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恐怖电影面面观(五):源远流长兼收并蓄的美式恐怖片(内附视频,慎点)
美国恐怖片史上最难缠最恐怖的恶魔,慎点!
大概是在1976年,德国审理了一桩轰动一时的刑事案件,因为被告的其中一方为教堂神父,最终他们又被判处有罪,而在此之前的欧洲,神职人员被判刑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庭审团以亵职罪和故意伤害罪分别对两位神父和被害人的父母提起公诉:四位被告人以不存在的驱魔行为对受害人安娜丽丝进行长期的肉体和精神伤害,并导致其死亡。而四位被告人均向法庭作无罪辩护,他们声称安娜丽丝确实受到魔鬼的迫害,还向法庭提供了一系列照片和录音材料作为证据。关于这次庭审,争论焦点就在于怎么证明魔鬼是真实存在的,从而才能确定驱魔行为的合理性。法庭最终以被告人提供的证据不足为由,并将安娜丽丝定性为癫痫病发作,判处四位当事人有罪,但都是缓期执行,事实上并没有人为此而真正入狱,该案在当时一度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安娜丽丝·米歇尔;安娜丽丝16岁时便声称受到魔鬼地侵害,在她离世之前,教会对她进行了长达10个月的驱魔行动;安娜丽丝最终死于营养匮乏
直到今天,安娜丽丝的死因也没有人能够说清。法医的验尸报告一无所获,早前癫痫的诊断证明也不足以解释一切问题。时隔多年,好莱坞以该事件为蓝本,拍摄了一部名为《驱魔》的恐怖电影。电影运用倒叙的手法理清整个故事脉络,较好地还原了当年驱魔事件的始末,并试图通过影片探究科学与宗教的两面性。
《驱魔》整片在技巧运用方面并没有太过出彩的地方,很多桥段甚至跟美国70年代另外一部著名恐怖电影《驱魔人》相似(《驱魔人》的气氛营造更压抑),比较出彩的是演员的表演,扮演19岁女大学生艾米莉的珍妮弗·卡彭特在此之前查阅了多本关于癫痫、附体和驱魔的书籍,因而表演时无论是肢体动作还是精神状态都能做到惟妙惟肖、收放自如,在拍摄完驱魔场景后,现场很多人甚至都以为她真的被魔鬼附体了。
珍妮弗·卡彭特在影片中的表演令人惊艳,无论是肢体动作还是精神状态都能做到惟妙惟肖、收放自如
说起来,美国恐怖片的历史源远流长。1895年,在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和放映机的不久之后,美国便上映了一部仅有18秒的恐怖短片——《女王玛丽的处刑》,该片用暂停、置换、拼接的镜头技巧巧妙还原了砍头过程。它不仅是电影史上最早的短片之一,同时也被视为恐怖电影的开端。在恐怖电影发展初期,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整个电影行业都缺乏相应的内容规范,毕竟在一战前,很多地方的普罗大众们甚至都不知道电影是怎么回事。这使得相当一部分电影以猎奇、犯罪为卖点,直到1934年美国率先实施了电影审查制度,阻止一些悖视道德的内容登上荧幕,才使得恐怖电影逐渐往神秘主义的方向发展,“吸血鬼”、“狼人”、“木乃伊”因此成为恐怖电影的主流。
布莱姆·斯托克;爱尔兰小说家,其在文学上的最大贡献是创作了著名的吸血鬼形象——德古拉伯爵
《吸血惊情四百年》中的德古拉伯爵;该片改编自布莱姆·斯托克的《德古拉之吻》,与原作相比,电影刻意减少了恐怖氛围地刻画,更加强调德古拉伯爵与美娜(女主角)穿越四百年的漆美爱情故事
莱斯塔特是阿汤哥在《夜访吸血鬼》中塑造的吸血鬼形象;该片改编自美国畅销书作家安妮·赖斯的《吸血鬼编年史》;在影片开拍之初,安妮·赖斯并不认可阿汤哥饰演莱斯塔特,但电影上映后,阿汤哥的精彩演绎获得了安妮·赖斯的肯定
早期的美国电影,纯粹的恐怖片并不多,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更受观众青睐的是结合了一点恐怖因素但却长于制造悬念的惊悚片,也有部分人把这些惊悚片称为恐怖片。说到悬念制造,这里就不得不提下影史上的大师级人物、著名的悬疑片导演希区柯克,希区柯克开创了一种心理惊悚片的亚恐怖片类型,直到今天关于他的电影悬念设置技巧、审美效应以及镜头语言调度都还在被后辈导演们争相模仿。
除了心理恐惧,希区柯克的电影也注重探究人性,《后窗》便是这样一部代表之作;电影的格局很小,它讲述了一个关于“偷窥”的故事,负伤在家又有点百无聊赖的男主喜欢窥看对面楼上各色人物的日常里短,某天他在无意间发现了一件古怪的事情......
