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教学行为剖析

张玉新

张玉新,特级教师、教授、博士,吉林省首届科研型名师。全国中语会理事,吉林省高中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现为吉林省教育学院高中部语文教研员。多年来,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并形成快节奏、大容量、灵活多变的教学风格。在教学的同时注重教学研究,提出语文教育走民族化道路的主张。

首先界定一下概念,这里说的“典型问题”是指多数或部分老师在组织教学中暴露出的“教学问题”,是需要改变的“教学行为”或需要解决的“教学矛盾”。

再说明一下这些“典型教学行为”的来源。

1.多年来各级别听评课的真实感受。

2.去年、今年100多节全国优秀课(一课一名师)评课感受。

3.对吉林省高中语文教师及部分初中教师的调查问卷,在近300个问题中归纳出22个典型问题。

今天谈几个主要问题,希望帮助一线教师问诊,诊断自己的课堂。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呈现

教学目标的设定虽然并不直接成为课堂教学行为,但这几年形成一种定式,教师在一上课就呈现“学习目标”,还要求学生齐读目标。这里要剖析的主要不是呈现方式,而是内容。

我刚评完的35节全国课,平均每节课教学目标3.3个,最多的一课10个目标;教学目标的表述普遍存在问题。

第一,是表述不清,难以测量。教学目标大而空,有的课目标过多。在刚刚结束的“一课一名师赛课”活动中,35节课里大部分课设定了3到5个目标,最多10个目标。例如一位教师讲人物传记萧红的《鲁迅:平凡与伟大》,设定三维目标,共10个,大目标下还有子目标,其实近15个目标,教学设计中仅目标表述近400字,而课时限定为一堂课,我们不能在一堂课中完成近15个目标,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设定了三维目标。那是否应该设定三维目标?查有梁先生在《十年课改基本失败》一书中指出三维目标存在的问题,我很是赞同。很多赛课组委会设置三维目标成为评课重要标准,我不赞同。很多学校还要求把三维目标规定为每课教案必须写的,很荒谬。

例如有的老师写: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一堂课很难实现,有时三年都解决不了。亦或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也作为教学目标。

第二,是行为主体错位,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教学目标的表述一定以学生为主体。有些课行为主体错位。例如有的表达方式为:通过什么什么使学生达到什么什么,主体可以看出仍旧是老师,这是不符合技术规范的。

第三,教学目标不具备独特性。教学目标不具有指向性,没有文本的独特性。例如:教授《阿Q正传》,设定目标为学习小说的三要素,其他篇目同样可以这样设定。

第四,教学语言不规范,行文格式不规范,标点符号错误。括号后面加标点,每个分项后用分号,其实应用句号。每一个目标都是完整的动态表述,应用句号。而不是分号也不是空白的无标点符号。有的教师上课伊始就使用ppt展示教学目标,并让学生集中念,也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教学目标出问题,直接后果就是课堂教学必然出现偏差。目标多,不能实现;目标虚,难以落实;目标错误,教学脱轨。

二、背景资料的呈现问题

很多人把“知人论世”与背景资料二者简单画上等号,一上课就集中介绍作者,用词条的方式,以说明的语言为主,十分僵化,有的教师要求学生能死记硬背这些东西。

请思考:怎样走近文本?怎样理解背景资料?先介绍作者会不会出现很多问题?人教版在选修课提出“知人论世”的方法,很多老师将“知人论世”与“背景资料”划等号,这是不妥当的做法。有些老师用ppt直接展示背景资料,而ppt的语言表述,教师又以《辞海》词条的方式呈现,这种介绍等于学生没有进入文本的时候就给了印象,是不是等于把学生“知人论世”的能力直接堵死了呢。这种方式其实可见老师有偷懒的成分,是对知人论世的简单的理解。记得前些日子在南通评课的时候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一上课就展示背景资料,要求学生齐读老师在网上下载下来的背景资料,这是一种很糟糕的做法。老师们可以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呈现背景资料价值是最大的?也可以想一想我们难道只能通过背景资料才能走进文本吗?

读者中心的问题,剑桥大学的一位教授在讲授诗歌时有提到,先把不知名的诗人的作品和知名诗人的作品混在一起用纸条发给学生,让学生品评。很多不知名诗人的作品却受到了热捧,这说明很多时候评价文本的好坏不一定通过“背景资料”。各位也都知道钱钟书先生被美国的记者采访的时候,他说:“你如果吃了一个母鸡下的蛋,你觉得这个蛋很好吃,你吃这个蛋就可以了,你没有必要拜访这只母鸡。”那么这就是对必须知道背景才能走进作品的反面例证。当然也有必须通过创作背景走进文本的例子。在高中教学中,一直处在公案的状态便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很多老师根据一点的“颇不宁静”就联系创作背景,就联系到了“四·一二”,我认为将作者的作品和重大的历史事件联系到一起,有时是非常荒谬的。

