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嫠簋铭文,小结4,宗周
我们又学了三个字:王才周。
王才周,就是王在周,这三个字很简单地交代了人物和地点:(周)王在周。
周可以代表很多意思,这个是古文、特别是远古文章的特点,它可以代表周族、周王国、周原等等。当古人迁徙、拓展、占领,到达新的地方,往往会把原来的地名带给新的地点,全世界都是这样做的。在这篇铭文中这个周代表的应该是周王国的都城。西周时期,周王国的都城有两个,一个叫宗周,一个叫成周。分别是什么地方呢?
宗周也叫镐京,是西周时期的王都,与丰京合称丰镐。周族的先公古公亶父,他是周文王的爷爷,也叫周太王、周太公,他居于岐邑,在今天陕西的扶风、岐山两县交界一带,又叫周原,周族从这时候开始飞速发展。周文王将都城从岐邑迁至丰,即今天西安市的西北、沣河西,周武王时又迁都于镐,又往东进了一点。丰京是宗庙和园囿的所在地,镐京为周王居住和理政的中心。
成周也叫洛邑,周武王灭商后,在东方有大量的地域要开发、统治,为了就近统治、管理东方的土地和人民,周公和召公在洛水岸边的洛邑又建了一座都城,就是今天河南的洛阳,还是叫周,当时是周成王在位,所以叫成周。
成周城中的建筑和宗周的差不多,基本是拷贝了宗周的样式,也有太庙、宗宫(文王庙)、考宫(武王庙)、明堂、周王寝居的宫殿等。成周城驻守着由周王室直接控制的“八师”,每师有二千五百人,共两万人戍守在成周,用以镇慑东方。象征着王权的九鼎放在成周城的明堂当中,用以震慑天下。到西周覆灭后,平王东迁,都城在洛邑,史称东周。因为最早就是拷贝宗周的样子建的,周平王以及他的子孙住到这儿倒也挺习惯。
宗周、成周建成后,一直到唐朝灭亡,西安、洛阳都是作为中原王朝的西都和东都,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双城记。
师嫠簋是西周的礼器,这个(王才)周,指的是宗周,是王在宗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