参考。

厦门市人口分布图/厦门市规划数字技术研究中心供图

多措并举

确保体检结果真实可靠

制定完善的《厦门市城市体检工作实施方案》,将城市体检指标涉及的每一项数据和工作要求,逐项分解落实到全市各有关部门,逐级细化至各区-街道-社区,并同步制定了集体检数据、指标结论、短板成因、提升措施、行动清单为一体的部门自检工作模板,深化各级各部门自检成果,确保体检结果的真实可靠。

以政府官方数据为基础,综合收集互联网大数据、遥感数据、手机信令数据、LBS数据、问卷调查数据、“12345”市民服务热线数据等多源数据,互相校验、多方比对,确保指标计算的精准度和权威性。

综合采用标准比对、横向城市比较、纵向历史趋势分析等方法,结合调研座谈和社会满意度调查结果,对城市人居环境各一级分类进行客观评价,识别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深入分析问题产生原因。

工作模板及反馈/厦门市规划数字技术研究中心供图

发挥平台优势

实现城市运行状态的实时动态监测

厦门市结合“多规合一”平台优势,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周期、全覆盖”二三维一体化的城市体检评估信息平台。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将城市体检工作经验全部沉淀至平台中,强化体检评估工作技术支撑,实现城市运行状态的实时动态监测,辅助“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工作的常态运行。

精准高效开展体检。通过“多规合一”平台接入全市400余个市、区、街道等部门,实现全市6区24职能部门、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多源数据的统一高效收集,实时统计分析。

厦门市城市体检评估信息平台/厦门市规划数字技术研究中心供图

多维反映运行态势。通过“等时圈”指标动态评估模拟,纵向时间序列、横向对标先进城市和国内外行业标准,直观反映城市发展的运行态势及与对标城市、标准的差距,辅助领导决策。

厦门市城市体检评估信息平台/厦门市规划数字技术研究中心供图

动态评估治理成效。定期监测各项治理措施的实施程度,统筹推进治理工作落地;实时监测城市运行状态、评估城市发展的重点问题,总结城市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辅助领导决策工作。

厦门市城市体检评估信息平台/厦门市规划数字技术研究中心供图

强化部门沟通协作。全市各部门共同沟通、协调、推进城市体检常态运行,实现“部门、区、街道、社区” 群策群力的工作模式,实现城市体检“诊疗一体化”。

厦门市城市体检评估信息平台/厦门市规划数字技术研究中心供图

增强公众参与实效。多模块运行,实现决策与民意的双向互动反馈,直接反应群众真实意愿,便于民生实事项目的推动。

厦门市城市体检评估信息平台/厦门市规划数字技术研究中心供图

建立健全体检长效机制

持续拓展体检成果应用

针对诊出的“病症”,厦门制定了详细的行动计划和项目清单,纳入了“多规合一”年度项目库,通过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的高效运行,实现各项提升改造措施的动态跟踪监测,辅助政府精细化治理。

依托全面感知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手段,将城市体检信息平台与CIM平台进行深度融合,实现城市建设发展状态的动态监测预警,为政府科学决策和资源的精准投放提供参考。

园博苑美景/厦门晚报供图

02

东莞:以城市体检为抓手,
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东莞市正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品质东莞”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全市共识。东莞市紧抓2020年省级城市体检试点契机,全面启动体检工作,按照“找问题、显优势、补短板、促提升”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城市体检,形成了具有东莞特色的城市体检工作成果和工作经验,助力“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

东莞市黄旗山城市公园/东莞市摄影家协会供图

为何检?
从“要我检”到“我要检”,推进城市纵深发展

全力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 是东莞市新时期的战略目标,而作为广东省首批省级城市体检的试点城市,城市体检恰是推进“纵深城市化”、城市精细化治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东莞市提出城市体检工作目标是:找准问题、动态监测、联动治理、综合施策,以城市体检为抓手,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东莞市城市体检工作目标/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供图

怎么检?
强统筹、显特色、深采集、精诊断,探索城市体检“东莞样板”

组织强统筹

东莞市成立城市体检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整项城市体检工作共有28个市直部门、34个镇街(园区)、500多个村(社区)共同参与,先后组织召开23场部门研讨会,做到部门协同、园镇配合、社区参与,全市体检全市做。成立技术服务工作组和专家组,负责城市体检评估的各项技术服务和技术把关。
东莞市城市体检工作组织架构图/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图
市政府召开东莞市城市体验试点工作推进会/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图
在指标构建和成果评估阶段,先后召开两场专家咨询(评审)会议,分别邀请经济学、统计学、城乡规划、交通规划、社区治理等不同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等提出工作建议和指导意见。此外,先后赴广州、北京、长沙等地市调研,优化技术方法、完善工作思路。
2020年东莞市城市体检工作成果专家评审会/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图

