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语文一轮:第3部分 半卷练15 散文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

  限时:30分钟   满分:24分

一、散文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村宁静

郭军平

身处乡村,耳边既没有汽车的喧哗声,也没有城市楼房建筑的轰鸣声。乡村当然也有声音,但是这一点声音恰似来衬托乡村的宁静的,而不是给乡村带来热闹的。细听乡村的声音,是田间那一声又一声忽长忽短的蟋蟀的清鸣,是唤起儿时记忆的“知了,知了”的鸣叫,是隐藏于绿树草丛里的一声又一声的锦鸡的“咕咕”声或“嘎嘎”声。“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用来形容乡村的声音是恰好不过的。

有了宁静的意境,也就有了一副淡泊的味道。是的,身处乡村,灵魂仿佛一下子清净了许多,那些功名利禄啊,那些争长论短啊,那些燥烦啊,一下子好似鬼魅一样跑得无影无踪。然而,当乡村从眼前消失的时候,那些鬼魅却又不知怎么神不知鬼不觉地钻了出来,占据你的心灵,啃噬着你的宁静和淡泊,以至于让你无法安静下来好好地读一本书。乡村的宁静看来是具有极大地调节心灵的作用。这也难怪那些古代的大儒大贤在著书立说之时,常常喜欢隐居于乡村。

环境塑造心灵。乡村的宁静有利于内心的安静。倘若要解决一个冥思苦想而不得的问题,或者是在灵感无法到达自己身边的时候,我想最好的办法还是回到乡村。在这里,也许一切复杂的想不开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也许干涸的心灵之田也会遇到一股清清的艺术之泉的浇灌。乡村是无言的大书,是老子的大道归真、道法自然。宁静的乡村让你可以放下所有的恩怨、所有的负重,在宁静的乡村里你会变得目光清澈,心胸开阔。

身处宁静的乡村,也许我们就能很快走进那些古代田园诗人们的心灵,享受他们诗文里营造的意境,与他们一起欣赏斜阳,倾听天籁。而这一种美,远远不是城市里的人们在阳台上弄弄花盆,在鸟笼里养养鸟儿的享受。走到乡村,方才感到这是一块纯天然的自然风景,这里的树木高大无比,直逼苍穹,也许在它们的生命精神里,有着一种野性的光芒。这里吹来的是带着乡间泥土气息的、带着花木香气的风,而不是城市里高速运转的电风扇吹出来的阵阵热风。

要说乡村里的宁静,也许是更多的树木带来的,更多的繁茂的庄稼林带来的。远看,乡村是被树木包围在一片绿色的海洋里。是的,走近乡村,田野里是长势喜人的高过人头的包谷林,或者是一片又一片绿油油的红薯蔓,就是村头村尾也是高大的杨槐类的树木,浓荫遮蔽。难怪乡村这样宁静,恐怕都是草木们把所有的噪音都吸收了,只剩下了一片悦耳的鸟鸣与蝉唱。相比之下,可惜城市没有这样的荣光。城市有的是树木,但僵硬的路面是来来往往的车辆。城市的树木显得无能为力,爱莫能助。

有水环绕的乡村更宁静,水的哗哗流动声,不仅驱散了人们一天的疲劳,而且给你精神上的审美享受。古代田园诗里的意境是能够体会到的,无论是王安石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意境或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的描绘甚或王维的“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的画面在这里似乎都可以寻觅得到。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倘若真遇到了乡村里的绵绵细雨,看着那燕子翻飞、子规啼鸣,你才会真的感觉到宁静的乡村真是一首诗、一幅画、一首歌,在这样美妙的画境里,你真会陶醉了,不愿走出画面来。

(选自《诗意语文——游牧心灵》)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以动写静,通过描写蟋蟀的清鸣,知了的鸣叫,锦鸡的声音来衬托乡村的宁静,与写城市的声音不同,作者对乡村的声音充满了喜爱之情。

B.作者热情赞扬了乡村里的树木,认为它们高大无比,与繁茂的庄稼一起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乡村宁静的美。

C.环境塑造心灵,宁静的乡村能够调节心灵,让人淡泊名利,容易沉浸学问,做出不凡的成就。

D.本文多处引用诗文名句,这些诗句显然增强了文章的诗意境界,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假若去掉,文章表达效果上恐怕要大打折扣。

