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通过秦王之手杀死才子韩非

韩非实在不愿去秦国,要不是秦国大兵压境,秦王指名道姓要他出使,他宁愿呆在韩国著书立作,终老一生。可是韩国被秦国打怕了,韩王为乞求秦王罢兵,提出割让土地、交出王印、永为藩属的三项条件,让韩非持节使秦。(来源:网络/江淳编辑)

母国遭难如此,秦王又强行召见,韩非只得屈辱地上路了。路上,副使见韩非愁眉苦脸,安慰他说:“秦王曾说: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可见秦王是多么仰慕您呀!您的同窗好友李斯在秦国当廷尉,必定会关照我们。况且我王提出如此条件,秦国应该不会灭了韩国,先生不必忧虑!”

其实韩非知道,秦王欣赏自己的著作,未必会欣赏自己的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年楚王何尝不欣赏屈原的文章,不也照样被流放吗?再者,韩非很清楚和李斯的关系,同在荀子门下多年,如果探讨学问,李斯绝对是志同道合之人。虽然自己对李斯敞开心扉,但李斯却有所保留,从未让自己真正走进他的内心。

到了咸阳,李斯亲自出城相迎。两人阔别十四载,自然十分亲热,一路上嘘寒问暖,相谈甚欢。

秦王嬴政接见了韩非使团,答应了韩王罢兵的请求,还单独召见了他。不过嬴政多少还是有点失望,满腹经纶、盛名远扬的韩非竟然有口吃,说话不利索,简单的一句话,都要吞吞吐吐、兜兜转转好几圈才说得明白,听起来很是费劲。

嬴政说道:“寡人仰慕先生已久,今日得见十分高兴。既然韩国已成秦国藩属,那先生也算是我秦国人了,你就留在咸阳吧!寡人可以随时向先生请教。”韩非心里一紧,秦王果然要扣留自己。他不敢拒绝秦王,只得说道:“臣谢大王厚爱,定为秦国竭力效忠!”

嬴政又说:“天下纷争已久,寡人欲顺承天意,让乾坤合一,还黎庶太平。六国当中该先讨伐谁后讨伐谁呢?”韩非听明白了,就算韩国称臣纳贡,也照样逃不过被消灭的命运。但是自己身为韩国人,虽无力阻止韩国被灭,但无论如何也要延缓这个进程。

韩非答道:“六国中,赵国最有恶意且军力强悍,应先灭赵以震慑他国。灭赵之后,再魏燕,后楚齐。韩已为藩属,灭与留在大王一念之间。”嬴政听出这是疲秦之策,心中不悦,没作表态便结束了这次会见。

过了几日,嬴政又召见了韩非。韩非进殿时,正好碰见姚贾出来。嬴政先开口说话:“寡人近日读了先生的刑名法术之学,十分受益。想请教先生,一统天下易,人心归一难。刑法治乱世,那太平盛世又该如何治理?”

韩非答道:“刑法为根,乱世祭重典,盛世宽量刑。法入人心,可广而为之。刑及人身,需慎而用之。”嬴政来了兴趣,但见韩非结结巴巴地说不清楚,于是说:“先生善笔墨,还是写好了呈给寡人吧!”

嬴政想听听韩非对六国合纵的看法,于是又问:“六国每每合纵,要么被打败,要么被破坏。这次姚贾用重金收买六国权臣,轻轻松松就破坏了六国合纵。六国危难如此,为何还做不到一条心呢?”

韩非听到六国合纵失败了,心中愈发悲凉。他来秦国本是为了疲秦护韩,但现在看来秦王根本没有放过韩国的想法。他沮丧之下,嘴巴就更加不利索了。韩非悲愤地说道:“六国权臣不敛贪欲,秦国使臣投其所好,皆人性之恶也。像姚贾此等,梁之大盗,赵之逐客,用重金贿赂此等卑鄙手段,竟能横行于世,此非大王之福,更非天下之福。”

嬴政本来心情很好,一听韩非这话,顿时勃然大怒,说道:“姚贾乃秦国重臣,受寡人委派行事,岂是你一介外臣可以非议的?”韩非争辩道:“大王一统天下后,若以此治国,岂不礼崩乐坏?岂不刑罚不彰?”嬴政不想再听,呵斥韩非一番后,便拂袖而去。要不是韩非乃天下名士,嬴政真想立刻杀了他。

姚贾得知韩非说了他的坏话,心里不爽,他找机会对嬴政说:“韩非这人有才,可助大王治理天下。不过臣观察此人并不是真心诚意为秦国效力,若他逃出秦国,将来必有大患。”嬴政确实恼怒韩非恃才旷物,姚贾的话也提醒了他,于是嬴政下令将韩非投进监狱。

李斯当时是廷尉,刑狱这块的事情属于他管。李斯想救韩非,去监狱劝他给秦王认错,还给韩非出了点子。李斯说:“大王杀伐果断,如今只是把你关了起来,说明他还没准备杀你。你赶紧写一封请罪书,再写一篇一统天下后的治国之策,大王不仅会饶你性命,还会重用于你。”韩非也不想死,就听从了老同学的意见。

一日后,韩非的认罪书和治国方略都写好了,他交给李斯,拜托李斯好好替他求情。路上,李斯忍不住看了韩非的治国方略,大为震撼,方略中提到了废除分封、设立郡县、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修建驰道、通连全国等一系列前无古人的创新举措。

这一下,李斯不淡定了。他谋求丞相之位已久,廷尉一职非他所愿。李斯想如果将韩非的方略呈给大王,他的丞相之梦可能更加遥不可及。李斯让车夫打道回府,关在家里想了一宿。

第二天,李斯密奏秦王,说韩非不思悔改,还痛骂大王是无道之君。嬴政长袖一挥,对李斯说了一句:“你知道该怎么做!”

当晚,韩非就毒死狱中,一代法家大师黯然归天。秦国一统天下后,李斯也如愿当上了丞相。

(0)

相关推荐