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祥云文化发展史
祥云,寓意祥瑞之云气,表达了吉祥、喜庆、幸福的愿望以及对生命的美好向往。祥云图案来源于我国古代的云纹。
作为我国传统吉祥图案的代表,祥云纹同龙纹一样,都是具有独特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它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复杂的象征意义,而且是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云纹这一“简单”的图案纹饰,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其本体得到不断的丰富。每个历史时期的云纹样式,都融入各自时代的不同风貌。中国云纹艺术也因此显出它的博大精深,散发着无限的魅力。
祥云纹造型独特,婉转优美。古人出于对云的敬畏,在纹饰上变化出各种和云有关的图案,运用于器物、服饰、建筑等,特别是在宗教中大量使用。祥云,代表有好的预兆。古代人们会把祥云绘在服饰、玉佩、雕塑上面,以表示美好祝愿。通常,裙褂上面的祥云是五色的,五彩祥云,喻意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新石器时代 半山大旋纹双耳壶
战国云纹镜
云纹虽然简单明快,但在建筑、服饰、器具及各种工艺品上被广泛装饰,它产生在远古,其产生应该与近现代古文字学中的金文和甲骨文对“云”象形字的写法有不可忽视的关系。云纹形态多样,有十分抽象规则的几何图形,也有生动形象的自然图形。自然界中到处能看到螺旋和涡卷的形态,足以使古人将线条按照弧形描绘成弧线,像云状逐渐扩展。古人长期的采集和耕作实践,对云和雨决定收成的影响产生期盼,使云在人们心中得到升华和抽象,对之产生崇拜和敬畏之情。云纹的产生是人类怀着对生命诞生的崇拜,对死亡的畏惧,而祈祷生命无限延续的图腾纹样。
长沙马王堆汉墓云纹漆罐
原始彩陶上的旋纹是十分典型的抽象几何纹,这类简单纹饰作为远古的文化遗存,是否对“云”有指证意义,现今还无法断定。仅从形态来看,似乎可看出,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旋纹与商周云雷纹、先秦卷云纹、楚汉云气纹,有着一种承继关系。但人们一般把商周青铜器装饰的云雷纹,视为云纹的早期形态。在云纹的发展历史中,云雷纹具有重要的意义。
陶器上的云雷纹
最开始的云纹简单,主意不主实。之后因为年代的更替,逐渐由简单向繁复,写意向写实发展。
青铜器上的云雷纹
商周时期,由远古最初的曲线“云纹”逐渐发展为以直线表现的云雷纹。先秦在云雷纹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构形元素的“简化”和结构模式的“打散”,确立了自身的存在形式,简化的卷云纹也从此成为后来云纹形态演绎普遍采用的定型化元素。到了楚汉时期,云气纹的秩序感逐渐增强,图案更加趋于大气、明快、简练、多变。在器物上的表现,也逐渐规范化。汉代云气纹还出现了“云尾”,云尾在纹样构成中起着加强力量和速度感的作用,增强了汉代云气纹特有的一种气势。这时云纹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
战国至汉魏时流行瓦当上装饰云纹
汉代云气纹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中所绘形象,身着的衣服图案是"s"形云纹。这种"s"形图案具有左右上下互相呼应、回旋生动的特点。其线条粗细搭配、大小穿插,在对比统一的图案形式美法则中,有了新的创造。汉代的织绣工艺表明,这一时期是我国染织史上第一个兴盛期,织物品种与纹样布局都达到了很高水平。由此可见,汉代云纹图案在此时有了新发展,即在上下左右任意延伸的线条中产生了虚实相间的节奏,又以自由延伸的"s"形骨架表现一种大气、协调的美感,为后期的艺术造型设计奠定了基础。
云纹漆器是在汉代开始的,汉代以轻盈、精巧、别致而著称的漆器工艺达到顶峰。其工艺制作精密,装饰纹样主要也是由舒展、流动的云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来装饰,但最多的还是云纹。
汉代 夹纻胎描金云纹漆盒
云纹成为陶瓷器物上的装饰纹样,在唐代就应用很广泛了,多作为辅助纹饰出现在器物口沿、足胫等处。表现方式有暗刻、绘画、堆塑等,且多与龙、凤、蝙蝠等动物组合而成,如云龙、云凤、云蝠、云鹤等。
此时,云纹在图案的装饰上,一改商周云纹中心对称的组织形式,以重叠缠绕、上下穿插、四面延展的构图出现,形成了活泼的云纹图案。其特色是用流动的弧线上下左右任意延伸,转折处线条加粗,强调了动态线,丰富了形象。这类自由式的云纹图案别出心裁的构思和表现手法,属于大胆的艺术夸张,别有风趣。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代云气纹的雄浑气息,在流云纹上得以继续保持。作为中国云纹意向最透彻也最简洁的阐释,流云纹把自云雷纹以来的云纹“简化”到极致,这也使得魏晋南北朝的装饰空间呈现风起云涌、情驰神纵的生动。
唐朝云纹蝙蝠葵花铜镜
隋唐是朵云纹盛行时期。宋代云纹在总体上依然承袭朵云样式。元代朵云纹却呈现较强的组合感。唐宋以来,顺应时代的审美要求而日趋丰富的装饰元素,朵云纹的架构有些超负荷。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叠云纹在朵云纹的基础上产生了,叠云纹是一种呈面状展开,铺张、繁复的云纹类型,它一般由层叠茂密的勾卷云头,加上弯转曲折、流动通畅的排线云组合构成。
北宋磁州窑绘云纹瓷枕
宋代定窑白瓷、元代磁州窑瓷器及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红釉、白釉等器物上均有云纹装饰。明清时期各地窑口瓷器上也多用云纹做装饰,且形式多样,如灵芝形云、如意头云、风带如意云、蝌蚪形云、“壬”字形云等。明嘉靖时期,因为皇帝的原因,多见云与仙人组成仙境缥缈,云雾缭绕的画面。
云纹是阴线纹,阳线纹,粗细线条混合表现出来的一种近乎规则又不规则的图案。其实在中国云纹体系中,如意云纹是最具抽象品格,又广受大众认同、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云纹。
宋磁湖田窑如意云纹盏
元代开始,云纹形态的整体演变趋势呈现为,在原有的基础上结构日趋复杂、造型日趋丰厚、形象日趋细腻。这些可以直接概括为“精致化”,这也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先民们为满足自身审美需要所作的不断努力。艺术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日益增进的审美经验和表现要求一旦到了一定程度,便会突破原先的形式构架去寻求适合自己的表达形式。
元青花瓷中的云纹
元剔犀雕如意云纹盘
秦汉时期,云纹是由带麻点的云纹钉敲打出来的,但是在明清织造中,云纹开始在服装上面频繁应用,尤其是清代布匹图案织造很发达的条件江南地区,复杂华美的云纹被普遍运用在绫罗锦缎以及朝袍补服之上。特别是和龙纹组合,格外彰显皇家之气。
清代云纹服饰应用
清代云纹皇袍
清代云纹补服(朝服)
云纹,中国古代纹饰图案中喜闻乐见的一种吉祥图案,古人有“平步青云”之语,寓“高升”。又因其形似如意,又有吉祥的寓意。古人之所以对云有那么多的联想,还是基于那个时候的人们对"龙“的崇拜,对“天界”,对“神”的向往,想知道云之上有什么。又因“云”看得见,却摸不着的那种特殊性,使得人们对这一物质赋予了更多的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