指标显特色

东莞市在高质量落实省试点工作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的特点、城市转型的痛点,综合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可操作性,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在省46项指标基础上,优化调整12项基础指标,新增5项东莞特色指标和6项市内指标,重点反映东莞发展优势和特点、高品质民生建设、“拓空间”战略和城市安全保障等多个方面,形成具有东莞特色的“46+5+6”城市体检指标体系。
东莞市城市体检指标体系构建要点/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供图
按照“二八定律”,在57项综合指标中,东莞市识别出对城市发展水平和政府工作重点具有高度指向性、时空延展性的18项重点指标,延展研究指标内涵与评估内容,后续进行持续跟踪、重点挖掘。此外,还研究确定了30项备选指标,确立了指标体系的动态更新机制。
东莞市城市体检指标体系重点指标选取/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供图

数据深采集

东莞市城市体检数据采集填报工作方式/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供图
指标数据采集获取方面,东莞市采取技术统筹和组织统筹两种方式,双向统筹客观指标采集与主观满意度调查工作。
技术统筹方面,为保障科学有效的数据采集与指标计算,一方面细化指标体系,将57个综合指标分解为152个分解指标项,明确每个综合指标和分解指标项对应的责任部门和填报部门,保障数据填报来源科学合理、部门责任分工清晰明确;另一方面,制定《2020年东莞市城市体检数据采集及填报工作指引》《2020东莞市城市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工作方案》等系列指引性文件,提供综合指标填报表、分解指标填报表等系列填报模板,明确数据采集填报的内容要求、报送流程、责任分工。
东莞市城市体检指标分解/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供
东莞市城市体检工作指引/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供图
组织统筹方面,为保障采集过程可控、数据保质可靠,构建了线上线下多重手段融合的工作组织方式。八个专责组分别建立微信工作群,及时通报各指标填报进度;落实指标责任单位及联络人,建立沟通联络机制,确保综合指标责任部门与其配合填报部门的顺畅沟通;技术工作组落实“一对一”技术对接人,明确57项综合指标、152个分解指标、34个问卷调查镇街(园区)落实经办联络人,做到高效及时沟通。
城市体检指标填报责任分工与工作联络信息表/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供图
东莞市的满意度调查主要采取配额调查的方式,开展网络调查和线下拦访。其创新在于,根据城市发展特点,对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从问卷设计到调查份额做到有针对性的设置;同时通过线下拦访,补充相对缺少的老人和家庭主妇等样本。最终共回收7.9万份有效问卷,提高城市体检的公众参与度。
社会满意度线下调查照片/广州市参客市场调研有限公司供图
东莞市城市体检满意度调查宣传/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供图

评估精诊断

东莞市通过各部门联合深入展开指标数据采集,结合信息化和大数据手段丰富数据样本,通过“基础分析-问题辨析-成因诊断-治理建议”四步骤,深化指标评估。其中,在问题辨析过程,通过客观指标的地区横向对比、历史纵向对比、规划目标对比和规范标准对比,并结合主观指标的满意度调查,综合判别确定热点城市问题。
东莞市城市体检 “四步骤”评估思路/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供图
东莞市城市体检诊断思路/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供图
为使体检结果和“病根病灶”可视化、精准化,在研究内容和手段上,东莞市对有条件的重点指标进行空间化数据处理,加强空间评估;针对重点指标,延展指标内涵与节点精细评估,将指标数据进行叠加交叉分析,延展指标分析内容与内涵;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获取指标数据,校验与丰富常规行业统计数据的评估结果。在此基础,针对重点指标和疑义指标,项目组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就指标的评估结果、主要问题、产生根源、改善措施等进行多轮沟通、深入探讨。
开展10场主要综合指标的专项座谈会/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供图
东莞市城市体检重点指标分析思路/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供图

怎么用?
助力政府决策,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成果应用

东莞市政府肯定了城市体检工作的成果,提出“动员部署各相关单位认领任务、抓好落实”的要求,相关成果已纳入2021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为充分运用好此次城市体检工作成果,东莞市将城市问题及其治理建议梳理形成一览表,落实到相关部门,推进部门边检边改。截至今年5月,44项治理策略建议中,已有31项开展相关工作、4项正在研究。
2021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节选/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供图

推动建立常态化机制将是东莞市城市体检近年的工作重点,2021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城市体检机制”的工作要求。接下来,东莞市将重点围绕“多维体检、平台搭建、制度健全”三大核心内容开展城市体检工作,形成“城市体检评估-问题反馈-决策调整-持续改进”的闭环,推动城市品质综合环境竞争力持续提升。

东莞市城市体检长效机制工作闭环示意图/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供图

03

福州:城市体检精准把脉城市病灶
 “数治”技术助力“数字福州”
构建发展新模式

福州市积极落实2020年城市体检工作部署要求,以打造“绿色福州”、“创新福州”、“人文福州”、“幸福福州”为发展愿景,紧密结合“十三五”评估工作,紧密对接CIM+与城市体检平台试点,构建福州特色体检指标,实现福州城市体检的系统化、常态化、动态化。
福州生态环境效果图/福州市城乡建设局供图

