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青之梦(《文学不死》读后之三)

原创|文青之梦(《文学不死》读后之三)

文/欢爸

时间/2018-08-17 05:18

【引言】马老师的《文学不死》之后,又写了婺源、文青、长袍马褂,而我在《之二》写完之后就觉得意犹未尽,还停留在《文学不死》的读后沉思里,所以这篇也可以叫做《原创|《文学不死》读后之三》,因为我把《之三》里边的很多话,写了在马老师《致敬“文青”》的文末跟帖里,这里稍作整理。

【正文】原创|文青之梦

文学不死的最大动力就是无论世界怎么变化,总会有那么一群为了文学之梦而不计结果、坚持不懈地耕耘着的人,他们曾经有个浪漫的名字“文学青年”,只是每个时期的叫法会有不同。这个名字有着浓重的时代感,上个世纪80年代给喜爱、热爱、热衷文学的人的代名词。我们这一代人其实只赶上了那个文学兴盛、洛阳纸贵时代的尾巴,有一段作为小读者的记忆。

我曾说过读中学的时候,喜欢买《读者文摘》和《小说月报》,每期都买是做不到的,只是偶尔,然后就可以拿到同学面前炫耀一番,大家互相传看,利用率是极高的。大型文学期刊《十月》、《收获》、《长城》啥的买不起,只能去阅览室看。对于文学,也就那个时候的一点点兴趣了,工作之后就再也没怎么认真地读过书。

我开玩笑地说,如果给文青分个级的话,我大概可以算一段文青,冲哥能算四段,马老师算九段,对,我就想说这个词儿“九段文青”。“九段文青”马尔,每日一文地讲述这小城故事,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又回到了小城,回到了那些熟悉的人和故事中间。

冲哥回我说,阿蔡分段有意思,只是段位不对,马老师是十段、名人、本因坊……,阿蔡五六段,我业余三四级足矣,还特懒,喜欢的文字看一看,最怕动笔。他还说,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文青,大都是从追星开始的,那年头追作家诗人,和现在小孩子追歌星影星的狂热没什么本质的区别,刘心武、蒋子龙、贾平凹、路遥、柯云路、莫言、苏童、梁晓声、刘震云、铁凝、北岛、顾城、舒婷……,当时到哪儿都跩得和超级明星一个样儿。后来,歌星影星越来越牛,作家诗人没了市场,文青们也都销声匿迹了,只能在马老师的园子里偶尔回忆一下过往…(冲哥只是谦虚,言语之间透着学术范儿,瞧这如数家珍地罗列了这么多的文学大咖就能感受一二,我就说不出来,段位是靠“学术水准”来判别的,不是靠胡编乱造、写的多就能算数的。不过咱大一中的也要低调点儿,正经段位就是九段到头了,上边的都不算。再说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低段位掀翻高段位的事例常有,也不足为奇。关键在于保持一颗文青的心态,不向现实低头。祥影老师说的好,文青肯定是好人。水平可以有高低、能力有大小,好人是一定的了。)

【马尔语录】文青是一种身份,也是一种生活样式。它不再是张三李四具体的人,而是充盈着生命、气质、品格绚烂的一种精神:理想与梦想交织,热诚和庄重融合,个性与独立思考相互支撑,他们站在启蒙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基石上,一次又一次去书写出“人的尊严”四个大字。(哈哈哈,马老师有些小鸡冻,不仅是文青,还是奋青。)

通俗点儿说,文青就是理想主义者,有着自古以来传统中国文人的精神和血脉,外形各不相同,内在却都保留着“士”的骨气和精髓,文中提到的那些历代先贤其实就是那个时代文青的代表。追求理想、不辱信仰,有原则、守底线,宁折不弯、不随波逐流,身在红尘,却在心中保留一份纯净和天真,这就是我理解的文青。理想往往很容易被现实打败,但是终究还是有人在坚持,为前赴后继者赞、为老而弥坚者赞、为马老文青赞。

