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10年,丈夫突然承认想变性?这位妻子,阐述跨性别的背后故事

十年前,人们对“同性恋”“变性”“gay”等身心不兼容的人都会表现出不理解,不包容,甚至是嫌弃和排挤。

虽十年后的今天,人们对此现象有所改观,但是主流社会观依然是无法接受。

近日,英国一则新闻引人震惊,并引起不少人关注。

女主人公凯莉在跟老公沃伦举办结婚十周年派对期间,发现丈夫有些不寻常的举动,经常神神秘秘,躲躲闪闪的。最要命的是,凯莉在丈夫车上发现了一支不属于自己的口红。

一开始疑似沃伦出轨,看到口红后,妻子再也坐不住了,决定跟老公摊牌。

老公沃伦看到口红后的那一脸不自在,全部落入了凯莉的眼中。眼睁睁地看着老公随口编出的“口头是朋友女朋友不小心掉车上”借口,她愤怒到了极点。

最后妻子用离婚的威胁,丈夫这才说出了实情:“口红不是别人,是我自己的,我想做女人”

妻子一脸震惊的看着丈夫,最后在丈夫详细解释后,妻子理解了沃伦想跨性别,并接受他作为女儿身的想法。

“跨性别”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包容是多被渴望的事,但若要真的“变身”可没有常人想象的那般轻松。

什么是跨性别?

跨性别,在医学界称为性别认知障碍。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在心理上没办法认同与生俱来的生理性别,内心渴望而且相信自己应该是另一种性别。

更简单的来说就是,男人身女人心,或者女人身男人心。

跨性别的心理有先天生理的部分,也有后天心理部分,不管是先天还是后天,这属于一个人合理的心理活动,就应该得到他人的尊重。

这种心理活动的形成是随着年龄成长而发现的。

一般人在3岁期间,就对自己的性别有初步的区分认识,比如男孩子喜欢跟男孩子玩,喜欢的玩具也更有力量感,比如玩具枪、玩具车;而女孩子比较喜欢和女孩子在一起玩,玩过家家,玩芭比娃娃等。

到了青春期,随着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会进一步巩固对性别的认识,并获取异性性取向

正常情况下,心理性别和生理性别是一致的,但是,世界万物没有绝对的统一,有一致性,必然就会存在不一致性。

跨性别就是其中的不一致性,他们的内心会十分痛苦,感觉整个人的灵魂都被安放在错的位置上,唯有像主人沃伦一样,悄悄涂上口红、换上另一个性别的衣服,才会感到心满意足。

跨性别对身体带来的影响

仅仅是异性服装和首饰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想真正回到内心的性别上,很多人会选择医疗方法,那就是“变性”。

医疗变性的方法有两种,那就是:手术和激素。

跨性别的人因为对另一个性别拥有的渴望,会想通过手术来摆平、掩盖生理性别和第二性征。但是,目前的手术只能做到表面效果,并不能改变内在的生理结构。

比如一个男人跨性别女性,他可以通过手术拥有丰满的胸部和其他女性第二性征,但始终不会像天生的女性一样拥有子宫。

这一点,对生育繁衍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阻碍。

其次,通过激素去影响人体生理活动,从健康的角度考虑,也是一个很冒险的旅程。

外源激素的副作用很大,长期使用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长期使用大剂量的激素会引起人体机体糖、蛋白质、脂肪及水电解质等一系列物质代谢紊乱与体温调节紊乱,也会破坏机体的防卫系统和抑制免疫力反应能力,因而可能引发一系列更严重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通俗一点来说,通过打激素改变生理活动,会造成以下的危害:

1、情绪波动大。内分泌和情绪有密切的联系,它控制着人体的喜怒哀乐。

若男性变性女性,虽然跨性别后不会来月经,但是他们也会出现“经前综合征”,情绪波动也会特别大。

2、出现骨质疏松。激素使用后能使骨钙游离,出现骨质疏松。

3、增加血栓风险。激素也会使机体的脂肪重新分布,血脂升高,引起血管疾病。

跨性别不仅对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同时还会对心理健康带来影响。

夸性别带来的心理影响

跨性别的另一医学名词,叫做性焦虑。

从字面上来理解,跨性别人士,他们的心理活动,因为长时间对自我生理性别的不认同,导致焦虑的症状,不管焦虑症状是轻是重,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

这种焦虑处理不好,轻者会自卑,常常会苦恼,为什么自己如此的与众不同。同时他们不敢向周围的人吐露心声,害怕不被接纳,更害怕来自周围人的指指点点。

焦虑达到一定程度,没有及时缓解,就会形成抑郁症。他们 会将自己的所有心思秘密隐藏起来,找不到人理解,内心空虚,孤单。

可以不认同,但请不要指责

人类是社群动物,都渴望被理解,被关爱。所以,跨性别人士他们需要承受的压力很大。一方面来自对身体和心理不一致的苦恼,另一方面来自社会的低接受度。

可是,真的是他们的错吗?

他们不能选择自己的生理性别,但是他们的灵魂是自由的。他们有权利去做真正的自己!!

很敬佩新闻中的凯莉,在知道自己丈夫是跨性别人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陪着老公一起面对,做对方的妻子。她有句话,给我印象很深:“我爱他这个人,不是爱他的性别。”

有趣的灵魂,比皮囊更能代表一个人。

现在社会,大家还是会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出柜这种行为。大家习惯性思维地将他们的心理病理归结于他们的行为出格,这对他们来说太不公平了。

上天已经对他们不公平了,希望社会能给他们多一些温暖和接纳。退一万步说,可以不认同,但请不要指责!你的一点善意,就是他们世界里的一大片阳光,足以支撑他们去面对生命中的不公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