技术引领
城市体检迈入“智慧时代”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精细化、智能化城市管理的需求愈加旺盛,实现科学管理是基本条件,综合运用物联网、云平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必然手段,需要在技术层面构建城市发展综合数据底座,实现政务和公共信息资源整合共享,进一步提高系统性协同性,做到精准识别和系统诊断“城市病”。
福州市响应“研发城市体检信息平台,为城市体检全面提供技术支撑”的指导意见,以'数字福州’建设主要成果“福州时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CIM1.0)”为基础构建城市数据底座,实现城市管理各条口、各专业统计数据的快速归集和监测分析。并通过数字可视化展示技术,直观描述城市治理的空间形态及其属性,实时把握城市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
福州市城市体检评估信息系统整体架构图/福州市城乡建设局供图
辅助决策支持-历史街区传承与保护展示/福州市城乡建设局供图
通过建设“城市体检”信息服务平台,建立起了一套“城市体检”协调统筹机制,利用多源大数据进行城市体检与评估,建立“感知—诊断—评估—治理—反馈”全过程信息化应用,可监测城市体征,开展综合诊断分析,形成体检报告并提出综合性辅助决策建议。成立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组合完善防洪、排涝、调水、水环境提升功能,汛时高效运算助力防台防涝,非汛时管理智慧水系,显著提升城市内涝应急处置能力,从而使得福州市防内涝、提升水环境逐步迈入“智慧时代”。
福州城市生态环境效果图/福州市城乡建设局供图
福州城市生态环境效果图/福州市城乡建设局供图
2020年中国数字峰会现场/福州市城乡建设局供图

民生情怀
多源数据构建体检指标

立足“幸福之城”目标、城市实际运行中的问题、福州的生态及文化特色,结合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在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保留42项指标,调整7项指标,取消1项指标(工业遗产利用率),并从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7个方面增加14个福州特色指标,形成由63项指标构成的福州城市体检指标体系。
在传统部门官方数据基础上,强化新技术和使用者两个视角,多源校核数据。利用新技术手段,如综合运用大数据、遥感影像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手段,提高数据精度与科学性,并与部门数据进行校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公众满意度调查,全民动员推进公众参与,回收问卷2万余份,切实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实际感受和迫切需求,同时营造出全社会共同参与优化城市人居环境的良好氛围。
分析诊断时主要参照国内外先进城市指标水平、相关规范标准等,明确对标标尺,横向明确福州的优势及差距;同时观测同一指标的近几年变化情况,纵向明确福州的工作成效及不足。如在内河水系治理方面,从全国空间尺度展示福州市水体环境质量排名及指标,直观比较福州市水环境指标与全国均分的优势与差距,以反映福州市水体环境质量水平和治理现状。针对评估结果所反馈的重点问题,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充分沟通,结合各领域的“十三五”规划、收官评估及“十四五”初步规划思路,提出系统、科学、精准地持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综合建议。
福州水系科学调度/福州市城乡建设局供图

创新机制
细致深入开展城市体检

调职能部门,做到有来有回。“有来”指以“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的方式细化形成45个具体项目,每个项目明确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有回”指针对城市体检发现的薄弱环节,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沟通机制,就城市病产生的原因、对策展开讨论,如针对交通拥堵问题,协调交通、交警、地铁、公交等单位,深入展开调查研究,形成交通治理专题报告,为下一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或行动计划提供支撑。
福州交通路网密度展示/福州市城乡建设局供图
选取鼓楼军门社区和台江苍霞社区为试点,形成社区体检“四步走”工作方案。
第一步社区宣讲,让居民深度理解城市体检;第二步倾听心声,通过座谈、实地探勘,了解居民身边的城市问题;第三步指导自检,通过推广顺口溜及填报社区体检表等简单易操作的方式让居民知道如何发现城市病并向上反馈;第四步共商共治,探索治理城市病的“微方案”,如城市体检发现小区物业问题突出,正好军门社区也存在这个问题并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因此就以军门社区为试点,探索社区物业化模式。又如“养老设施缺口较大”问题,尝试依托苍霞社区家园中心,引入高校、设计机构、企业等多元主体,与居民就社区适老化改造展开商讨。通过体检下沉,让居民参与城市体检与城市治理,感知自己的声音被倾听,被尊重,从而转化为社区自治的实际行动。
宜居社区配套设施展示/福州市城乡建设局供图
福建首个智慧社区-福州军门社区/福州市城乡建设局供图

问题导向
强化城市体检结果应用

针对城市体检发现的问题,福州市分类制定具体治理措施,一是城市系统性问题,包括老城拥挤、交通拥堵城市热岛等,从城市整体功能布局优化、交通系统优化等角度,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以及专题研究等进行系统性治理;二是补民生短板问题,包括各类服务设施和公园绿地的服务盲区、停车位缺口、物业管理水平低、无障碍设施缺项等,将结合社区体检,通过“微改造”、城市更新和社区自治等“绣花般”的手段进行根治;三是软环境提升问题,包括房价高企、创新活力不足等,将通过政策调控、制度完善等手段进行改善提升。
福州老旧社区改造展示/福州市城乡建设局供图
福州根据不同问题的特点,选择解决问题最适合的空间尺度和方式,生成具体可实施落地的提升方案和项目清单。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关乎城市衣食住行的小事琐事做好做细做实,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的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让幸福之城的“幸福细节”越来越多。

来源:中国建设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