文学近些年走向沉寂,乃至有人提出文学已死也不算是空穴来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让人们早就忽略了心灵慰藉和滋养,生活的重负让人们不得不疯狂地追逐这经济上的数字。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说:“自从来到人间,资本的每一个毛孔都是肮脏的和血淋淋的,随时都要向外扩张。”资本的扩张,侵蚀着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让人们为它疲于奔命,没有片刻的歇息和休整。

小城的同学、好友说起小城总觉得经济发展太慢,我倒是没觉得慢,只是觉得太快了,小城这些年多了好多高楼林立的区域,看上去很恐怖,动辄40层的楼遍地都是,东岗楼东边据说叫国贸,远远望去很是恐怖,小城哪儿来那么多的人口去填充那么大的楼盘,最后倒霉的肯定是入住的业主。大发展带来的一定是大破坏,而在没有完善的保障措施的情况下的开发,无疑会留下很多的后遗症。政府没钱做善后,开发商又唯利是图,其后果可想而知了。

原生态被一点点地蚕食掉,看着痛心,却又无计可施。马老师在为婺源祈福,希望别被经济发展的浪潮破坏掉,可婺源毕竟不是自己的家,梁园虽好终非久留之地,让婺源的人自己去做选择吧。惟愿小城的发展慢些再慢些,别把子孙的饭都抢着吃完了。

小城人对文化和文学的回归的反思一定是不亚于魔都的人的,从东篱和马尔故事里就可见一斑。这不,马老师又开始讲长跑马褂的故事了。好的老师讲正课也就三五句,更多的时间用在给学生讲故事、聊野史、说趣闻乃至扯“八卦“上,为的不是教会学生闲扯,而是用心良苦地让学生于无声处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学会阅读历史和人心、体察变迁与发展,教育无痕却深藏情义,润物无声却富含营养。

马褂着土豪,(地主)

秀才穿长袍,(先生)

礼帽戴大亨,(资本家)

袈裟赠长老。

服饰文化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不是不会穿、不懂得欣赏,更多的时候是没时间、场合穿,没心思穿。早些年在电厂工作的时候,厂里发厂服,从里到外、从春到冬,一应俱全,上班必须穿,只有节假日才有机会穿自己买的衣服。记得我在《校友录⑴》里有张照片,回小城跟几个校友小聚的,老同学毓华穿的就是改良的汉服,并不显得累赘、繁复,反而给人飘逸、洒脱之感。小城的人如今越来越有心思打理心情、打扮外形、装点环境,从这点上说,文化在回归、人心在回归,人有了心气,陋室也变得明亮起来,食物也变得美味起来,朋友也多了起来,越来越和谐、越宜居,小城永远是小城人的乐土和家园。

家园是有魂的,是有牵挂的,是有情感和温度的。有了情感的文化和文学才是有生命力的,好在小城有那么多的老文青、中文青和小文青们,开始记录、描绘、传承并创新着小城的文化和文学,谁又能说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文青之中不会成长出文学巨匠和大师呢。

正如炳兰老师所言:真正的文艺青年,一定是用心去感悟和认知生活的人,对生活一往情深的人,他们只是在自然而然地诠释“文艺”,没有压力亦无负担,那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无关作秀和哗众取宠。他们的内心深处,有对大自然、对美的无限渴望和追求,他们是向美向善的一群人。文青,是能把寻常烟火气过出枝上清露味道的人。

文青之梦让心灵不再荒芜,在杂草丛生的世界里探寻理想的种子,在街头巷陌、乡村农舍的忙碌之余给思想留下一片空灵和飞翔的天地。

文学不死、文青之梦常在。

桓谭故地芦苇在,

飞絮飘荡思绪狂。

琴曲悠扬,

书声琅琅,

汉服秀千年古韵,

长袍藏百代墨香。

待从头,

重启华章。

作者相关文章:

原创|写意龙城

原创|龙城宿将、皖北名家

原创|丹青之兴比雅颂--读张长征国画作品(《兴比雅颂》序)

原创|《文学不死》读后

原创|《文学不死》读后之二

资源持续更新中......

【欢言趣语期待您的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