答案 C

解析 C项,“让人淡泊名利,容易沉浸学问,做出不凡的成就”理解不当。文中作者谈到“那些古代的大儒大贤在著书立说之时,常常喜欢隐居于乡村”,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沉浸学问,做出成就。

2.阅读全文,说说宁静的乡村美在哪里?(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调节心灵,让灵魂清净;有利于内心的宁静,让人心胸开阔;让人走进田园诗人们的心灵,享受诗文意境;乡村树多,是绿色的海洋,让人心情愉快;乡村风景如画,给人精神上的审美享受。(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体内容的理解的能力。本题的信息有“身处乡村,灵魂仿佛一下子清净了许多”“乡村的宁静看来是具有极大地调节心灵的作用”“环境塑造心灵。乡村的宁静有利于内心的安静”“在宁静的乡村里你会变得目光清澈,心胸开阔”“走进那些古代田园诗人们的心灵,享受他们诗文里营造的意境”“乡村是被树木包围在一片绿色的海洋里”“给你精神上的审美享受”等,把这些信息分类总结就可以得到答案。

3.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或我们”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人称灵活变换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畅、思维不受阻碍,更能显出“乡村宁静”对人心灵的陶冶,凸显乡村的自然美,引人向往;②以拉家常的口吻娓娓道来,更显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易进行心灵深处的交流;③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的真诚态度,增加了内容的可信度。

解析 “你”是第二人称,“我或我们”是第一人称,从文章结构上来看,文章中作者交替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把读者置于面对面谈话者的位置,用类似于对话的形式把对乡村美景极其自然地介绍出来,这就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整篇文章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受。从内容来看,这种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交替使用的形式,使文章内容的真实感增强,提高了内容的可信度。从行文思路来看,两种人称交替使用,一方面使文章行文有变化,另一方面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主题,使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乡村的美。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4~5题。

赠曾子固

王安石

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

挟才乘气不媚柔,群儿谤伤均一口。

吾语群儿勿谤伤,岂有曾子终皇皇。

借令不幸贱且死,后日犹为班与扬

[注] ①曾子固:即曾巩,字子固,唐宋八大家之一。②班:班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扬:扬雄,西汉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曾巩文章出众,像长江、汉水一样才华横溢,像星斗一样熠熠生辉,表现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B.第三句重在表现曾巩凭自己卓绝的才华和纯正气质从不向权贵谄媚低头,体现出曾巩为人刚正不阿。

C.作者对小人们的行为不平,告诫他们不要以为诽谤可以伤害曾巩,曾巩怎会因诽谤整天惶惶不安?

D.尾联写曾巩虽被小人诽谤、轻视,不幸死去,但日后将会像汉代的班固和扬雄一样青史留名,千古光耀。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D项,“不幸死去”错误,“借令不幸贱且死,后日犹为班与扬”中的“借令”是即使的意思,从诗歌内容和题目“赠曾子固”可知当时曾巩并没有死去,这仅仅是个假设。

5.世人评价王安石的诗瘦硬刚健、遒劲有力,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王安石的诗瘦硬刚健、遒劲有力表现在:①诗人用“长江、汉水”“星斗”来比喻曾巩的文学才华,气象宏大,遒劲有力;②诗人直接告诫小人们不要诽谤曾巩,赞扬曾巩的坚定与执着,语言不加修饰,显得十分瘦硬刚健;③诗人感叹即使曾巩不幸被小人中伤、轻视,死去也将与班固、扬雄一样青史留名,自信中又带着刚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从诗歌的语言来看,首联“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以水中的“长江、汉水”和星空的北斗来喻指曾巩的文章,所选意象大气宏阔,非常有气魄,这体现了王安石诗歌的“遒劲有力”这一特点;诗歌颈联“吾语群儿勿谤伤,岂有曾子终皇皇”,作者直接告诫小人,语言显得非常“刚健”“瘦硬”。从诗歌的情感来看,诗歌的尾联“借令不幸贱且死,后日犹为班与扬”意思是曾巩虽被小人诽谤、轻视,即使不幸死去,但日后将会像汉代的班固和扬雄一样青史留名,千古光耀,语言中充满了自信,体现出“刚健”“有力”的特点。围绕这些方面答题即可。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