1972年,名不经传的导演威廉姆.弗莱金开拍了日后在恐怖片史上具备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驱魔人》,该片在公映之初便获得巨大反响,因电影中关于小女孩被附魔后的生动刻画过于写实,《驱魔人》在美国的一些州郡及国外甚至遭到了群众地公开抵制。其中最让人感到恐惧的是电影的灵感来自于1949年发生在美国马里兰州一桩真实地14岁小男童驱魔事件。
在电影中,驱魔是一项庄严、神圣又充满变数、危险的仪式,一般教堂的牧师甚至神父都没有自主驱魔的权力,它需要事先获得教会的许可,当确认确实发生魔鬼附身的情况后,地区主教会委派德高望重的神父进行驱魔
《驱魔人》描述了一个被恶灵附身的小女孩,她的母亲试过各种途径来治疗小女孩,但都无果,无奈母亲最后只好请牧师来为小女孩进行驱魔仪式,牧师在驱魔过程中遭到魔鬼的附身,最后一刻他选择自杀以消灭魔鬼,而小女孩一家也终归平静。电影的故事情节可以说简单而又老套,开头看似无趣、灰暗的镜头,在前半个小时的风平浪静后,魔鬼开始附身,一系列恐怖的画面描述,小女孩突然坐起,头翻转180度,嘴里飙着脏话,此镜头后来被无数恐怖片效仿。这部电影与当时恐怖片的区别在于,其它恐怖片过于脱离现实(比如吸血鬼、狼人题材),虽然形象恐怖,但是让人感觉遥远;而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驱魔人》本身并没有使用太多的特技,平凡、贴近现实,更容易让观众相信就是发生在眼前的事情。
《招魂》中对驱魔手段的表现是比较写实的,包括洒圣水,念圣经,比十字架等等;该系列的所有影片都承袭了这样的手法,看多了未免有些视觉疲劳
《鬼玩人2013》预告片
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式恐怖片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风格,与亚洲恐怖片习惯营造恐惧心理暗示相比,美国恐怖片则以强烈的血腥视觉冲击著称,作为一个恐怖片生产大国,每年美国拍摄关于这种血腥类型恐怖片的数量要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多得多,因为这种表现手法美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还诞生了许多低成本制作的B级恐怖片,作为B级片的代表导演,我们很难不提一提山姆·雷米。
山姆·雷米在80年代开创了一个具备恐怖、动作、黑色幽默等因素集结一身的系列电影《鬼玩人》,《鬼玩人》总共有4部,虽然名为恐怖片,但每一部都各自有迥异的表现风格。在开拍第一部《鬼玩人》时,山姆自己都没有受过任何电影方面的专业训练,拍摄时完全凭感觉行事,《鬼玩人1》总共拍了两年时间,成本约8万多美元,由于资金受限,电影只能通过16毫米的胶片机拍摄,而影片中几乎没什么外景,小木屋以及屋外的小树林构成了故事发展的整个背景。
《鬼玩人》系列,又称“导演越来越会玩系列”,该系列的每一部影片在风格上都有不同的侧重;如果说第1部还算是正经的恐怖片,还保留了正经的恐怖元素,那么第2部已经沦为披着恐怖外衣的动作片,第3部主角则是玩起了穿越,影片充满了各种喜剧因素
尽管如此,《鬼玩人1》却制作出了不俗的恐怖效果。电影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五个年轻人驾车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度假,当他们到达小木屋后,在地窖下面发现了一本看起来很恐怖的“死亡之书”以及一台老式录音机,出于好奇的他们听了留在录音机上的内容,而录音机里面录下了释放魔鬼的咒语。魔鬼通过受伤附身的方式对男主之外的四个人一一附身,在生死抉择之间,战斗力逆天的男主成为了最后存活下来的人。