那么什么的情况是必须要介绍作者的呢?例如讲“黄州出了个苏东坡”,无论是初中的《记承天寺夜游》还是高中的《定风波》《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如果不了解黄州的经历,就理解不了那份洒脱,但是我们仍要在恰当的时候加入背景资料。例如讲《记承天寺夜游》,原本是要解衣欲睡,但这时“月色入户”,于是起身找张怀民。这就为我们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为什么在农历十月十二的时候,也就是在十五的前三天,月光会透进门来?原因是门户不严,为什么门户不严,因为居住条件差。为什么居住条件差?因为被贬黄州团练副使。说明此时情况非常糟糕,但却有观赏月光的洒脱,人在顺境时的洒脱不一定值得我们欣赏,但是在逆境中的洒脱,却让我们佩服,倒霉的时候更能发现人的与众不同。倒霉的时候这种经历是解读作者情怀的很重要的环节。背景资料的呈现目前存在的重大的问题,把知人论世的方法简单化了,没有理解怎样知人论世,没有理解怎么样把背景资料变成解读文本的重要资料,用得好,就是生动的动态资源,用不好,就是味同嚼蜡的“文字垃圾”。我在主编长春版的教参时,要编写1000字左右的小故事,让学生理解作者和背景。有的一线教师让学生背诵他下载的背景词条,或者在课上朗诵背景资料,这是很愚蠢的做法。

三、滥用媒体的问题

媒体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但很多课堂多媒体成了推动教学的动力,教师成了回车键的操作手了。

1.教学过程已经在多媒体课件中固化,使得课堂变成封闭的系统,把生成排除在外。多媒体课件固化了课堂,使课堂成为封闭状态,把课堂的生成抹杀了。教师基本不写板书,板书由ppt替代了。

2.多媒体制作追求所谓画面美感,用动画、声像等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语文课堂主要是运用美感的语言渲染,声光电的渲染分散了学生注意力,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存在问题,语文教师要用敏锐富有美感的语言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靠的是字里行间的对美的发掘,而不是用甚至是三流的二度创作的作品来堵塞学生的想象力。例如要讲李清照的作品,在网上选取了李清照的画像,我比较反对将现代人的插图运用到课堂中,将一千个哈姆雷特变成了一个。例如在刚刚评完的“一课一名师”中有一位女教师讲杜甫《阁夜》一诗,用网上的图片“杜甫很忙”来导入,破坏了诗歌之美。即便是配乐也要慎重。

3.ppt数量多,导致教师把备课时间都转移到制作ppt上。ppt页数太多也是个问题,有一个老师40分钟运用20多页,整个课堂在展示ppt,隐形的影响把备课时间转移到ppt制作上,而没有把时间放到研究文本,研究学生的身上,我认为这是本末倒置的。

四、板书设计存在问题

1.板书被PPT取代

语文课传统板书是不可缺少的,正确的板书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结构,要简约、精当。板书是动态的、生成性的,可与学生的思维活动同步。语文课自然要有文字的书写及键盘书写。但现在很多课堂ppt代替了板书,使板书缺失,这是极为遗憾的。我不赞成用ppt代替板书。

2.板书的设计追求纤巧而矫情,讲书最后的板书是一本书,讲爱心就画一颗心,讲合欢树就画一棵树,文本被执教者肤浅的见解解构了。板书根本没有设计,缺少格局。板书是高科技无法取代的,是对中华文脉的继承和传播。

3.板书没有事先设计,随意书写或者乱写板书。

板书的形成就标志着你备课的完成,板书一旦形成就是课堂的顿悟,实际课堂中有了板书的基本结构,课堂预设的部分就出现了,课堂的生成可在另外位置写,表明教师的课堂机智,多媒体仅仅是教学的辅助手段。

五、肤浅理解学以致用问题

1.先讲程序性知识,然后让学生用这些知识去完成任务(阅读、写作都有)。现在的课堂上,教师先讲很多程序性的知识,然后就运用这些知识训练,这是非常肤浅的学以致用。讲辛弃疾的一首词,先讲辛弃疾词的特点,然后让学生模仿,写一篇描写景物的片段,学生即使真写出来了,也只是肤浅的运用。学生不听课也能写,那前半堂课的读和写与后半堂的写毫无关系。这一点,语文学科与数学学科是截然不同的,数学推演的公式是在教思维的方式或方法,是用逻辑符号推演出来的。语文学科运算的符号,是以语言文字材料为符号,谁的语文文字材料多,积累形成一个个文件夹,于是形成很多文件,当遇到“关键词”时则可以搜多出来调用。而很多课堂学到的程序性知识不能直接形成相关能力。有些学校讲几轮复习,每一轮复习老师们讲了很多程序性知识,这能有成效吗?例如:我曾对高考得分数据进行过几年的跟踪,吉林省成语平均分是0.3分,不是因为几轮复习不到位而是学生根本不理解成语的含义。很多老师没有写作的经历只能给学生讲授写作知识,让学生学习写作技巧。刚刚讲解了方法,就马上让学生运用,这是很难的。这些程序性的知识是不能生成学生的能力的。

2.刚刚讲解了课文的某种方法,马上让学生用以解决问题。有的教师,刚刚讲评了课文的某种方法,马上就让学生联系现实运用。例如刚讲完《劝学》,就让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情况,运用相关的论证方法来谈现在的学习问题,这是肤浅的理解,急功近利的做法。

3.课后作业解决课内学习的问题。课后作业问题,有的老师留了一个不能完成的作业,成为一个光明的尾巴,留在那里,不管能不能实施。有的作业非常宏大壮阔但是空疏,有的显得非常闭锁,仅仅是对课文的一个不重要知识点的巩固,意义不大。比较典型的是现在理性的所谓“读写结合”似的“学以致用”,阅读课的作业是写相关的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