《鬼玩人3》的结局其实有两个版本;第一版本主角在击败恶魔之后,得到巫师指点,通过冰冻沉睡的方式,在睡醒之后回到现代社会;第二版本是主角睡过了头,结果回到了未来社会……囧!第二版本现在已经非常难见
相比较该系列剩下的几部电影,《鬼玩人1》更加注重主观镜头的运动和视角的自由切换,导演山姆通过画面的剪接与镜头的移动使得整个恐怖场景张力十足,该片仅剩不多的配乐和音效更是与画面结合得恰到好处。虽然资金有限,该片在视觉营造、人物化妆上也毫不含糊,事实上《鬼玩人1》却是该系列最经典的一部,它也是低成本视觉营造的美式恐怖片先河之中的代表之作。
恐怖电影、恐怖小说源出一脉,中国在古代便有像《山海经》这样的志怪著作,西方的恐怖文化则更多的是来源于中世纪的“哥特式”浪潮。在这之中,有一个因素与这股浪潮是密不可分的,那就是宗教的影响,在解释“超自然”现象这一条路上,各个文明最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宗教这个方向。从恐怖片诞生之初,它的内容就习惯在宗教与科学两面性之间进行“摇摆”,美式恐怖片中也经常出现关于这两个话题的探讨。
在哥特文化中,狼人是一种平时从外表上看与常人无异,但一到月圆之夜就会变身狂暴狼人的兽人,狼人通常也被看作吸血鬼的宿敌
这里需要提到一个概念“黑魔法”。黑魔法即为邪恶的魔法,据说它是从中世纪的欧洲巫师手上传下来的,是一种古老又神秘的巫术,黑魔法中有一项重要的法术,那便是召唤和驱使恶灵。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黑魔法一度非常盛行,著名的火箭科学家杰克·帕森斯传闻就是黑魔法的忠实信奉者,而他对火箭技术的研究灵感据说也来源于黑魔法的启发。
杰克·帕森斯跟钱学森同为冯·卡门的学生,据说杰克·帕森斯非常热衷于黑魔法研究,并多次亲身试验黑魔法秘术
关于“黑魔法”题材,有一部非常经典的游戏改编电影《寂静岭》,该片基本保持了游戏一贯塑造的压抑、心理恐惧风格。《寂静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无法接受女儿患上怪病并被医生建议永久接受精神病监管治疗的母亲罗斯带着女儿莎朗去寻找救治方法,半路,她们随着一个入口指示,走进了一座名叫寂静岭的荒凉小镇。不久莎朗突然走失,在寻找女儿过程中罗斯发现了许多神秘的黑暗体,而镇上仅存的活人也接连被这些黑暗体吞噬。最终,在自己强大心志以及对女儿无私关爱的支撑下,罗斯揭开了寂静岭隐藏的秘密,救出了女儿,而她则牺牲了自己,被镇子的黑暗吞噬。
电影版《寂静岭》改编自日本电子游戏《寂静岭3》,是一部比较成功的游戏改编电影
《寂静岭》首映三日便取得2020万美元票房,在恐怖片中相当少见,可能只有近期的情怀之作《小丑回魂》才能媲美。影片的导演克里斯托弗·甘斯本身就是游戏的死忠分子,为了尽可能还原原作对于小镇的刻画,影片中的建筑全部以游戏设定为基础进行实景搭建,制片成本也达到了惊人的5千万美元,对于恐怖片来说,这绝对算得上大制作水准。与以往美式恐怖片注重视觉效果相比,《寂静岭》更加强调氛围的营造,电影中透露出的邪教色彩以及对黑魔法的运用,进一步把宗教道德的哲思与惊心动魄的恐怖糅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更加接近真实又充满神秘的恐怖观感。
《寂静岭》预告片
美式恐怖片以营造视觉效果为特点,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事实上有不少的美式恐怖片也注重表现心理恐怖感,比如《寂静岭》、《死寂》、《幻影凶间1408》等等。它跟日式恐怖片的区别在于日式恐怖片基本都是沿袭心理恐惧那个套路,美式恐怖片则保留了好莱坞电影的开放性,各种风格可以彼此切磋、渗透和影响,美式恐怖片就像好莱坞电影的一个缩影,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好莱坞电影那么充满魅力,让人喜欢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